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柳從心第一次親瞻皇帝聖容。他在內侍的引導下行完叩拜大禮,然後聽到一道聲音讓他抬頭。


    他看清了禦座之上的人影,心想,原來這就是天子威儀。


    而後又想,如果他參加了兩年前的春闈,應當有機會在殿試上看一眼,那時或許會有更大更深的震動與感觸。


    愣神的功夫,內侍輕咳示意他迴神。他整袖告罪,集中精神開始迴答皇帝的問詢。


    下西洋的路線,沿途所經番邦地理風情,如何進行貿易交互,因路遇海盜而耽誤迴程,以及最重要地,帶迴了多少錢。


    那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他從午後說到日落之前,皇帝已經許久沒有如此和顏悅色地傾聽臣子之言,甚至大方地許他一個願望。


    「我隻要我應得的。」柳從心伏首請願:「請陛下賜草民工部官職。」


    明德帝摩挲著手中的銅錢,沒有計較「應得」二字,而是疑惑道:「為什麽是工部?朕還想著將你安排去戶部。」


    「草民已經厭倦與算籌為伍,工部更適合埋頭做事,不問其他。」


    「有趣。」皇帝微微笑道:「朕可以準你所請。但現在的國庫,可沒錢讓你去動土立木。」


    他再次叩首謝恩。


    「臣會竭盡全力。有朝一日,讓陛下不用出錢,也能修建宮殿,開渠鑿路。」


    這句話讓許多人驚訝。


    一個時辰後,傳到樂陽公主府中,恰好幾個年輕人都在。


    「口氣可真大。」顧蓮子還記得這個江南人,但一頓飯不至於讓他升起好感。


    「他想查太平大壩。」謝靈意攜今日國庫的進帳而來,已經特意了解過柳從心此人,「他親娘親姐死於江南水患引發的貪腐案,水患因太平大壩潰壩而起,潰壩的源頭在工部。」


    顧蓮子聞言,坐得端正了些,「這樣啊。下一次遠渡西洋還需要很多準備,在那之前,就讓他查下去?」


    他扭頭去看忠義侯,「反正潰壩肯定有傅禹成的過失。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我們要不要幫幫他?」


    嬴淳懿正在處理文書,一心二用,「不急。他的目的擺在明麵上,傅禹成肯定有所防備,等他們交過手再說。」


    危急時刻再伸援手,才能最大化發揮作用。


    「那就先盯著他。」顧蓮子說完,起身去找宵夜。


    殿裏撤了冰盆,沒有薰香,兩架多寶格也搬進了庫房,空蕩蕩的一眼就能掃盡,一點也不好玩兒。


    嬴淳懿知道他呆不住,沒管。過了半晌,忽然說:「這筆錢來得很是時候,至少軍費確定有著落了。」


    「……終於要開始徵兵了嗎?」謝靈意悵然地看向殿外。


    梧桐落葉,秋將立。


    天化十七年七月初三,朝廷正式頒布徵發令,徵集兵員,支援邊疆。


    驛兵攜帶命令奔赴向全國各地,吏部沒有吩咐特別保密,這件事就從各處驛站傳開。


    漢中路某處緊鄰驛站的茶棚,歇腳的旅客談論的都是徵兵。


    角落一桌圍坐著幾個風塵僕僕的漢子,聽了議論,一麵大口吃著肉餅,一麵囫圇地說:「竟比公子預想的還要快些。」


    快,就是急迫,意味著情況不好。他們之中最年輕的公子說:「所以我們也要加快速度。」


    距離京城還很遙遠,一行人補充好食水,便再度騎馬趕路。


    大家都將包袱背在身後,或直接捆在馬背上,唯有那年輕公子,將包袱小心地放在懷中。


    包袱裏除了衣物,還裝著一支風幹的木芙蓉。


    他迴到蒙陰之後,寫了一封信寄往雲織,但來不及捎上剛折的花。


    現在,他希望能親手送過去。


    第243章 六十五


    立秋過後的天氣依然燥熱,百姓們在太陽底下才割一茬麥,汗珠就滾滾下落。


    但半年的耕耘有了收穫,收成比去年還好,又怎會有人嫌苦嫌累?


    「錯金山下,是我家鄉——」


    風吹麥浪,麥稈嘩啦啦地響,麥田裏的民謠應和而起。


    「天神賜佑,美麗風光——」


    「男兒豪勇,女兒颯爽——」


    「安居樂業,人興地旺——」


    賀今行跟著哼哼,反手握住一把麥稈略往後壓,鐮刀貼地一劃便整把割淨,順勢往後一丟,手再擺迴來攬住下一把,速度與左右的老鄉們相差無幾。


    他們身後,割下的麥穗堆成了小山包。劉縣尉指揮衙役們一堆堆地綑紮好,方便神仙營的馬匹馱運。


    這些酷肖西涼人的年輕漢子被他們縣尊叫來,牽著矯健的大馬,馱著比馬匹更加龐大的麥捆,來迴於縣城和田地之間。


    本地人初時不敢勞煩他們,次數多了,漸漸習慣。更何況這些年輕人看著兇悍,實際替他們擔了不少活兒,甚至從城裏出來碰上送飯送水的婦人們,都會幫忙捎帶。


    大夥後來甚至感慨,這麽好的馬來給他們馱糧,大材小用得叫人不好意思。


    屈才麽?上戰場殺敵和為百姓馱糧,在賀今行眼裏沒有區別,都是值得做的。


    混血兒們自然地延續了他的觀念,以兩樣事情都能做到而為榮。


    成捆的麥子被運到城裏的碾場,鋪開晾曬。老人們吆喝著耕牛與騾子,拖著石碾在麥草地上來迴滾動,婦人們覷機來迴翻動。


    待得太陽完全落下山,最後一批麥子也脫粒裝袋,所有人聚集到老城區兩條大街交叉的中心廣場。地渠穿城過,蓄水池修在廣場中央,池邊插了一圈柳樹,枝條青青。大家就在垂柳下舀水飲用、洗漱,等大鍋飯抬上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