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名將領即刻去傳令,另一人又看著沙盤道:「北黎人組軍,慣以部族為編,齊頭並進我多處關隘。但這迴竟分了九翼,胃口倒是大得很。」
「若是像往年一樣分散兵力,那倒好了,咱們能如常對應,不用太過擔心。但這一次他們和西涼人攪和到了一塊兒,應當知道咱們有兩萬五的兵馬在西北戰場,極有可能合流來強攻。」
眾人所慮到了一處,秦廣儀帶兵增援西北,雩關現有戰力不過兩萬,「秦將軍那邊……」
嬴追知道他們的意思是要考慮調兵迴援,但她思索半晌,還是進行了否決:「不可,廣儀一撤,累關危矣。這正是西涼人的目的,借北黎的兵逼咱們迴援,他們好在西北戰場進行突破。」
但雩關守備戰力薄弱,亦必須加強,「朝廷既然發了令,準許咱們調動衛軍協防,那就從寧西三衛抽個一萬的兵來。」
「真調啊?」屬下有顧慮,「朝廷萬一隻是說說,咱們卻當真了,這?」
「敕令白紙黑字蓋了大印,豈有兒戲之言?日後誰要因此來指手畫腳,本帥親自與他分說。」嬴追不怕那些文官找麻煩,但依然留了轉圜餘地,「叫他們做好準備,能隨時響應就行。」
衛軍不會戍邊,她也不打算一來就讓他們上前線,但真到危急時刻不得不用的時候也不會猶豫。這是沒辦法的辦法,朝廷遲遲不徵發,眾將心裏也明白,便接著議防。
己方既提前得知黎人行軍的動向,自然要對其先鋒軍進行伏擊,殺對方個措手不及,好削其兵員,挫其銳氣。
嬴追口述完傳迴京的軍報,出關巡視工事。
茫茫草原,綠海翻波,一望無際,適合埋伏的地點並不好找。
「不能守株待兔,那就誘敵深入,殺個大的。」她兩指併攏,向北方天際一指。
一個時辰後,便有三支隊伍一共近萬人緊急整軍出關,一支在前作誘餌,另兩支隨後作伏兵。
捷報傳到西北已是五日之後。
難得好消息,仙慈關與駐防在衷州北部的北方軍都略鬆口氣。但秦廣儀自接到北黎將要出兵的消息起,就精簡營寨預備隨時拔營,一直沒有撤令。
「……長公主帶的兵都是打伏擊戰的好手,餃子包圓一鍋悶,直接端了北黎人一支先鋒軍。」賀冬把消息帶迴雲織,在城外的暗渠上找到正在勘渠的賀今行。
入夏天氣幹燥,地容易裂,他隔幾日就會來看看渠方是否出現裂痕,「好啊,隻要能穩住局勢,秦將軍就不需要迴援。淨州還能平靜一段日子,我們也有更多的時間準備。大哥應該也能放心了,可惜沒法與他聯絡。」
收到蒼鷹傳書,又轉交給王先生之後,他才得知他大哥早就率隊秘密潛進了蒼州。
敵後危機重重,但願都平安無事。
「蒼州那麽大,隻要他們小心避開西涼大軍,不會出事的。」賀冬跟著他,笑道:「還有一個好消息。荼州的攻城作趕製出了第一批武器,弓箭十萬支,長矛一萬杆,報過朝廷就能交付來。」
「真的?」他高興了一瞬,就驚訝道:「他們不是要遷址麽,怎麽這麽快就能出貨?」
「聽說是作監有辦法,餘大人也出了不少力。」
「這能有什麽辦法?若是攻城作有了新的技術,上報朝廷豈不是大功一件,現在絲毫不提及,那很可能就是沒有,隻催著役夫加工加時嗎?」他不自覺皺眉,轉身看向賀冬。
前線軍隊是需要武器,但後方也不能本末倒置,拿人命來趕。後者笑容頓住,說:「那我去信問問餘大人到底怎麽迴事?」
賀今行想了片刻,他們現在也不能做別的,決定問清楚再說。
兩人一道沿著暗渠迴城。時近傍晚,陽光溫和許多,田間勞作的人多起來。縣衙院子裏的葡萄藤也謝了花,開始坐果,賀今行看到它,腳步慢下來。
「星央他們呢?」賀冬四下望不見半個人影。
賀今行迴過神,「天氣熱,沒地方放馬,我就讓他們上錯金山去了。」
賀冬:「出去跑一跑也好。我看他們在的時候,一遇上這裏的老百姓,雙方都不自在。」
畢竟神仙營都是混血,相貌更肖西涼人,迴雲織後不時就會驚嚇到周圍的百姓。百姓們因縣令的緣故沒有做什麽,但終歸是有些牴觸的。
賀今行一直認為,他們都是真誠的人,隻要互相接觸深入了解,就一定能消除隔閡。但眼下特殊時期,沒有那麽多的時間與機會,將雙方分隔開是最便捷的辦法。
賀冬說完才發覺他肯定早就注意到了這迴事,拍拍他的肩膀,迴房間收拾自己去了。他再看那葡萄架片刻,也走向書房,繼續整理縣誌,重新封存。
幾百年的過往,他要盡量不使它們流失。
一個半時辰之後,他出門去兩條主街交叉處的中心廣場。民眾們每個晚上都在那裏集會,能來的都會來,他也從不缺席。
路上看到有人趁閑清理房頂,他知道這是在預備過些日子打麥,忽地想起,稷州這個時候已經在播下一輪的種子了吧?
「縣尊!」背後傳來風風火火的一聲喊,賀今行下意識折身,接住襲來的拳頭。來人不斷用勁卻不能寸進,漸漸漲紅了臉,有些泄氣:「還是一招都不行啊。」
他緩緩卸去力道,笑著說:「不著急,你還能再快一些。」
「若是像往年一樣分散兵力,那倒好了,咱們能如常對應,不用太過擔心。但這一次他們和西涼人攪和到了一塊兒,應當知道咱們有兩萬五的兵馬在西北戰場,極有可能合流來強攻。」
眾人所慮到了一處,秦廣儀帶兵增援西北,雩關現有戰力不過兩萬,「秦將軍那邊……」
嬴追知道他們的意思是要考慮調兵迴援,但她思索半晌,還是進行了否決:「不可,廣儀一撤,累關危矣。這正是西涼人的目的,借北黎的兵逼咱們迴援,他們好在西北戰場進行突破。」
但雩關守備戰力薄弱,亦必須加強,「朝廷既然發了令,準許咱們調動衛軍協防,那就從寧西三衛抽個一萬的兵來。」
「真調啊?」屬下有顧慮,「朝廷萬一隻是說說,咱們卻當真了,這?」
「敕令白紙黑字蓋了大印,豈有兒戲之言?日後誰要因此來指手畫腳,本帥親自與他分說。」嬴追不怕那些文官找麻煩,但依然留了轉圜餘地,「叫他們做好準備,能隨時響應就行。」
衛軍不會戍邊,她也不打算一來就讓他們上前線,但真到危急時刻不得不用的時候也不會猶豫。這是沒辦法的辦法,朝廷遲遲不徵發,眾將心裏也明白,便接著議防。
己方既提前得知黎人行軍的動向,自然要對其先鋒軍進行伏擊,殺對方個措手不及,好削其兵員,挫其銳氣。
嬴追口述完傳迴京的軍報,出關巡視工事。
茫茫草原,綠海翻波,一望無際,適合埋伏的地點並不好找。
「不能守株待兔,那就誘敵深入,殺個大的。」她兩指併攏,向北方天際一指。
一個時辰後,便有三支隊伍一共近萬人緊急整軍出關,一支在前作誘餌,另兩支隨後作伏兵。
捷報傳到西北已是五日之後。
難得好消息,仙慈關與駐防在衷州北部的北方軍都略鬆口氣。但秦廣儀自接到北黎將要出兵的消息起,就精簡營寨預備隨時拔營,一直沒有撤令。
「……長公主帶的兵都是打伏擊戰的好手,餃子包圓一鍋悶,直接端了北黎人一支先鋒軍。」賀冬把消息帶迴雲織,在城外的暗渠上找到正在勘渠的賀今行。
入夏天氣幹燥,地容易裂,他隔幾日就會來看看渠方是否出現裂痕,「好啊,隻要能穩住局勢,秦將軍就不需要迴援。淨州還能平靜一段日子,我們也有更多的時間準備。大哥應該也能放心了,可惜沒法與他聯絡。」
收到蒼鷹傳書,又轉交給王先生之後,他才得知他大哥早就率隊秘密潛進了蒼州。
敵後危機重重,但願都平安無事。
「蒼州那麽大,隻要他們小心避開西涼大軍,不會出事的。」賀冬跟著他,笑道:「還有一個好消息。荼州的攻城作趕製出了第一批武器,弓箭十萬支,長矛一萬杆,報過朝廷就能交付來。」
「真的?」他高興了一瞬,就驚訝道:「他們不是要遷址麽,怎麽這麽快就能出貨?」
「聽說是作監有辦法,餘大人也出了不少力。」
「這能有什麽辦法?若是攻城作有了新的技術,上報朝廷豈不是大功一件,現在絲毫不提及,那很可能就是沒有,隻催著役夫加工加時嗎?」他不自覺皺眉,轉身看向賀冬。
前線軍隊是需要武器,但後方也不能本末倒置,拿人命來趕。後者笑容頓住,說:「那我去信問問餘大人到底怎麽迴事?」
賀今行想了片刻,他們現在也不能做別的,決定問清楚再說。
兩人一道沿著暗渠迴城。時近傍晚,陽光溫和許多,田間勞作的人多起來。縣衙院子裏的葡萄藤也謝了花,開始坐果,賀今行看到它,腳步慢下來。
「星央他們呢?」賀冬四下望不見半個人影。
賀今行迴過神,「天氣熱,沒地方放馬,我就讓他們上錯金山去了。」
賀冬:「出去跑一跑也好。我看他們在的時候,一遇上這裏的老百姓,雙方都不自在。」
畢竟神仙營都是混血,相貌更肖西涼人,迴雲織後不時就會驚嚇到周圍的百姓。百姓們因縣令的緣故沒有做什麽,但終歸是有些牴觸的。
賀今行一直認為,他們都是真誠的人,隻要互相接觸深入了解,就一定能消除隔閡。但眼下特殊時期,沒有那麽多的時間與機會,將雙方分隔開是最便捷的辦法。
賀冬說完才發覺他肯定早就注意到了這迴事,拍拍他的肩膀,迴房間收拾自己去了。他再看那葡萄架片刻,也走向書房,繼續整理縣誌,重新封存。
幾百年的過往,他要盡量不使它們流失。
一個半時辰之後,他出門去兩條主街交叉處的中心廣場。民眾們每個晚上都在那裏集會,能來的都會來,他也從不缺席。
路上看到有人趁閑清理房頂,他知道這是在預備過些日子打麥,忽地想起,稷州這個時候已經在播下一輪的種子了吧?
「縣尊!」背後傳來風風火火的一聲喊,賀今行下意識折身,接住襲來的拳頭。來人不斷用勁卻不能寸進,漸漸漲紅了臉,有些泄氣:「還是一招都不行啊。」
他緩緩卸去力道,笑著說:「不著急,你還能再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