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底殷實或能左撈右拿的油水官不說,更多的清水衙門低品級官員等著俸祿過年,領不到俸祿那還了得。
戶部接連被鬧了幾日,尚書即將致仕,一直保持緘默。侍郎卻壓力巨大,不得不在朝會上舊事重提。
他從堂官身上吸取了經驗,不提清算田畝,隻提巡查鹽鐵茶稅。
這一迴,反對的聲音少了一半,大殿兩頭都安靜得很。
秦相爺出班奏請,減去礦冶一項,隻查鹽茶。
冶鐵一項大都集中在寧西。而寧西舊鐵礦衰竭多年,隻餘零星小礦,新的大鐵礦才將發掘,稅目尚未完全形成,沒有大費周章去清查的必要。
明德帝稱其言之有理,準了此奏。
此事刻不容緩,但到全國各地巡查稅賦不是件小事,總要先組個做事的班子,作為領頭代表的欽差人選更是重中之中。
為這個人選,朝堂上又吵了個天翻地覆。
領不到俸祿補貼的希望欽差手段厲害、能查出些錢來,心裏藏著貓膩的要推一個平庸的好敷衍的欽差。而有一個提名出來,諸官又要看看他是誰的人,秦相爺那邊的?裴相爺那邊的?最重要的是不是和自己站一邊的?
這邊推一個,那邊敲一個,近幾年來的朝堂上從未有過如此熱鬧的時候。
明德帝就聽著臣子們吵,插空叫他們也好好想想出使南越的人選。一個使節,一個欽差,令文武百官從朝會上吵到各部衙門,過年要買的炮仗都省了。
賀今行不曾費心此事,他依舊跪在抱樸殿前求見皇帝。
一連三日,中途裴皇後來勸了一迴。不時有朝臣求見皇帝,從他身旁來來去去,不論何種反應皆未有插手之意。
他與顧橫之兩人前幾日一道求見皇帝,已是朝野皆知。
若是往常,必定引起一番轟動,兩方邊軍聯姻,文官們絕不會坐視不理。但今時今日,必須在年前決定的兩個人選就令他們頭疼不已,騰不出太多精力來彈壓一樁沒有可能的親事。
反正從郡主一直跪在殿前,就可以窺見陛下的態度。
這事兒可能嗎?不可能啊!
賀今行不管朝野如何議論,隻一心求皇帝開恩。
廿七那日,明德帝沒有宣他進殿,而是披著道袍走出來。
明德帝在難得一出的晚霞裏負手而立,低頭盯著他:「阿朝,你一定要拋棄君父,令朕傷心?」
他沒有任何話可以對答,他的心中湧起無限的哀傷。若是有得選,他亦不願如此欺君。
明德帝注視他許久,等不到迴答,便留下一句話,離他而去。
「若你堅持要跟那小子走,朕就當沒有過你這麽個孩子。」
他跪在原地,沒有移動毫釐。
不久之後,順喜帶著兩名內侍出來,跪在他跟前。其後的內侍,一人捧著一隻掌寬的扁平長匣,一人端著一方銀盤,盤中隻一杯清酒。
大太監眼中含著濕意,指著那隻長匣子說:「郡主,這是陛下特意為您準備的年禮,您選它罷?」
賀今行頓時明了皇帝的意思,要他在這兩樣東西裏二選一。
「多謝內監這麽多年來對靈朝的愛護。」他抬手伸向那方銀盤。
順喜偏移身體攔了他一下,「郡主啊,求您三思。」
他看著對方,低聲說:「橫之還在應天門外等我。內監,成全我罷。」
順喜知他心意已決,抖著身子退開,向他磕了一個頭。
內侍將大總管攙扶到一邊。
他端起那杯酒,一飲而盡。然後拖著腿爬起來,朝向殿內,三跪九叩,行全大禮。
走出應天門的時候,漸漸消散的霞光令他有些暈眩,但他還是一眼就找到了顧橫之。
或者說,當他想去找的時候,對方就出現在他開始搖晃的視野裏。
四目相對間,隻有顧橫之的眼睛巋然不動,就像漩渦的中心,支撐天地的不周山。
他不好張口,隻能伸出手去。
顧橫之什麽都沒問,拉著他的手,牽他登上馬車。
他靠著車廂,車簾掛於門壁上,而顧橫之駕著車,靠在另一邊。
他們離得很近,就像剛到宣京那一天的傍晚。
明夜拉著車,飛馳在玄武大街上。
天徹底黑下來,賀今行抬袖掩著唇,不再怕張口就會有鮮血湧出來。
「橫之。」他叫他的名字,「你別怕,我隻是現在有一些痛,但最後不會有事。」
顧橫之帶著內力說:「我們就要出城了,聽見鼓聲了嗎?」
賀今行凝神細聽片刻,笑了一下,擦掉唇邊的血跡,然後點頭:「聽見了。」
玄武大街沿街的鼓樓一齊作響,淹沒馬蹄與車輪聲,雄厚浩蕩,仿佛為落日送行。
「我曾經試圖從其他人那裏去了解你,但後來我發現,直接問你本人,或許能更快得到答案。」他閉上眼,感受著身體裏的所有衝突,感到自己的力量慢慢流逝,「你幫我太多,我想要彌補一些,所以問你,你想要什麽?」
迎麵狂風唿嘯,顧橫之迴頭看了他一眼,說:「我不需要彌補。」
我知道這樣不對,我很抱歉,但我希望你能永遠對我愧疚。
我知道你生來坦蕩磊落,行事但求無愧於心,就像日月光輝一樣愛著芸芸眾生,我也是這所有人的其中之一。但我覺得不夠,還想要貪求更多,所以我想——
戶部接連被鬧了幾日,尚書即將致仕,一直保持緘默。侍郎卻壓力巨大,不得不在朝會上舊事重提。
他從堂官身上吸取了經驗,不提清算田畝,隻提巡查鹽鐵茶稅。
這一迴,反對的聲音少了一半,大殿兩頭都安靜得很。
秦相爺出班奏請,減去礦冶一項,隻查鹽茶。
冶鐵一項大都集中在寧西。而寧西舊鐵礦衰竭多年,隻餘零星小礦,新的大鐵礦才將發掘,稅目尚未完全形成,沒有大費周章去清查的必要。
明德帝稱其言之有理,準了此奏。
此事刻不容緩,但到全國各地巡查稅賦不是件小事,總要先組個做事的班子,作為領頭代表的欽差人選更是重中之中。
為這個人選,朝堂上又吵了個天翻地覆。
領不到俸祿補貼的希望欽差手段厲害、能查出些錢來,心裏藏著貓膩的要推一個平庸的好敷衍的欽差。而有一個提名出來,諸官又要看看他是誰的人,秦相爺那邊的?裴相爺那邊的?最重要的是不是和自己站一邊的?
這邊推一個,那邊敲一個,近幾年來的朝堂上從未有過如此熱鬧的時候。
明德帝就聽著臣子們吵,插空叫他們也好好想想出使南越的人選。一個使節,一個欽差,令文武百官從朝會上吵到各部衙門,過年要買的炮仗都省了。
賀今行不曾費心此事,他依舊跪在抱樸殿前求見皇帝。
一連三日,中途裴皇後來勸了一迴。不時有朝臣求見皇帝,從他身旁來來去去,不論何種反應皆未有插手之意。
他與顧橫之兩人前幾日一道求見皇帝,已是朝野皆知。
若是往常,必定引起一番轟動,兩方邊軍聯姻,文官們絕不會坐視不理。但今時今日,必須在年前決定的兩個人選就令他們頭疼不已,騰不出太多精力來彈壓一樁沒有可能的親事。
反正從郡主一直跪在殿前,就可以窺見陛下的態度。
這事兒可能嗎?不可能啊!
賀今行不管朝野如何議論,隻一心求皇帝開恩。
廿七那日,明德帝沒有宣他進殿,而是披著道袍走出來。
明德帝在難得一出的晚霞裏負手而立,低頭盯著他:「阿朝,你一定要拋棄君父,令朕傷心?」
他沒有任何話可以對答,他的心中湧起無限的哀傷。若是有得選,他亦不願如此欺君。
明德帝注視他許久,等不到迴答,便留下一句話,離他而去。
「若你堅持要跟那小子走,朕就當沒有過你這麽個孩子。」
他跪在原地,沒有移動毫釐。
不久之後,順喜帶著兩名內侍出來,跪在他跟前。其後的內侍,一人捧著一隻掌寬的扁平長匣,一人端著一方銀盤,盤中隻一杯清酒。
大太監眼中含著濕意,指著那隻長匣子說:「郡主,這是陛下特意為您準備的年禮,您選它罷?」
賀今行頓時明了皇帝的意思,要他在這兩樣東西裏二選一。
「多謝內監這麽多年來對靈朝的愛護。」他抬手伸向那方銀盤。
順喜偏移身體攔了他一下,「郡主啊,求您三思。」
他看著對方,低聲說:「橫之還在應天門外等我。內監,成全我罷。」
順喜知他心意已決,抖著身子退開,向他磕了一個頭。
內侍將大總管攙扶到一邊。
他端起那杯酒,一飲而盡。然後拖著腿爬起來,朝向殿內,三跪九叩,行全大禮。
走出應天門的時候,漸漸消散的霞光令他有些暈眩,但他還是一眼就找到了顧橫之。
或者說,當他想去找的時候,對方就出現在他開始搖晃的視野裏。
四目相對間,隻有顧橫之的眼睛巋然不動,就像漩渦的中心,支撐天地的不周山。
他不好張口,隻能伸出手去。
顧橫之什麽都沒問,拉著他的手,牽他登上馬車。
他靠著車廂,車簾掛於門壁上,而顧橫之駕著車,靠在另一邊。
他們離得很近,就像剛到宣京那一天的傍晚。
明夜拉著車,飛馳在玄武大街上。
天徹底黑下來,賀今行抬袖掩著唇,不再怕張口就會有鮮血湧出來。
「橫之。」他叫他的名字,「你別怕,我隻是現在有一些痛,但最後不會有事。」
顧橫之帶著內力說:「我們就要出城了,聽見鼓聲了嗎?」
賀今行凝神細聽片刻,笑了一下,擦掉唇邊的血跡,然後點頭:「聽見了。」
玄武大街沿街的鼓樓一齊作響,淹沒馬蹄與車輪聲,雄厚浩蕩,仿佛為落日送行。
「我曾經試圖從其他人那裏去了解你,但後來我發現,直接問你本人,或許能更快得到答案。」他閉上眼,感受著身體裏的所有衝突,感到自己的力量慢慢流逝,「你幫我太多,我想要彌補一些,所以問你,你想要什麽?」
迎麵狂風唿嘯,顧橫之迴頭看了他一眼,說:「我不需要彌補。」
我知道這樣不對,我很抱歉,但我希望你能永遠對我愧疚。
我知道你生來坦蕩磊落,行事但求無愧於心,就像日月光輝一樣愛著芸芸眾生,我也是這所有人的其中之一。但我覺得不夠,還想要貪求更多,所以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