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午時,外牆崗哨來報,西涼軍派人前來叫陣。
「頭幾撥不用理會,等鑄邪蒙諸親自上陣了,再來通報。」殷侯吩咐,轉頭叫軍醫:「溫大夫,我中午喝的藥什麽時候能好?」
軍醫意會,迴稟自己下去準備,背過身無聲嘆息。
賀今行察覺到這兩人似乎不對,出聲說:「大帥,來迴有一段路,不如我去吧。」
「不用。」殷侯製止他,等軍醫出去了,溫聲道:「我屋裏有一身軟甲,去穿上,待會兒一起上關牆。但不可趁此機會去找溫大夫,讓他為難。」
四目相對,賀今行看著那溫和卻不容置喙的目光,沒有再問為什麽,抱拳應下。
去而復返,軍醫比他先迴。殷侯將手中藥碗放到桌上,靠著椅背闔眼淺寐。
他盯著那隻碗裏的星點殘汁,心中無數駁雜情緒交織,最後化作一片虛無。
申時末,隱約有鼓聲傳來,不出半盞茶,便連成了調子。
哨兵跑進內城,殷侯睜開眼,目露寒芒。不等通報,他便起身向外邁步,步伐有力,步步生威。
賀今行眼見所想成真,以為心中會起驚濤駭浪,誰知卻平靜如古井,令他自己都感到陌生。
然而情勢不由他深思,他在兵闌上取了把單手劍,就緊緊跟隨在他爹身後。
仙慈關的外廓牆十分寬闊,上下兩層。下層為基石;上層開設數間小室,於朝外的牆上鑿出一長列炮口;關牆上墩台營房林立,垛牆一側每隔十步便豎有軍旗,間插站崗的軍士。
殷侯登上關牆,沿路軍士皆注目稱唿行禮。待他出現在關牆上,響了好一陣的鼓聲便戛然而止。
賀今行看向關外,西涼人的先鋒軍已然開近。騎兵在前,步兵在後,軍陣一字排開,就列於大約兩百步之外。
鼓停後,當中一匹馬踏步出列,獨行至一百步開外。
「賀易津!」馬上的騎手已不年輕,嗓子卻比許多年輕更加洪亮,也更加粗獷,「終於捨得出來啦?」
說的卻是一口漢話,還帶著濃濃的秦甘口音。
殷侯高聲迴道:「你年前蹲了幾個月都沒過來,這迴好不容易伸出頭,我怎麽也得來看看啊。」
賀今行接連聽完,立即知曉了對方身份。這就是鑄邪蒙諸,西涼僅存的一位老親王。
而後才恍然發覺這兩人說話口音竟有些相似。
他看向殷侯,後者精神煥發,麵容上猶帶著得見故人的笑意。
「咱們確實好多年不見,我一直沒聽說你卸甲放兵權,還以為你不會老呢。」鑄邪蒙諸哈哈大笑,笑聲迴蕩於戈壁上,卻有掩不住的蒼涼,「既然都老了,那就讓我們兩個老的在這裏打,別為難年輕人。」
「賀易津!」他聲嘶力竭地吼道:「放我的兒郎們迴來!」
老對手笑聲隱去,殷侯就笑道:「你家兒郎既無故闖入我家地盤,我做東道主的,合該請他們挨頓揍!更何況,我有天險可峙,還有雄關可依,你憑什麽與我打?」
鑄邪蒙諸喝道:「憑我十倍於你的四萬大軍,憑我全軍上下不死不休的決心!」
關防空虛,讓這人看出來了。
賀今行眉頭緊鎖,按住劍柄,估量這支先鋒軍的實力。
殷侯沉默片刻,肅聲迴應:「難道決心與實力隻有你們的將士有嗎?」
他大手一揮,「抬我寶槊來!」
鑄邪蒙諸盯著他與他腳下所站立的雄偉關城,目光凝重。
這一迴他並不想來,更不想打。
因為這是註定沒有勝利的一場仗。
國都儲位懸而未決,欲意爭奪者雖眾,但都是孬種,他看不上。可這儲位必須有人來坐,哪日老國王駕崩之後才有人繼承王位,不至於讓國家大亂。
正是焦灼之際,邊關戰事遭重,數萬大軍困於宣人的土地上。怒月太子放於最前線的兵,都是幾年前才徵召的年輕兒郎,不可不營救。
他起先是打算派人去攻打神救口。然而斥候打探過迴來報,他們去年在關口外修建的棧道已被徹底損毀,西北軍又派了重兵把守。同時蒼州傳迴急報,淨州已失。主力聚集在蒼州北部,單拿下這一座南端的關口,就沒有意義了。
至於前往鳴穀關接應,疾行軍也至少需要兩到三日,來不及。
於是,他隻能選擇率軍直攻仙慈關,逼迫殷侯撤迴布於蒼州追擊的西北軍。
西北軍的兵力他知道,哪怕有新征的兵,也絕對無法兩端同時顧及。
他深陷蒼州的兒郎們,也正陷於水深火熱的泥沼之中,由不得他在此拖延,必須動真格。
思及此,鑄邪蒙諸毫不猶豫調轉馬頭,馳迴軍陣中,舉臂下令。
「鳴鼓,進攻!」
號角一吹,令旗迅速揮動,接連如龍蛇舞。
不同於先前行軍的金鼓之聲驟響,令仙慈關上的將士們皆是一震。
「既來戰,那就接戰!」殷侯揚聲道:「擊鼓!」
雄關之上,節奏不同的激昂鼓聲於來敵分庭抗禮。
常年駐守於此、將關防作為生活重心的軍士們不需過多指揮,便已各就各位。
三重大門一一合攏,加上巨木支撐。外牆上,箭弩上弦,大盾立起,滾木就堆在跺牆下。內城負責器械的軍需營兵與接替作戰的軍士都迅速整裝,預備隨時頂上外城。
至於先帝年間存下的火器,大都年久失修,能用的已都拉到了淨州。好在西涼人也並不愛用此物,打起來不算太虧。
「頭幾撥不用理會,等鑄邪蒙諸親自上陣了,再來通報。」殷侯吩咐,轉頭叫軍醫:「溫大夫,我中午喝的藥什麽時候能好?」
軍醫意會,迴稟自己下去準備,背過身無聲嘆息。
賀今行察覺到這兩人似乎不對,出聲說:「大帥,來迴有一段路,不如我去吧。」
「不用。」殷侯製止他,等軍醫出去了,溫聲道:「我屋裏有一身軟甲,去穿上,待會兒一起上關牆。但不可趁此機會去找溫大夫,讓他為難。」
四目相對,賀今行看著那溫和卻不容置喙的目光,沒有再問為什麽,抱拳應下。
去而復返,軍醫比他先迴。殷侯將手中藥碗放到桌上,靠著椅背闔眼淺寐。
他盯著那隻碗裏的星點殘汁,心中無數駁雜情緒交織,最後化作一片虛無。
申時末,隱約有鼓聲傳來,不出半盞茶,便連成了調子。
哨兵跑進內城,殷侯睜開眼,目露寒芒。不等通報,他便起身向外邁步,步伐有力,步步生威。
賀今行眼見所想成真,以為心中會起驚濤駭浪,誰知卻平靜如古井,令他自己都感到陌生。
然而情勢不由他深思,他在兵闌上取了把單手劍,就緊緊跟隨在他爹身後。
仙慈關的外廓牆十分寬闊,上下兩層。下層為基石;上層開設數間小室,於朝外的牆上鑿出一長列炮口;關牆上墩台營房林立,垛牆一側每隔十步便豎有軍旗,間插站崗的軍士。
殷侯登上關牆,沿路軍士皆注目稱唿行禮。待他出現在關牆上,響了好一陣的鼓聲便戛然而止。
賀今行看向關外,西涼人的先鋒軍已然開近。騎兵在前,步兵在後,軍陣一字排開,就列於大約兩百步之外。
鼓停後,當中一匹馬踏步出列,獨行至一百步開外。
「賀易津!」馬上的騎手已不年輕,嗓子卻比許多年輕更加洪亮,也更加粗獷,「終於捨得出來啦?」
說的卻是一口漢話,還帶著濃濃的秦甘口音。
殷侯高聲迴道:「你年前蹲了幾個月都沒過來,這迴好不容易伸出頭,我怎麽也得來看看啊。」
賀今行接連聽完,立即知曉了對方身份。這就是鑄邪蒙諸,西涼僅存的一位老親王。
而後才恍然發覺這兩人說話口音竟有些相似。
他看向殷侯,後者精神煥發,麵容上猶帶著得見故人的笑意。
「咱們確實好多年不見,我一直沒聽說你卸甲放兵權,還以為你不會老呢。」鑄邪蒙諸哈哈大笑,笑聲迴蕩於戈壁上,卻有掩不住的蒼涼,「既然都老了,那就讓我們兩個老的在這裏打,別為難年輕人。」
「賀易津!」他聲嘶力竭地吼道:「放我的兒郎們迴來!」
老對手笑聲隱去,殷侯就笑道:「你家兒郎既無故闖入我家地盤,我做東道主的,合該請他們挨頓揍!更何況,我有天險可峙,還有雄關可依,你憑什麽與我打?」
鑄邪蒙諸喝道:「憑我十倍於你的四萬大軍,憑我全軍上下不死不休的決心!」
關防空虛,讓這人看出來了。
賀今行眉頭緊鎖,按住劍柄,估量這支先鋒軍的實力。
殷侯沉默片刻,肅聲迴應:「難道決心與實力隻有你們的將士有嗎?」
他大手一揮,「抬我寶槊來!」
鑄邪蒙諸盯著他與他腳下所站立的雄偉關城,目光凝重。
這一迴他並不想來,更不想打。
因為這是註定沒有勝利的一場仗。
國都儲位懸而未決,欲意爭奪者雖眾,但都是孬種,他看不上。可這儲位必須有人來坐,哪日老國王駕崩之後才有人繼承王位,不至於讓國家大亂。
正是焦灼之際,邊關戰事遭重,數萬大軍困於宣人的土地上。怒月太子放於最前線的兵,都是幾年前才徵召的年輕兒郎,不可不營救。
他起先是打算派人去攻打神救口。然而斥候打探過迴來報,他們去年在關口外修建的棧道已被徹底損毀,西北軍又派了重兵把守。同時蒼州傳迴急報,淨州已失。主力聚集在蒼州北部,單拿下這一座南端的關口,就沒有意義了。
至於前往鳴穀關接應,疾行軍也至少需要兩到三日,來不及。
於是,他隻能選擇率軍直攻仙慈關,逼迫殷侯撤迴布於蒼州追擊的西北軍。
西北軍的兵力他知道,哪怕有新征的兵,也絕對無法兩端同時顧及。
他深陷蒼州的兒郎們,也正陷於水深火熱的泥沼之中,由不得他在此拖延,必須動真格。
思及此,鑄邪蒙諸毫不猶豫調轉馬頭,馳迴軍陣中,舉臂下令。
「鳴鼓,進攻!」
號角一吹,令旗迅速揮動,接連如龍蛇舞。
不同於先前行軍的金鼓之聲驟響,令仙慈關上的將士們皆是一震。
「既來戰,那就接戰!」殷侯揚聲道:「擊鼓!」
雄關之上,節奏不同的激昂鼓聲於來敵分庭抗禮。
常年駐守於此、將關防作為生活重心的軍士們不需過多指揮,便已各就各位。
三重大門一一合攏,加上巨木支撐。外牆上,箭弩上弦,大盾立起,滾木就堆在跺牆下。內城負責器械的軍需營兵與接替作戰的軍士都迅速整裝,預備隨時頂上外城。
至於先帝年間存下的火器,大都年久失修,能用的已都拉到了淨州。好在西涼人也並不愛用此物,打起來不算太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