他找到顧橫之的時候,後者正與一群能動彈的傷兵圍坐在一塊兒,教他們認人身上的穴位。青年看到他還有些驚訝,和大家解釋過後才快步來找他。
三人到僻靜的角落,顧橫之先行做禮,「王先生何時來的?」
王義先道:「才來不久,和你們大帥有點事情商量。聽說你傷得不輕,就順道來看看你。」
「我主要是透支過度,其他傷都不算重,勞先生擔心了。」顧橫之抿唇微笑。
傷重不重,王義先看他身上包著的紗布就能判斷幾分,但將士戰沙場,不死即為幸事,也就沒多說什麽。又問:「星央他們呢?」
「說是去打獵了。」顧橫之自己能接受這個說辭,但覺得對方可能接受不了,想了想,補充道:「神仙營有傷無亡,星央說他們有儲藏的傷藥,治療上應該不用擔心。」
「沒折人就好。這些臭小子,也不使個消息來報平安,要是出了什麽事,讓我怎麽跟……」王義先說到這裏頓住,換了話問:「你給你爹娘寄信沒有?」
「尚未。」顧橫之雙手皆有傷,前幾日無法執筆。他能寄信過去的,都是親近之人,讓人代筆,又怕他們收到信生出不好的猜測,故而打算手好些了再親自寫信。
「你娘問到我這裏來了。」王義先拿出一封信,見他手指不便,展開遞給他。
顧橫之以兩指夾住信紙,見落款正是他娘親君綿,心中酸楚與感動交織,道:「多謝先生。」
王義先擺擺手,讓他慢慢看信。
顧橫之一目十行看罷,把信捏在手裏,見王義先越發清臒,仍然臂纏白絛紀念亡人,顯然猶在沉痛之中。他把對方當作長輩,便想要勸上一勸。
剛要開口,幾個人從營門匆匆走過來,伴著方子建洪亮的嗓音:「王兄!」
王義先沉下臉,顧橫之便不好再說,向那一行人打了招唿站到一邊。
方子建上來便把著王義先的手臂道:「義先兄啊,真對不住,你到了我卻沒能及時知曉。我本來告訴他們,等你一來就向我匯報,結果這幾個小子卻自作主張,實在叫我慚愧。那個不聽話的,我已經罰他去倒大營一個月的夜香,還望你見諒。」
他姿態放得很低,王義先也不能真撕破臉,神色稍霽,隻道:「無妨,你人在就行,說正事罷。」
「說起正事,我這裏倒是有一宗緊要事需得問問橫之。正好義先兄在這兒,也幫我參謀參謀。」方子建說罷,先問:「北黎兵初二派人來鬧事,想必義先兄也有所耳聞?」
王義先頷首。
朝廷與北黎人締結了盟約,讓對方派兵支援蒼州戰場。然而他們來得太慢,正麵戰場熬不到那個時候,提前爆發了決戰。
宣軍打完這一仗才知道,西涼人繞道偷襲失敗之後,糧草不繼,鑄邪蒙諸便下令撤兵迴朝,怕宣人趁機襲來,故而撤兵在暗中進行。但因鳴穀關道窄,大戰開始的時候,還剩下近半數人馬留在關內,為掩護撤退,鑄邪蒙諸組織了一支萬餘人的敢死隊,與宣軍血戰了一日夜,被宣軍全殲。
哪怕宣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他們將西涼人的主力趕出了鳴穀關,這仍然是一場大勝,方子建當夜就露布飛捷傳迴了朝廷。
是以當北黎兵到來的時候,已經沒他們什麽事兒了,結果他們卻派人來說,宣軍埋伏在業餘山裏,截殺了他們一支前哨軍。
方子建當時就想到了還沒有蹤跡的顧橫之一部,但他生性穩重保守,又是自己人,就沒給肯定的答覆。等到初五,顧橫之帶著殘兵從業餘山出來,一問,確有其事,但並非他們故意而為。
方子建就按顧橫之所說的原委,迴信給北黎人的主將。結果北黎人今兒又來了,他看向顧橫之,「那廝張口閉口,話裏話外,都是我包庇麾下,上下聯合欺辱他們。還說不拿出誠意道歉,就要呈報他們大君,發國書給咱們陛下。」
顧橫之皺眉,仍然是先前的說辭:「我們當時加上神仙營一共就三百人不到,與大營失聯已久,且大家都受了傷,行軍都成問題,戰力大損,怎麽可能有意設伏?」
王義先不知其中細節,便問:「北黎人先動的手?」
顧橫之點頭:「當時是神仙營的幾個兄弟負責探路放哨,他們麵目肖似西涼人,可能被北黎人誤認,所以朝我們動手。我們有心想澄清誤會,但他們並不聽,且他們狀態更好、兵力更多,似乎還有意殲滅我們。我們不得不想辦法逃脫,在轉移的過程中,為了攔截他們,而殺了他們一些人。」
王義先聽完,果然不出所料,這些蠻人是想倒打一耙,嗤道:「他們要發國書那就任他們發,朝廷難道還能軟了骨頭給他們下跪不成?倒是你們振宣軍該追究他們的過錯,向他們討賠償才是。」
方子建思索片刻道:「這事本來就是他們不占理,還想顛倒黑白,真看我們才打完一場,以為我們沒有餘力了,好欺負不成?我再修書一封,說得聽便坐下來和和氣氣地談,說不聽,那就不說了!」
「理當如此。」王義先道:「你要是一軟,他們怕是即刻就要把營地挪過邊境線了。」
方子建拿定了主意,又說:「橫之你也別擔心,這事我親自料理,你們好好養傷便是。」
顧橫之應聲「是」,他便轉身去攬王義先:「義先兄,那咱們這就迴大帳罷?」
三人到僻靜的角落,顧橫之先行做禮,「王先生何時來的?」
王義先道:「才來不久,和你們大帥有點事情商量。聽說你傷得不輕,就順道來看看你。」
「我主要是透支過度,其他傷都不算重,勞先生擔心了。」顧橫之抿唇微笑。
傷重不重,王義先看他身上包著的紗布就能判斷幾分,但將士戰沙場,不死即為幸事,也就沒多說什麽。又問:「星央他們呢?」
「說是去打獵了。」顧橫之自己能接受這個說辭,但覺得對方可能接受不了,想了想,補充道:「神仙營有傷無亡,星央說他們有儲藏的傷藥,治療上應該不用擔心。」
「沒折人就好。這些臭小子,也不使個消息來報平安,要是出了什麽事,讓我怎麽跟……」王義先說到這裏頓住,換了話問:「你給你爹娘寄信沒有?」
「尚未。」顧橫之雙手皆有傷,前幾日無法執筆。他能寄信過去的,都是親近之人,讓人代筆,又怕他們收到信生出不好的猜測,故而打算手好些了再親自寫信。
「你娘問到我這裏來了。」王義先拿出一封信,見他手指不便,展開遞給他。
顧橫之以兩指夾住信紙,見落款正是他娘親君綿,心中酸楚與感動交織,道:「多謝先生。」
王義先擺擺手,讓他慢慢看信。
顧橫之一目十行看罷,把信捏在手裏,見王義先越發清臒,仍然臂纏白絛紀念亡人,顯然猶在沉痛之中。他把對方當作長輩,便想要勸上一勸。
剛要開口,幾個人從營門匆匆走過來,伴著方子建洪亮的嗓音:「王兄!」
王義先沉下臉,顧橫之便不好再說,向那一行人打了招唿站到一邊。
方子建上來便把著王義先的手臂道:「義先兄啊,真對不住,你到了我卻沒能及時知曉。我本來告訴他們,等你一來就向我匯報,結果這幾個小子卻自作主張,實在叫我慚愧。那個不聽話的,我已經罰他去倒大營一個月的夜香,還望你見諒。」
他姿態放得很低,王義先也不能真撕破臉,神色稍霽,隻道:「無妨,你人在就行,說正事罷。」
「說起正事,我這裏倒是有一宗緊要事需得問問橫之。正好義先兄在這兒,也幫我參謀參謀。」方子建說罷,先問:「北黎兵初二派人來鬧事,想必義先兄也有所耳聞?」
王義先頷首。
朝廷與北黎人締結了盟約,讓對方派兵支援蒼州戰場。然而他們來得太慢,正麵戰場熬不到那個時候,提前爆發了決戰。
宣軍打完這一仗才知道,西涼人繞道偷襲失敗之後,糧草不繼,鑄邪蒙諸便下令撤兵迴朝,怕宣人趁機襲來,故而撤兵在暗中進行。但因鳴穀關道窄,大戰開始的時候,還剩下近半數人馬留在關內,為掩護撤退,鑄邪蒙諸組織了一支萬餘人的敢死隊,與宣軍血戰了一日夜,被宣軍全殲。
哪怕宣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他們將西涼人的主力趕出了鳴穀關,這仍然是一場大勝,方子建當夜就露布飛捷傳迴了朝廷。
是以當北黎兵到來的時候,已經沒他們什麽事兒了,結果他們卻派人來說,宣軍埋伏在業餘山裏,截殺了他們一支前哨軍。
方子建當時就想到了還沒有蹤跡的顧橫之一部,但他生性穩重保守,又是自己人,就沒給肯定的答覆。等到初五,顧橫之帶著殘兵從業餘山出來,一問,確有其事,但並非他們故意而為。
方子建就按顧橫之所說的原委,迴信給北黎人的主將。結果北黎人今兒又來了,他看向顧橫之,「那廝張口閉口,話裏話外,都是我包庇麾下,上下聯合欺辱他們。還說不拿出誠意道歉,就要呈報他們大君,發國書給咱們陛下。」
顧橫之皺眉,仍然是先前的說辭:「我們當時加上神仙營一共就三百人不到,與大營失聯已久,且大家都受了傷,行軍都成問題,戰力大損,怎麽可能有意設伏?」
王義先不知其中細節,便問:「北黎人先動的手?」
顧橫之點頭:「當時是神仙營的幾個兄弟負責探路放哨,他們麵目肖似西涼人,可能被北黎人誤認,所以朝我們動手。我們有心想澄清誤會,但他們並不聽,且他們狀態更好、兵力更多,似乎還有意殲滅我們。我們不得不想辦法逃脫,在轉移的過程中,為了攔截他們,而殺了他們一些人。」
王義先聽完,果然不出所料,這些蠻人是想倒打一耙,嗤道:「他們要發國書那就任他們發,朝廷難道還能軟了骨頭給他們下跪不成?倒是你們振宣軍該追究他們的過錯,向他們討賠償才是。」
方子建思索片刻道:「這事本來就是他們不占理,還想顛倒黑白,真看我們才打完一場,以為我們沒有餘力了,好欺負不成?我再修書一封,說得聽便坐下來和和氣氣地談,說不聽,那就不說了!」
「理當如此。」王義先道:「你要是一軟,他們怕是即刻就要把營地挪過邊境線了。」
方子建拿定了主意,又說:「橫之你也別擔心,這事我親自料理,你們好好養傷便是。」
顧橫之應聲「是」,他便轉身去攬王義先:「義先兄,那咱們這就迴大帳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