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報裏還說,南越貴族似與西涼人有勾連,甚至想暗害使團。好在義軍及時殺進王城,變相解了他們的困境。


    話題立即轉向,裴相率先出言道:「兩軍交戰尚不斬來使,交禹王竟欲殺害使節,昏庸殘暴至此,無怪乎治下子民要反。但想來義軍比之逆軍兵力懸殊,所以才要向我朝借兵。依臣之見,這兩方內鬥得越久,越能削弱南越的國力,無論最後誰勝誰敗,都於我朝有利無害。所以兵要借,但借的方式與數量要適度。」


    其實奏報一到,皇帝就召了政事堂商量。西北打起來,南疆不能再打,先前叫使團忍著也是為了能簽下和約,避免戰事。眼下對方內鬥起來,主動權重迴己方手中,便是無形地緩解了壓力。


    嬴淳懿昨晚沒進宮,但聽他老師說完,已知曉皇帝的決意,隻道:「借也不能白借,義軍當政後,南越當向我朝稱臣納貢,徹底退出橫海。」


    傅禹成說:「這是肯定的,但細則可以慢慢商量。」


    此事說著就要這麽定下,兵部侍郎盛環頌卻站了出來,道:「長公主日前增援西北,才奏請徵發不久,一兵未征,卻要往外借兵,這軍費怎麽算?」


    嬴淳懿:「無論借兵與否,南方軍都不可能調到西北或者牙山去,要麽鎮在橫海,要麽出兵南越。現下是南越人求著咱們借兵,一應耗費叫他們承擔,不累及國庫。又不必擔心南越人趁我西北起火,擾我南疆,有何不妥?」


    盛環頌:「可南越人未必負擔得起啊,一群奴隸軍能有什麽積累?」


    「若是負擔不起,不正好給了我們自取的理由麽?哪怕做成債務,也能作為日後拿捏的籌碼。盛大人要還是覺得不妥,那就少借些兵或者隻援不打。」嬴淳懿看向邊上的人,「崔大人意下如何?」


    崔連壁向禦座拱手道;「借兵自然比開戰要好,具體的布置可交由顧大帥去決定。隻是,陛下,徵兵不能再拖了。淨州戰況焦灼,兵員減損、軍械武器消耗極快,雩關現下囤兵不足三萬也是隱患。若再不準備徵兵,等現在的部隊打光了,拿什麽來頂?」


    宣人沒有全民尚武的傳統,新兵征來是不能立刻服役的,要經過成體係的訓練,才能擁有集體作戰能力。但如今的局麵,就算立刻拉一支新兵起來,頂多操練一兩個月就得頂上前線。戰力夠不上,還得拿人數去補。


    兵部計較出的結果,這一輪徵兵的員額最好能有二十萬。


    「二十萬?」才上任的戶部堂官驚訝得笑了,「二十萬兵員,所需糧草、甲冑、武器幾何,且不提。光是需要為之徵調的役夫,就涉及百萬之眾。這些人從哪裏來?若是田地裏的壯丁都在此時拋下農事,夏忙沒人忙,秋收沒人收,賦稅減不減?冬天怎麽過?饑荒鬧起來,又拿什麽去賑災?」


    這些都是戶部的責任,兵部是不管的。


    崔連壁疾聲道:「壯丁服役去了,婦人可以下地,老人孩子也可以下地。都到這時候了,再想四麵周全,那根本不可能啊。讓老百姓現在咬牙苦一苦,總比被西涼人打進來,流離失所的好啊?實在不行,一路一路地征,陛下,步調可以放緩些,但絕不能不動!」


    廟堂之上沒有迴音,陸潛辛問:「那崔大人以為,先從哪一路開始徵發?」


    這卻是個難題。崔連壁臨場之言,沒有細思,稍後一想,卻不好推舉哪一路。


    九路三十三州,各有各的難處。兵部單獨指派哪一路,人家總督府都有駁詞等著,需得諭旨強令才行。


    隻是這事兒涉及的不止陸尚書所說那些,滿朝文武都有不能言明的看法。


    僵持之際,秦相爺上前一步,奏稟聖上:「陛下,已有外患,不可再有內憂。」


    明德帝緩聲道:「朕明白崔卿的意思,國家危亡之際,免不了犧牲。但今春各地本就糧食緊缺,百姓要生存,農事不能動,隻能讓西北多擔待一些。」


    崔連壁袍子一掀,跪地道;「陛下!西北軍民也是我大宣的子民啊……」


    「崔大人慎言。」禦史出聲打斷。


    皇帝並不介意,隻嘆道:「秦、甘兩路戰火連綿生靈塗炭,朕自然痛心不已。然天下四方都扛在朕的肩上,朕要看顧的,不隻是一路三州。此事不必再議,再過一個月,六月底就開始徵發,崔卿,你們兵部下去好好準備吧。」


    「雩關那邊,若缺人手,就先從臨近的各州衛裏抽調。」


    話已至此,崔連壁無可再說,俯首應是。


    朝會散去,他與副手一道走下禦階,吩咐:「給殷侯去信,淨州能不打則不打,一定要堅持到秋收。」


    盛環頌領命先行一步,落到走在最後的忠義侯眼裏,多少猜出前者要去幹什麽。


    他沒有同自己的老師一起,偶爾看看群臣眾相,也挺有趣。


    出了應天門,公主府的車架就停在廣場上。


    顧蓮子在車裏等他,見麵便問:「陛下準了麽?」


    「借兵麽?當然準了。」嬴淳懿心情不錯,甚至說反話逗了逗人:「我還以為你不會關心南疆的事。」


    「……我隻是擔心我娘罷了。」顧蓮子有些不自在,盯著窗上的紗簾,「那西北怎麽說?現在徵兵?」


    「還是到下個月底。徵兵落軍籍要核驗原戶籍,調度民夫勞役也要牽扯到戶籍,我看是怕扯出什麽不好壓下去的東西,拖著時間趕緊補漏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