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兩劍……利刃不斷刺入血肉,「噗噗」地響。
直到她這一口氣徹底泄完,累得再也提不起劍,才停下來拚命喘氣。
而她跟前的血人早已沒了聲息,變成一攤死肉。
不知過了多久,靖寧忽然迴過神,慌忙地爬起來,看向帳外。
帳簾安靜地隔絕著裏外的視線。還沒有人發覺,或者察覺到不對也不敢進來。
怎麽辦?
沒有太多的時間細思,她用左手笨拙地將帶血的短劍裝迴鞘裏,又兜頭澆了自己兩罐清水打濕衣衫,便打燃火鐮,送到做裝飾用的掛毯底下。
羊毛製的織物燃燒起來,很快,半座穹廬帳陷入大火,牛皮與黏土做的牆也被烘烤出黑煙。
靖寧這才裹上棉布長袍,看一眼被留在原地的古琴,狠心轉過身,抓起袍擺去引火。
「救命啊!起火了!」
穹廬帳裏響起尖叫。
守門的一驚,不顧命令撩起帳簾,便有個渾身浴火的人影衝出來,火焰迎風燎漲,嚇得左右兩排侍衛都紛紛跳開。
直到對方跑出好幾丈,才有人反應過來,「東君!」
「快救火!王叔還在裏麵!」靖寧隻管往外狂奔,遇到攔她的人,隻管往對方身上撞,一邊大喊:「攔著我幹什麽!去救王叔!王叔要是被燒死了,你們有幾個頭能砍!」
一眾侍衛分不清她是有意還是無意,怕引火上身,又怕攔著她導致她出事,而後頭的穹廬帳濃煙滾滾,左賢王生死不知,便都趕去救火。
靖寧這才得以跑出偏殿,滾到無人的甬道裏,壓滅一身的火。她來不及撿跑丟的頭冠,便一麵捂著咳,一麵向王宮中央跑去。
這裏與赤杼所在宮殿隻隔三座穹廬帳。侍女每天都偷偷告訴她大君的狀況,但到底如何,她要眼見為實。
突如其來的大火驚動了周遭巡邏的衛士,靖寧為避開他們不得不迂迴繞路,卻不想轉角就遇上了一名侍女。她的模樣大概十分糟糕,把人嚇壞了。
「別出聲!」她眼神一厲,肩膀一頂便將人推到牆上。
「東、東君。」侍女認出了她,哆嗦著說:「……您是要逃走嗎?」
外頭的腳步聲跑遠,靖寧放開對方,沉默不答。
對方的反應卻出乎她的意料,「您換上我的衣裳吧,我的腰牌也給您,從北門出王宮,那邊查驗寬鬆……」
麵前少女麵上的真誠與擔憂不似偽裝,她眨了眨眼,緩緩鬆開按住短劍的手,啞聲說:「我要去見大君。」
兩刻之後,蔓延的大火仍未被撲滅,而左賢王斃命的消息已經傳遍王宮,四下驚惶。侍衛長是左賢王心腹,一邊指揮壓住局麵,又派了人去通知丞相。
在一片混亂之中,靖寧扮作侍女去給大君送湯藥。此處守衛森嚴,但皆是才換來不久的私兵,並不認得她是誰,查過腰牌便放她進帳。
她走進內帳,大君的床邊隻有一個陌生的女人看顧,想來也是左賢王安排的。對方從她手上的托盤裏端走藥碗,便示意她出去。她行禮欲退,在對方轉身將藥碗放到床頭桌幾上、後腦勺對著自己時,迅速舉起托盤砸了上去。
軟倒的身體被她接住輕輕放下,床幃裏卻傳來被驚動的聲音,「何人?」
那聲音極其虛弱,似行將就木的老人。靖寧聞之便心中一酸,顧不得渾身疼痛,立即走到床邊低聲道:「是我。」
四目相對,躺在床上的赤杼形容枯槁,微微睜大了眼,半晌才喚出一聲:「東君。」
靖寧又濕潤了眼眶。
猶記去歲大典,他說她不遠萬裏嫁入草原,為黎人帶來百家典籍,帶來先進的耕織器械與技術,就像宣人神話裏的司春之神,賜予所到之處改天換地的希望,所以贈她封號為「東君」,並踐行諾言給她等同於自己的權力。
那時她覺得赤杼太子是位胸襟開闊、見識長遠的雄主,她和他一定會成為很好的盟友,很好的夥伴。
誰知亂臣賊子不絕,天亦妒英才,不許他長命。
「王叔呢?」赤杼問。
靖寧握住他伸來的手,然後低頭在手背上擦了下眼角,「我殺了他。」
赤杼安靜片刻,沒有多問,迴應道:「殺得好。」
他看她一身狼狽,便知她來得不容易,更不可能久留,「他一直不敢殺我,但我這條命也撐不了多久了。我剩的那幾個兄弟,安分卻沒有才能,都不能做儲君、咳咳……」
靖寧忙收拾好情緒,將他半扶起來。
赤杼邊咳邊說:「幾個侄兒倒是都有些資質,你挑個好的過繼來,讓他尊你為嫡母,你輔佐他繼續推行我們的新政。」
靖寧給他拍背順氣,搖頭:「眼下左賢王雖已死,述羅也已率軍南下攻打雩關,但王宮侍衛和王庭守軍都還是他們的人。我勢單力孤,去找哪個?就算找到,過繼的打算一旦被發覺,恐怕反而會對你那幾個子侄不利。」
「丞相背叛了我們,其他大臣也不可再信。我大約還能拖幾天半月,你帶著兵符去合東,叫老兀骨來清叛逆擁新君……」赤杼緊緊抓住她,撐起頭顱,越發虛弱道:「不,先去叫停述羅。這場仗不該打,西涼人狡詐,讓我們的子民去白白送死,隻是為了牽製牙山的宣軍,給他們在業餘山下製造戰機。他們的承諾都是謊話,不會兌現。」
「我明白,我一定盡我所能去阻止這場戰爭。」靖寧俯首聽著,「我能走,你怎麽辦?」
直到她這一口氣徹底泄完,累得再也提不起劍,才停下來拚命喘氣。
而她跟前的血人早已沒了聲息,變成一攤死肉。
不知過了多久,靖寧忽然迴過神,慌忙地爬起來,看向帳外。
帳簾安靜地隔絕著裏外的視線。還沒有人發覺,或者察覺到不對也不敢進來。
怎麽辦?
沒有太多的時間細思,她用左手笨拙地將帶血的短劍裝迴鞘裏,又兜頭澆了自己兩罐清水打濕衣衫,便打燃火鐮,送到做裝飾用的掛毯底下。
羊毛製的織物燃燒起來,很快,半座穹廬帳陷入大火,牛皮與黏土做的牆也被烘烤出黑煙。
靖寧這才裹上棉布長袍,看一眼被留在原地的古琴,狠心轉過身,抓起袍擺去引火。
「救命啊!起火了!」
穹廬帳裏響起尖叫。
守門的一驚,不顧命令撩起帳簾,便有個渾身浴火的人影衝出來,火焰迎風燎漲,嚇得左右兩排侍衛都紛紛跳開。
直到對方跑出好幾丈,才有人反應過來,「東君!」
「快救火!王叔還在裏麵!」靖寧隻管往外狂奔,遇到攔她的人,隻管往對方身上撞,一邊大喊:「攔著我幹什麽!去救王叔!王叔要是被燒死了,你們有幾個頭能砍!」
一眾侍衛分不清她是有意還是無意,怕引火上身,又怕攔著她導致她出事,而後頭的穹廬帳濃煙滾滾,左賢王生死不知,便都趕去救火。
靖寧這才得以跑出偏殿,滾到無人的甬道裏,壓滅一身的火。她來不及撿跑丟的頭冠,便一麵捂著咳,一麵向王宮中央跑去。
這裏與赤杼所在宮殿隻隔三座穹廬帳。侍女每天都偷偷告訴她大君的狀況,但到底如何,她要眼見為實。
突如其來的大火驚動了周遭巡邏的衛士,靖寧為避開他們不得不迂迴繞路,卻不想轉角就遇上了一名侍女。她的模樣大概十分糟糕,把人嚇壞了。
「別出聲!」她眼神一厲,肩膀一頂便將人推到牆上。
「東、東君。」侍女認出了她,哆嗦著說:「……您是要逃走嗎?」
外頭的腳步聲跑遠,靖寧放開對方,沉默不答。
對方的反應卻出乎她的意料,「您換上我的衣裳吧,我的腰牌也給您,從北門出王宮,那邊查驗寬鬆……」
麵前少女麵上的真誠與擔憂不似偽裝,她眨了眨眼,緩緩鬆開按住短劍的手,啞聲說:「我要去見大君。」
兩刻之後,蔓延的大火仍未被撲滅,而左賢王斃命的消息已經傳遍王宮,四下驚惶。侍衛長是左賢王心腹,一邊指揮壓住局麵,又派了人去通知丞相。
在一片混亂之中,靖寧扮作侍女去給大君送湯藥。此處守衛森嚴,但皆是才換來不久的私兵,並不認得她是誰,查過腰牌便放她進帳。
她走進內帳,大君的床邊隻有一個陌生的女人看顧,想來也是左賢王安排的。對方從她手上的托盤裏端走藥碗,便示意她出去。她行禮欲退,在對方轉身將藥碗放到床頭桌幾上、後腦勺對著自己時,迅速舉起托盤砸了上去。
軟倒的身體被她接住輕輕放下,床幃裏卻傳來被驚動的聲音,「何人?」
那聲音極其虛弱,似行將就木的老人。靖寧聞之便心中一酸,顧不得渾身疼痛,立即走到床邊低聲道:「是我。」
四目相對,躺在床上的赤杼形容枯槁,微微睜大了眼,半晌才喚出一聲:「東君。」
靖寧又濕潤了眼眶。
猶記去歲大典,他說她不遠萬裏嫁入草原,為黎人帶來百家典籍,帶來先進的耕織器械與技術,就像宣人神話裏的司春之神,賜予所到之處改天換地的希望,所以贈她封號為「東君」,並踐行諾言給她等同於自己的權力。
那時她覺得赤杼太子是位胸襟開闊、見識長遠的雄主,她和他一定會成為很好的盟友,很好的夥伴。
誰知亂臣賊子不絕,天亦妒英才,不許他長命。
「王叔呢?」赤杼問。
靖寧握住他伸來的手,然後低頭在手背上擦了下眼角,「我殺了他。」
赤杼安靜片刻,沒有多問,迴應道:「殺得好。」
他看她一身狼狽,便知她來得不容易,更不可能久留,「他一直不敢殺我,但我這條命也撐不了多久了。我剩的那幾個兄弟,安分卻沒有才能,都不能做儲君、咳咳……」
靖寧忙收拾好情緒,將他半扶起來。
赤杼邊咳邊說:「幾個侄兒倒是都有些資質,你挑個好的過繼來,讓他尊你為嫡母,你輔佐他繼續推行我們的新政。」
靖寧給他拍背順氣,搖頭:「眼下左賢王雖已死,述羅也已率軍南下攻打雩關,但王宮侍衛和王庭守軍都還是他們的人。我勢單力孤,去找哪個?就算找到,過繼的打算一旦被發覺,恐怕反而會對你那幾個子侄不利。」
「丞相背叛了我們,其他大臣也不可再信。我大約還能拖幾天半月,你帶著兵符去合東,叫老兀骨來清叛逆擁新君……」赤杼緊緊抓住她,撐起頭顱,越發虛弱道:「不,先去叫停述羅。這場仗不該打,西涼人狡詐,讓我們的子民去白白送死,隻是為了牽製牙山的宣軍,給他們在業餘山下製造戰機。他們的承諾都是謊話,不會兌現。」
「我明白,我一定盡我所能去阻止這場戰爭。」靖寧俯首聽著,「我能走,你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