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下便明白了,秦相爺的目的並不是攔下他。
到抱樸殿,請內侍通傳過後,不多時,一個禦前太監出來告訴他:「陛下有令,請大人將送往政事堂,讓秦大人代為批閱。」
這人臉白,賀今行很眼熟,但是他來都來了,不能就這麽退迴去,說:「請公公再行通傳,轉告陛下,臣所攜奏本,皆應由陛下親自過目。陛下不見臣,臣的職使不能盡,便不會離開。」
這名內侍看他片刻,輕聲說:「大人確定要奴婢這麽說?」
「勞煩公公。」賀今行夾著奏本拱手道,又在殿前站了盞茶功夫,才被傳喚進去。
明德帝未在前殿,而是在後殿的道場上,披著一身道袍打坐。
賀今行上前行叩拜禮。
明德帝沒叫平身,而是閉著眼道:「朕讓你拿去給秦毓章,你為什麽不去?抗旨不遵,該是什麽下場?」
賀今行挺直脊背,望向他:「陛下,這些奏章理當由您批閱。全扔給政事堂,全讓秦相爺代為批閱,這和以前有什麽區別,您重啟通政司的意義何在?若有司而無實行,那通政司包括臣在內的八名官吏,皆是冗餘。」
明德帝哼笑道:「上任第一天,屁股底下的椅子都還沒坐熱,就開始拿罷官威脅朕?」
賀今行再道:「臣並未有不敬聖上之意,所言所行,皆是臣的職責所在。陛下,請您正坐,臣將在您眼前拆封這些奏本。您可以自行批閱,也可以讓臣為您宣讀。」
明德帝麵皮抽了抽,仿佛在咬牙切齒一般:「念。」
賀今行不動,仍然道:「陛下,請您正坐。」
話音落下,似有迴響。
半晌,賀今行都沒有再開口。
大太監看不下去了,低聲催促:「小賀大人,陛下讓您念奏摺吶。」
然而皇帝沒動,他也不動。
就這麽僵持了一會兒,明德帝突然高聲喊道:「順喜!」
順喜就侍候在蒲團下,趕忙道:「誒,奴婢在!」
「把那些奏本拿上來,讓這小子滾蛋!」
賀今行被內侍毫不客氣地請出抱樸殿。
夕陽已沉入地平線,絢麗的晚霞如潑墨畫卷,為整個宮城帶來最後的溫情。
他現下出去,幾乎正撞上宮門落鑰,於是先前接引他的那名內侍再次為他引路。
兩人前後腳,一路無話。賀今行忽然想起前兩日那位與他談笑風生的常公公,不由輕笑。
走在前麵的內侍因此迴頭看了他一眼。
他想著日後或許會時常打交道,為方便稱唿而問了一句名姓:「不知公公如何稱唿?」
「何萍,何處的何,浮萍的萍。」他問什麽,對方就迴答什麽。
「多謝何公公為我引路。」出得午門,賀今行作揖道謝。
何萍站在宮門裏麵,躬身道:「小賀大人慢走。」
賀今行踩著夜色迴官舍,已然宵禁,路上遇到五城兵馬司的巡邏隊,查驗身份又費了些功夫真正迴到居所,已近亥時。
昨日搬得匆忙,隻做了灑掃,眼下才來得及仔細收拾。
那盞滾燈留在了雲織,但木芙蓉被他帶在身邊,現在可以拿出來,插於瓶中,擺在案頭。
他復盤了公務,再給友人寫信,不時瞥到柔柔的花朵。幹脆再取一張信紙,寫了半頁,又收於桌屜。
邊軍大約兩月才能收發一次家書,他算著時間,還能再攢個把月的信。
接下來的幾日,通政司按部就班地上衙下衙,奏摺收發及時,與各部接洽和諧,司員沒有出任何差錯。
賀今行送奏本入宮,皇帝也沒再直接把他轟出來。
當然,並非明德帝突然轉性,而是因為他的壽辰將至,欽天監卜了個上上卦,令龍顏大悅。
三月廿八,萬壽節。皇帝陛下體恤國情民生,沒有大辦,隻舉家宴;並恩澤百官休沐半日,以示同慶。
百官能休,通政司還得繼續收發奏章,是以到第二日的循例休沐,賀今行才得空。
天色微明,他便去三市口,挑了好些時令果蔬、軟口糕點以及新采的茶葉,租了驢從平定門出城,去至誠寺看望他的老師。
張厭深卻並不在寺中。
賀今行前去拜見弘海法師,問起自己的老師,法師說:「張施主出遊去了。」
出遊嗎?
這在他意料之外,但出家人不打誑語,更何況弘海法師這樣的得道高僧。
他把帶來的食物送到後廚去,途經山間小道,望見山頂一株橫逸的古樹主幹上躺著個少年人,鵝黃衣衫浮於枝葉間,如山門下遲開的素心臘梅。
常住在至誠寺的年輕公子,隻有秦毓章秦相爺的獨子,秦幼合。
遂拾百級石階,登上山頂。
「今行!」對方也看見了他,遠遠地喊他,爬起來,給他讓出一截樹幹。
賀今行就挨著他坐下,一塊兒看至誠山。
山巔風流雲動,山間霧海幻化,鬼斧神工,奇妙非常。
教人不敢高聲語。
不知太陽在天中走過幾尺,秦幼合忽然說:「我要成親了,請你來觀禮。」
「嗯?」賀今行怔了怔。
煌煌佛寺,澄澄雲山,少年口中吐露的卻是談婚論嫁之語,讓他感到十分的違和與怪異。
他問:「和傅二小姐?」
「對。」秦幼合併不覺得有什麽不妥,轉過臉說:「就下個月,你會來嗎?」
到抱樸殿,請內侍通傳過後,不多時,一個禦前太監出來告訴他:「陛下有令,請大人將送往政事堂,讓秦大人代為批閱。」
這人臉白,賀今行很眼熟,但是他來都來了,不能就這麽退迴去,說:「請公公再行通傳,轉告陛下,臣所攜奏本,皆應由陛下親自過目。陛下不見臣,臣的職使不能盡,便不會離開。」
這名內侍看他片刻,輕聲說:「大人確定要奴婢這麽說?」
「勞煩公公。」賀今行夾著奏本拱手道,又在殿前站了盞茶功夫,才被傳喚進去。
明德帝未在前殿,而是在後殿的道場上,披著一身道袍打坐。
賀今行上前行叩拜禮。
明德帝沒叫平身,而是閉著眼道:「朕讓你拿去給秦毓章,你為什麽不去?抗旨不遵,該是什麽下場?」
賀今行挺直脊背,望向他:「陛下,這些奏章理當由您批閱。全扔給政事堂,全讓秦相爺代為批閱,這和以前有什麽區別,您重啟通政司的意義何在?若有司而無實行,那通政司包括臣在內的八名官吏,皆是冗餘。」
明德帝哼笑道:「上任第一天,屁股底下的椅子都還沒坐熱,就開始拿罷官威脅朕?」
賀今行再道:「臣並未有不敬聖上之意,所言所行,皆是臣的職責所在。陛下,請您正坐,臣將在您眼前拆封這些奏本。您可以自行批閱,也可以讓臣為您宣讀。」
明德帝麵皮抽了抽,仿佛在咬牙切齒一般:「念。」
賀今行不動,仍然道:「陛下,請您正坐。」
話音落下,似有迴響。
半晌,賀今行都沒有再開口。
大太監看不下去了,低聲催促:「小賀大人,陛下讓您念奏摺吶。」
然而皇帝沒動,他也不動。
就這麽僵持了一會兒,明德帝突然高聲喊道:「順喜!」
順喜就侍候在蒲團下,趕忙道:「誒,奴婢在!」
「把那些奏本拿上來,讓這小子滾蛋!」
賀今行被內侍毫不客氣地請出抱樸殿。
夕陽已沉入地平線,絢麗的晚霞如潑墨畫卷,為整個宮城帶來最後的溫情。
他現下出去,幾乎正撞上宮門落鑰,於是先前接引他的那名內侍再次為他引路。
兩人前後腳,一路無話。賀今行忽然想起前兩日那位與他談笑風生的常公公,不由輕笑。
走在前麵的內侍因此迴頭看了他一眼。
他想著日後或許會時常打交道,為方便稱唿而問了一句名姓:「不知公公如何稱唿?」
「何萍,何處的何,浮萍的萍。」他問什麽,對方就迴答什麽。
「多謝何公公為我引路。」出得午門,賀今行作揖道謝。
何萍站在宮門裏麵,躬身道:「小賀大人慢走。」
賀今行踩著夜色迴官舍,已然宵禁,路上遇到五城兵馬司的巡邏隊,查驗身份又費了些功夫真正迴到居所,已近亥時。
昨日搬得匆忙,隻做了灑掃,眼下才來得及仔細收拾。
那盞滾燈留在了雲織,但木芙蓉被他帶在身邊,現在可以拿出來,插於瓶中,擺在案頭。
他復盤了公務,再給友人寫信,不時瞥到柔柔的花朵。幹脆再取一張信紙,寫了半頁,又收於桌屜。
邊軍大約兩月才能收發一次家書,他算著時間,還能再攢個把月的信。
接下來的幾日,通政司按部就班地上衙下衙,奏摺收發及時,與各部接洽和諧,司員沒有出任何差錯。
賀今行送奏本入宮,皇帝也沒再直接把他轟出來。
當然,並非明德帝突然轉性,而是因為他的壽辰將至,欽天監卜了個上上卦,令龍顏大悅。
三月廿八,萬壽節。皇帝陛下體恤國情民生,沒有大辦,隻舉家宴;並恩澤百官休沐半日,以示同慶。
百官能休,通政司還得繼續收發奏章,是以到第二日的循例休沐,賀今行才得空。
天色微明,他便去三市口,挑了好些時令果蔬、軟口糕點以及新采的茶葉,租了驢從平定門出城,去至誠寺看望他的老師。
張厭深卻並不在寺中。
賀今行前去拜見弘海法師,問起自己的老師,法師說:「張施主出遊去了。」
出遊嗎?
這在他意料之外,但出家人不打誑語,更何況弘海法師這樣的得道高僧。
他把帶來的食物送到後廚去,途經山間小道,望見山頂一株橫逸的古樹主幹上躺著個少年人,鵝黃衣衫浮於枝葉間,如山門下遲開的素心臘梅。
常住在至誠寺的年輕公子,隻有秦毓章秦相爺的獨子,秦幼合。
遂拾百級石階,登上山頂。
「今行!」對方也看見了他,遠遠地喊他,爬起來,給他讓出一截樹幹。
賀今行就挨著他坐下,一塊兒看至誠山。
山巔風流雲動,山間霧海幻化,鬼斧神工,奇妙非常。
教人不敢高聲語。
不知太陽在天中走過幾尺,秦幼合忽然說:「我要成親了,請你來觀禮。」
「嗯?」賀今行怔了怔。
煌煌佛寺,澄澄雲山,少年口中吐露的卻是談婚論嫁之語,讓他感到十分的違和與怪異。
他問:「和傅二小姐?」
「對。」秦幼合併不覺得有什麽不妥,轉過臉說:「就下個月,你會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