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他說:「我們南方軍,每年從臘月十五到正月十五,會有為期一個月左右的軍演,往年在橫海,距離蒙陰不遠。今年或許會有調整。」
他們不會向內舉起拳頭,但可以向外震懾;撼動不了朝廷,威逼南越低頭也是一條路。
「但願能起作用。」賀今行如此說,但他心底知道,南方軍有這樣的打算,就是默認這一場和談不會輕易落定,至少在今年冬天不行。
顧大帥是了解朝廷的。
可是,為什麽他們不能有別的選擇?為什麽一再地被漠視被擠壓,明明他們要求的已經很少。
仿若一束陽光穿透重雲,他靈光突閃,是因為他們要求的不夠多嗎?
這時,侍童跑進來,說有刑部的人在外麵,要見郡主。
兩個人都站起來,看見廳外大雪簌簌,醞釀大半日的積雲終於痛快傾瀉。
賀今行叫童兒去同持鴛姑姑說一聲,出去一見,果然是為南越使臣一案傳喚他。顧橫之也在被傳之列,正好與他一道。
刑部官衙距離殷侯府不算遠,他們打兩把一模一樣的油紙傘,隨走著去。
這天隻是反覆確認之前的筆錄並做一些細節補充,迴去正好趕上晚飯,賀今行還記著請了顧橫之做客。
殷侯也從兵部迴來,把那筆銀錢給徹底了結,他這一趟迴京就暫且沒其他事可做。討餉這事兒已經不指望了。
四個人一起吃飯,賀長期看顧橫之是眉毛鼻子都不對,但他勢單力薄,隻能頻頻向賀易津擠眉弄眼。可惜他四叔一如既往地心粗,半點信號都沒接收到。
賀今行倒是注意到了,但賀靈朝這個身份與他大哥並不親近,也不好主動解釋。
之後幾天,刑部又傳喚了他和顧橫之幾迴,並不都是一起。但兩人會在之後交換信息,不動聲色地關注案件進展。
對顧橫之來說,這些過程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鬥爭的結果。
不論誰策劃,誰參與其中,隻要是鬥爭,就一定會有人占上風。
問題是,誰會成為弱勢的那一方?
很快,在朝會日前一天,有了答案。
刑部在五城兵馬司的輔助下抓到了第二個逃走的刺客,明德帝諭令三司會審,嫌犯挨不住刑罰,指認了裴相爺。
第217章 三十九
卯時將近,端門前一片寂靜。
往常上朝之前,官員們會聚在這裏說說話,聊一聊等會兒要朝議的政事。今日有一個算一個,都閉緊了嘴巴。
直到晨鍾響,時辰至,宮門開,朝臣們有序地列入崇和殿,才出響動。
然而禦座之上卻遲遲未有儀仗駕臨。
卯時過一刻,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才來傳報今日不朝,請諸官自行散朝,另叫裴大人與賀大人留下。
許多官員做好再三準備而來,卻沒想陛下根本不見他們,這令他們措手不及。先前壓抑的交談聲一下變大,揣測與質疑層出不窮。
傅禹成上前喊道:「陛下怎麽了?順公公說清楚些啊,今日臣等有要事等奏,陛下怎麽隻見裴相爺?」
「肅靜!」順喜高喝,待底下安分下來,才冷聲道:「陛下頭疾突發,忍著病痛召大人們理事,正是為使臣被刺一案。諸位大人所慮,陛下皆有考量。如此辛勞,還望諸位大人感同體諒,慎思慎言!」
傅禹成忙彎腰稱「不敢」,一通請罪之後,直起肚子看向另一邊,「那就勞裴相爺替咱們轉達,望陛下保重龍體。」
裴相爺這幾天形容憔悴不少,聞言卻淡淡一笑:「傅大人放心。」依舊儒雅從容。
傅禹成哼了聲,暗道看你等會兒還能不能笑得出來。轉身一看,秦相爺就快走出大殿了,忙提袍追上去,途經刑部尚書,不輕不重地撞了對方一下。
裴孟檀注意到,笑容不隱,反而主動上前:「賀大人,一起走吧。」
順喜為他們引路,隻幾十步,就到後麵的崇華殿。
殿內四下都開著窗,明德帝斜倚炕榻,額上還敷著冰帕。臣子跪下請安,也沒能讓他睜開眼。他指了指放在小桌上的厚本奏摺,順喜便拿去給賀大人。
「朕頭疼看不下去,賀卿念給朕聽罷。」
賀鴻錦便打開來,從頭開始快速地念下去。這是他昨晚才上的奏摺,寫時再三斟酌,不看摺子也能默出。
從何時何地抓到第二名刺客,並如何進行審問,得知他與第一個自盡的刺客是同夥,並搜出可能牽涉到裴府的證據,進而順騰摸瓜查出與其接頭的裴府管事,再到三司會審,該管事指認裴相爺,所有經過都詳細地寫進了摺子裏。
這段誦讀持續了半炷香的時間,讀完好一會兒,明德帝才問:「但這兩人都沒能得手,致使那南越人身死的是第三個刺客。」
「是。」
「那麽第三個刺客可有下落?」
「臣等無能,還在追捕搜查之中。」
「無能。」明德帝重複了這兩個字,拿下額上的帕子丟到順喜手裏,起身大馬金刀地坐著,卻不再開口。
被他審視的兩位重臣都挺直脊背,哪怕汗濕衣衫,也不曾躲避。
許久,他說:「你都聽到了,奏報所說,你可認?」
裴孟檀伏首道:「臣不認。那名管事確是臣府上之人,但臣從未授意過他去收買江湖流氓、行刺殺之事。」
明德帝:「那你如何解釋那些證據?」
他們不會向內舉起拳頭,但可以向外震懾;撼動不了朝廷,威逼南越低頭也是一條路。
「但願能起作用。」賀今行如此說,但他心底知道,南方軍有這樣的打算,就是默認這一場和談不會輕易落定,至少在今年冬天不行。
顧大帥是了解朝廷的。
可是,為什麽他們不能有別的選擇?為什麽一再地被漠視被擠壓,明明他們要求的已經很少。
仿若一束陽光穿透重雲,他靈光突閃,是因為他們要求的不夠多嗎?
這時,侍童跑進來,說有刑部的人在外麵,要見郡主。
兩個人都站起來,看見廳外大雪簌簌,醞釀大半日的積雲終於痛快傾瀉。
賀今行叫童兒去同持鴛姑姑說一聲,出去一見,果然是為南越使臣一案傳喚他。顧橫之也在被傳之列,正好與他一道。
刑部官衙距離殷侯府不算遠,他們打兩把一模一樣的油紙傘,隨走著去。
這天隻是反覆確認之前的筆錄並做一些細節補充,迴去正好趕上晚飯,賀今行還記著請了顧橫之做客。
殷侯也從兵部迴來,把那筆銀錢給徹底了結,他這一趟迴京就暫且沒其他事可做。討餉這事兒已經不指望了。
四個人一起吃飯,賀長期看顧橫之是眉毛鼻子都不對,但他勢單力薄,隻能頻頻向賀易津擠眉弄眼。可惜他四叔一如既往地心粗,半點信號都沒接收到。
賀今行倒是注意到了,但賀靈朝這個身份與他大哥並不親近,也不好主動解釋。
之後幾天,刑部又傳喚了他和顧橫之幾迴,並不都是一起。但兩人會在之後交換信息,不動聲色地關注案件進展。
對顧橫之來說,這些過程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鬥爭的結果。
不論誰策劃,誰參與其中,隻要是鬥爭,就一定會有人占上風。
問題是,誰會成為弱勢的那一方?
很快,在朝會日前一天,有了答案。
刑部在五城兵馬司的輔助下抓到了第二個逃走的刺客,明德帝諭令三司會審,嫌犯挨不住刑罰,指認了裴相爺。
第217章 三十九
卯時將近,端門前一片寂靜。
往常上朝之前,官員們會聚在這裏說說話,聊一聊等會兒要朝議的政事。今日有一個算一個,都閉緊了嘴巴。
直到晨鍾響,時辰至,宮門開,朝臣們有序地列入崇和殿,才出響動。
然而禦座之上卻遲遲未有儀仗駕臨。
卯時過一刻,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才來傳報今日不朝,請諸官自行散朝,另叫裴大人與賀大人留下。
許多官員做好再三準備而來,卻沒想陛下根本不見他們,這令他們措手不及。先前壓抑的交談聲一下變大,揣測與質疑層出不窮。
傅禹成上前喊道:「陛下怎麽了?順公公說清楚些啊,今日臣等有要事等奏,陛下怎麽隻見裴相爺?」
「肅靜!」順喜高喝,待底下安分下來,才冷聲道:「陛下頭疾突發,忍著病痛召大人們理事,正是為使臣被刺一案。諸位大人所慮,陛下皆有考量。如此辛勞,還望諸位大人感同體諒,慎思慎言!」
傅禹成忙彎腰稱「不敢」,一通請罪之後,直起肚子看向另一邊,「那就勞裴相爺替咱們轉達,望陛下保重龍體。」
裴相爺這幾天形容憔悴不少,聞言卻淡淡一笑:「傅大人放心。」依舊儒雅從容。
傅禹成哼了聲,暗道看你等會兒還能不能笑得出來。轉身一看,秦相爺就快走出大殿了,忙提袍追上去,途經刑部尚書,不輕不重地撞了對方一下。
裴孟檀注意到,笑容不隱,反而主動上前:「賀大人,一起走吧。」
順喜為他們引路,隻幾十步,就到後麵的崇華殿。
殿內四下都開著窗,明德帝斜倚炕榻,額上還敷著冰帕。臣子跪下請安,也沒能讓他睜開眼。他指了指放在小桌上的厚本奏摺,順喜便拿去給賀大人。
「朕頭疼看不下去,賀卿念給朕聽罷。」
賀鴻錦便打開來,從頭開始快速地念下去。這是他昨晚才上的奏摺,寫時再三斟酌,不看摺子也能默出。
從何時何地抓到第二名刺客,並如何進行審問,得知他與第一個自盡的刺客是同夥,並搜出可能牽涉到裴府的證據,進而順騰摸瓜查出與其接頭的裴府管事,再到三司會審,該管事指認裴相爺,所有經過都詳細地寫進了摺子裏。
這段誦讀持續了半炷香的時間,讀完好一會兒,明德帝才問:「但這兩人都沒能得手,致使那南越人身死的是第三個刺客。」
「是。」
「那麽第三個刺客可有下落?」
「臣等無能,還在追捕搜查之中。」
「無能。」明德帝重複了這兩個字,拿下額上的帕子丟到順喜手裏,起身大馬金刀地坐著,卻不再開口。
被他審視的兩位重臣都挺直脊背,哪怕汗濕衣衫,也不曾躲避。
許久,他說:「你都聽到了,奏報所說,你可認?」
裴孟檀伏首道:「臣不認。那名管事確是臣府上之人,但臣從未授意過他去收買江湖流氓、行刺殺之事。」
明德帝:「那你如何解釋那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