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趙睿,扒著門盯著他們,舌頭打結似的叫道:「漆、漆、漆吾衛?」


    「認得我們啊?」黎肆有些驚訝,一邊從腰上解下繩索,一邊奉上笑臉:「既然認得,那你就配合一些,別出聲也別反抗。不然我可以先割了你的舌頭,再折斷你的手。」


    一通嚇唬,沒等他上捆,這人就兩眼翻白,昏死過去。


    反倒把黎肆嚇一跳,伸指探了探鼻息,確認人還活著,才惱火道:「堂堂兵馬司副指揮使,怎麽這麽禁不起事兒啊。」


    「真是麻煩啊。」陸雙樓也嘆了口氣。


    帶個死豬一樣的人,比帶個清醒能走動的活人,可要費力得多。


    然而到底不宜逗留,兩人帶上趙睿,盡快從後牆翻出去。


    他們剛消失,門房便帶著謝靈意與一隊黑甲禁軍從前衙過來。


    「我們指揮使正在處理公務……」門房話音未落,便見正堂大門洞開,一名衙役癱倒在門邊。


    謝靈意三步並兩步過去,屋裏空無一人。


    「人不見了?」


    禁軍迴抱樸殿復命,列位朝官得知消息,或驚或怒。


    賀今行蹙眉沉思,淳懿布局必然慎之又慎,難道還是提前泄露了消息,讓秦相爺有所應對嗎?


    嬴淳懿亦做如此想法,看著秦毓章,怒極反笑:「趙睿身為兵馬司副指揮使,若不在他分轄的西城兵馬司衙門,還能去哪兒?莫不是被誰通風報信,劫走了」


    他一甩袍袖,疊掌向上首禦座:「陛下,臣認為趙睿應當沒有消失太久。現下立即封鎖城門,派禁軍挨街挨戶搜查,必能將他揪出來。到時候還能再好好問一問,他是怎麽從西城衙門消失的!」


    「侯爺息怒。」晏永貞出班行禮,提醒道:「敢問封城搜查,拿什麽理由,引起城中百姓恐慌怎麽辦?」


    嬴淳懿不願:「逃脫重罪,買官行賄,攪亂朝綱律例,這一條條還不能算理由?」


    又一名紫袍官員出來說道:「請忠義侯知,若無其他人證物證,僅憑一紙供詞,是無法給人定罪的。畢竟證詞可以威逼利誘、屈打成招,也可以互相串通、聯合作偽。所以您所列的這些罪名都還不能成立。」


    賀今行聞聲尋人,一看是大理寺卿。


    「你的意思是忠義侯有意陷害秦大人?」接下來開口的是翰林學士。


    「我可沒有說過這話。」大理寺卿道:「隻是依照大宣律,實話實說而已。」


    越來越多的高官參與進這場爭論之中,唇槍舌劍,尖銳而嘈雜。


    級別稍低不做主官的官員們,到現在卻是大氣不敢出。賀今行則手握笏板,豎耳仔細去聽哪一位官員說了什麽話,如同旁錄的史官一般。


    朝堂上黨派紛爭已久,但他這樣的新晉朝官對兩邊勢力知而不深,平日裏諸位大人又都是不顯山不露水的,隻有到了這種時候,才能分辨一二。


    他看向前列緘口不言的刑部尚書賀鴻錦,朝野對其評價多是「鐵麵尚書,兩黨不靠」。然而幾次觀察下來,他在想,他是真的中立嗎?


    爭論漸漸變成爭吵,直到明德帝重重地叩了叩禦案,才稍稍止息。


    崔連壁不得不出列,啞聲道;「陛下,僅憑趙睿一人的供詞,定誰的罪都確實不妥。但不管怎麽說,趙睿此人乃是朝廷命官,在自己衙門裏說消失就消失了,這其中不管有何關竅,朝廷都不能放任不管或是草率對待。」


    完全安靜下來,裴孟檀接著說:「陛下,崔大人所言有理,還請您下旨徹查。至少,要把人找出來。」


    事情走到如此地步,嬴淳懿磨了磨牙,隨之拱手道:「臣附議。」


    朝班裏緊跟著響起一連串的「附議」。


    話到這個份上,明德帝卻仍然沒有下令,而是頂著眾臣的請願,指著階下問:「你怎麽說?」


    秦毓章孤零零立在大殿最中央,和他正麵對視片刻,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繼而垂頭躬身道:「臣無可辯解,全憑陛下做主。」


    他說完,崇和殿陷入死寂。


    明德帝沉吟許久,終於鬆口道:「你們要查,那就查一查吧。」


    「至於你秦毓章,既自陳有失職之罪,那就先迴去閉門思過幾天。」


    皇帝一錘定音,沒給眾臣反應的機會。不管是誰,縱然有異議也都隻能咽下,隨所有朝官一齊叩首,山唿萬歲。


    退朝出宮,嬴淳懿請他老師同乘一輛馬車。說起今日朝會,情緒已然平靜,隻不解自己何處走漏了風聲。


    裴孟檀安慰道:「趙睿現在是生是死,已經不重要了。有無內鬼,也可以往後再查。我們初步的目的已經達到,必須趁熱打鐵才行。」


    嬴淳懿依然認為把趙睿找出來更妥當,但對方說的也沒錯。兵馬司要避嫌不能參與搜查,三法司與禁軍插不了手,與其浪費精力在此,不如專攻一處。


    思及此,又擰眉道:「閉門思過未必不是陛下給秦毓章機會,讓他以退為進。」


    裴孟檀搖了搖頭,「你可知左相坐鎮政事堂,每日要經手多少公務文書?」


    嬴淳懿順著話往下問:「陛下沒有開口讓他在府中處理,是否會移交給老師你們?」


    「我們豈敢輕易沾手?」裴孟檀帶著幾分唏噓:「隻是停擺一日,政務便能積壓成山,兩日可淤滯成患,至多三日,陛下應當就會下旨。要麽解他禁足,要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