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做各的,不要浪費時間。」陸雙樓沒有與人商量的習慣,交代好明早匯合的地點,便獨自踏進夜色裏。


    這條路他小時候走過,那時隻覺得街道特別寬,行人特別多,兩旁燈籠又亮又好看。而今重迴,人與燈皆消,盡頭的宅門亦漸腐朽。


    老僕引他到院子裏,老榆樹下的石桌旁,把著蒲扇乘涼的中年男人微微笑:「兒子,好久不見。」


    陸雙樓腳下一頓,隨即拔刀出鞘。


    「少爺!」老僕駭然欲攔。


    陸潛辛抬手製止他,示意人下去,才看著走向自己的兒子,「就這麽著急剝我這張臉皮?」


    殺氣隨步伐而湧,陸雙樓冷冷道:「裏通外敵,出賣機密,你該死。」


    「沒有私怨?」


    「有又如何?」


    「你要出氣,直接殺將來,我難逃一死。但你若能克己奉公,不泄私怨,那我就不該死。」陸潛辛在鋒刃砍上自己脖子前一刻,不緊不慢地拿起石桌上的信紙。


    「你那位好同窗的信,要不要看看?」


    刀勢驟止,陸雙樓接過信,看到起頭的字跡,便心神一凜,「今行為什麽會找到你?你將他也卷了進來?」


    「上一迴,確是我有求於小賀大人,請他來此,就站在你現在這個位置,從我手裏接了能證明我陸氏『通敵』的『證據』。」


    陸雙樓捏著那封信,內容不長,隻說雲織縣轉移的百姓將於不日抵關,望陸大人能照應過關。若能惠及其他州縣百姓,更善,為此願應下任何條件。


    他與這位同窗許久未見,陡然讀到對方的信,熟悉的感覺卻立刻撲麵而來。


    看第二遍時,才去迴想剛剛聽到的話,「難道你是將計就計行反間之舉,並未通敵?」


    「非也。」陸潛辛不便搖頭,搖著扇道:「你隻需要明白,這一迴是你的同窗主動來找我,是他的膽魄與大義使然,也是我命不該絕。」


    「你爹生長在衷州,發達在宣京,又迴哺於衷州。衷州知州是我的門生,衷州衛指揮使亦需還恩於我,不經朝廷敕令而教累關開關放行,隻有我能辦到。」


    「若你殺了你爹我,固然能為你娘報仇,能與衷州陸氏斷得幹幹淨淨,但再想開關,就隻有請皇帝的諭旨。」


    「兒子,你殺還是不殺?」


    陸雙樓盯著對方,握刀的手依然毫不動搖,再橫移一分,便能割開皮肉,放出血來。


    然而這一分,卻似一道厚土長關,難以逾越。


    月影偏斜,樹下時間猶如靜止。


    陸潛辛知道自己賭贏了,舉起蒲扇貼上執汝刀的刃,像關愛後生的長輩一般勸道:「出刀不見血,就不要拔出來。」


    陸雙樓移開視線,忽地揚臂,一刀斫上石桌。精鋼製的刀身猝然崩斷,他攥著斷刀迴頭,任由另一截「哐當」落地。


    「兒子,門廳有傘,記得帶上一把!」他爹在後頭高聲叮囑。


    劍格撞鞘,修長的背影大步直出,不曾多一瞥。


    陸潛辛含笑目送,見不到人後才喚來老僕,「給小賀大人迴信,要快。」


    初夏第一場暴雨在後半夜落下來,雨聲響亮透徹,熄滅了戰火,叫停了耕作。


    賀今行難得白日窩在縣衙,正好處理才收到的一批信件。


    第一封就是陸潛辛的親筆。陸大人要求不多,請小賀大人為他作證,以洗通敵之嫌疑,再請殷侯在他開復迴京之時,保上一手。


    除此之外,還提了一項隱憂。按大宣律,農戶與匠戶籍貫不可無故遷徙。他可以放他們過關,但就算過了累關,他們也難以在中原任何一座城池立身。躲開了戰禍,仍然會流離失所。


    這是一個難解之題,他想不出辦法,就先寫信同他爹和王先生商量陸潛辛開復的事,能向前一步算一步。


    迴信是王義先寫的。戶部尚書一直缺著很妨礙辦事,助陸潛辛官復原職,他們與戶部溝通要錢時也方便些。至於流民,武官不涉文事,走出西北後更是鞭長莫及,需請朝廷做主統籌。


    兵禍也是災,朝廷會怎麽賑災?


    賀今行一麵給陸潛辛寫信,一麵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麽。天高路遙,消息傳得慢,不能隻等著朝廷的命令行事。


    雨停過後,戰火重燃。


    夏青稞帶著族人從宜連下來繼續修路,慣例到雲織縣城採買,所看到的卻幾乎是一座空城。


    雲織去歲近十萬人口,留到現在的不到五千,都是被田地所牽掛,鎮日都撲在農事上。


    賀今行接待了他們,向他們說明情況。這些絨人從未直麵過戰爭,大都有些聽故事似的茫然與驚訝。


    然而夏青稞的思維卻敏捷許多,想得更遠,「如果打到這裏的話,那我們這條路……」


    以現有的條件,大規模的軍隊很難上天河高原,可若通了能行車的官道,天險就不復存在。雖然通路還得努力幾年,但戰亂將至,在這裏修路的族人安危也很重要。這項決策是否繼續下去就需要好好斟酌。


    他思前想後,決定請賀今行幫忙照應族人,自己立刻趕迴宜連去請縣令爺爺來做決定。


    後者自然答應,帶著衙役籌齊了一旬的物資,送到錯金山口。那些絨人則繼續爬上崖壁鑿山修路,在六七日過後,小縣丞迴來說「暫停修路」才止。


    這期間,西涼大軍直逼淨州,西北軍收縮防線於淨州城北郊排兵布陣,固守待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