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帝亦問:「既不知所言,又認的什麽罪?」
秦毓章如常道:「臣任吏部尚書,兼領政事堂,為朝廷選賢舉能乃本職之要務。臣卻將其大半交託於考功司,隻聽憑郎中匯報,甚少過問細節。以致於今日朝會說起兵馬司副指揮使——這樣一個六品官職的考評結果,臣卻全然不知。」
「臣失察且失職,願憑陛下責罰。」
嬴淳懿哂笑道:「秦大人倒是很會移花接木,轉移重點,說這麽多,怎麽不解釋解釋那三千兩黃金?」
秦毓章依然直視前方:「莫須有,如何解釋。」
其淡然從容之態,讓一些官員不禁懷疑,這三千兩黃金是不是他放出的假消息,專門給忠義侯設的套啊?
不然怎麽能這麽平靜?
眾語竊竊當中,裴孟檀也向皇帝行了一禮,開口道:「陛下,自天化三年以來,秦相爺便佐領政事堂與吏部,今年又兼之工部,各司政務繁多,上報歸總,皆有賴於秦相一人決斷。其勞苦不肖說,一些細枝末節無法顧及到,也是尋常。」
他就站在原地,說完便垂手低頭,做出隻插這一句話的姿態。
這看似為秦相爺說的好話沒能引起本人的注意,倒是讓滿朝同僚更為不解,就連斜對麵的崔連壁瞧了他一眼。
唯有嬴淳懿不滿地諷刺道:「在其位謀其政,對職責內的事務疏忽大意,怎麽不算是屍位素餐?更何況,就算秦大人不認,臣這裏有趙睿親筆畫押的證詞,可做人證。」
說罷,呈上兩頁紙的證詞。
明德帝皺著眉看完,將紙張反蓋在禦案上,「這白紙黑字,看著言之鑿鑿啊。」
「若是陛下與諸位大人懷疑證詞真假,趙睿此時應當在西城兵馬司衙門,可傳他當庭對質。」嬴淳懿即道,姿態亦十分篤定,隻等皇帝下令傳召。
這個時候,賀鴻錦卻站出來叫了了一句「等等」。
「陛下,請容臣插問一句。」他說得很快:「敢問忠義侯,兵馬司並無羈押朝官、私刑審問之權,是如何得到的證詞?」
兩人目光對上,嬴淳懿長眉一揚,「我當然知道,掌管刑名的是賀大人你率下的刑部,是以時刻謹記分寸,不讓下屬對趙睿做出僭越之舉。至於到底怎麽問出來的,等等便知。」
便都請陛下定奪。
明德帝沉思著環視大殿,好些伸著脖子偷看的臣子們連忙把頭埋迴去。他將手中把玩的銅錢扔到禦案上,沉聲道:「那就傳上來,讓大家問一問。」
順喜高聲複述傳令,立刻有禁軍遵命出宮。
同一時間,一條密令走另一個方向,從皇宮西北的角門出,送進了對街的一座大宅院裏。
很快,便有四個人的小隊牽馬出來,其中一個黎肆帶著焦躁說:「時間不夠用啊,現在去追禁軍根本趕不上,要不就在他們迴程路上截人?」
但如果與禁軍起了正麵衝突,桓雲階找上門不好應付,自己這邊也要惹上膈應人的麻煩。
陸雙樓沒有時間細思,翻身上馬,「走安福門。」
試試再說。
四人都隻挎了一把刀一卷繩,手持禦賜的通行令牌,打馬往安福門去。這邊幾條街都是皇帝私產,行人稀少,是以一路暢通無阻。
出了城門轉道向南,曠野極其開闊,沒有擁擠的車馬人流,他們再度加快速度。
策馬疾馳到安定門,進入西城,離兵馬司衙門不遠,陸雙樓才留一人看馬,帶著另外兩人抄小巷插近路,狂奔向目的地。
到了衙門所在的正街,老遠就看到禁軍的旗幟對向而來。來不及鬆口氣,再分出一人去拖延時間,剩下兩人直接翻牆潛入後衙,尋找趙睿所在。
到了這時候,四下無人,黎肆才壓低聲音說:「陳林不會是懷疑咱們了吧?不然為什麽捨近求遠叫咱們來,宮裏又不是沒人了。」
如此緊急且在西城的任務,不派給宮裏值守的弟兄,反倒派迴駐地讓他們去,絕對是有意而為之。
皇帝陛下點名要的人,要是任務失敗,可以想見後果之嚴重。
「那就別給他發作的由頭。」陸雙樓一撐欄杆躍上遊廊,躲到簷柱後麵,看不遠處有名衙役端著茶水點心經過,迅速向蹲到盆鬆後麵的同伴做了幾個手勢。
黎肆心領神會,一起悄悄跟了上去。
那衙役進了後衙院子裏,堂屋房門緊閉,他上前敲門,「大人,您要的茶泡好了。」
門從裏拉開,露出趙睿憔悴的臉。從昨日到現在,他是坐臥不寧,寢食難安。他靠著門,抓起茶壺就狠灌一氣,期盼這十兩一芽的茶真有安神解乏的效果——本是要送人的節禮,但眼下也顧不得這麽多了。
衙役見狀,諂媚道:「大人您這都忙了快一上午了,看您辛勞成這樣,也要保重身子啊。不若小的替您去把綠茹姑娘叫過來,給您解個悶兒?」
「叫個屁!」趙睿放下茶壺罵道,他是一家老小連帶命根子都被人捏住了,哪兒有心思想這些?再一想到設救無法,訴苦無門,苦啊。
正傷神,忽見堂下走來兩個黑衣佩刀的男人,下意識地往後一跳。
「您這是怎麽了?」衙役剛想迴頭,頸後忽然一股涼風,接著大力襲來叫他眼前一黑,軟倒下去。
陸雙樓拽住這人的後衣領,將他提到一邊,黎肆則接住滾落的茶盤杯碟,放到他身上。
秦毓章如常道:「臣任吏部尚書,兼領政事堂,為朝廷選賢舉能乃本職之要務。臣卻將其大半交託於考功司,隻聽憑郎中匯報,甚少過問細節。以致於今日朝會說起兵馬司副指揮使——這樣一個六品官職的考評結果,臣卻全然不知。」
「臣失察且失職,願憑陛下責罰。」
嬴淳懿哂笑道:「秦大人倒是很會移花接木,轉移重點,說這麽多,怎麽不解釋解釋那三千兩黃金?」
秦毓章依然直視前方:「莫須有,如何解釋。」
其淡然從容之態,讓一些官員不禁懷疑,這三千兩黃金是不是他放出的假消息,專門給忠義侯設的套啊?
不然怎麽能這麽平靜?
眾語竊竊當中,裴孟檀也向皇帝行了一禮,開口道:「陛下,自天化三年以來,秦相爺便佐領政事堂與吏部,今年又兼之工部,各司政務繁多,上報歸總,皆有賴於秦相一人決斷。其勞苦不肖說,一些細枝末節無法顧及到,也是尋常。」
他就站在原地,說完便垂手低頭,做出隻插這一句話的姿態。
這看似為秦相爺說的好話沒能引起本人的注意,倒是讓滿朝同僚更為不解,就連斜對麵的崔連壁瞧了他一眼。
唯有嬴淳懿不滿地諷刺道:「在其位謀其政,對職責內的事務疏忽大意,怎麽不算是屍位素餐?更何況,就算秦大人不認,臣這裏有趙睿親筆畫押的證詞,可做人證。」
說罷,呈上兩頁紙的證詞。
明德帝皺著眉看完,將紙張反蓋在禦案上,「這白紙黑字,看著言之鑿鑿啊。」
「若是陛下與諸位大人懷疑證詞真假,趙睿此時應當在西城兵馬司衙門,可傳他當庭對質。」嬴淳懿即道,姿態亦十分篤定,隻等皇帝下令傳召。
這個時候,賀鴻錦卻站出來叫了了一句「等等」。
「陛下,請容臣插問一句。」他說得很快:「敢問忠義侯,兵馬司並無羈押朝官、私刑審問之權,是如何得到的證詞?」
兩人目光對上,嬴淳懿長眉一揚,「我當然知道,掌管刑名的是賀大人你率下的刑部,是以時刻謹記分寸,不讓下屬對趙睿做出僭越之舉。至於到底怎麽問出來的,等等便知。」
便都請陛下定奪。
明德帝沉思著環視大殿,好些伸著脖子偷看的臣子們連忙把頭埋迴去。他將手中把玩的銅錢扔到禦案上,沉聲道:「那就傳上來,讓大家問一問。」
順喜高聲複述傳令,立刻有禁軍遵命出宮。
同一時間,一條密令走另一個方向,從皇宮西北的角門出,送進了對街的一座大宅院裏。
很快,便有四個人的小隊牽馬出來,其中一個黎肆帶著焦躁說:「時間不夠用啊,現在去追禁軍根本趕不上,要不就在他們迴程路上截人?」
但如果與禁軍起了正麵衝突,桓雲階找上門不好應付,自己這邊也要惹上膈應人的麻煩。
陸雙樓沒有時間細思,翻身上馬,「走安福門。」
試試再說。
四人都隻挎了一把刀一卷繩,手持禦賜的通行令牌,打馬往安福門去。這邊幾條街都是皇帝私產,行人稀少,是以一路暢通無阻。
出了城門轉道向南,曠野極其開闊,沒有擁擠的車馬人流,他們再度加快速度。
策馬疾馳到安定門,進入西城,離兵馬司衙門不遠,陸雙樓才留一人看馬,帶著另外兩人抄小巷插近路,狂奔向目的地。
到了衙門所在的正街,老遠就看到禁軍的旗幟對向而來。來不及鬆口氣,再分出一人去拖延時間,剩下兩人直接翻牆潛入後衙,尋找趙睿所在。
到了這時候,四下無人,黎肆才壓低聲音說:「陳林不會是懷疑咱們了吧?不然為什麽捨近求遠叫咱們來,宮裏又不是沒人了。」
如此緊急且在西城的任務,不派給宮裏值守的弟兄,反倒派迴駐地讓他們去,絕對是有意而為之。
皇帝陛下點名要的人,要是任務失敗,可以想見後果之嚴重。
「那就別給他發作的由頭。」陸雙樓一撐欄杆躍上遊廊,躲到簷柱後麵,看不遠處有名衙役端著茶水點心經過,迅速向蹲到盆鬆後麵的同伴做了幾個手勢。
黎肆心領神會,一起悄悄跟了上去。
那衙役進了後衙院子裏,堂屋房門緊閉,他上前敲門,「大人,您要的茶泡好了。」
門從裏拉開,露出趙睿憔悴的臉。從昨日到現在,他是坐臥不寧,寢食難安。他靠著門,抓起茶壺就狠灌一氣,期盼這十兩一芽的茶真有安神解乏的效果——本是要送人的節禮,但眼下也顧不得這麽多了。
衙役見狀,諂媚道:「大人您這都忙了快一上午了,看您辛勞成這樣,也要保重身子啊。不若小的替您去把綠茹姑娘叫過來,給您解個悶兒?」
「叫個屁!」趙睿放下茶壺罵道,他是一家老小連帶命根子都被人捏住了,哪兒有心思想這些?再一想到設救無法,訴苦無門,苦啊。
正傷神,忽見堂下走來兩個黑衣佩刀的男人,下意識地往後一跳。
「您這是怎麽了?」衙役剛想迴頭,頸後忽然一股涼風,接著大力襲來叫他眼前一黑,軟倒下去。
陸雙樓拽住這人的後衣領,將他提到一邊,黎肆則接住滾落的茶盤杯碟,放到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