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今行仿佛沒有注意到他的動作,專心與麵前的漢子交談。


    又一刻過去,在胡大與劉二唾沫橫飛的痛訴之後,他終於理清了兩邊有今日爭鬥的起因。


    原來這兩撥人分別出自胡家溝與劉家塬,都靠近杉杉穀。穀裏有一大片無主的田地,原來的餘縣令不準大家耕種,所以一直荒著。現在餘縣令走了,沒人壓著,兩個村子就都想把田地據為己有。兩邊之前磋商過幾次,但對於田地分配始終不滿,都覺得對方占了便宜,己方肯定不能吃虧。


    賀今行聽罷,看向劉班頭,「餘縣令不準耕種,想必是有什麽緣由?」


    後者抬手遮著嘴巴小聲告訴他:「那地兒以前種的是毒草,土壤或許也被汙染。餘大人怕種出來的糧食也帶毒,就一直沒準大家耕種。」


    毒草?賀今行「哦」了一聲,想起來杉杉穀是什麽地兒了。


    那座種植蜃心草的山穀,在天化九年被駐防神救口的西北騎兵踏平,雲織縣因此換了一任縣令。新縣令姓餘,名良,字聞道,年年吏部考評都是中等,在雲織縣一任就是六年。


    餘縣令的出身與才幹品行暫且不論,如今右遷知寧西路荼州安縣,也算看到了熬出頭的希望。


    劉班頭的嗓門說小不大,但劉二就跟貼著他的嘴巴似的,立刻反駁說:「都過去這麽久了,土裏有毒也早該消失得一幹二淨。而且那些地很肥的,不種就是虧大了!」


    他沉吟片刻,對兩村的人說:「土地是否被汙染,還需查證。但哪怕沒有被汙染,按律,無主的田地也當歸屬於朝廷,任何人都無權占為己有。但荒地不產糧食不出果,擱置對於朝廷也無益處,你們既住在周邊,由你們耕種上稅,也算合情合理。」


    胡大搓了搓手,搶先說:「縣尊,我們村子就在杉杉穀後麵,比劉家塬更近,我們村應該分多一些!」


    「放屁!」劉二當即朝他臉上啐了一口,「你們胡家溝才幾個人?慣來都是按人頭分地,哪有按距離遠近的?縣尊,我們村裏人更多,就應該分得更多的地!」


    「別急。」賀今行打斷即將爆發的新一輪爭吵,安撫道:「你們的情況我已經了解,但我不能兩眼一摸黑地給你們分地,我得去實地勘察過才好做決定。這樣,你們先迴家,後日再到縣衙來,到時候本縣一定做出判決。」


    胡大與劉二互相排擠著對方,一起喊:「那您可不能偏心眼啊!」


    賀今行含笑應下:「當然不會,諸位可以一齊監督。」


    「真的?」


    「我是縣令,我說話算數。」


    第185章 七


    雲織縣是個很小的縣城,與賀今行去過的江陰縣相比,前者不及後者三分大小。


    地方窮,街道兩邊的房屋也不高,最多兩層,好扛風;皆是平頂,便於留蓄雨水。


    縣衙坐落在十字型主街那一「丨」的盡頭,土牆圍了一圈,在出入口特地用高大的木頭搭了門臉,顯出與周邊其他土房不同的氣派。


    門匾上的「雲織縣衙」四個大字下,還有一行小字——中慶三十六年進士餘聞道親提。


    賀今行盯著匾看了一會兒。


    劉班頭小心翼翼地問:「這是餘大人親手掛的。縣尊您看,要不要取下來,換上您的?」


    「不,這樣就很好。餘縣令非常人,留著匾,可警醒你我。」他淺笑著搖頭,垂下目光。


    進城前才把靴麵的黃沙抖幹淨,此刻又覆上了一層塵土。


    「縣尊說得是,餘大人這字兒還挺好看的。」劉班頭嘿嘿笑了兩聲,進到院裏扯著嗓子喊人,「老湯?老湯!泥水湯!死哪兒去了,咱們縣尊到了!還有其他人,在的都趕緊出來!」


    賀今行也跟著抬腳跨過門檻。


    少頃,一名幹瘦的中年男子匆匆從大堂後麵小跑出來,提著發皺的長袍,兩撇小鬍鬚隨著跑動一擺一擺。


    他站定了,深躬作揖,「屬下湯伯俅,見過賀大人。不知大人到任,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湯縣丞。」賀今行拱手還禮,溫聲道:「本縣獨自前來,並未提前通知,豈能怪你們不迎?」


    「縣尊不怪就好。」湯縣丞拿袖子挨了挨臉頰,伸手來接他的包袱,被擺手謝絕,又說:「大傢夥都出去了,現在衙門裏的人沒多少。縣尊要不先在大堂稍坐,屬下立刻派人去把他們都叫迴來拜見您。


    他不同意,隻道:「他們在外做事,不必因本縣而中斷。本縣既來,日後多得是見麵的時候。你把縣衙的吏役情況給我說一說就行。」同時揮手示意跟著湯縣丞出來的衙役把他的馬牽下去。


    「哎好。」後者立即改口,一邊將他迎進大堂一邊細細道來。


    雲織縣衙下屬官吏有三人,湯縣丞兼任主簿。另有一名教諭姓朱,性格內斂,不愛出風頭。而劉班頭因常帶著一班步快在外晃悠,所以百姓們稱他為「班頭」,但實際官職是縣尉,也兼任巡檢的活兒。


    再有三班衙役各十名,就是衙門裏的所有人手。


    尋常縣衙的差役員額一般是百十來人,富縣大縣多上幾番都是有的,但邊遠貧苦之地肯定不能同論。賀今行來之前就做好了縣衙官差少的心理準備,卻沒想到這麽少。


    「加上我,也就三十四個人。」但他沒急著說多少的問題,而是問:「衙門日常運轉夠用嗎?」


    「夠的夠的,不時還能閑個一天半日的。」湯縣丞語氣謙和,知無不言,顯然有一副好脾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