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將領全都同他一樣脫盔。


    被西涼人撕開邊防線,致使蒼州生靈塗炭,是他們的罪過。


    默哀過後,一名將領激動地說:「大帥,讓末將出關,去截他們的後路吧。」


    賀易津盯著輿圖,沉思許久,搖頭:「沒有多少人馬能夠給你。」


    將領即道:「兩千就夠!」


    「可若隻是打遊擊進行騷擾,確實不需要多少兵力,但同樣不會起到多大的效果。」王義先說:「除非帶上火器,專挑他們的糧草輜重下手。」


    「軍師所言極是。」


    「他們敢進,就必定有所防範。」賀易津在業餘山沿線的邊防中,選出了中段的一座小關口,「從此處出,隻在兩百裏內作戰,謹防詐誘,不可冒進。一旦有危險,即刻迴關。」


    「大帥放心!」那將領抱拳應命而去。


    賀易津心中明白這些小規模的後方襲擾作用終究有限,對於正麵戰場能影響多少算多少,下了令就暫且不管,再道:「蒼州城破,以西地縣難逃不測,以東地縣或有生機。叫老韓配合官府轉移百姓,若是遇上潰散的蒼州衛軍,能收編的就暫且收編著,之後再交由總督府。」


    王義先頷首道:「我已給荀製台去函,等他迴復。」


    說起蒼州衛,底下將領接話:「一衛指揮竟臨陣脫逃,若叫末將遇上,一定砍了他的頭。」


    「這些人自有朝廷和兵部清算,咱們不管。」賀易津繼續看輿圖。


    西涼人短短幾日內,先是鳴穀關,再是蒼州城,動作這麽快,顯然戰略早定。而蒼州境內,地貧城稀,除了關隘與州城,隻有一處可以稱得上戰略點。


    「大遂灘今年的馬才出欄,還沒有送走。」王義先倒執羽扇,指著接近甘中高原的那一塊兒,「但是,太遠了。」


    大遂灘與仙慈關幾乎隔著整個蒼州,在往常這段距離不算什麽。


    然而西涼人從鳴穀入關,再攻占蒼州,便無疑是將兩地的聯繫當中切斷。


    「傳我命令,第四軍抽調兩局騎兵,並十四營兩衝車陣,自淨州繞道,急行軍至蒼州東北,接應馬場撤退。第三軍進行掩護。」賀易津按著桌上輿圖,閉了閉眼,繼續道:「如若西涼軍已占據大遂灘,損失超過五一也難以奪迴,則放棄馬場。」


    「大帥!」諸將齊聲叫道,大遂灘可是他們的馬場,有他們的馬,還有在那裏駐紮的兄弟。


    賀易津看著他們,嘆道:「我們需要馬,但更需要人。」


    一名將領出去傳令,其他人盡皆咬牙悻悻。


    他繼續道:「西涼大軍既已進關,蒼州城短期內恐難以奪迴。第三軍完成掩護之後,不必再迴來,直接在淨州城北部建立防線。糧草輜重後麵會給他們送過去。」


    「淨州與蒼州接壤線長,一萬人馬或許不夠。」王義先說:「咱們得做好長期戰備。」


    賀易津點頭:「第六軍也過去,這道防線須得輻射到菅州。」


    然而西北腹地沒有險要可依,如何駐防則成了難題。眾人商議許久,將防線定在了淨州往北百裏一帶,盡量不幹擾百姓生活。但若戰事到不得已的地步,也可退據後麵的縣城防守。


    事情議罷,眾將各自下去做事,殷侯則同軍師一道去視察十四營。


    路上兩人重盤鳴穀關被襲,提起北方軍。


    賀易津說:「我早就想讓邊防改製,咱們這兒和晉陽那兒都起碼得分做兩到三段,朝廷再挑選得用將帥,各自負責。像現在這樣,等北方軍知道消息再派兵過來,起碼還得三天。」


    防線過長,分管僵化,難免消息傳遞用時過久,以致軍令下達不及時,指揮不暢,耽誤戰情。


    就像鳴穀關位於蒼州界內,距離仙慈關相對較近,但因接壤的是北黎,所以在建製上歸屬於雩關統率。


    這就導致仙慈關年節前後的增防部署未能布置到那裏;西涼人打進來,他們雖然先得知消息,但對關內外地形和周邊布置一概不知,行進不得不小心謹慎、提不了速。


    而戰機一錯過,西涼大軍進駐,再想及時奪迴關口幾乎是天方夜譚。


    「我記得你寫過兩迴摺子,遞上去什麽結果?」王義先反問他,「就咱們這西北,誰有能力來,誰願意來,皇帝又敢放心把軍隊交給誰?再說了,人家長公主掌軍掌得好好的,你就要給人削權,你這不沒事找事兒麽。」


    「晉陽不是貪權的人。至於我這裏,如果芳琢還在……」他說到這裏頓住,硬生生轉道:「老魯老韓都是不錯的。」


    「那你也得問問他倆樂不樂意。」王義先拍拍他的胳膊,走進營地之中,都默契地不再談論此事。


    被點兵的軍士們都在收整火器車械,準備幹糧武器,忙而不亂。


    車陣出戰,必帶火器。然而天化五年以後,四海昇平,火器便漸漸不再進行軍用生產。仙慈關所存的火器與裝填用的火藥都不多,且這玩意兒是徹頭徹尾的消耗品,用一點少一點。


    不止火器,他們所用軍備,大部分都是十年前的貨色。


    賀易津一再叮囑部下不要輕易接戰,且戰要有策,就是他們此時還摸不準西涼人的戰力如何,但他對己方的情況卻十分清楚。


    老舊的甲冑,落伍的軍械,上了年紀的士兵,都在無聲地訴說,這是一支貧窮的隊伍。


    將士們都很熟悉自己的大帥,大聲打過招唿,絲毫不影響地繼續幹自己該幹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