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怕死,但他如果死了,他和那些牽掛他的人再不能相見,他們肯定會傷心欲絕。
所以他真心祈求神佛保佑,哪怕有一天他真的迴不去了,他的親人朋友們也能走出因他而起的傷痛,繼續好好地過日子。
那種因深厚的牽絆而起的憂慮與恐懼,賀長期說不明白。
但賀今行感受到了,他張開手臂,虛虛地環抱住對方,低聲說:「大哥現在沒事,以後也不會有事。」
賀長期偏頭碰了一下他的頭,嘆道:「這話你自己也得記著。」
賀今行聽出他大哥話中的疲憊,說罷,摸到廚房去熱了一碗清粥。賀長期吃了半碗,便昏昏欲睡,很快就著難熬的姿勢沉入夢鄉。
初春夜寒,他把炭盆翻了翻,又架了炭。待一切停當,才重新拿起那隻梨,轉頭小聲問坐在另一頭的人:「真不吃?」
顧橫之搖頭。
他便不再客氣,一口咬下去。看著小小的個頭,但真的好甜。
顧橫之看著他吃梨,視線從那雙平展眉眼一路滑過嘴唇、脖頸,到胸膛,腰間。
「我有什麽不對嗎?」賀今行敏銳地察覺到,沒有多想,直接舉著吃了一半的梨問。
顧橫之伸出一指,他順著指尖低頭去看,發現自己腰封上沾了一小片破碎的嫩葉。
這個啊,他輕輕地笑道:「院子裏有一棵矮樹,發新芽了。」他大概是起火爐的時候蹭到了。
顧橫之拈走那片嫩芽,心情也如它新嫩清新的顏色一般,也無聲地笑:「嗯,我看到了。」
三更的梆子遠遠敲過來,他站起身。
「要走了嗎?」賀今行吃完了梨,擦幹淨手,同樣起身預備送他。
「下次再見。」顧橫之說。
昨日定下天亮便出發,迴南疆。他不會破壞規矩。
但下次是什麽時候,他也說不清楚。
「好。」賀今行停在門口,向對方揮了揮手,「一路順風。」
下次見麵,是下次的事,那一切就下次再說。
他迴到病床前,搬了隻小凳坐下,伏在床沿上,安心地睡去。
一兩個時辰前,衷州城外,一座普通至極的園子。
幾匹馬停在大門前,皆著布衣的騎手下馬上前叩門,很快一名早就候在門房的老僕打著燈籠來開門。
火光映亮為首騎手的麵容,赫然是那位衷州衛指揮使。
「老爺一直沒歇,就等著指揮使來呢。指揮使可用過宵夜?老爺讓老奴給您留了飯菜。」老僕在前領路,一麵熟稔地說著話。
指揮使動容道:「大人既然為某留了,那就請管家熱一熱吧。」
老僕笑嗬嗬地說「應該的」,領他走到老爺所在的花廳,便轉頭去廚房。
廳中四壁徒然,陸潛辛擺著楸枰自弈。
指揮使上前便欲行大禮。
陸潛辛落下一子,道:「坐罷,子建如今官階比老夫高,不必再行禮了。」
「大人於子建,既是恩人,又是伯樂。若無大人當初相救,子建已是刀下亡魂;若無大人接連提攜,又豈有子建今日?」指揮使卻不肯,敬重地向他叩頭。
「往日種種,皆該化為塵煙。」陸潛辛扶他起來,「你既念著恩,那老夫這便讓你還了。」
第二日,賀平和十多名軍士從顧橫之那裏得知了醫館地址,一大早就找過來。
他們看著賀長期的樣子,先是不約而同地爆笑出聲,笑著笑著嘴巴咧不下去了,就圍著病床嚎啕大哭。引得來看病的人頻頻從門口和支起的窗口看他們,沒一會兒,大夫就拿著小掃帚衝過來將他們都給攆了出去。
直到下午,這幫人才求動大夫去而復返。賀長期看著他們的熊樣,無奈道:「看也看了,不迴去還要怎樣?我知道你們的意思,但這迴的事主要也怪我,經驗不夠,否則就能避開。」
軍士卻七嘴八舌地反駁他說:「這怎麽能怪您呢?誰知道那些馬匪如此大膽?」
「他們隻圍不攻,就是因為小賀將軍的武功鎮住了那個匪頭子。」
「對啊,要不是小賀將軍厲害,我們也不一定能把馬完好地交給那些南方軍。」
「……」
若非行動不便,賀長期恨不能捂住整張臉。
而賀今行在外頭,聽賀平將這一路上的遭遇複述了一遍。
賀平最後說:「三千馬匪,就敢打軍馬的主意,真是膽子大得沒邊兒。」
「天災嚴重,災民激增,這樣的匪徒隻會越來越多,日後得提起警惕。」話雖如此,賀今行卻心知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要治本還得從民事上下功夫。
但他尚不知災情如何,也不知朝廷會如何應對。
思慮間,一大幫子穿便服的士兵被趕出來。賀平也聽見了剛剛屋裏的對話,哈哈大笑,「小賀將軍是真能扛啊,在仙慈關就是兩倍三倍地訓練,軍紀守得比我還嚴。」
他說到這裏,見軍士們還在門口推搡,低聲道:「大帥還沒見過他,隻是讓他從步兵做起。」
賀今行見麵便知仙慈關這迴來的是一個百人步兵司,但聽賀平這麽一說,才恍然想通,「做步兵好,大帥是想培養大哥呢。」
在殷侯的治軍理念中,步兵是一切兵種的基礎。
沒有戰車就不能稱為車兵,沒有馬匹就不能稱為騎兵,沒有弓箭就不能稱為弓兵。軍隊裏各種各樣複雜的兵種都依託於他們的武器或者載具,隻有步兵,不需要任何附加之物來證明身份。一個士兵隻要站在戰場上,就可以稱自己為步兵。也隻有步兵,才能最大限度地抗衡天氣與地形限製,勝任所有戰爭任務。
所以他真心祈求神佛保佑,哪怕有一天他真的迴不去了,他的親人朋友們也能走出因他而起的傷痛,繼續好好地過日子。
那種因深厚的牽絆而起的憂慮與恐懼,賀長期說不明白。
但賀今行感受到了,他張開手臂,虛虛地環抱住對方,低聲說:「大哥現在沒事,以後也不會有事。」
賀長期偏頭碰了一下他的頭,嘆道:「這話你自己也得記著。」
賀今行聽出他大哥話中的疲憊,說罷,摸到廚房去熱了一碗清粥。賀長期吃了半碗,便昏昏欲睡,很快就著難熬的姿勢沉入夢鄉。
初春夜寒,他把炭盆翻了翻,又架了炭。待一切停當,才重新拿起那隻梨,轉頭小聲問坐在另一頭的人:「真不吃?」
顧橫之搖頭。
他便不再客氣,一口咬下去。看著小小的個頭,但真的好甜。
顧橫之看著他吃梨,視線從那雙平展眉眼一路滑過嘴唇、脖頸,到胸膛,腰間。
「我有什麽不對嗎?」賀今行敏銳地察覺到,沒有多想,直接舉著吃了一半的梨問。
顧橫之伸出一指,他順著指尖低頭去看,發現自己腰封上沾了一小片破碎的嫩葉。
這個啊,他輕輕地笑道:「院子裏有一棵矮樹,發新芽了。」他大概是起火爐的時候蹭到了。
顧橫之拈走那片嫩芽,心情也如它新嫩清新的顏色一般,也無聲地笑:「嗯,我看到了。」
三更的梆子遠遠敲過來,他站起身。
「要走了嗎?」賀今行吃完了梨,擦幹淨手,同樣起身預備送他。
「下次再見。」顧橫之說。
昨日定下天亮便出發,迴南疆。他不會破壞規矩。
但下次是什麽時候,他也說不清楚。
「好。」賀今行停在門口,向對方揮了揮手,「一路順風。」
下次見麵,是下次的事,那一切就下次再說。
他迴到病床前,搬了隻小凳坐下,伏在床沿上,安心地睡去。
一兩個時辰前,衷州城外,一座普通至極的園子。
幾匹馬停在大門前,皆著布衣的騎手下馬上前叩門,很快一名早就候在門房的老僕打著燈籠來開門。
火光映亮為首騎手的麵容,赫然是那位衷州衛指揮使。
「老爺一直沒歇,就等著指揮使來呢。指揮使可用過宵夜?老爺讓老奴給您留了飯菜。」老僕在前領路,一麵熟稔地說著話。
指揮使動容道:「大人既然為某留了,那就請管家熱一熱吧。」
老僕笑嗬嗬地說「應該的」,領他走到老爺所在的花廳,便轉頭去廚房。
廳中四壁徒然,陸潛辛擺著楸枰自弈。
指揮使上前便欲行大禮。
陸潛辛落下一子,道:「坐罷,子建如今官階比老夫高,不必再行禮了。」
「大人於子建,既是恩人,又是伯樂。若無大人當初相救,子建已是刀下亡魂;若無大人接連提攜,又豈有子建今日?」指揮使卻不肯,敬重地向他叩頭。
「往日種種,皆該化為塵煙。」陸潛辛扶他起來,「你既念著恩,那老夫這便讓你還了。」
第二日,賀平和十多名軍士從顧橫之那裏得知了醫館地址,一大早就找過來。
他們看著賀長期的樣子,先是不約而同地爆笑出聲,笑著笑著嘴巴咧不下去了,就圍著病床嚎啕大哭。引得來看病的人頻頻從門口和支起的窗口看他們,沒一會兒,大夫就拿著小掃帚衝過來將他們都給攆了出去。
直到下午,這幫人才求動大夫去而復返。賀長期看著他們的熊樣,無奈道:「看也看了,不迴去還要怎樣?我知道你們的意思,但這迴的事主要也怪我,經驗不夠,否則就能避開。」
軍士卻七嘴八舌地反駁他說:「這怎麽能怪您呢?誰知道那些馬匪如此大膽?」
「他們隻圍不攻,就是因為小賀將軍的武功鎮住了那個匪頭子。」
「對啊,要不是小賀將軍厲害,我們也不一定能把馬完好地交給那些南方軍。」
「……」
若非行動不便,賀長期恨不能捂住整張臉。
而賀今行在外頭,聽賀平將這一路上的遭遇複述了一遍。
賀平最後說:「三千馬匪,就敢打軍馬的主意,真是膽子大得沒邊兒。」
「天災嚴重,災民激增,這樣的匪徒隻會越來越多,日後得提起警惕。」話雖如此,賀今行卻心知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要治本還得從民事上下功夫。
但他尚不知災情如何,也不知朝廷會如何應對。
思慮間,一大幫子穿便服的士兵被趕出來。賀平也聽見了剛剛屋裏的對話,哈哈大笑,「小賀將軍是真能扛啊,在仙慈關就是兩倍三倍地訓練,軍紀守得比我還嚴。」
他說到這裏,見軍士們還在門口推搡,低聲道:「大帥還沒見過他,隻是讓他從步兵做起。」
賀今行見麵便知仙慈關這迴來的是一個百人步兵司,但聽賀平這麽一說,才恍然想通,「做步兵好,大帥是想培養大哥呢。」
在殷侯的治軍理念中,步兵是一切兵種的基礎。
沒有戰車就不能稱為車兵,沒有馬匹就不能稱為騎兵,沒有弓箭就不能稱為弓兵。軍隊裏各種各樣複雜的兵種都依託於他們的武器或者載具,隻有步兵,不需要任何附加之物來證明身份。一個士兵隻要站在戰場上,就可以稱自己為步兵。也隻有步兵,才能最大限度地抗衡天氣與地形限製,勝任所有戰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