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完便不再開口,不急不躁地等。
許久,屏風後才響起第二道聲音,好似嗓子傷了一般,沙啞得雌雄莫辯,「這就是原因?」
王玡天彎起笑眼,「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鬆江占東北,仙慈關據西北,隻要我們聯姻,江水以北,就是我們說了算。若我能就此在漢中站住腳,江南也不愁攏不下來。」
「京畿也在江水以北。」
「能站住腳的前提,自然是為陛下賣命。」王玡天站起來,走向屏風,一步一說:「皇嬴之外的三姓,該換一換了。」
「拿我嫁衣作你腳踏,這路哪有這麽好走的?」
「若郡主願嫁,雁迴直達仙慈關的糧道,就是在下的聘禮。日後夫婦一體,自然禍福同擔同享。」
「雁迴到仙慈關,中間橫著的可不止寧西,還有牙山和雩關。」
「長公主的駙馬姓『秦』,兒子姓『嬴』,與我王氏何幹?」
「你父親王喻玄與駙馬是八拜之交,你叔父王正玄是裴孟檀的副手,你卻說與你王氏無關。」
「八拜之交論起親緣也是八竿子打不著,正如叔父隻是叔父,夫妻卻是夫妻。若我是西北軍的姑爺,郡主來日就是鬆江路的主母。」
「來日太長。」屏風後的聲音頓了頓,「你說實話罷。」
王玡天斂去笑容,嘆道:「長安郡主不愧是長安郡主。」
「那我就掏心窩子給郡主看吧。」他走到屏風前一尺處站定,「我聽說柳飛雁和柳逾言死在江水上,許輕名已趕迴臨州,就猜到有人要來我稷州借糧。這人一來,就是把我架在火上烤,我自然要反將迴去。思來想去,稷州之內,隻能靠郡主拉一把。」
他再次疊掌一拜,「玡天求娶之心是真,天地可鑑。雖無男女之情,但想必郡主也不是耽於兒女情長之人,你我聯姻就是互相最好的選擇。」
隔著一道屏風的人沒有及時地迴答,卻聽一聲輕響,他循聲看去。幾根指尖搭上屏風,將其慢慢摺疊,隨後,半截白得顯眼的紗布從他眼前劃過。
他迅速抬頭,恰與一雙桃花瓣似的眼相對。那雙眸子極具個人特色,他似乎見過。
花燈,高樓,浩瀚夜空。
打馬過長街,特意仰頭望見的那一眼。
「原來是你。」
王玡天驚訝了一瞬,便從容地後退,「我一開始還以為剛剛帶我來的那個女人是郡主。」
「我確實不是,但你可以當我是。」賀今行也想起那一天,但街頭相視之交,甚至算不上淵源,實在沒有深言的必要。
「長安郡主,是個男的?」
他握拳輕咳,用先前的沙啞音色說:「一點技巧罷了。」
王玡天將他上下掃視一遍,笑道:「郡主過謙了。」
賀今行沒再接話,走到堂上坐下。
他繞路緊趕慢趕才提前趕到,本欲化裝,可人在這一年多裏長高了好幾寸,從前作為郡主時備的兩套騎裝再穿不下,一時又無法另置,隻能作罷。
至於他一身所學,皆為生存,不足道。
「男也好,女也罷,我需要的隻是長安郡主這個身份,我甚至可以為你遮掩。」王玡天卻沒跟著過去,而是退到自己先前的位置,好整以暇地盤坐下來,「你覺得怎麽樣?」
「王大人,我們西北軍從上到下都沒有嫁娶的打算。」賀今行不為所動,平靜地說:「我此來目的,你也知道,是為借糧。」
「怎麽借,借給誰?」
「自然是借五穀,雜糧也行,給江南百姓。」
王玡天自下而上地看著他,說:「齊宗源鋃鐺入獄,柳氏商行就此覆滅,許輕名去而復返,足可見秦毓章要保江南。江南洪災百年不遇,江南又是商經之地,不存糧,要挺過去,自然就得來稷州借糧。我知稷州的委任狀,還是秦相爺批的紅。於情於理,我似乎都該借。」
這「似乎」二字令賀今行的眉心瞬間皺起,但他沒急著迴應,而是等對方的後話。
「可是,」王玡天微微笑道:「陛下親點忠義侯為欽差,裴孟檀又派了沈亦德這麽個人跟著來江南,光太平盪堰塞湖一事就針鋒相對,你死我活。你說他們會希望我借糧給你和許輕名麽?」
他所說果然如賀今行所想,少年沉默片刻,再道:「官場傾軋,禍不及百姓。若再無糧賑濟,屍橫遍野,路遺白骨,民變就在眼前。」
「民變也隻是一小撮,敢於反抗的人自古就是百裏挑一。江南四州兩萬衛軍,若有暴動,正好藉機平亂,多死一波人,賑濟的壓力就小一點。」
「野火可以燎原,江南人口千萬之巨,民變一起,非輕易可以平息。」賀今行搖了搖頭,「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王大人對百姓之能估得太低。」
「非我低估。而是我借也錯,不借也錯,我能怎麽辦?民變再嚴重,又豈是你我能擋得住?」王玡天說得慷慨憤怒,麵上卻帶著笑意:「隻有『拖』字一訣,等朝廷下令,不管什麽命令,我到時再嚴格執行就是。」
等到朝堂相爭有定論,那就什麽都來不及了。
賀今行嘆了口氣,直接問:「王大人要怎樣才肯借糧?」
他拿出此行所攜的全部文書,「王大人可要看看?」
王玡天起身上前,卻沒接文書,而是拱手道:「在下一開始就說過,是為向郡主求親而來。不知郡主對這門親事的看法是?」
許久,屏風後才響起第二道聲音,好似嗓子傷了一般,沙啞得雌雄莫辯,「這就是原因?」
王玡天彎起笑眼,「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鬆江占東北,仙慈關據西北,隻要我們聯姻,江水以北,就是我們說了算。若我能就此在漢中站住腳,江南也不愁攏不下來。」
「京畿也在江水以北。」
「能站住腳的前提,自然是為陛下賣命。」王玡天站起來,走向屏風,一步一說:「皇嬴之外的三姓,該換一換了。」
「拿我嫁衣作你腳踏,這路哪有這麽好走的?」
「若郡主願嫁,雁迴直達仙慈關的糧道,就是在下的聘禮。日後夫婦一體,自然禍福同擔同享。」
「雁迴到仙慈關,中間橫著的可不止寧西,還有牙山和雩關。」
「長公主的駙馬姓『秦』,兒子姓『嬴』,與我王氏何幹?」
「你父親王喻玄與駙馬是八拜之交,你叔父王正玄是裴孟檀的副手,你卻說與你王氏無關。」
「八拜之交論起親緣也是八竿子打不著,正如叔父隻是叔父,夫妻卻是夫妻。若我是西北軍的姑爺,郡主來日就是鬆江路的主母。」
「來日太長。」屏風後的聲音頓了頓,「你說實話罷。」
王玡天斂去笑容,嘆道:「長安郡主不愧是長安郡主。」
「那我就掏心窩子給郡主看吧。」他走到屏風前一尺處站定,「我聽說柳飛雁和柳逾言死在江水上,許輕名已趕迴臨州,就猜到有人要來我稷州借糧。這人一來,就是把我架在火上烤,我自然要反將迴去。思來想去,稷州之內,隻能靠郡主拉一把。」
他再次疊掌一拜,「玡天求娶之心是真,天地可鑑。雖無男女之情,但想必郡主也不是耽於兒女情長之人,你我聯姻就是互相最好的選擇。」
隔著一道屏風的人沒有及時地迴答,卻聽一聲輕響,他循聲看去。幾根指尖搭上屏風,將其慢慢摺疊,隨後,半截白得顯眼的紗布從他眼前劃過。
他迅速抬頭,恰與一雙桃花瓣似的眼相對。那雙眸子極具個人特色,他似乎見過。
花燈,高樓,浩瀚夜空。
打馬過長街,特意仰頭望見的那一眼。
「原來是你。」
王玡天驚訝了一瞬,便從容地後退,「我一開始還以為剛剛帶我來的那個女人是郡主。」
「我確實不是,但你可以當我是。」賀今行也想起那一天,但街頭相視之交,甚至算不上淵源,實在沒有深言的必要。
「長安郡主,是個男的?」
他握拳輕咳,用先前的沙啞音色說:「一點技巧罷了。」
王玡天將他上下掃視一遍,笑道:「郡主過謙了。」
賀今行沒再接話,走到堂上坐下。
他繞路緊趕慢趕才提前趕到,本欲化裝,可人在這一年多裏長高了好幾寸,從前作為郡主時備的兩套騎裝再穿不下,一時又無法另置,隻能作罷。
至於他一身所學,皆為生存,不足道。
「男也好,女也罷,我需要的隻是長安郡主這個身份,我甚至可以為你遮掩。」王玡天卻沒跟著過去,而是退到自己先前的位置,好整以暇地盤坐下來,「你覺得怎麽樣?」
「王大人,我們西北軍從上到下都沒有嫁娶的打算。」賀今行不為所動,平靜地說:「我此來目的,你也知道,是為借糧。」
「怎麽借,借給誰?」
「自然是借五穀,雜糧也行,給江南百姓。」
王玡天自下而上地看著他,說:「齊宗源鋃鐺入獄,柳氏商行就此覆滅,許輕名去而復返,足可見秦毓章要保江南。江南洪災百年不遇,江南又是商經之地,不存糧,要挺過去,自然就得來稷州借糧。我知稷州的委任狀,還是秦相爺批的紅。於情於理,我似乎都該借。」
這「似乎」二字令賀今行的眉心瞬間皺起,但他沒急著迴應,而是等對方的後話。
「可是,」王玡天微微笑道:「陛下親點忠義侯為欽差,裴孟檀又派了沈亦德這麽個人跟著來江南,光太平盪堰塞湖一事就針鋒相對,你死我活。你說他們會希望我借糧給你和許輕名麽?」
他所說果然如賀今行所想,少年沉默片刻,再道:「官場傾軋,禍不及百姓。若再無糧賑濟,屍橫遍野,路遺白骨,民變就在眼前。」
「民變也隻是一小撮,敢於反抗的人自古就是百裏挑一。江南四州兩萬衛軍,若有暴動,正好藉機平亂,多死一波人,賑濟的壓力就小一點。」
「野火可以燎原,江南人口千萬之巨,民變一起,非輕易可以平息。」賀今行搖了搖頭,「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王大人對百姓之能估得太低。」
「非我低估。而是我借也錯,不借也錯,我能怎麽辦?民變再嚴重,又豈是你我能擋得住?」王玡天說得慷慨憤怒,麵上卻帶著笑意:「隻有『拖』字一訣,等朝廷下令,不管什麽命令,我到時再嚴格執行就是。」
等到朝堂相爭有定論,那就什麽都來不及了。
賀今行嘆了口氣,直接問:「王大人要怎樣才肯借糧?」
他拿出此行所攜的全部文書,「王大人可要看看?」
王玡天起身上前,卻沒接文書,而是拱手道:「在下一開始就說過,是為向郡主求親而來。不知郡主對這門親事的看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