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上朝前竭力束得齊整的滿頭白髮,仍有幾縷脫了髮簪束縛,飄動於微風中。
群臣注視著他,直到他跨出崇華殿的大門,軟倒於地。
瘦如柴的骨頭輕飄飄地倒在殿前青磚上,卻在群心中砸出了如山陵崩倒的聲響。
「孟大人!」
明德帝看著朝臣湧向殿門,緋紫官袍融作一團,眼前驟然一黑,不可自製地向後趔趄一步。順喜趕忙攙住他,驚叫道:「陛下!」
他強撐著擺手,從牙縫裏傳出命令,「傳太醫,朕不準他死!」
順喜立刻高聲唱道:「傳太醫——」
朝會自然解散,裴孟檀帶著人將孟若愚移去端門的直房;內侍們抬著皇帝迴了抱樸殿,走前奉命叫上了秦相爺。
「陛下是氣急攻心,怒火上頭,臣開副清心寧神的方子,三五碗湯藥便好。」太醫為皇帝診完脈,勸道:「但恕臣直言,陛下還是少動怒的好。」
明德帝閉著眼,微微頷首,太醫便自覺告退。
殿裏的宮人也悄無聲息地退到殿外。
又過許久,明德帝忽地開口說道:「先帝在時,有諸位兄弟如珠如玉,朕隻想著做個閑散富貴的王爺,從未對這把椅子有過任何想法。」
他語調極慢,像是尚未緩過神,又像是沉浸在了迴憶之中。
「可誰知他們爭得那麽厲害,一朝同歸於盡,皇位竟輪到了朕頭上。」
「朕剛即位時,底下朝臣麵上不顯,但心裏怕是都在說朕無才無德,是撞了大運,才能繼承正統。」
「朕都知道,但朕自認大度,由著他們私下議論,從未因此苛責過任何一個人。」
「朕即位十五年,兢兢業業,沒有一日敢放心大膽地睡個好覺,就怕大行之後,無顏去見先帝。可今日,卻被歷經兩朝的老臣指著鼻子罵。」
「毓章啊,你說朕,是不是真的有哪裏出了差錯?」
下首靜坐半晌的秦毓章聽到問詢,才起身迴道:「陛下不爭而得,既可證明陛下乃天命所歸。」
他頓了片刻,再道:「孟大人是高山之石,光風霽月,天地可鑑。但孤高太久,不沾泥地,難免脫離實際,不知幽微處的艱難。」
「陛下何必與他計較。」
「是啊,陛下。孟大人向來剛直,轉不過彎兒,何必與他計較。」順喜也捧著寶匣上前來,一麵輕聲勸慰,一麵打開匣子,「陛下,該進仙丹了。」
明德帝嘆了口氣,端起手邊的銀碗,碗裏是專門服丹用的紅泉水。正欲飲時,便聽見一個小內侍在殿外輕聲喊「陛下」。
皇帝一眼掃過去,內侍嚇得「撲通」跪地,抖著聲音道:「啟稟陛下,孟大人……卒了!」
順喜沒來得及製止,立刻心道糟糕。
就見明德帝閉了閉眼,然後一下子將手邊所有東西都摔了出去。
秦毓章立於原地,不躲不閃,甚至連眼睛都沒眨一下。
銀碗,丹匣,連帶仙丹,盡皆滾到他腳邊。
第086章 八
順喜小心帶上抱樸殿的大門,不發出半點聲息。
三四個小內侍前來攙扶著他下到丹墀,先前稟報孟若愚離世的小內侍正在一旁直挺挺地跪著,看到他,膝行前來,抱著他的腿哭道:「老祖宗,小的知錯了。」
他沒有踹開這個小徒弟,閉了閉眼,壓著聲音斥責道:「不長記性!」
「我囑咐過你們多少迴,萬勿在陛下進丹時打擾,要因此傷了陛下龍體,你們有幾個腦袋能頂得住?」
「小的知錯,小的該死。」那小內侍鬆了手,左右開弓,哭一句自扇一巴掌,白嫩的臉上沒一會兒便見腫。
其他幾個跟著的內侍也紛紛垂首肅容,一時隻有清脆的巴掌聲不斷。
半晌,順喜長出一口氣,「行了,錯已鑄成,就算把你這張皮扇下來又有什麽用?好在陛下仁德,不與你計較。你這段時日就別在禦前呆著礙眼了。」
「謝陛下,謝老祖宗。」那小內侍停手磕頭。
順喜搖頭,瞥見一黑衣挎刀的人影走過來,遂斂了神色,低聲道:「陳統領迴來了,陛下正在打坐。」
「喜公公。」陳林迴了禮,頷首以示知曉,大步不停。
順喜皺眉迴頭,隻一瞬,目光便從對方的背影移到料峭的飛簷,再到無垠的高天。
長空碧藍如洗。
秋石圍場。
晚霞鋪滿山坡,十餘匹駿馬踩著風衝下來,剎在平野上專供休憩的亭台前。
為首的少女下了馬,揉了揉馬兒的耳朵,才取下鞍後掛著的幾隻野雉,走向一直在亭中作畫的好友。
「阿書,你看!」
傅景書瞟了她一眼,聲音淺淡:「有進步,能獵到活物了。」
「多虧有匹好馬,我覺得再沒有比雲騅更貼心的馬了。」裴芷因把獵物交給對方的侍從,「都拿迴去給你家小姐燉湯喝罷。」
然後俯身去看石桌上的畫。
紙上曠野雲霞之間,傅景書以寥寥幾筆勾出一抹揚鞭策馬的人影,同時說:「馬好,送馬來的人也不錯。」
「真好看。」裴芷因誇讚完,偏頭對上一道清淩淩的目光,仿佛在問她「是也不是」。
她抿著唇思量片刻,然後坦然地綻開笑容,「你說得對。」
傅景書也微微笑起來,讓明岄抱著她下亭台,到外麵看看。
恰這時,圍場入口的方向趕來兩個小廝,一個裴家的一個傅家的,匆忙請安後,各自在自家小姐的耳邊低語幾句。
群臣注視著他,直到他跨出崇華殿的大門,軟倒於地。
瘦如柴的骨頭輕飄飄地倒在殿前青磚上,卻在群心中砸出了如山陵崩倒的聲響。
「孟大人!」
明德帝看著朝臣湧向殿門,緋紫官袍融作一團,眼前驟然一黑,不可自製地向後趔趄一步。順喜趕忙攙住他,驚叫道:「陛下!」
他強撐著擺手,從牙縫裏傳出命令,「傳太醫,朕不準他死!」
順喜立刻高聲唱道:「傳太醫——」
朝會自然解散,裴孟檀帶著人將孟若愚移去端門的直房;內侍們抬著皇帝迴了抱樸殿,走前奉命叫上了秦相爺。
「陛下是氣急攻心,怒火上頭,臣開副清心寧神的方子,三五碗湯藥便好。」太醫為皇帝診完脈,勸道:「但恕臣直言,陛下還是少動怒的好。」
明德帝閉著眼,微微頷首,太醫便自覺告退。
殿裏的宮人也悄無聲息地退到殿外。
又過許久,明德帝忽地開口說道:「先帝在時,有諸位兄弟如珠如玉,朕隻想著做個閑散富貴的王爺,從未對這把椅子有過任何想法。」
他語調極慢,像是尚未緩過神,又像是沉浸在了迴憶之中。
「可誰知他們爭得那麽厲害,一朝同歸於盡,皇位竟輪到了朕頭上。」
「朕剛即位時,底下朝臣麵上不顯,但心裏怕是都在說朕無才無德,是撞了大運,才能繼承正統。」
「朕都知道,但朕自認大度,由著他們私下議論,從未因此苛責過任何一個人。」
「朕即位十五年,兢兢業業,沒有一日敢放心大膽地睡個好覺,就怕大行之後,無顏去見先帝。可今日,卻被歷經兩朝的老臣指著鼻子罵。」
「毓章啊,你說朕,是不是真的有哪裏出了差錯?」
下首靜坐半晌的秦毓章聽到問詢,才起身迴道:「陛下不爭而得,既可證明陛下乃天命所歸。」
他頓了片刻,再道:「孟大人是高山之石,光風霽月,天地可鑑。但孤高太久,不沾泥地,難免脫離實際,不知幽微處的艱難。」
「陛下何必與他計較。」
「是啊,陛下。孟大人向來剛直,轉不過彎兒,何必與他計較。」順喜也捧著寶匣上前來,一麵輕聲勸慰,一麵打開匣子,「陛下,該進仙丹了。」
明德帝嘆了口氣,端起手邊的銀碗,碗裏是專門服丹用的紅泉水。正欲飲時,便聽見一個小內侍在殿外輕聲喊「陛下」。
皇帝一眼掃過去,內侍嚇得「撲通」跪地,抖著聲音道:「啟稟陛下,孟大人……卒了!」
順喜沒來得及製止,立刻心道糟糕。
就見明德帝閉了閉眼,然後一下子將手邊所有東西都摔了出去。
秦毓章立於原地,不躲不閃,甚至連眼睛都沒眨一下。
銀碗,丹匣,連帶仙丹,盡皆滾到他腳邊。
第086章 八
順喜小心帶上抱樸殿的大門,不發出半點聲息。
三四個小內侍前來攙扶著他下到丹墀,先前稟報孟若愚離世的小內侍正在一旁直挺挺地跪著,看到他,膝行前來,抱著他的腿哭道:「老祖宗,小的知錯了。」
他沒有踹開這個小徒弟,閉了閉眼,壓著聲音斥責道:「不長記性!」
「我囑咐過你們多少迴,萬勿在陛下進丹時打擾,要因此傷了陛下龍體,你們有幾個腦袋能頂得住?」
「小的知錯,小的該死。」那小內侍鬆了手,左右開弓,哭一句自扇一巴掌,白嫩的臉上沒一會兒便見腫。
其他幾個跟著的內侍也紛紛垂首肅容,一時隻有清脆的巴掌聲不斷。
半晌,順喜長出一口氣,「行了,錯已鑄成,就算把你這張皮扇下來又有什麽用?好在陛下仁德,不與你計較。你這段時日就別在禦前呆著礙眼了。」
「謝陛下,謝老祖宗。」那小內侍停手磕頭。
順喜搖頭,瞥見一黑衣挎刀的人影走過來,遂斂了神色,低聲道:「陳統領迴來了,陛下正在打坐。」
「喜公公。」陳林迴了禮,頷首以示知曉,大步不停。
順喜皺眉迴頭,隻一瞬,目光便從對方的背影移到料峭的飛簷,再到無垠的高天。
長空碧藍如洗。
秋石圍場。
晚霞鋪滿山坡,十餘匹駿馬踩著風衝下來,剎在平野上專供休憩的亭台前。
為首的少女下了馬,揉了揉馬兒的耳朵,才取下鞍後掛著的幾隻野雉,走向一直在亭中作畫的好友。
「阿書,你看!」
傅景書瞟了她一眼,聲音淺淡:「有進步,能獵到活物了。」
「多虧有匹好馬,我覺得再沒有比雲騅更貼心的馬了。」裴芷因把獵物交給對方的侍從,「都拿迴去給你家小姐燉湯喝罷。」
然後俯身去看石桌上的畫。
紙上曠野雲霞之間,傅景書以寥寥幾筆勾出一抹揚鞭策馬的人影,同時說:「馬好,送馬來的人也不錯。」
「真好看。」裴芷因誇讚完,偏頭對上一道清淩淩的目光,仿佛在問她「是也不是」。
她抿著唇思量片刻,然後坦然地綻開笑容,「你說得對。」
傅景書也微微笑起來,讓明岄抱著她下亭台,到外麵看看。
恰這時,圍場入口的方向趕來兩個小廝,一個裴家的一個傅家的,匆忙請安後,各自在自家小姐的耳邊低語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