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塵水搖頭晃腦地說:「非也。要是每天都能看到,那就毫不稀奇,熟視無睹了。」
賀今行也笑道:「日後多走走,就知道走多了是什麽感受。」
三人一起進來,但不能同坐。此次宮宴席位按官階品秩與所屬部衙布置,他們沒有進入崇和殿的資格,也不屬於同一衙門,隻能各自分開。
整個宣京城裏從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合計近八百人,賀今行一眼掃過崇和殿前層次有序的席桌布置,看起來竟與中午傅家的宴席規模相當。
他下意識覺得操辦這迴宮宴的人有點兒意思,待走到殿前廣場左側,被舍人院的同僚們招唿坐下,聽了一耳朵小道消息,才知這迴主事的人正是中宮那位裴皇後。
一名膽大的同僚攏著他們,刻意壓低聲音:「要我說,等會兒這殿裏麵的大戲肯定比這席麵的菜色還要好看。」
舍人院在皇城內,哪怕隻有從七品的中書舍人平素也是日日出入應天門。雖不能過端門,但裏外都是一樣的紅牆黃瓦,看也看膩了,完全不似宮外諸多衙門的低階官員對皇城陌生而敬畏。
是以這話一落,便有其他人附和,很快都笑起來。
賀今行心知這是實話,但時刻記著自己身為朝官的素養還是令他沒有參與進談笑之中。
中書舍人因官職特殊,每日經手各類公文上百數,對朝堂決議與各地方大事的知曉時間,比同級別乃至更高級別的其他官員都要快得多。
但那又如何?舍人院就相當於政事堂的一隻手,在起草抄錄公文的作用之外,最多能再順帶看看內容,卻不能改變其中任何一個字,更無權決定一份發下去的文書該怎麽寫、寫什麽。因為他們沒有參與議事的資格。
若要發揮先知先覺的優勢,那就隻有勾結朝中重臣、泄露朝廷機要一條路可走,而這條路的終點是斬立決。
他想到這裏,出聲讓他們慎言,再三兩句將桌上的話題帶了過去。
夜幕當頭罩下來,又被宮燈火燭撐起。
約莫一刻鍾後,太監尖細而高亢的唱喏在崇華殿中響起,皇帝攜皇後與太後一併駕到。
文武百官皆出列,叩首行大禮。
禮畢過後,內廷大總管奉皇帝之命宣讀聖旨。
但賀今行與諸同僚所在的位置距離殿內丹陛太遠,隻能聽個模糊的聲音,比他們還要靠後的,估計隻能在腦海裏暢想旨意內容。
等到第一遍念完,大總管出得殿外,再行宣旨,還能對照一遍自己是否想岔。
一係列儀式做完,絲竹雅樂即起,大殿外麵冷下來的氣氛重新活泛。
賀今行一麵注意著殿裏的狀況,一麵聽同桌的同僚們講談各種風聞流言。
崇華殿裏又一次宣讀聖旨,這道旨意卻隻留在殿內,沒再出來重宣。
但他不急著猜測是誰得了什麽旨,因為不出盞茶功夫,消息便從殿門裏外傳到了他們這裏。
「侯爺到江南賑災,很得民望,陛下特意在此時當著百官的麵誇讚他。據說賞了不少東西,還特準他此後入朝列班。」
「那今後豈不是常能與侯爺打交道了?」
一幹同僚議論了一番,最後齊齊看向跟著忠義侯一道下江南的賀今行。
「陛下很看重侯爺。」他跟著點頭,對江南之行卻不多說。
同僚們也不強求,問了些零碎的小問題便作罷。
賀今行望向雄偉的大殿,神色平靜。
忽然間,卻聽到他們所在廣場邊緣下麵的階梯上傳來一聲沉悶的低響。他立刻循聲看去,幾息後,一名內侍牽著繩走上台階,四名內侍在左右相護。
順著那一截兒臂粗的麻繩到最後,竟是一頭體格壯碩非同尋常的黑牛。
宮道周邊幾桌人都看到了這頭牛,紛紛驚訝出聲。
「怎麽把大黑牛給牽到宮裏來了?還皇然到了大殿之前?」
「諸位大人快把下巴收起來些。」領頭的那名內侍開口便是笑,還賣了個關子,「這可不是普通的牛。」
這群品秩不高的末流官員明知無根的太監最是踩低捧高,被嘲諷沒見識,也隻能訕笑一陣。
賀今行仔細盯著那頭牛,不自覺皺眉,「這難道是青牛?」
聲音不高不低,恰好令周遭所有人都能聽見。
昔年老子倒騎青牛出函穀關,留下一傳世奇書《道德經》,就此超脫凡俗,大隱於世。
世人多傳其已得道成聖,是以認為青牛示道。
而這「道」,可不正合當今陛下之意向。
眾人沒幾個不知這段典故的,急忙定睛一看。
原來那大牛通體純青,因夜色濃重,才被一眼誤以為是黑毛牛。
「是了。」那內侍得意地點頭,抖著袖子給他們解釋:「這是傅大人特意為陛下從寧西路尋來的祥瑞。」
話罷,便指使一眾下屬,「快快將神牛請到殿前去候著,說不得陛下就該宣見了。」
眾人又瞧著那青牛隨內侍走向殿門,所到之處引發低唿連連。
舍人院的舍人們迴頭又湊成了一圈,「乖乖,寧西路尋來的,傅大人瞞得可真緊啊。」
「近兩個月寧西路沒什麽大事啊,能說的就一宗,荼州要借工部的人去尋礦。但這去年到今年也借了好幾迴了。」
「……難道這迴讓傅大人給尋著了?」
賀今行卻想到了前次休沐,老師所說的傅禹成脫身保命之法。
賀今行也笑道:「日後多走走,就知道走多了是什麽感受。」
三人一起進來,但不能同坐。此次宮宴席位按官階品秩與所屬部衙布置,他們沒有進入崇和殿的資格,也不屬於同一衙門,隻能各自分開。
整個宣京城裏從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合計近八百人,賀今行一眼掃過崇和殿前層次有序的席桌布置,看起來竟與中午傅家的宴席規模相當。
他下意識覺得操辦這迴宮宴的人有點兒意思,待走到殿前廣場左側,被舍人院的同僚們招唿坐下,聽了一耳朵小道消息,才知這迴主事的人正是中宮那位裴皇後。
一名膽大的同僚攏著他們,刻意壓低聲音:「要我說,等會兒這殿裏麵的大戲肯定比這席麵的菜色還要好看。」
舍人院在皇城內,哪怕隻有從七品的中書舍人平素也是日日出入應天門。雖不能過端門,但裏外都是一樣的紅牆黃瓦,看也看膩了,完全不似宮外諸多衙門的低階官員對皇城陌生而敬畏。
是以這話一落,便有其他人附和,很快都笑起來。
賀今行心知這是實話,但時刻記著自己身為朝官的素養還是令他沒有參與進談笑之中。
中書舍人因官職特殊,每日經手各類公文上百數,對朝堂決議與各地方大事的知曉時間,比同級別乃至更高級別的其他官員都要快得多。
但那又如何?舍人院就相當於政事堂的一隻手,在起草抄錄公文的作用之外,最多能再順帶看看內容,卻不能改變其中任何一個字,更無權決定一份發下去的文書該怎麽寫、寫什麽。因為他們沒有參與議事的資格。
若要發揮先知先覺的優勢,那就隻有勾結朝中重臣、泄露朝廷機要一條路可走,而這條路的終點是斬立決。
他想到這裏,出聲讓他們慎言,再三兩句將桌上的話題帶了過去。
夜幕當頭罩下來,又被宮燈火燭撐起。
約莫一刻鍾後,太監尖細而高亢的唱喏在崇華殿中響起,皇帝攜皇後與太後一併駕到。
文武百官皆出列,叩首行大禮。
禮畢過後,內廷大總管奉皇帝之命宣讀聖旨。
但賀今行與諸同僚所在的位置距離殿內丹陛太遠,隻能聽個模糊的聲音,比他們還要靠後的,估計隻能在腦海裏暢想旨意內容。
等到第一遍念完,大總管出得殿外,再行宣旨,還能對照一遍自己是否想岔。
一係列儀式做完,絲竹雅樂即起,大殿外麵冷下來的氣氛重新活泛。
賀今行一麵注意著殿裏的狀況,一麵聽同桌的同僚們講談各種風聞流言。
崇華殿裏又一次宣讀聖旨,這道旨意卻隻留在殿內,沒再出來重宣。
但他不急著猜測是誰得了什麽旨,因為不出盞茶功夫,消息便從殿門裏外傳到了他們這裏。
「侯爺到江南賑災,很得民望,陛下特意在此時當著百官的麵誇讚他。據說賞了不少東西,還特準他此後入朝列班。」
「那今後豈不是常能與侯爺打交道了?」
一幹同僚議論了一番,最後齊齊看向跟著忠義侯一道下江南的賀今行。
「陛下很看重侯爺。」他跟著點頭,對江南之行卻不多說。
同僚們也不強求,問了些零碎的小問題便作罷。
賀今行望向雄偉的大殿,神色平靜。
忽然間,卻聽到他們所在廣場邊緣下麵的階梯上傳來一聲沉悶的低響。他立刻循聲看去,幾息後,一名內侍牽著繩走上台階,四名內侍在左右相護。
順著那一截兒臂粗的麻繩到最後,竟是一頭體格壯碩非同尋常的黑牛。
宮道周邊幾桌人都看到了這頭牛,紛紛驚訝出聲。
「怎麽把大黑牛給牽到宮裏來了?還皇然到了大殿之前?」
「諸位大人快把下巴收起來些。」領頭的那名內侍開口便是笑,還賣了個關子,「這可不是普通的牛。」
這群品秩不高的末流官員明知無根的太監最是踩低捧高,被嘲諷沒見識,也隻能訕笑一陣。
賀今行仔細盯著那頭牛,不自覺皺眉,「這難道是青牛?」
聲音不高不低,恰好令周遭所有人都能聽見。
昔年老子倒騎青牛出函穀關,留下一傳世奇書《道德經》,就此超脫凡俗,大隱於世。
世人多傳其已得道成聖,是以認為青牛示道。
而這「道」,可不正合當今陛下之意向。
眾人沒幾個不知這段典故的,急忙定睛一看。
原來那大牛通體純青,因夜色濃重,才被一眼誤以為是黑毛牛。
「是了。」那內侍得意地點頭,抖著袖子給他們解釋:「這是傅大人特意為陛下從寧西路尋來的祥瑞。」
話罷,便指使一眾下屬,「快快將神牛請到殿前去候著,說不得陛下就該宣見了。」
眾人又瞧著那青牛隨內侍走向殿門,所到之處引發低唿連連。
舍人院的舍人們迴頭又湊成了一圈,「乖乖,寧西路尋來的,傅大人瞞得可真緊啊。」
「近兩個月寧西路沒什麽大事啊,能說的就一宗,荼州要借工部的人去尋礦。但這去年到今年也借了好幾迴了。」
「……難道這迴讓傅大人給尋著了?」
賀今行卻想到了前次休沐,老師所說的傅禹成脫身保命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