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猜到嗎?我不是告訴你了嗎?」傅謹觀輕聲笑出來,緊接著掩唇連咳數聲。但這迴沒有僕從上前相勸,他咳完胸中鬱氣,很暢快地繼續笑道:「我不信你沒有猜到。」
賀今行看著他笑,那雙毫無血色的唇就像窗外百靈台上的盆梅,雪覆梅蕊,白得冷清。
「然後呢?」
「我和阿書一母同胞,我們互相依靠著長大,從宣京到承平再到稷州,她想做什麽,我都不會阻止。」
殺人,奪權,斂財,算計人心,對象不管是誰,哪怕是生養他們的母親,都沒有關係。
不知何時,傅謹觀抬起臉來,笑容已散盡。他拈起幾上茶盞,認真道:「以茶代酒,我向你道歉。」
銀製的杯盞似乎很重,他的手腕在抖,但就這麽舉著,沒有放下的意思。
賀今行剛落座的時候,侍女就送上茶水點心,但他在此之前一下都沒有碰過。
此時用左手端起來,茶水已涼,他亦認真迴道:「金樽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對。」傅謹觀頷首,遙遙舉杯,而後直言道:「你來找阿書,想要什麽?」
賀今行同時敬過便放下茶盞,始終沒有喝那一口,也不再做無謂的試探:「我此次來,隻想拿迴秦王妃的手劄。如果我沒猜錯,它們都在二小姐手上。」
傅謹觀沒有任何意外的反應,隻有遺憾:「你來晚了。那些手劄曾經在阿書手上沒錯,但後來她給了裴六小姐,六小姐應當將它們都帶走了。」
那手劄不止一本,皆由秦王妃隨筆所記,內容涵蓋不止醫毒,烹調、木藝、稼穡、營建、乃至行軍,所有她經歷過的都有或簡略或詳盡的記載。
北黎啊。
秦王妃就剩這麽一點身外之物,竟然去到了那麽遠的地方。
賀今行初聞隻覺完全出乎意料,後來又覺是在情理之中。
他撐著傘走迴吉祥街,雪大起來,密密地砸在傘上。
秦王府曾經的舊址距離殷侯府並不算遠,這條街,這樣的雪,或許王妃也曾撐著傘走過。
那個時候她會想些什麽?若時光能夠倒轉,他好想迴去問一問她,看一看她。
因車馬先迴,持鴛與泉伯都到門上等他,冉兒在一旁蹦蹦跳跳地取暖。殷侯走了,這偌大的府邸又隻剩幾個人。
他在巷口望見,便忙忙跑迴去,關上大門,說今日去傅府的結果。
他說:「如果是靖寧公主的話,應該會很好地利用它們,不至於束之高閣,將那些寶貴的經驗埋沒。」
持鴛惆悵道:「王妃也說她寫那些就是為了加深記憶。她記性好,寫過的東西全都記在腦子裏,我翻著手劄都未必有她準確。她說手劄丟了就丟了,不必費力去尋。不論誰撿到,如果能看幾眼,她會很高興;直接當作柴火燒也沒關係,都能發揮作用,何必拘泥作用大小。」
她曾經也這麽想,但世事多變,「那手劄對你意義重大,怎能不要迴?哪怕是北黎,隻要知道在靖寧公主手上,告訴飛鳥師父,他一定能拿迴來。」說到這裏又憂心如焚,「隻是不知飛鳥師父如今身在何處,該怎麽尋他……或者派人去求公主?但沒有飛鳥師父的身手,雩關那裏不好過,又萬一折在草原上……」
「姑姑別擔心,我不急於一時的。等下一次師父迴來,我再同師父說就是。」賀今行笑著安慰她,說沒關係。
持鴛背身掖去眼角濕意,多架了幾塊炭將火燒得旺旺的,今日大朝會的消息終於傳到。
賀今行坐在炭盆邊看消息,竟被烘出了一身汗意。
這一天,是天化十六年倒數第三個朝會日。
朝堂上發生了兩件大事。
其一,明德帝在戶部年報上批了紅,文武百官皆以為能安穩過年了。謝延卿卻上書再陳歲用之艱、戶政之弊,請皇帝派欽差巡撫,清查天下田畝,理順鹽鐵茶稅,以挽救虧空到底的國庫。
滿朝譁變,皇帝一再彈壓不住。謝延卿見之無望,便自請致仕。皇帝應允,念其年邁又有事功,準年後再行歸鄉。
其二,南越使臣被刺一事一波三折,牽連當朝兩位相爺,最後卻被查出是南越人賊喊捉賊,自導苦肉計。百官就和談條約再生爭議,而最新送到的南越國書盛氣淩人,更助群情激憤。而和談不能再拖延下去,最後政議的結果是,選派一名使節,帶著國書與南越人的屍體證據前往南越,盡可能快刀斬亂麻,解決此事。
但負責此類事務的禮部侍郎王正玄擅長西涼話與北黎話,卻並不擅南越古話。禮部擅長南越話的官員稀少,且多位卑職低,派誰出使就成了一道難題。
盡管朝議轟動,但皇帝對這兩件事顯然是提前知道的,不算意外。問題在於,不論查稅清田,還是出使南越,都沒有特別合適的人選。
總之賀今行一時沒能想到。
他也沒時間琢磨太多,至第二日起,便日日前往應天門,向宮裏遞牌子,而後在抱樸殿前求見聖顏。
皇帝一日不召見,他便一日不缺地求見。
直到明德帝終於肯見他。
第223章 四十五
臘月廿四,上午。
順喜踮著腳從抱樸殿出來,向在外等候多時的年輕人微微搖頭。
一連幾日,賀今行已經習慣,心知再這樣下去不會有結果,果斷撩起裙擺,端正跪下,高聲道:「懇請陛下見我!」
賀今行看著他笑,那雙毫無血色的唇就像窗外百靈台上的盆梅,雪覆梅蕊,白得冷清。
「然後呢?」
「我和阿書一母同胞,我們互相依靠著長大,從宣京到承平再到稷州,她想做什麽,我都不會阻止。」
殺人,奪權,斂財,算計人心,對象不管是誰,哪怕是生養他們的母親,都沒有關係。
不知何時,傅謹觀抬起臉來,笑容已散盡。他拈起幾上茶盞,認真道:「以茶代酒,我向你道歉。」
銀製的杯盞似乎很重,他的手腕在抖,但就這麽舉著,沒有放下的意思。
賀今行剛落座的時候,侍女就送上茶水點心,但他在此之前一下都沒有碰過。
此時用左手端起來,茶水已涼,他亦認真迴道:「金樽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對。」傅謹觀頷首,遙遙舉杯,而後直言道:「你來找阿書,想要什麽?」
賀今行同時敬過便放下茶盞,始終沒有喝那一口,也不再做無謂的試探:「我此次來,隻想拿迴秦王妃的手劄。如果我沒猜錯,它們都在二小姐手上。」
傅謹觀沒有任何意外的反應,隻有遺憾:「你來晚了。那些手劄曾經在阿書手上沒錯,但後來她給了裴六小姐,六小姐應當將它們都帶走了。」
那手劄不止一本,皆由秦王妃隨筆所記,內容涵蓋不止醫毒,烹調、木藝、稼穡、營建、乃至行軍,所有她經歷過的都有或簡略或詳盡的記載。
北黎啊。
秦王妃就剩這麽一點身外之物,竟然去到了那麽遠的地方。
賀今行初聞隻覺完全出乎意料,後來又覺是在情理之中。
他撐著傘走迴吉祥街,雪大起來,密密地砸在傘上。
秦王府曾經的舊址距離殷侯府並不算遠,這條街,這樣的雪,或許王妃也曾撐著傘走過。
那個時候她會想些什麽?若時光能夠倒轉,他好想迴去問一問她,看一看她。
因車馬先迴,持鴛與泉伯都到門上等他,冉兒在一旁蹦蹦跳跳地取暖。殷侯走了,這偌大的府邸又隻剩幾個人。
他在巷口望見,便忙忙跑迴去,關上大門,說今日去傅府的結果。
他說:「如果是靖寧公主的話,應該會很好地利用它們,不至於束之高閣,將那些寶貴的經驗埋沒。」
持鴛惆悵道:「王妃也說她寫那些就是為了加深記憶。她記性好,寫過的東西全都記在腦子裏,我翻著手劄都未必有她準確。她說手劄丟了就丟了,不必費力去尋。不論誰撿到,如果能看幾眼,她會很高興;直接當作柴火燒也沒關係,都能發揮作用,何必拘泥作用大小。」
她曾經也這麽想,但世事多變,「那手劄對你意義重大,怎能不要迴?哪怕是北黎,隻要知道在靖寧公主手上,告訴飛鳥師父,他一定能拿迴來。」說到這裏又憂心如焚,「隻是不知飛鳥師父如今身在何處,該怎麽尋他……或者派人去求公主?但沒有飛鳥師父的身手,雩關那裏不好過,又萬一折在草原上……」
「姑姑別擔心,我不急於一時的。等下一次師父迴來,我再同師父說就是。」賀今行笑著安慰她,說沒關係。
持鴛背身掖去眼角濕意,多架了幾塊炭將火燒得旺旺的,今日大朝會的消息終於傳到。
賀今行坐在炭盆邊看消息,竟被烘出了一身汗意。
這一天,是天化十六年倒數第三個朝會日。
朝堂上發生了兩件大事。
其一,明德帝在戶部年報上批了紅,文武百官皆以為能安穩過年了。謝延卿卻上書再陳歲用之艱、戶政之弊,請皇帝派欽差巡撫,清查天下田畝,理順鹽鐵茶稅,以挽救虧空到底的國庫。
滿朝譁變,皇帝一再彈壓不住。謝延卿見之無望,便自請致仕。皇帝應允,念其年邁又有事功,準年後再行歸鄉。
其二,南越使臣被刺一事一波三折,牽連當朝兩位相爺,最後卻被查出是南越人賊喊捉賊,自導苦肉計。百官就和談條約再生爭議,而最新送到的南越國書盛氣淩人,更助群情激憤。而和談不能再拖延下去,最後政議的結果是,選派一名使節,帶著國書與南越人的屍體證據前往南越,盡可能快刀斬亂麻,解決此事。
但負責此類事務的禮部侍郎王正玄擅長西涼話與北黎話,卻並不擅南越古話。禮部擅長南越話的官員稀少,且多位卑職低,派誰出使就成了一道難題。
盡管朝議轟動,但皇帝對這兩件事顯然是提前知道的,不算意外。問題在於,不論查稅清田,還是出使南越,都沒有特別合適的人選。
總之賀今行一時沒能想到。
他也沒時間琢磨太多,至第二日起,便日日前往應天門,向宮裏遞牌子,而後在抱樸殿前求見聖顏。
皇帝一日不召見,他便一日不缺地求見。
直到明德帝終於肯見他。
第223章 四十五
臘月廿四,上午。
順喜踮著腳從抱樸殿出來,向在外等候多時的年輕人微微搖頭。
一連幾日,賀今行已經習慣,心知再這樣下去不會有結果,果斷撩起裙擺,端正跪下,高聲道:「懇請陛下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