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整裝完畢,寫好遺言便開拔。先到衷州,與西北軍的老兵合流。
軍師親自為他們壯行,並許諾:「諸位勇士即升一級,名留史誌,惠及家人。若能成事,我王義先必定再為大家請下更多的封賞!」
而後把顧橫之喚到一邊,單獨說話:「雲織許久沒有傳信來,若你們能把神救口打下來,你替我過去看一看。遇上今行,叫他給我和他爹報個平安。」
說完又補充:「這是我個人的拜託,做不成也沒關係。」
後者與其他軍士一樣,全副武裝,從頭到腳都包裹得嚴嚴實實。唯有一雙眼睛露在外麵,沉靜得就像頭頂鉛灰色的天空。
他低聲說:「軍師放心,此亦我所願也。」
「好,我等著你們的消息。」王義先目送隊伍遠行,直到連旗幟也看不清,才按了兩把酸澀的眼睛。
「真去了,虎父無犬子啊。」陪同的心腹部將語氣感慨:「,也就軍師您敢放他去。」
「有什麽不敢的?這些年輕人敢為家國捨生,不分彼此,難道我還不敢給他們放行?」王義先哪怕對顧穰生懷有成見,也願意承認這廝有個很優秀的兒子。
「置之死地而後生啊,越是嚴寒,越是機會,咱們也該動起來了。」他最後望了一眼西天的群山,迴首走下山岡。
天河高原有多巍峨,往上爬的人類就有多渺小。
但是,人可以登上高原,翻越它,征服它。
顧橫之率領這支新編軍,跟隨特意讓人請來的嚮導,沿著天河高原的邊緣,走河穀,翻雪山,睡冰屋,花費十餘日才走完小半個西州,抵達距離神救口最近的宜連縣。
陸續有人掉隊,一倒下去就再也無法站起來。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辦法將遺體送去周邊的地縣,就都埋在路上,記好位置。若有朝一日戰事消停,隊伍裏還有人活著,再迴頭來尋。
「好多年沒有看到我們大宣的軍隊上西州啦。」
宜連的百姓發現了這支穿越雪原而來的軍隊,老縣令帶著族人親自在必經之路上迎接他們,白鬍子在風中顫顫巍巍。
沒有人聽得懂絨語,但都感受得到對方的好意,以及專門擺出的熱水熱食。
顧橫之卻隻要熱水,哪怕他們這些日子吃最細碎的炒麵也猶如吞冰,依然堅決地拒絕了那些熱乎乎軟綿綿的食物。
麵對麾下將士的失望、鬱悶與不解,他說:「我們能撐到這裏全靠一口氣,事未成便鬆懈下來,就會斷掉這口氣。」
「再者,水源要多少有多少,貯存的糧食卻有限,百姓願意給,我們不能收。」
「誰要是不服,或者不願意再繼續前進,可以先留在這裏,開春再按原路迴累關,不會有任何後果。」
他向老縣令躬身道謝,隨即下令繼續行軍。
將士們很快列隊開拔,除了不能行動的傷員,竟無一個人選擇留下。
終點就在前方,沒有人甘心放棄。
三天之後的正午,隊伍終於爬上最後一座山峰,近百丈深的懸崖之下,就是神救口的關樓。
寒冬臘月裏,崖壁上覆著一層堅冰,頂上更有層層冰淩倒掛,是天然的險阻。
然而顧橫之打算從這裏下山突襲,就做好了突破一切阻礙的準備。
他挑了身手最好的兵,親自領隊,綁著繩索吊下崖。用□□剔掉冰淩,再將剔下的冰柱按到崖壁上,形成落腳點。如此,硬生生開出下崖的窄路,直到距崖底二十來丈才止。
這八個人被拉上去的時候,眉毛上都蓋著冰霜。其中一個老兵已經臉色發紫,卻製止了顧橫之脫下棉袍的動作。
別了,他用最後的力氣含笑說,他的任務完成了,沒有給西北軍丟臉。
這就夠了。
在寂靜的送別之中,夜幕徹底降臨。
楊弘毅抹了把臉,震聲道:「兒郎們,神救口在腳下,路在腳下,該我們報仇雪恨、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將士們皆振奮起來,群聲應和,「這些狗日的西涼人不是喜歡偷襲麽,讓他們也嚐嚐被襲的滋味兒!」
「好,我們去給他們一個從天而降的驚喜。」
顧橫之也微微笑了一下,隨即拔刀棄鞘,低頭咬住刀背,拽住鉤繩,便率先滑下山崖。
在他之後,七八個人與他一樣攀繩下崖。在他們之後,一排又一排將士整裝待發。
這個沒有月亮的雪夜,註定要有許多人付出性命,以償熱血。
雲織縣的城樓上,十幾個人聚在一起,或站或坐或靠,俱是身心疲憊,卻不得不打起精神,以防西涼軍趁夜攻城,並商量應對之策。
賀今行三人離開沒幾天,那條地道不知怎地就被城外的駐軍發現了,徹底堵死通道之外,更是氣急敗壞地重新發起了進攻。天晴來,下雪即止,一直斷斷續續,如同貓戲老鼠一般,磨得城中軍民筋疲力竭。
「房子再拆下去,就沒地方住了。」
「能做武器的東西也沒有了。」
「橫豎都是死,不如跟他們拚了,殺一個不虧本,多的都是血賺!」
……
「要不組一支敢死隊吧?西涼人再來,我們就出城決戰。」周碾忽然說。
此話一出,眾人都息了聲看他,卻沒人接。
前幾日,周碾他老娘來城樓下幫忙時被一支流箭射中,沒幾個時辰人就走了。從那之後他跟著了魔似的,鎮日想著出城去殺西涼人。
軍師親自為他們壯行,並許諾:「諸位勇士即升一級,名留史誌,惠及家人。若能成事,我王義先必定再為大家請下更多的封賞!」
而後把顧橫之喚到一邊,單獨說話:「雲織許久沒有傳信來,若你們能把神救口打下來,你替我過去看一看。遇上今行,叫他給我和他爹報個平安。」
說完又補充:「這是我個人的拜託,做不成也沒關係。」
後者與其他軍士一樣,全副武裝,從頭到腳都包裹得嚴嚴實實。唯有一雙眼睛露在外麵,沉靜得就像頭頂鉛灰色的天空。
他低聲說:「軍師放心,此亦我所願也。」
「好,我等著你們的消息。」王義先目送隊伍遠行,直到連旗幟也看不清,才按了兩把酸澀的眼睛。
「真去了,虎父無犬子啊。」陪同的心腹部將語氣感慨:「,也就軍師您敢放他去。」
「有什麽不敢的?這些年輕人敢為家國捨生,不分彼此,難道我還不敢給他們放行?」王義先哪怕對顧穰生懷有成見,也願意承認這廝有個很優秀的兒子。
「置之死地而後生啊,越是嚴寒,越是機會,咱們也該動起來了。」他最後望了一眼西天的群山,迴首走下山岡。
天河高原有多巍峨,往上爬的人類就有多渺小。
但是,人可以登上高原,翻越它,征服它。
顧橫之率領這支新編軍,跟隨特意讓人請來的嚮導,沿著天河高原的邊緣,走河穀,翻雪山,睡冰屋,花費十餘日才走完小半個西州,抵達距離神救口最近的宜連縣。
陸續有人掉隊,一倒下去就再也無法站起來。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辦法將遺體送去周邊的地縣,就都埋在路上,記好位置。若有朝一日戰事消停,隊伍裏還有人活著,再迴頭來尋。
「好多年沒有看到我們大宣的軍隊上西州啦。」
宜連的百姓發現了這支穿越雪原而來的軍隊,老縣令帶著族人親自在必經之路上迎接他們,白鬍子在風中顫顫巍巍。
沒有人聽得懂絨語,但都感受得到對方的好意,以及專門擺出的熱水熱食。
顧橫之卻隻要熱水,哪怕他們這些日子吃最細碎的炒麵也猶如吞冰,依然堅決地拒絕了那些熱乎乎軟綿綿的食物。
麵對麾下將士的失望、鬱悶與不解,他說:「我們能撐到這裏全靠一口氣,事未成便鬆懈下來,就會斷掉這口氣。」
「再者,水源要多少有多少,貯存的糧食卻有限,百姓願意給,我們不能收。」
「誰要是不服,或者不願意再繼續前進,可以先留在這裏,開春再按原路迴累關,不會有任何後果。」
他向老縣令躬身道謝,隨即下令繼續行軍。
將士們很快列隊開拔,除了不能行動的傷員,竟無一個人選擇留下。
終點就在前方,沒有人甘心放棄。
三天之後的正午,隊伍終於爬上最後一座山峰,近百丈深的懸崖之下,就是神救口的關樓。
寒冬臘月裏,崖壁上覆著一層堅冰,頂上更有層層冰淩倒掛,是天然的險阻。
然而顧橫之打算從這裏下山突襲,就做好了突破一切阻礙的準備。
他挑了身手最好的兵,親自領隊,綁著繩索吊下崖。用□□剔掉冰淩,再將剔下的冰柱按到崖壁上,形成落腳點。如此,硬生生開出下崖的窄路,直到距崖底二十來丈才止。
這八個人被拉上去的時候,眉毛上都蓋著冰霜。其中一個老兵已經臉色發紫,卻製止了顧橫之脫下棉袍的動作。
別了,他用最後的力氣含笑說,他的任務完成了,沒有給西北軍丟臉。
這就夠了。
在寂靜的送別之中,夜幕徹底降臨。
楊弘毅抹了把臉,震聲道:「兒郎們,神救口在腳下,路在腳下,該我們報仇雪恨、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將士們皆振奮起來,群聲應和,「這些狗日的西涼人不是喜歡偷襲麽,讓他們也嚐嚐被襲的滋味兒!」
「好,我們去給他們一個從天而降的驚喜。」
顧橫之也微微笑了一下,隨即拔刀棄鞘,低頭咬住刀背,拽住鉤繩,便率先滑下山崖。
在他之後,七八個人與他一樣攀繩下崖。在他們之後,一排又一排將士整裝待發。
這個沒有月亮的雪夜,註定要有許多人付出性命,以償熱血。
雲織縣的城樓上,十幾個人聚在一起,或站或坐或靠,俱是身心疲憊,卻不得不打起精神,以防西涼軍趁夜攻城,並商量應對之策。
賀今行三人離開沒幾天,那條地道不知怎地就被城外的駐軍發現了,徹底堵死通道之外,更是氣急敗壞地重新發起了進攻。天晴來,下雪即止,一直斷斷續續,如同貓戲老鼠一般,磨得城中軍民筋疲力竭。
「房子再拆下去,就沒地方住了。」
「能做武器的東西也沒有了。」
「橫豎都是死,不如跟他們拚了,殺一個不虧本,多的都是血賺!」
……
「要不組一支敢死隊吧?西涼人再來,我們就出城決戰。」周碾忽然說。
此話一出,眾人都息了聲看他,卻沒人接。
前幾日,周碾他老娘來城樓下幫忙時被一支流箭射中,沒幾個時辰人就走了。從那之後他跟著了魔似的,鎮日想著出城去殺西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