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客氣,賀今行道:「若是想念北地風華,你完全可以再調任迴去。」
說到這裏,想起今年已是天化十八年,有些不解:「你到任稷州已有三年,為什麽還在此地?」
各州縣官員三年一轉,連任的不是沒有但絕對不多。
「嗯?」王玡天迴眸笑道:「你可知我坐到這個位置上花費了多少代價?若是沒有更好的選擇,我豈能輕易就走?」
賀今行與他對視片刻,搖頭:「事實是你也不能走。」
遠處的行船漸漸駛近,足夠看清那船頭豎著的軍旗和全副武裝的軍士。而在它身後,連著一艘又一艘吃水極深的貨船,列成艦隊,緩慢而有序地前進。
過往船隻包括他二人在內,皆避退向兩岸。
那是運送軍糧的輜重船,王玡天再熟悉不過。既然遇上了,便實話實說說:「從去歲四月開始,自我稷州通往西北的糧道,車如流水馬如龍,沒有一日冷清過。你說得對,戰事不停,我還真走不了。」
賀今行道:「一日不停嗎?可前線還是缺糧啊。」
西北軍撤迴仙慈關的眾多原因裏,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整理軍屯,安排春耕。
王玡天沉吟道:「原本能勉強支撐到今夏,等新糧出來,也就續上了。但中途再加上一支振宣軍,明麵上看著隻是多投入了十五萬人,實際上,為保障這支軍隊能正常行軍作戰,每日往返押運輜重的隊伍就不止五十萬。這些運糧的軍士、役夫也要吃糧,這條糧道上所消耗的糧食可比前線要多得多。」
「人人皆道稷州是天下糧倉,然而打這一輪仗,吃空了我這三年的經營積累。實不相瞞,州裏的常平倉就快見底。」
賀今行皺眉道:「沒有辦法?」
「天時有缺,春夏之交,本就是一年四季當中糧食匱乏的時節。百姓家裏尚沒有足夠的嚼頭,我去哪裏找糧食來充作軍糧?」王玡天無奈地笑道:「要憑空變出糧食,那隻能請東君下凡催生萬物。」
真正的難如登天。
話畢,兩人不約而同地陷入沉默。
客船離岸不遠,賀今行便隔著茫茫煙雨,觀沿岸無邊光景。
稷州境內,田連阡陌。近野遠山,敷遍青綠。
猶記幾年前隨師長同窗遊學,那大片的窪地長滿水草,如今也被開墾出來,修了河堤,栽下作物。有披著蓑衣戴著鬥笠也要勞作的農人,疏田溝,壘攔水坎,欲將這寶貴的春雨收為己用。
直到那些人影輪廓漸漸融入雨中,賀今行收迴視線,拱手問:「所以王大人的意思是?」
王玡天絲毫不意外他會這麽問,斂神答曰:「該到議和休戰的時候了。」
戰爭消耗國財民力,要想解決,唯有停戰。
賀今行垂眼深思良久,隻道:「戰與和,既不能片麵而論,也非我所能左右。」
王玡天笑了笑,退一步問:「小賀大人此番迴京,欲留還是走?」
「留。」賀今行並不遮掩自己的意圖。
「既然要留,那我相信你有辦法去促成此事。」
「王大人高看我了。」
「高看?我從前押注於你的主要原因是殷侯,如今則是你本身。」王玡天盯著他,合掌道:「一介小小縣令,千裏斬首西涼太子,還不夠令人驚奇讚嘆嗎?」
賀今行不為所動:「在下還是那句話,戰與和,不因一人而定。」
「我明白,要有利於天下百姓嘛。我所願,與你所願並不衝突啊。」王玡天眨了眨眼,頗有幾分無賴的神氣。
賀今行輕嘆:「但願如此。」
客船與畫舫行至春風嶺,江水分作兩道永不交匯的河流。
黍水之上,千峰如昨。
他們於傍晚抵達遙陵,風雨已去似微塵,天邊散出五彩雲霞。
王氏車馬早在渡口等候,王玡天的兩名貼身侍女先一步下船,布置好車廂,再前來迎接自家公子。
賀今行與王玡天一道走上棧橋,其中一名侍女主動問:「這就是那位天下第一的刺客,賀大人?」
這又是什麽名號?賀今行全然不知自己在各地說書人的嘴裏、話本裏變成了什麽天降神兵的形象,隻頷首應是,疊掌迴了對方二人的福身。
「大人何故向我等行禮?」才將發問的那侍女驚訝得合不攏嘴,容色嬌憨,語聲活潑。另一名侍女則直接側身躲開,到王玡天身側,再道:「賀大人折煞奴婢了。」
賀今行在雲織時少有這樣禮數分明的時候,互相禮待已然成了習慣,見此情狀,一時竟有些不知該怎麽解釋的陌生感。
王玡天對自家侍女大笑道:「小賀大人是個妙人,你倆可別將他視若常人。」
「奴婢明白了。」那活潑侍女也嘻笑著應道。
王玡天再道:「話說迴來,小賀大人即將高升,某卻沒有準備什麽賀禮。正好,我瞧你身邊沒個可差使的人,不如看看我這左右侍女,小賀大人偏愛哪個,就帶哪個先去使喚著。」
「什麽?」賀今行當場愣住。
王玡天身邊那名侍女先反應過來,疾聲道:「公子當真?」
她竭力壓著情緒,臉上仍露出了明晃晃的難以置信的神色。
在王玡天開口之前,賀今行迴神道:「別開玩笑。她們能侍奉你多年,你一直帶在身邊,可見是滿意的,兩邊都有情分在,我豈能橫刀奪愛?」
說到這裏,想起今年已是天化十八年,有些不解:「你到任稷州已有三年,為什麽還在此地?」
各州縣官員三年一轉,連任的不是沒有但絕對不多。
「嗯?」王玡天迴眸笑道:「你可知我坐到這個位置上花費了多少代價?若是沒有更好的選擇,我豈能輕易就走?」
賀今行與他對視片刻,搖頭:「事實是你也不能走。」
遠處的行船漸漸駛近,足夠看清那船頭豎著的軍旗和全副武裝的軍士。而在它身後,連著一艘又一艘吃水極深的貨船,列成艦隊,緩慢而有序地前進。
過往船隻包括他二人在內,皆避退向兩岸。
那是運送軍糧的輜重船,王玡天再熟悉不過。既然遇上了,便實話實說說:「從去歲四月開始,自我稷州通往西北的糧道,車如流水馬如龍,沒有一日冷清過。你說得對,戰事不停,我還真走不了。」
賀今行道:「一日不停嗎?可前線還是缺糧啊。」
西北軍撤迴仙慈關的眾多原因裏,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整理軍屯,安排春耕。
王玡天沉吟道:「原本能勉強支撐到今夏,等新糧出來,也就續上了。但中途再加上一支振宣軍,明麵上看著隻是多投入了十五萬人,實際上,為保障這支軍隊能正常行軍作戰,每日往返押運輜重的隊伍就不止五十萬。這些運糧的軍士、役夫也要吃糧,這條糧道上所消耗的糧食可比前線要多得多。」
「人人皆道稷州是天下糧倉,然而打這一輪仗,吃空了我這三年的經營積累。實不相瞞,州裏的常平倉就快見底。」
賀今行皺眉道:「沒有辦法?」
「天時有缺,春夏之交,本就是一年四季當中糧食匱乏的時節。百姓家裏尚沒有足夠的嚼頭,我去哪裏找糧食來充作軍糧?」王玡天無奈地笑道:「要憑空變出糧食,那隻能請東君下凡催生萬物。」
真正的難如登天。
話畢,兩人不約而同地陷入沉默。
客船離岸不遠,賀今行便隔著茫茫煙雨,觀沿岸無邊光景。
稷州境內,田連阡陌。近野遠山,敷遍青綠。
猶記幾年前隨師長同窗遊學,那大片的窪地長滿水草,如今也被開墾出來,修了河堤,栽下作物。有披著蓑衣戴著鬥笠也要勞作的農人,疏田溝,壘攔水坎,欲將這寶貴的春雨收為己用。
直到那些人影輪廓漸漸融入雨中,賀今行收迴視線,拱手問:「所以王大人的意思是?」
王玡天絲毫不意外他會這麽問,斂神答曰:「該到議和休戰的時候了。」
戰爭消耗國財民力,要想解決,唯有停戰。
賀今行垂眼深思良久,隻道:「戰與和,既不能片麵而論,也非我所能左右。」
王玡天笑了笑,退一步問:「小賀大人此番迴京,欲留還是走?」
「留。」賀今行並不遮掩自己的意圖。
「既然要留,那我相信你有辦法去促成此事。」
「王大人高看我了。」
「高看?我從前押注於你的主要原因是殷侯,如今則是你本身。」王玡天盯著他,合掌道:「一介小小縣令,千裏斬首西涼太子,還不夠令人驚奇讚嘆嗎?」
賀今行不為所動:「在下還是那句話,戰與和,不因一人而定。」
「我明白,要有利於天下百姓嘛。我所願,與你所願並不衝突啊。」王玡天眨了眨眼,頗有幾分無賴的神氣。
賀今行輕嘆:「但願如此。」
客船與畫舫行至春風嶺,江水分作兩道永不交匯的河流。
黍水之上,千峰如昨。
他們於傍晚抵達遙陵,風雨已去似微塵,天邊散出五彩雲霞。
王氏車馬早在渡口等候,王玡天的兩名貼身侍女先一步下船,布置好車廂,再前來迎接自家公子。
賀今行與王玡天一道走上棧橋,其中一名侍女主動問:「這就是那位天下第一的刺客,賀大人?」
這又是什麽名號?賀今行全然不知自己在各地說書人的嘴裏、話本裏變成了什麽天降神兵的形象,隻頷首應是,疊掌迴了對方二人的福身。
「大人何故向我等行禮?」才將發問的那侍女驚訝得合不攏嘴,容色嬌憨,語聲活潑。另一名侍女則直接側身躲開,到王玡天身側,再道:「賀大人折煞奴婢了。」
賀今行在雲織時少有這樣禮數分明的時候,互相禮待已然成了習慣,見此情狀,一時竟有些不知該怎麽解釋的陌生感。
王玡天對自家侍女大笑道:「小賀大人是個妙人,你倆可別將他視若常人。」
「奴婢明白了。」那活潑侍女也嘻笑著應道。
王玡天再道:「話說迴來,小賀大人即將高升,某卻沒有準備什麽賀禮。正好,我瞧你身邊沒個可差使的人,不如看看我這左右侍女,小賀大人偏愛哪個,就帶哪個先去使喚著。」
「什麽?」賀今行當場愣住。
王玡天身邊那名侍女先反應過來,疾聲道:「公子當真?」
她竭力壓著情緒,臉上仍露出了明晃晃的難以置信的神色。
在王玡天開口之前,賀今行迴神道:「別開玩笑。她們能侍奉你多年,你一直帶在身邊,可見是滿意的,兩邊都有情分在,我豈能橫刀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