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得到我擔心嗎?」他咧了下嘴,無聲地笑。


    十二年很短嗎?他有記憶以來,絕大部分的時間,都跟他們一起度過。他把他們當兄姊,當最好的朋友,但他在他們眼裏,算什麽?


    他鬆開手指,倒在桌上,用大袖蓋住頭臉。


    秦幼合「啊」了一聲,有些苦惱地看著他。這時,一隻小鬆鼠從他懷裏冒出頭,他立刻有了點子,「你要不要和金花一起玩兒?它很聰明的哦,以前在江南,我和今行……」


    「我知道,我知道,你說過很多迴,我都會倒背了。」


    「那我給你念經?弘海法師又教了我一段,很好聽。」


    顧蓮子沒有抬頭,伸出另一隻手向他那邊摸索片刻,準確無誤地捂住那張嘴巴。


    「噓,安靜一會兒。」


    亭中便隻剩淺淺的唿吸,被春風一吹,猶如低泣。


    這個春天像是被割裂成了兩半,冬雪一化,眨眼便到仲春。然而自西北軍在淨州北境修築防禦工事的消息傳來,雲織的街道日漸冷清,暮春又一日比一日難捱。


    最先離開的是外地帶貨過來倒賣的商人,囤貨一脫手,便毫不留戀地迴返;接著是城裏有些積蓄的富戶,留了一兩個家人看守屋宅,就舉家東遷。


    流民來到這裏,又離開這裏——雲織縣不是能避禍的地方。隨著各種各樣的消息四處流傳,有些普通百姓也提心弔膽過不下去,咬咬牙走了。


    這段時間,賀今行白日裏很少留在縣衙,幾乎隨時都在城內外奔波。


    每一天都會少許多熟悉的麵孔,新城一些建築規劃也無法再進行下去。他幹脆把所有工匠都召集起來,不敢再做下去的,他親自結工錢把人送走,願意留下的都給雙倍工錢,全部投入到城牆修築當中。至於通往西州的那條暗渠,不知何時才能再給渠上栽下樹苗。


    到四月初,新的雲織城廓已經隱隱成型。


    「瞧,多漂亮多有氣勢啊,哪些跑了的人是看不到了。」湯縣丞又悲又嘆。


    蒼州邊界的形勢越發緊張,風聲鶴唳之下,雲織城內隻剩去歲夏秋一半的人口。臨近的縣城情況更加嚴重,州城也好不到哪裏去。知州下令各縣盡力留住人口,保住耕種,但實效不盡如人意。


    縣衙一行人這些天為命令絞盡腦汁,此時爬到山坡上鳥瞰全景,聞言都五味雜陳。


    賀今行說:「這一戰免不了了。大戰一起,百姓便難免被波及,勝要遭殃,敗亦要遭殃,不如早些遠離戰場。你們的家人,若是能送走,也當早些送走。」


    眾人皆驚:「縣尊,當真?」


    「人在,日後還能迴來。人不在,那就真的什麽都看不到了。願意走的,能走的,不得再以任何形勢阻攔。」


    若真要留人,或懷柔或強硬,他總有能出的手段。隻是他的消息要快一些,知道局勢對己方不利,此戰會十分艱難。


    桑純來過一迴,說西涼人在鳴穀關修築堡壘,在大遂灘厲兵秣馬,在蒼州城周圍迫使俘虜的百姓挖壕溝修工事,甚至進行耕種。


    而殷侯遞迴宣京的奏摺,遲遲沒有批覆。


    西北軍如此對壘,本就有拖時間的目的。讓百姓有時間撤離,朝廷有時間籌措軍需。


    他手搭涼棚向縣城四麵遠眺,各處的田地裏都有農人在勞作。隻能靠土地為生的人,不到最後一刻,哪裏也不會去。他一屆縣令,能做的不多,隻能想盡一切辦法,護住自己治下的每一個百姓。


    翌日,縣衙循例休沐,周碾如往常一般早早過來。


    賀今行在大堂前看到他,訝異道:「不是給你放假了麽,讓你把你娘送到衷州的姨母家裏去。」


    「我娘說她不走,要是西涼人真打過來,她就和他們拚命。」周碾在晨曦裏紮馬步,聲音嗡嗡的,「她還說,等大帥徵兵,要我去應徵呢。」


    賀今行沉默地打了一會兒拳,忽道:「我這縣衙可離不開你,哪裏能讓你走?要不,你和你娘搬到城裏來吧?」


    他很快在後衙給周碾和他娘騰出房間,隨即找到了今日要做的事,開始著手把城裏無人留守的空屋都登記成冊。


    入夜,披星戴月而歸。


    賀冬比他先迴來,煮了麵,一邊端上來一邊跟他說各處的消息。


    西涼軍的動靜,巡鹽茶的進度,流民逃亡的情況,「……累關不放行,流民都滯留在衷州,知州怕譁變,請衷州衛拉了一千人過來守城。那個陣勢,我路過看著都覺得駭人。」


    吃完飯,才把收到的信拿給他。


    他把書桌搬到了窗下,一封封地看。


    仙慈關與雩關皆在持續地往胡楊莊增兵;銀州那座金礦已遵令加速開採;朝廷意欲復用陸潛辛;荼州攻城作在安縣選址重建;太後娘娘正在給旭皇子挑伴讀……來自四麵八方的消息多且雜亂,隻是依然沒有丁點兒提到南疆。


    他反覆看過,又細細思慮過,便挨著寫迴信。


    明月照在窗台上,那一隻滾燈就立在桌旁,任窗外的風如何吹動,光焰始終不搖不滅。


    他蘸墨時,能看一眼月,也能看一眼燈。


    第235章 五十七


    四月的業餘山,綠草如茵,百花盛開。


    一輛輛載滿輜重的板車從葉辭城出發,穿過鳴穀關,運抵蒼州城。


    鑄邪怒月親自接收,算過入支之後,不太滿意。


    從鳴穀關過來,還是太遠,自全國各地徵收的糧草到手隻有六成。若是能從仙慈關直出直入,運送時間、所需人力物力以及路上消耗,起碼能減省一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