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橫之掃了一眼兩邊,問:「你們的營將何在?」
對方悽然道:「我們將軍一時不備,已慘遭暗算。」
那名百總察覺不妙,對身後的軍士們:「弟兄們,咱們今夜舉事,已是犯了軍法,不逃就是個『死』字。不逃是死,逃也是死,我等弟兄何不一起攜手做實了暴亂,離開這裏,還有一絲活下去的機會!」
顧橫之看著他,隻道:「你是主謀?」
先前告狀的小旗搶著說:「對,我們將軍就是被他謀害的!」
「那狗娘養的剋扣咱們弟兄的口糧,我們將他就地正法,是替天行道!有什麽不……」那百總卻正義凜然,振臂欲唿。
然而話未說完,眼前銀星一閃,胸甲立時發出被刺破的哀鳴。他話語陡滯,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低頭看去,隻見一截槍刃沒入了自己的胸膛。
當場斃命。
「全軍上下,除了最前線,皆斷糧多日,不知你們將軍能從哪裏剋扣?」顧橫之站在三步之外,說罷撤肘收槍,槍身在手裏滑下半杆,斜舉向亂眾,「可還有同謀?」
營地內的火光因人群阻隔並不亮堂,那槍尖的鮮血也被襯得暗沉,順著刃麵流入底下紅纓,看到的人無不起一身雞皮疙瘩。然而他的身法和槍術都又快又狠,讓人無法自拔地將目光粘在他身上,既畏懼又崇拜。
這一槍仿佛斬斷了時間,使軍營內外都鴉雀無聲。
半晌,亂眾裏忽然有人悲痛地叫了一聲「大哥」,接著糾結左右幾個人一道舉起腰刀長矛沖向他,既要報仇也要穩住局勢。
顧橫之立在原地,隻後撤半步,橫槍一攔一掃,便掃倒一片。他身後的軍士們立刻趁機將這幾個人拿住,塞了嘴巴五花大綁。
勢頭急轉直下,領頭的橫死,幾個小頭目也被捉拿。有膽小的嚇得丟掉武器,當場跪下,發誓說都是那百總指使脅迫的,自己絕無反心。
顧橫之則高聲道:「主謀已死,剩下被煽動的各位,隻要即刻醒悟,放下武器。我可以為你們向大帥求情,保你們無性命之憂。」
當即有人猶豫著問:「顧將軍說的話可做真?」
跟上來的幾名親兵聞言,亦立即道:「我們將軍從不說假話!」
那人便放下武器,接著身周諸人也隨之放下武器,以十傳百,很快抱頭蹲下一片。
原先人少勢弱的士兵們立即上前收繳武器。
顧橫之等到局勢已定,留下兩名親兵隨時注意動向,便準備繼續趕路。
那小旗前來道謝送行,他倚在馬上,看他們不管哪一方的人都麵黃肌瘦,默然片刻,說:「軍糧之事,大帥已在籌謀解決之法,本將軍夤夜去大營便是為了這件事。請諸位靜待一夜,天明之後,當有說法。」
隨即打馬而去。
趕到大營,已是淩晨。
等候通報時,便聽到帳內有人說:「……既是這般,那咱們隻能再等一等。 」
顧橫之走進去,直接問:「不知要等什麽?」問完才向上首抱拳告禮。
正在議論的幾名將領都停了話頭,麵色微妙。今時不同往日,眾將都已經知道他的出身,便總覺得他是專為掙功勳而來。
方子建瞧見他,並不介意,笑道:「橫之來了。」
招他近前,再道:「先前不是說,朝廷和北黎談妥了和約,北黎人會出兵助我們打退西涼人。連夜叫你過來,就是北黎那邊來人了,要商定一個具體的時間。你有什麽看法?」
竟是為此事,顧橫之說:「自然是越快越好,我來的路上經過中七營,正遇上暴亂,營將被害。」
他接著將路上遭遇以及所做決定告知眾人,「頭目雖已被我斬殺,但問題並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口糧不繼,早晚還會有下一次。」
眾將皆驚怒,隻因前幾日已經爆發過幾起亂子,中軍態度強硬,嚴令下去,才扼製住事態。沒想到才過去幾日,這就又起了暴亂。
方子建當即點了裨將帶隊前去處理此事,無奈道:「你做得很好。雖然一定不能放任暴亂逃兵之勢,必須遏製,但殺雞儆猴足以,過於嚴苛反而容易把人逼反。」
「隻是,北黎人那邊,今日探其口風,恐怕至少也得在十天之後,才能出兵前來。而送迴去的急遞,要等朝廷有所反應,也得再等個七八日。」
有將領憂道:「眼下形勢如此艱難,人心浮動,這十來日,實在難等啊。」
其他將領麵麵相覷,皆知,恐怕是等不住。
「等不住就不等了,靠咱們自己打!」方子建亦心知肚明,看著輿圖道:「但是既不能幹等,也不能蒙頭打,我們得先穩住軍心,防止西涼人趁機突襲,再想辦法去打這一場。諸位有什麽想法,都可說出來,大家共議。」
大家頓時七嘴八舌,都在說怎麽從周邊地區籌措糧草。
唯有顧橫之抱拳道:「末將願立生死狀,帶隊深入敵營,搜集情報,並伺機擾亂西涼大軍。」
有人不解:「我們正說糧草,怎地忽然說起潛入敵後?」
顧橫之解釋道:「糧草要籌措,但能籌出多少?與其摳那幾分口糧,不如放開手腳,化被動為主動。末將以為,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不能久等,需得盡快探清敵情,以進行下一步行動。」
方子建說:「是這個理,再怎麽省,也省不出多的來。不如把人帶出去,既能探查敵情,也能以搶奪糧草為名安撫其他將士,免得大家束在軍營裏,惶惶不安、滋生事端。」
對方悽然道:「我們將軍一時不備,已慘遭暗算。」
那名百總察覺不妙,對身後的軍士們:「弟兄們,咱們今夜舉事,已是犯了軍法,不逃就是個『死』字。不逃是死,逃也是死,我等弟兄何不一起攜手做實了暴亂,離開這裏,還有一絲活下去的機會!」
顧橫之看著他,隻道:「你是主謀?」
先前告狀的小旗搶著說:「對,我們將軍就是被他謀害的!」
「那狗娘養的剋扣咱們弟兄的口糧,我們將他就地正法,是替天行道!有什麽不……」那百總卻正義凜然,振臂欲唿。
然而話未說完,眼前銀星一閃,胸甲立時發出被刺破的哀鳴。他話語陡滯,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低頭看去,隻見一截槍刃沒入了自己的胸膛。
當場斃命。
「全軍上下,除了最前線,皆斷糧多日,不知你們將軍能從哪裏剋扣?」顧橫之站在三步之外,說罷撤肘收槍,槍身在手裏滑下半杆,斜舉向亂眾,「可還有同謀?」
營地內的火光因人群阻隔並不亮堂,那槍尖的鮮血也被襯得暗沉,順著刃麵流入底下紅纓,看到的人無不起一身雞皮疙瘩。然而他的身法和槍術都又快又狠,讓人無法自拔地將目光粘在他身上,既畏懼又崇拜。
這一槍仿佛斬斷了時間,使軍營內外都鴉雀無聲。
半晌,亂眾裏忽然有人悲痛地叫了一聲「大哥」,接著糾結左右幾個人一道舉起腰刀長矛沖向他,既要報仇也要穩住局勢。
顧橫之立在原地,隻後撤半步,橫槍一攔一掃,便掃倒一片。他身後的軍士們立刻趁機將這幾個人拿住,塞了嘴巴五花大綁。
勢頭急轉直下,領頭的橫死,幾個小頭目也被捉拿。有膽小的嚇得丟掉武器,當場跪下,發誓說都是那百總指使脅迫的,自己絕無反心。
顧橫之則高聲道:「主謀已死,剩下被煽動的各位,隻要即刻醒悟,放下武器。我可以為你們向大帥求情,保你們無性命之憂。」
當即有人猶豫著問:「顧將軍說的話可做真?」
跟上來的幾名親兵聞言,亦立即道:「我們將軍從不說假話!」
那人便放下武器,接著身周諸人也隨之放下武器,以十傳百,很快抱頭蹲下一片。
原先人少勢弱的士兵們立即上前收繳武器。
顧橫之等到局勢已定,留下兩名親兵隨時注意動向,便準備繼續趕路。
那小旗前來道謝送行,他倚在馬上,看他們不管哪一方的人都麵黃肌瘦,默然片刻,說:「軍糧之事,大帥已在籌謀解決之法,本將軍夤夜去大營便是為了這件事。請諸位靜待一夜,天明之後,當有說法。」
隨即打馬而去。
趕到大營,已是淩晨。
等候通報時,便聽到帳內有人說:「……既是這般,那咱們隻能再等一等。 」
顧橫之走進去,直接問:「不知要等什麽?」問完才向上首抱拳告禮。
正在議論的幾名將領都停了話頭,麵色微妙。今時不同往日,眾將都已經知道他的出身,便總覺得他是專為掙功勳而來。
方子建瞧見他,並不介意,笑道:「橫之來了。」
招他近前,再道:「先前不是說,朝廷和北黎談妥了和約,北黎人會出兵助我們打退西涼人。連夜叫你過來,就是北黎那邊來人了,要商定一個具體的時間。你有什麽看法?」
竟是為此事,顧橫之說:「自然是越快越好,我來的路上經過中七營,正遇上暴亂,營將被害。」
他接著將路上遭遇以及所做決定告知眾人,「頭目雖已被我斬殺,但問題並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口糧不繼,早晚還會有下一次。」
眾將皆驚怒,隻因前幾日已經爆發過幾起亂子,中軍態度強硬,嚴令下去,才扼製住事態。沒想到才過去幾日,這就又起了暴亂。
方子建當即點了裨將帶隊前去處理此事,無奈道:「你做得很好。雖然一定不能放任暴亂逃兵之勢,必須遏製,但殺雞儆猴足以,過於嚴苛反而容易把人逼反。」
「隻是,北黎人那邊,今日探其口風,恐怕至少也得在十天之後,才能出兵前來。而送迴去的急遞,要等朝廷有所反應,也得再等個七八日。」
有將領憂道:「眼下形勢如此艱難,人心浮動,這十來日,實在難等啊。」
其他將領麵麵相覷,皆知,恐怕是等不住。
「等不住就不等了,靠咱們自己打!」方子建亦心知肚明,看著輿圖道:「但是既不能幹等,也不能蒙頭打,我們得先穩住軍心,防止西涼人趁機突襲,再想辦法去打這一場。諸位有什麽想法,都可說出來,大家共議。」
大家頓時七嘴八舌,都在說怎麽從周邊地區籌措糧草。
唯有顧橫之抱拳道:「末將願立生死狀,帶隊深入敵營,搜集情報,並伺機擾亂西涼大軍。」
有人不解:「我們正說糧草,怎地忽然說起潛入敵後?」
顧橫之解釋道:「糧草要籌措,但能籌出多少?與其摳那幾分口糧,不如放開手腳,化被動為主動。末將以為,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不能久等,需得盡快探清敵情,以進行下一步行動。」
方子建說:「是這個理,再怎麽省,也省不出多的來。不如把人帶出去,既能探查敵情,也能以搶奪糧草為名安撫其他將士,免得大家束在軍營裏,惶惶不安、滋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