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意思就是說,你是自己人,所以才給你詳細解說,否則誰理會你。
這和顧橫之待過的摧山營很不一樣,軍營講的同袍義氣,軍人的天職占有很重的色彩。而這神仙營,更像是綠林山寨。
他笑了笑,謝過對方解答,迴歸隊伍之後,仍然寸步不離地守著今行。
周圍的混血兒們都多多少少地感覺到,大家都很愛戴將軍,但他好像和他們有些不一樣。隻是哪裏不一樣,細究又說不上來。
待隊伍終於平安迴到神救口,這位顧將軍病倒了,和他們不在一處,圍繞他的疑惑也就消散了。
他這一病,被壓製許久的困意趁機出籠,籠絡著他睡了長長的一覺。
兩天一夜過去,一睜眼,就瞧見楊弘毅蹲在病床前。
「我的公子啊,您可終於迴來了!平安無事,老元帥保佑——」
嚎啕才一半,就聽他二公子問:「今行呢?」
楊弘毅撇嘴。
神仙營迴來就在神救口挨著的山坳圈了塊地,做出界限分明的樣子,他昨天派了幾個人過去打聽消息,都無功而返。
今兒早上他上關樓去探望小賀大人,想順便套套近乎,結果,「賀大人沒醒,就他那幾個手下守著,都壞得很,故意說西涼話,嘰裏咕嚕的,欺負我老楊聽不懂。可惜沒看到賀大夫,下午我去找他問問……」
還沒醒。顧橫之心中擔憂,顱內還有些鈍痛,不欲多聽,打斷道:「他們殺了鑄邪怒月。」
話音立頓,楊弘毅瞪大眼,「成了?誰殺的?」立刻想起身受重傷的那位,「賀大人?厲害啊!」
「嗯。」他披衣下床,不等人緩過驚訝便問:「走前送出的信有迴覆麽?」
「還沒。」楊弘毅見他一醒就要忙公務,不再多說廢話,隻喜上眉梢地給他端來茶水和餅子,「咱們從來沒用過蒼鷹傳信,通習性的又都走了,不知正常需幾日往返,怎麽接應。」
「去找星央幫忙。」他飲盡杯茶,見前者一臉鬱悶,說:「公事來往,正常對待即可。他們不是不分輕重的人。」
「行。」楊弘毅應下。他年紀上來,心胸跟著體胖,不是真對那些毛頭小子有什麽看法。
而且,他家公子往常吩咐事情,不一定會多解釋這一句。他咂摸著有點意思,樂嗬嗬地把文書搬進來,將這七八日裏的軍務秉明了,才去找人辦事。
顧橫之抱著這幾本文書,後腳出門去。
將領都安排住在關樓下,他所在的房間距離今行那一間並不遠,沒走幾步,正好看見星央和楊弘毅一起騎馬出關口,似乎要去雲織縣城。
楊弘毅瞧見他,大喊了一聲「公子」。我怕你勞累,專門把文書給你拿進去,你怎麽又拿出來了!
顧橫之自然不知他言外之意,隻點點頭,示意他們早去早迴,便收迴視線敲門。
賀冬撩起簾子開門,「你不是病了麽?怎麽這就過來了?」
「睡了一覺,現已大好。」顧橫之進去,屋裏還有幾個百姓。
他麵無表情,一身兵煞氣息,他們又不熟悉他,言行都不自在,很快告辭離開。
賀冬見狀,一轉態度殷勤招待,「行啊你,在這兒多坐會兒。」
雲織縣倖存的百姓和振宣軍一起住進了原本駐軍的兵營,按人數劃成了兩片,距離關樓自然不遠。
聽說他們縣尊受了重傷被抬迴來的,許多人惶惶不已,也因此,這兩日前來探望的人絡繹不絕。
賀冬知道大家都是好意,但太多了實在招架不住,換藥都沒時間,讓劉縣尉說項也收效甚微。
「顧將軍一來,就把人嚇跑了,挺好。」
顧橫之明白了,坐了半日,將那些文書都解決掉,又提筆寫了兩封密信。
西涼太子的死,是牽扯西北全盤局勢的大事,必須盡快將消息送達累關,讓軍師知曉。
還有仙慈關那邊,桑純和楊語鹹若能成功趕到,殷侯必然會得知當時的險厄。不管是派兵去救人撲空,還是以大局為重獨自咽下「喪子」的錐心之痛,都是他和今行不願看到的。
他寫到隨神仙營出關去接應今行的部分,還詢問了賀冬,什麽能寫,什麽不能寫。
畢竟是公文,尤其是戰爭時期的軍務文書往來,一定會有留檔。
賀冬卻沒想到他會考慮這麽多,一時心緒複雜,對他再度客氣許多。
期間婉拒了幾波百姓,到下午些,前來的人便少了。
賀冬甚為滿意,傍晚才親自把人送迴去。
誰知盞茶功夫,顧橫之就去而復返,還把他領的那幾斤炭也拾掇燃了,端到這邊。
他說:「夜裏寒冷,多盆炭暖和些。」
賀冬也覺著晚上炭火有些不夠,但關口柴炭緊張不好多取,更不願收取百姓贈予。他晚上為難了一陣子,這會兒竟有炭盆送上門了,便不忍相拒:「那你用什麽?」
「我借桌椅一用。」顧橫之伸臂作請,「冬叔您去休息,我守著就是。」
「……」賀冬走出門,被冷風一吹,總覺得自己是被攆出來了。
星央和一個混血兒過來,預備守夜,也同老軍醫一般被勸迴。
顧橫之就這麽占據了一半屋子。
夜闌人靜,他提了熱水迴來,挨著門簾等身上沾染的寒氣祛盡,才進裏間,給今行擦洗手臉。
一切事畢,他便屈膝斜坐在腳踏上,有時安靜地注視著對方,有時拿本兵書來看,到累極自然昏昏睡去。
這和顧橫之待過的摧山營很不一樣,軍營講的同袍義氣,軍人的天職占有很重的色彩。而這神仙營,更像是綠林山寨。
他笑了笑,謝過對方解答,迴歸隊伍之後,仍然寸步不離地守著今行。
周圍的混血兒們都多多少少地感覺到,大家都很愛戴將軍,但他好像和他們有些不一樣。隻是哪裏不一樣,細究又說不上來。
待隊伍終於平安迴到神救口,這位顧將軍病倒了,和他們不在一處,圍繞他的疑惑也就消散了。
他這一病,被壓製許久的困意趁機出籠,籠絡著他睡了長長的一覺。
兩天一夜過去,一睜眼,就瞧見楊弘毅蹲在病床前。
「我的公子啊,您可終於迴來了!平安無事,老元帥保佑——」
嚎啕才一半,就聽他二公子問:「今行呢?」
楊弘毅撇嘴。
神仙營迴來就在神救口挨著的山坳圈了塊地,做出界限分明的樣子,他昨天派了幾個人過去打聽消息,都無功而返。
今兒早上他上關樓去探望小賀大人,想順便套套近乎,結果,「賀大人沒醒,就他那幾個手下守著,都壞得很,故意說西涼話,嘰裏咕嚕的,欺負我老楊聽不懂。可惜沒看到賀大夫,下午我去找他問問……」
還沒醒。顧橫之心中擔憂,顱內還有些鈍痛,不欲多聽,打斷道:「他們殺了鑄邪怒月。」
話音立頓,楊弘毅瞪大眼,「成了?誰殺的?」立刻想起身受重傷的那位,「賀大人?厲害啊!」
「嗯。」他披衣下床,不等人緩過驚訝便問:「走前送出的信有迴覆麽?」
「還沒。」楊弘毅見他一醒就要忙公務,不再多說廢話,隻喜上眉梢地給他端來茶水和餅子,「咱們從來沒用過蒼鷹傳信,通習性的又都走了,不知正常需幾日往返,怎麽接應。」
「去找星央幫忙。」他飲盡杯茶,見前者一臉鬱悶,說:「公事來往,正常對待即可。他們不是不分輕重的人。」
「行。」楊弘毅應下。他年紀上來,心胸跟著體胖,不是真對那些毛頭小子有什麽看法。
而且,他家公子往常吩咐事情,不一定會多解釋這一句。他咂摸著有點意思,樂嗬嗬地把文書搬進來,將這七八日裏的軍務秉明了,才去找人辦事。
顧橫之抱著這幾本文書,後腳出門去。
將領都安排住在關樓下,他所在的房間距離今行那一間並不遠,沒走幾步,正好看見星央和楊弘毅一起騎馬出關口,似乎要去雲織縣城。
楊弘毅瞧見他,大喊了一聲「公子」。我怕你勞累,專門把文書給你拿進去,你怎麽又拿出來了!
顧橫之自然不知他言外之意,隻點點頭,示意他們早去早迴,便收迴視線敲門。
賀冬撩起簾子開門,「你不是病了麽?怎麽這就過來了?」
「睡了一覺,現已大好。」顧橫之進去,屋裏還有幾個百姓。
他麵無表情,一身兵煞氣息,他們又不熟悉他,言行都不自在,很快告辭離開。
賀冬見狀,一轉態度殷勤招待,「行啊你,在這兒多坐會兒。」
雲織縣倖存的百姓和振宣軍一起住進了原本駐軍的兵營,按人數劃成了兩片,距離關樓自然不遠。
聽說他們縣尊受了重傷被抬迴來的,許多人惶惶不已,也因此,這兩日前來探望的人絡繹不絕。
賀冬知道大家都是好意,但太多了實在招架不住,換藥都沒時間,讓劉縣尉說項也收效甚微。
「顧將軍一來,就把人嚇跑了,挺好。」
顧橫之明白了,坐了半日,將那些文書都解決掉,又提筆寫了兩封密信。
西涼太子的死,是牽扯西北全盤局勢的大事,必須盡快將消息送達累關,讓軍師知曉。
還有仙慈關那邊,桑純和楊語鹹若能成功趕到,殷侯必然會得知當時的險厄。不管是派兵去救人撲空,還是以大局為重獨自咽下「喪子」的錐心之痛,都是他和今行不願看到的。
他寫到隨神仙營出關去接應今行的部分,還詢問了賀冬,什麽能寫,什麽不能寫。
畢竟是公文,尤其是戰爭時期的軍務文書往來,一定會有留檔。
賀冬卻沒想到他會考慮這麽多,一時心緒複雜,對他再度客氣許多。
期間婉拒了幾波百姓,到下午些,前來的人便少了。
賀冬甚為滿意,傍晚才親自把人送迴去。
誰知盞茶功夫,顧橫之就去而復返,還把他領的那幾斤炭也拾掇燃了,端到這邊。
他說:「夜裏寒冷,多盆炭暖和些。」
賀冬也覺著晚上炭火有些不夠,但關口柴炭緊張不好多取,更不願收取百姓贈予。他晚上為難了一陣子,這會兒竟有炭盆送上門了,便不忍相拒:「那你用什麽?」
「我借桌椅一用。」顧橫之伸臂作請,「冬叔您去休息,我守著就是。」
「……」賀冬走出門,被冷風一吹,總覺得自己是被攆出來了。
星央和一個混血兒過來,預備守夜,也同老軍醫一般被勸迴。
顧橫之就這麽占據了一半屋子。
夜闌人靜,他提了熱水迴來,挨著門簾等身上沾染的寒氣祛盡,才進裏間,給今行擦洗手臉。
一切事畢,他便屈膝斜坐在腳踏上,有時安靜地注視著對方,有時拿本兵書來看,到累極自然昏昏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