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騅載著靖寧自合西軍陣前馳過,用北黎話高聲叱喝。每前行十丈,隊伍裏便有兩名黎人軍士留下,將她的話一遍遍複述,確保傳至每一個人。
聳人聽聞的說辭像瘟疫一樣蔓延,聽聞的北黎軍士皆震驚不已,隨即騷動頻頻,「將軍!我們可是奉大君命令來征戰的啊,怎麽變成謀逆啦?」
新推舉的主帥當然知曉其中內情,也理所當然不能承認,急忙否認:「大君不在,她當然能隨口胡說!她是宣人,心裏頭肯定向著宣軍,說不得就是與那嬴追勾結,前來動搖軍心的,將士們不可信她!弓箭手!」
話落,左右弓箭隊便開弓上箭,直指靖寧,隻待一聲令下,就能將她萬箭穿心。
靖寧馭住馬,從懷中拿出一枚骨印,示向懷疑她的軍士們舉起,「蒼狼兵符在此,如大君親至,諸位將士難道還不能信服?」
林遠山隨行在她身側,隨時準備為她擋住刀與箭。
她卻打馬向前一個身位,直麵這些北黎士兵。而後舉著兵符,不緊不慢走向中軍號台。
「本君是大宣的公主沒錯,但也是大黎的國母。本君入黎以來,對我子民愛護之心,天地可鑑!諸位,眼下豐收時節,你們為何不收割馬草,不給牛羊蓄膘,而要在此與宣人打得頭破血流?這一場仗打到現在,諸位獲得了什麽?除了族人的死亡,自己的傷病,家人的擔憂與痛苦,我們還獲得了什麽?」
「今日的戰爭無法為我們帶來任何好處!將士們,收起武器,停止戰爭,早日迴到家園,休養生息。我們不靠流血,也能繁榮富饒!本君會以特使身份,與宣朝議和,力爭兩邦早日重歸於好,早日恢復貿易往來。」
她與合東部族的首領們並沒有提前商討過議和之事,但並非一時衝動地發願。
他們要她獨自將左賢王謀逆之事昭告合西各部,說服麾下將士歸順。她不把自己的打算全盤托出,借陣前行走的機會宣布,逼著對方不得不同意議和,也無可厚非吧?
更何況,冬天很快就要到來,合撒草原和牙山都需要時間準備過冬。兩邊都征伐不下,握手言和是唯一的出路。
靖寧走到主帥的戰車前,主帥大喊放箭,要殺了她。
她攥緊了韁繩,沒有退讓一步。
少數親信聽令放箭,盡數被林遠山揮矛擋下。更多的弓箭手們依然端持著弓,箭依然搭在弦上,準頭卻轉了向。
靖寧見狀,垂下手臂,在控製不住顫抖之前就縮進大袖裏;又看林遠山沒有受傷,汗水終於放心地滾落。
天化十七年七月廿九,北方軍與黎人在雩關與草原交界處,就談和一事進行草議。議案即時傳迴宣京。
緊張了幾個月的牙山南北,終於緩和下來,重新出現商隊行走的痕跡。
山脈西麓改名為「業餘山」的那一段山腳下,以往商旅時常經行的野道上,雜草已經躥高一大截。
晨霜在草葉尖兒聚起白露,水汽足夠重時便跌下去,砸到躺在其下的男人嘴唇上。
兩裏之外,歇了一個晚上的西涼人整理好隊伍,繼續出發。
一輛輛板車軋在草皮上,車輪發出的聲音還沒有拉它們的馬兒蹄聲大。西涼人本就習慣一個人帶幾匹馬,占領蒼州、在大遂灘建立據點之後,他們的馬匹便多到拿良駒拉車也毫不可惜。
從東天破曉,到朝陽高升,所有板車終於全部離開。
在雜草掩映下躺了一整晚的男人們終於能爬起來,十多個一起奔去西涼人的營地察看。
「還是輜重隊。比前幾次運載得更多,更重。」賀長期扒了一溜草叢,發現幾粒穀殼,「應該是糧草。」
「他娘的,這些狗賊還能吃白米白麵。」賀平活動著僵了一夜的胳膊腿兒,看一眼便撇開視線,免得犯饞。
陸續有人發現其他線索,一合計,確定這批人就是運送糧草的輜重隊。
賀長期感到不妙:「這麽多輜重,糧草武器都有,恐怕要發生大戰。」
敵後消息不通,然而他們從觀測到的西涼人各部隊調動的情況,也能推測一二。這些狗賊平靜了一兩個月,忽然大規模地調遣輜重,必然是為了大規模的行動做準備。
第一次撞見輜重隊是十天前,前線很可能已經開戰。
「咱們去把這一隊劫了?」有人提議。
他們在敵後幾個月,風餐露宿,還能保持人樣,全靠劫殺西涼人。
若是能燒毀敵軍糧草,或是截斷運輸,以緩解己方前線壓力,當然最好不過。但是,賀長期環視一圈,存活到現在的人手實在太少了,甚至比不上西涼人押運隊伍的零頭。
「先跟上,到時候再覷機行事。」
一隊人便草草挖了些野菜下肚,順著車轍開拔——也隻有這種負擔大、行程慢的輜重隊,他們才能靠兩條腿跑步追蹤。
一路時遠時近,到太陽落山,西涼軍再次紮營過夜。押運騎兵大約一千人,十分謹慎,結了圓陣,將輜重隊伍圍在中間,又設了幾層崗哨鋪出一裏。
待他們炊飯過後,大部分進了營帳,賀長期才匍匐著接近,試圖先摸清對方崗哨明暗、輪換頻次。
月夜下的草原十分活躍,他遇到不少小動物,忍了又忍,才沒抓住它們拿迴去打牙祭。直到前伸的手背上忽然落下濕熱的觸感,他一如既往準備揮開,然後在下一刻反應過來,這他娘的是人手!
聳人聽聞的說辭像瘟疫一樣蔓延,聽聞的北黎軍士皆震驚不已,隨即騷動頻頻,「將軍!我們可是奉大君命令來征戰的啊,怎麽變成謀逆啦?」
新推舉的主帥當然知曉其中內情,也理所當然不能承認,急忙否認:「大君不在,她當然能隨口胡說!她是宣人,心裏頭肯定向著宣軍,說不得就是與那嬴追勾結,前來動搖軍心的,將士們不可信她!弓箭手!」
話落,左右弓箭隊便開弓上箭,直指靖寧,隻待一聲令下,就能將她萬箭穿心。
靖寧馭住馬,從懷中拿出一枚骨印,示向懷疑她的軍士們舉起,「蒼狼兵符在此,如大君親至,諸位將士難道還不能信服?」
林遠山隨行在她身側,隨時準備為她擋住刀與箭。
她卻打馬向前一個身位,直麵這些北黎士兵。而後舉著兵符,不緊不慢走向中軍號台。
「本君是大宣的公主沒錯,但也是大黎的國母。本君入黎以來,對我子民愛護之心,天地可鑑!諸位,眼下豐收時節,你們為何不收割馬草,不給牛羊蓄膘,而要在此與宣人打得頭破血流?這一場仗打到現在,諸位獲得了什麽?除了族人的死亡,自己的傷病,家人的擔憂與痛苦,我們還獲得了什麽?」
「今日的戰爭無法為我們帶來任何好處!將士們,收起武器,停止戰爭,早日迴到家園,休養生息。我們不靠流血,也能繁榮富饒!本君會以特使身份,與宣朝議和,力爭兩邦早日重歸於好,早日恢復貿易往來。」
她與合東部族的首領們並沒有提前商討過議和之事,但並非一時衝動地發願。
他們要她獨自將左賢王謀逆之事昭告合西各部,說服麾下將士歸順。她不把自己的打算全盤托出,借陣前行走的機會宣布,逼著對方不得不同意議和,也無可厚非吧?
更何況,冬天很快就要到來,合撒草原和牙山都需要時間準備過冬。兩邊都征伐不下,握手言和是唯一的出路。
靖寧走到主帥的戰車前,主帥大喊放箭,要殺了她。
她攥緊了韁繩,沒有退讓一步。
少數親信聽令放箭,盡數被林遠山揮矛擋下。更多的弓箭手們依然端持著弓,箭依然搭在弦上,準頭卻轉了向。
靖寧見狀,垂下手臂,在控製不住顫抖之前就縮進大袖裏;又看林遠山沒有受傷,汗水終於放心地滾落。
天化十七年七月廿九,北方軍與黎人在雩關與草原交界處,就談和一事進行草議。議案即時傳迴宣京。
緊張了幾個月的牙山南北,終於緩和下來,重新出現商隊行走的痕跡。
山脈西麓改名為「業餘山」的那一段山腳下,以往商旅時常經行的野道上,雜草已經躥高一大截。
晨霜在草葉尖兒聚起白露,水汽足夠重時便跌下去,砸到躺在其下的男人嘴唇上。
兩裏之外,歇了一個晚上的西涼人整理好隊伍,繼續出發。
一輛輛板車軋在草皮上,車輪發出的聲音還沒有拉它們的馬兒蹄聲大。西涼人本就習慣一個人帶幾匹馬,占領蒼州、在大遂灘建立據點之後,他們的馬匹便多到拿良駒拉車也毫不可惜。
從東天破曉,到朝陽高升,所有板車終於全部離開。
在雜草掩映下躺了一整晚的男人們終於能爬起來,十多個一起奔去西涼人的營地察看。
「還是輜重隊。比前幾次運載得更多,更重。」賀長期扒了一溜草叢,發現幾粒穀殼,「應該是糧草。」
「他娘的,這些狗賊還能吃白米白麵。」賀平活動著僵了一夜的胳膊腿兒,看一眼便撇開視線,免得犯饞。
陸續有人發現其他線索,一合計,確定這批人就是運送糧草的輜重隊。
賀長期感到不妙:「這麽多輜重,糧草武器都有,恐怕要發生大戰。」
敵後消息不通,然而他們從觀測到的西涼人各部隊調動的情況,也能推測一二。這些狗賊平靜了一兩個月,忽然大規模地調遣輜重,必然是為了大規模的行動做準備。
第一次撞見輜重隊是十天前,前線很可能已經開戰。
「咱們去把這一隊劫了?」有人提議。
他們在敵後幾個月,風餐露宿,還能保持人樣,全靠劫殺西涼人。
若是能燒毀敵軍糧草,或是截斷運輸,以緩解己方前線壓力,當然最好不過。但是,賀長期環視一圈,存活到現在的人手實在太少了,甚至比不上西涼人押運隊伍的零頭。
「先跟上,到時候再覷機行事。」
一隊人便草草挖了些野菜下肚,順著車轍開拔——也隻有這種負擔大、行程慢的輜重隊,他們才能靠兩條腿跑步追蹤。
一路時遠時近,到太陽落山,西涼軍再次紮營過夜。押運騎兵大約一千人,十分謹慎,結了圓陣,將輜重隊伍圍在中間,又設了幾層崗哨鋪出一裏。
待他們炊飯過後,大部分進了營帳,賀長期才匍匐著接近,試圖先摸清對方崗哨明暗、輪換頻次。
月夜下的草原十分活躍,他遇到不少小動物,忍了又忍,才沒抓住它們拿迴去打牙祭。直到前伸的手背上忽然落下濕熱的觸感,他一如既往準備揮開,然後在下一刻反應過來,這他娘的是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