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我屋房,屠我兒郎——」


    粗礪的嗓音接著怒吼。


    賀冬自然也記得,感慨道:「天河湯湯,大纛皇皇。」


    「兄弟姐妹,齊心抵擋。」前來送飯送水的老人婦女們潸然淚下。


    「壘我血肉,築成城牆——」


    「宣人不降!宣人不亡!」


    低啞的合唱飄揚在雲織的城牆上,從黃昏流入黑夜。


    賀今行抬手蓋住劉二的眼睛。


    賀冬這才看到他裸露在外的半截手臂,虎口綻裂、血痕斑斑,還有燒傷的水泡,遂叫他趕緊處理。


    「不算嚴重的。」他安置好劉二的遺體,才獨自去找了一桶泡著柳枝的水,將雙手放入水中。


    劇痛令他清醒,開始思考之後的生路。


    西涼人從神救口上來,必然不是為了雲織這座要什麽沒什麽的小城,所圖隻可能是整個淨州,以及拿下淨州之後,以淨州為前哨跳板,發兵累關。


    如果淨州淪陷,他們除了固守雲織,將無處可去——這很有可能成為現實,他們也不可能再指望淨州的救援。


    到那個時候,該怎樣才能守下去?


    前路渺茫,賀今行仰頭望天。天上無星無月,黑雲厚重,預示著將有一場雨。


    他看了半晌,忽然站起來,進樓去尋了一塊七八尺寬的布匹。


    此前他一直覺得城樓上還缺了點什麽,大家唱的民謠提醒了他,他們還缺一麵旗。


    大夫們將傷員換下的血衣堆在一處,不曾幹過。他得了允許後,取來當作筆墨,在布麵上一筆一劃地寫下一個大字——宣。


    旗幟繡好,終於掛上城樓的時候,大雨滂沱落下。


    又是夜半時分,仙慈關一個時辰卻來迴飛馬十餘匹。


    「淨州告急!」王義先取下鬥笠掛到門上,顧不上自己被雨澆透的大半個肩膀,急道:「布置還沒完全落實,若是我們與累關提前被切斷聯繫,不論對哪邊,可都是大大的不妙。」


    秦廣儀還沒撤,鑄邪怒月就等不急了,突來這麽一下,叫他們措手不及。


    「我已向各軍傳令,許他們觀勢而動,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全部撤往衷州,囤守累關。」殷侯握著一份軍報,已有決斷。


    王義先抹了把臉,看著他,「今行還在雲織。」


    他沉默片刻,說:「我們西北軍最擅陣地防禦戰,他在軍中四年,應有所得。」


    見對方不說話,轉而又道:「局勢變化太快,塘騎來往終需時間。我希望你親自去衷州,我才能放心。」


    「我也正有此意。」這對老搭檔對視片刻,王義先麵露哀戚,不再提其他,併攏三指舉起:「我王約不死,累關絕對不破。」


    賀易津將半枚兵符交予他,微微笑道:「明年春天,你我再會師於此。」


    王義先攥緊兵符,決然而去。


    第245章 六十七


    天化十七年七月十六,西涼太子鑄邪怒月派兩萬奇兵從戈壁迂迴,暗渡神救口,自西南方向奇襲淨州。秦甘路總督荀遊率淨州衛奮戰一夜,於黎明時分,城破殉國。


    這支西涼軍隨即與北部主力軍對部署在淨州東北的宣軍形成合圍之勢,會戰由點及麵,迅速爆發。


    與此同時,千裏外的牙山亦燃起烽煙,北疆邊境線上的數道關隘都打響了防禦戰。


    急遞傳迴宣京,明德帝夜半驚醒,傳喚多位高官重臣。小半個時辰後,除了留宿京畿攻城作的崔大人一時半會兒難以趕到,其他幾位大人前後腳到殿。


    「……西北軍還可退守累關,但雩關卻是退無可退,半點不容有失啊陛下。」傅禹成幾乎聲淚俱下:「陛下,請下旨調秦將軍迴援吧!」


    這兩萬兵馬該在衷州還是雩關,懸論了一兩個月。諸如傅尚書之流,皆認為迴防雩關更加重要,但他們這些文官左右不了長公主,必須得請聖上來下金令箭。


    明德帝撐著額頭,脖頸微微轉動,斜睨向自己的兩位股肱之臣,「你倆怎麽說?」


    裴相爺從府上趕來,精神尚佳,和緩道:「迴陛下,臣不讀兵道,不通軍事,故不敢妄言調動。但臣明白一個道理,朝廷設立軍隊,就是為了保護百姓家園,捍衛國家疆土。那麽,軍隊的所有行動,都應該以能保護更多、更重要的人和土地為先。」


    至於哪邊更重要,當然由陛下說了算。


    明德帝不置可否,拇指按了按太陽穴,喚道:「秦卿。」


    秦毓章一身官服似簇新,儀容得體,隻是眉眼間難掩疲憊。傅禹成能長篇大論地說完,他便知聖上絕不願自己背上毀失祖宗基業的惡名。此時被問及,斂神道:「傅大人言之有理。」


    傅禹成一喜,有秦相爺表態,這事兒就算成了一半。


    果不其然,皇帝默默不語似是沉思,他不由再上前一步,再次勸諫。


    崔連壁滿身熱氣趕到之時,命令秦廣儀帶兵迴援的聖旨已發,明德帝垂詢:「崔卿以為如何?」


    離弦之箭不可追,他拱手良久,垂頭道:「臣謹遵聖命,沒有話可說。」


    「那就說說選將的事吧。徵發由你兵部組織,領兵練兵的人選,也該由你兵部來推。」明德帝點了點下頜,「諸卿若有推舉之人,皆可道來。」


    崔連壁道:「王義先已從仙慈關出來,不如就叫他總管。他本就做過武選郎,又在仙慈關操持多年,練起兵來必然得心應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