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帝正坐龍椅,雙手放於膝頭,著一身深藍常服,上半身陷於天光不及的陰影裏,看不清麵色好還是不好。
賀今行隻在站定時飛快地看了一眼,便垂首叩拜行禮。
他希望陛下身體康健,但熟悉皇宮親近皇帝的是賀靈朝,現在的他作為第二次麵聖的外放之臣,不應該生出這樣的想法,更不能表現出來。
「平身罷。」明德帝的聲音充滿顯而易見的疲憊,威嚴卻不減半分,「把那賊子首級拿上來看看。」
沒有內侍下來取,賀今行便將盒蓋打開,上到禦前呈給皇帝觀看。
長時間的冷氣侵蝕使盒中人頭泛著可怖的屍白,端著他的手卻沒有抖過一下。
明德帝看了片刻,輕描淡寫地吩咐左右:「去,把這人頭交給桓雲階,讓他掛到安定門,掛個十天半月再說。若有劫首者,就地格殺勿論。」
順喜應聲是,打了個手勢,片刻之後,侍立在窗前的內侍走到賀今行麵前,伸出雙手。
這人正是先前接引他們入宮的那位,賀今行雖不認得對方,但想到宮中內侍少見屍體,未免對方被驚到,就先將蓋子合上,再交付過去。
待內侍將人頭帶走,他呈上早就寫好的奏摺。
順喜把奏摺拿上去,完全攤開放到禦案上,但殿內光線有些昏暗,怕皇帝看著眼疼,請示道:「陛下,可要些燈火?」
明德帝抬了抬手指,內侍們很快點亮了左右兩座連枝燈。
煌煌火光映照出他雙眸中的審視,而這審視的目光正對底下的年輕人,他問:「你一屆書生,末流縣令,怎麽會想到去刺殺西涼的太子?」
賀今行這才抬頭直視皇帝,發現他氣色確實不太好,停頓了一瞬,答道:「迴陛下的話,臣當時,沒有想太多。」
「去年冬天,西涼人已占領了幾乎整個秦甘路,臣所在雲織縣也被圍城數月。臣與城中百姓本來打算一直堅持下去,直到西北軍來救援。但偶然發現鑄邪怒月經過雲織,要從神救口迴西涼,而我們有追上他的可能,就從地道潛出城,追上去了。」
「地道?」明德帝這才開始看奏摺。
賀今行道:「原本是連通天河給城內外供水的地渠。我們被圍之後,西涼人切斷了水源,地渠就幹涸下來。其中有一條通往錯金山,出口沒有被西涼人察覺,宜連縣的縣丞夏青稞帶著人來給我們送糧秣,打通了這條地渠,我們因此得以出城。」
明德帝聽罷,哼笑一聲:「運氣不錯。那幾個絨人但凡晚兩日來,你都追不上鑄邪怒月。」
賀今行也抿唇而笑。
事實上,再晚幾天,大雪會徹底封住錯金山,帶著大量馬匹的西涼人也不便行軍。所以他們必然會在那個時間點來到或是經過雲織縣。
而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追上去行刺。
如今想來,命運仿佛早就註定。
他疊掌向右上舉,真心道:「天佑我大宣。」
明德帝聞言一頓,凝神細思,俄而拍掌道:「好,好個『天佑』。」
順喜也歡喜道:「有陛下您這尊真龍天子在,老天爺自然是向著咱們的,不然哪兒會降下小賀大人這樣的青年英才?」
同時隱晦地瞟了眼賀今行。
後者知道大總管是順手向自己賣個好,但他同樣了解皇帝的脾性,此時萬萬不能接話。
明德帝指著順喜笑道:「你這老貨,淨會溜須拍馬。不過這『英才』二字,倒是說得不錯。」
賀今行迎著再一次落到自己身上的視線,才開口道:「陛下謬讚。此次斬首成功,除了臣以外,多虧有楊先生臥薪嚐膽潛伏鑄邪怒月軍中,為我們提供情報。還有與我一同行事的兩名混血兒,不計生死,拚命協助,我等才能全身而退。這兩人因身在前線肩負軍務,故而沒能一同進京,還請陛下恕罪。」
說罷,端端正正地替他們行了個禮。
明德帝看笑了,這小子,嘴上說著請他「恕罪」,他恕什麽罪?分明是替這幾個人邀功。
他看向在場的楊語鹹,雖打扮周正,但顯然是受過許多摧殘,全然沒有曾經養尊處優過的影子。
楊語鹹見狀,拱手聽宣。
其實明德帝對他沒有太多的印象,當初舉薦此人知稷州的,是裴孟檀還是崔連壁?當然,這並不怎麽重要,遂道:「楊語鹹是吧?你立了功,論理合該行封賞,但你犯有要案,又不可進行拔擢。讓朕想想,大遂灘近幾年內養不了馬,你這馬夫也做不成了,就功過相抵,做個庶人罷。」
楊語鹹早有準備,但聽聞聖諭仍是恍惚了一下,才提袍跪下,稽首謝恩。
「至於剩下那兩個……」明德帝繼續看奏摺,不自覺按上額側。
「陛下?」順喜趕忙緊張地叫了一聲,這不久前才紮過針的,可別按出問題了。
明德帝沒有搭理他,把奏摺拿起來,皺眉道:「你想讓他們入大宣戶籍?」
「是。」賀今行答:「這兩人,在我國土出生,在我國土長大,雖然身上流著一半外族人的血,但心裏都認為自己是完完全全的宣人。隻是因生父的原因而無法錄入籍貫,以致於在住行上多有不便。」
明德帝沒有說話,盯著摺子往後看,眉心越鎖越緊。
左右內侍都屏住唿吸,賀今行亦感覺到無形的壓力。可麵聖的機會少有,能求情的機會更是少之有少,遂心一橫,複述出奏摺上的請求:「整個秦甘路不止這兩人,還有成百上千的混血兒,受著這樣的影響。求陛下恩典,給予他們成為宣人的機會。」
賀今行隻在站定時飛快地看了一眼,便垂首叩拜行禮。
他希望陛下身體康健,但熟悉皇宮親近皇帝的是賀靈朝,現在的他作為第二次麵聖的外放之臣,不應該生出這樣的想法,更不能表現出來。
「平身罷。」明德帝的聲音充滿顯而易見的疲憊,威嚴卻不減半分,「把那賊子首級拿上來看看。」
沒有內侍下來取,賀今行便將盒蓋打開,上到禦前呈給皇帝觀看。
長時間的冷氣侵蝕使盒中人頭泛著可怖的屍白,端著他的手卻沒有抖過一下。
明德帝看了片刻,輕描淡寫地吩咐左右:「去,把這人頭交給桓雲階,讓他掛到安定門,掛個十天半月再說。若有劫首者,就地格殺勿論。」
順喜應聲是,打了個手勢,片刻之後,侍立在窗前的內侍走到賀今行麵前,伸出雙手。
這人正是先前接引他們入宮的那位,賀今行雖不認得對方,但想到宮中內侍少見屍體,未免對方被驚到,就先將蓋子合上,再交付過去。
待內侍將人頭帶走,他呈上早就寫好的奏摺。
順喜把奏摺拿上去,完全攤開放到禦案上,但殿內光線有些昏暗,怕皇帝看著眼疼,請示道:「陛下,可要些燈火?」
明德帝抬了抬手指,內侍們很快點亮了左右兩座連枝燈。
煌煌火光映照出他雙眸中的審視,而這審視的目光正對底下的年輕人,他問:「你一屆書生,末流縣令,怎麽會想到去刺殺西涼的太子?」
賀今行這才抬頭直視皇帝,發現他氣色確實不太好,停頓了一瞬,答道:「迴陛下的話,臣當時,沒有想太多。」
「去年冬天,西涼人已占領了幾乎整個秦甘路,臣所在雲織縣也被圍城數月。臣與城中百姓本來打算一直堅持下去,直到西北軍來救援。但偶然發現鑄邪怒月經過雲織,要從神救口迴西涼,而我們有追上他的可能,就從地道潛出城,追上去了。」
「地道?」明德帝這才開始看奏摺。
賀今行道:「原本是連通天河給城內外供水的地渠。我們被圍之後,西涼人切斷了水源,地渠就幹涸下來。其中有一條通往錯金山,出口沒有被西涼人察覺,宜連縣的縣丞夏青稞帶著人來給我們送糧秣,打通了這條地渠,我們因此得以出城。」
明德帝聽罷,哼笑一聲:「運氣不錯。那幾個絨人但凡晚兩日來,你都追不上鑄邪怒月。」
賀今行也抿唇而笑。
事實上,再晚幾天,大雪會徹底封住錯金山,帶著大量馬匹的西涼人也不便行軍。所以他們必然會在那個時間點來到或是經過雲織縣。
而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追上去行刺。
如今想來,命運仿佛早就註定。
他疊掌向右上舉,真心道:「天佑我大宣。」
明德帝聞言一頓,凝神細思,俄而拍掌道:「好,好個『天佑』。」
順喜也歡喜道:「有陛下您這尊真龍天子在,老天爺自然是向著咱們的,不然哪兒會降下小賀大人這樣的青年英才?」
同時隱晦地瞟了眼賀今行。
後者知道大總管是順手向自己賣個好,但他同樣了解皇帝的脾性,此時萬萬不能接話。
明德帝指著順喜笑道:「你這老貨,淨會溜須拍馬。不過這『英才』二字,倒是說得不錯。」
賀今行迎著再一次落到自己身上的視線,才開口道:「陛下謬讚。此次斬首成功,除了臣以外,多虧有楊先生臥薪嚐膽潛伏鑄邪怒月軍中,為我們提供情報。還有與我一同行事的兩名混血兒,不計生死,拚命協助,我等才能全身而退。這兩人因身在前線肩負軍務,故而沒能一同進京,還請陛下恕罪。」
說罷,端端正正地替他們行了個禮。
明德帝看笑了,這小子,嘴上說著請他「恕罪」,他恕什麽罪?分明是替這幾個人邀功。
他看向在場的楊語鹹,雖打扮周正,但顯然是受過許多摧殘,全然沒有曾經養尊處優過的影子。
楊語鹹見狀,拱手聽宣。
其實明德帝對他沒有太多的印象,當初舉薦此人知稷州的,是裴孟檀還是崔連壁?當然,這並不怎麽重要,遂道:「楊語鹹是吧?你立了功,論理合該行封賞,但你犯有要案,又不可進行拔擢。讓朕想想,大遂灘近幾年內養不了馬,你這馬夫也做不成了,就功過相抵,做個庶人罷。」
楊語鹹早有準備,但聽聞聖諭仍是恍惚了一下,才提袍跪下,稽首謝恩。
「至於剩下那兩個……」明德帝繼續看奏摺,不自覺按上額側。
「陛下?」順喜趕忙緊張地叫了一聲,這不久前才紮過針的,可別按出問題了。
明德帝沒有搭理他,把奏摺拿起來,皺眉道:「你想讓他們入大宣戶籍?」
「是。」賀今行答:「這兩人,在我國土出生,在我國土長大,雖然身上流著一半外族人的血,但心裏都認為自己是完完全全的宣人。隻是因生父的原因而無法錄入籍貫,以致於在住行上多有不便。」
明德帝沒有說話,盯著摺子往後看,眉心越鎖越緊。
左右內侍都屏住唿吸,賀今行亦感覺到無形的壓力。可麵聖的機會少有,能求情的機會更是少之有少,遂心一橫,複述出奏摺上的請求:「整個秦甘路不止這兩人,還有成百上千的混血兒,受著這樣的影響。求陛下恩典,給予他們成為宣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