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醒不能離開是她的職責,但傅二小姐體弱,不需要一起硬熬。
順喜聽見,就讓小徒弟常謹帶傅氏主僕前去抱廈歇息。而後親自去前廊知會還在等候的官員們,陛下病情已經趨穩,請各位大人先迴政事堂,之後若陛下召見,再著人通傳。
諸位臣工皆心知,陛下剛醒時恐怕不想看到他們,遂紛紛知趣地告退。
另一邊,明岄推著自家小姐從後殿繞到抱廈。
常謹在前推開房門,將人請進去,躬著身笑道:「不知二小姐愛喝什麽茶,吃什麽果子,奴婢給您添來。」聲音壓得低,不掩其中明明白白的討好。
這話由一個品級不高的太監來說,有些托大。
常謹卻無所謂,他本意就是賣個好,若這位小姐識趣,自不會為難他。若不知天高地厚肆意開口,那也不值得奉承交好,隨便找個理由打發了就是。
果然,傅景書瞧了他一眼,頷首道:「不必麻煩,一杯濃茶即可。」
常謹笑得更真,拱手應是,又親自奉了茶果,才迴正殿。
先前拿了方子去太醫院抓藥、煎藥的何萍也恰好迴來,兩人碰上。常謹立刻斂了笑,先一步越過去,向順喜匯報時又喜笑顏開。
何萍安靜地站在後頭,先是用托盤端著藥,後來換雙手捧著,一站就是大半個時辰。
明德帝喜涼。醒來後,順喜為他餵藥,入口微溫,正正合適。
李青薑再行診脈,脈象已完全平穩,便言道:「今日陛下驚慟過度,乃至頭疾突然惡化。臣幾次施診不得法,幸有傅二小姐相助。」
順喜接著將剩下的情況一一稟來,「……方子叫太醫院研判過,都是尋常藥材,沒有問題。」
皇帝倚著靠枕,錦被蓋在胸下,目光落於床尾青煙裊裊的香爐上,「這燃的是什麽香?」
順喜答,「乃施針所用鎮痛之香,雖不比塗敷起效快,但要持久一些,也是傅二小姐提的法子。」
明德帝看了片刻,闔上雙眼,「那就叫來見見吧。」
常謹去抱廈請人。何萍則送小李太醫出殿。到殿外,喚了名小內侍替太醫將藥箱提到午門。
李青薑婉言道:「多謝何公公,我自己能提動,就不妨礙你們在陛下跟前當差。」
「李太醫慢走。」何萍轉身並不迴去,收腳侍立在門邊,等不知道什麽時候傳喚自己再上前。
常謹推著傅二小姐進殿之後,退到順喜身側。
傅景書今日穿了一身箭袖短衫,展臂疊掌,納頭而拜,肩背脖頸單薄如紙。
「民女傅景書參見陛下,望陛下恕民女不良於行,無法跪拜。」
明德帝睜眼打量她,眉心摺痕未消,平平道:「無妨。日後進宮,見朕之下,可不必行禮。」
傅景書再拜:「謝陛下恩典。」
「年歲幾何?」
「已滿十八。」
「十八,中慶四十二年生人。」明德帝說:「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醫術,不知師承何人?」
傅景書坦言:「民女今日所呈藥方與香方,皆取自先秦王妃的手劄。除此之外,並無師誼。」
「秦王妃?」明德帝頓了頓。近月來,他總是不由自主想到先帝時期,此時又憶起一眾舊人舊事,麵色不虞道:「她的遺物緣何到了你手中?」
「迴稟陛下,民女能得此本,蓋因我母親。」傅景書不懼隱約的聖怒,冷靜地迴答:「我父親過世得早,我母親悲痛不已,因此生了癔症,遍尋大夫卻始終醫治不好。」
所以她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病症越來越重,重到會將身邊人視為仇敵。這些仇人害死了她夫君,還想來害她,她要用盡全力和他們爭鬥、報仇。
事實上,從頭到尾在她身邊的隻有她一雙年幼的兒女。她完全認不出他們,有時將他們當成家生子,有時又視作仇人的孩子。
「恰逢宗人府開質庫,家中聽說此本或載有救命良方,便想辦法尋來。」
宗室爵位被收迴後,所有產業也隨之收歸於宗人府。貴重物品重歸皇帝內庫,其餘凡品則會被清出,不定時向所有宗室開放質賣。質賣並不嚴格,轉一兩道手被哪個世家大族買到也是常事。
「可惜沒來得及。母親病逝後,手劄一直留在家中。民女因腿疾做不了其他的事,便日日翻閱,累月下來略有所得。」
傅景書平鋪直敘地解釋完前因後果,雙手搭在膝頭,低頭不再多言。
年幼失怙致殘,打擊不可謂不大,任誰自陳起來都難免傷懷,更何況一文弱女子。
她光是端坐於輪椅上,就仿佛已是在示弱。
明德帝將吊在床頭的一枚銅錢拽下來,捏在手中把玩。
他不知第多少迴想起自己還是皇子的時候,一言一行都竭力規矩,不出錯不打眼,隻求做個皇室裏的透明人物——其實就是向所有兄弟示弱。
半晌,他再問:「那手劄現在何處?」
「靖寧公主出塞時,民女將所有手劄都送給了她。」傅景書每個問題都答得不緊不慢,每個字都有根據支撐,更不怕查。
北黎啊,實在有些遠了。明德帝沉思片刻,抬手向順喜示意,後者無聲應命,帶著徒子徒孫們退下。
內侍們很快消失得幹幹淨淨,空蕩的殿宇裏唯有香爐輕煙繚繞。
明德帝再看向殿中這女子,不復先前懶待之心,目光幽深:「那依你診斷,朕這頭疾,因何而生,又該如何醫治,有沒有根絕痊癒的可能?」
順喜聽見,就讓小徒弟常謹帶傅氏主僕前去抱廈歇息。而後親自去前廊知會還在等候的官員們,陛下病情已經趨穩,請各位大人先迴政事堂,之後若陛下召見,再著人通傳。
諸位臣工皆心知,陛下剛醒時恐怕不想看到他們,遂紛紛知趣地告退。
另一邊,明岄推著自家小姐從後殿繞到抱廈。
常謹在前推開房門,將人請進去,躬著身笑道:「不知二小姐愛喝什麽茶,吃什麽果子,奴婢給您添來。」聲音壓得低,不掩其中明明白白的討好。
這話由一個品級不高的太監來說,有些托大。
常謹卻無所謂,他本意就是賣個好,若這位小姐識趣,自不會為難他。若不知天高地厚肆意開口,那也不值得奉承交好,隨便找個理由打發了就是。
果然,傅景書瞧了他一眼,頷首道:「不必麻煩,一杯濃茶即可。」
常謹笑得更真,拱手應是,又親自奉了茶果,才迴正殿。
先前拿了方子去太醫院抓藥、煎藥的何萍也恰好迴來,兩人碰上。常謹立刻斂了笑,先一步越過去,向順喜匯報時又喜笑顏開。
何萍安靜地站在後頭,先是用托盤端著藥,後來換雙手捧著,一站就是大半個時辰。
明德帝喜涼。醒來後,順喜為他餵藥,入口微溫,正正合適。
李青薑再行診脈,脈象已完全平穩,便言道:「今日陛下驚慟過度,乃至頭疾突然惡化。臣幾次施診不得法,幸有傅二小姐相助。」
順喜接著將剩下的情況一一稟來,「……方子叫太醫院研判過,都是尋常藥材,沒有問題。」
皇帝倚著靠枕,錦被蓋在胸下,目光落於床尾青煙裊裊的香爐上,「這燃的是什麽香?」
順喜答,「乃施針所用鎮痛之香,雖不比塗敷起效快,但要持久一些,也是傅二小姐提的法子。」
明德帝看了片刻,闔上雙眼,「那就叫來見見吧。」
常謹去抱廈請人。何萍則送小李太醫出殿。到殿外,喚了名小內侍替太醫將藥箱提到午門。
李青薑婉言道:「多謝何公公,我自己能提動,就不妨礙你們在陛下跟前當差。」
「李太醫慢走。」何萍轉身並不迴去,收腳侍立在門邊,等不知道什麽時候傳喚自己再上前。
常謹推著傅二小姐進殿之後,退到順喜身側。
傅景書今日穿了一身箭袖短衫,展臂疊掌,納頭而拜,肩背脖頸單薄如紙。
「民女傅景書參見陛下,望陛下恕民女不良於行,無法跪拜。」
明德帝睜眼打量她,眉心摺痕未消,平平道:「無妨。日後進宮,見朕之下,可不必行禮。」
傅景書再拜:「謝陛下恩典。」
「年歲幾何?」
「已滿十八。」
「十八,中慶四十二年生人。」明德帝說:「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醫術,不知師承何人?」
傅景書坦言:「民女今日所呈藥方與香方,皆取自先秦王妃的手劄。除此之外,並無師誼。」
「秦王妃?」明德帝頓了頓。近月來,他總是不由自主想到先帝時期,此時又憶起一眾舊人舊事,麵色不虞道:「她的遺物緣何到了你手中?」
「迴稟陛下,民女能得此本,蓋因我母親。」傅景書不懼隱約的聖怒,冷靜地迴答:「我父親過世得早,我母親悲痛不已,因此生了癔症,遍尋大夫卻始終醫治不好。」
所以她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病症越來越重,重到會將身邊人視為仇敵。這些仇人害死了她夫君,還想來害她,她要用盡全力和他們爭鬥、報仇。
事實上,從頭到尾在她身邊的隻有她一雙年幼的兒女。她完全認不出他們,有時將他們當成家生子,有時又視作仇人的孩子。
「恰逢宗人府開質庫,家中聽說此本或載有救命良方,便想辦法尋來。」
宗室爵位被收迴後,所有產業也隨之收歸於宗人府。貴重物品重歸皇帝內庫,其餘凡品則會被清出,不定時向所有宗室開放質賣。質賣並不嚴格,轉一兩道手被哪個世家大族買到也是常事。
「可惜沒來得及。母親病逝後,手劄一直留在家中。民女因腿疾做不了其他的事,便日日翻閱,累月下來略有所得。」
傅景書平鋪直敘地解釋完前因後果,雙手搭在膝頭,低頭不再多言。
年幼失怙致殘,打擊不可謂不大,任誰自陳起來都難免傷懷,更何況一文弱女子。
她光是端坐於輪椅上,就仿佛已是在示弱。
明德帝將吊在床頭的一枚銅錢拽下來,捏在手中把玩。
他不知第多少迴想起自己還是皇子的時候,一言一行都竭力規矩,不出錯不打眼,隻求做個皇室裏的透明人物——其實就是向所有兄弟示弱。
半晌,他再問:「那手劄現在何處?」
「靖寧公主出塞時,民女將所有手劄都送給了她。」傅景書每個問題都答得不緊不慢,每個字都有根據支撐,更不怕查。
北黎啊,實在有些遠了。明德帝沉思片刻,抬手向順喜示意,後者無聲應命,帶著徒子徒孫們退下。
內侍們很快消失得幹幹淨淨,空蕩的殿宇裏唯有香爐輕煙繚繞。
明德帝再看向殿中這女子,不復先前懶待之心,目光幽深:「那依你診斷,朕這頭疾,因何而生,又該如何醫治,有沒有根絕痊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