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厭深頷首道:「從往年的科場試題就能看出風格。若是裴孟檀出題,有可能順著陛下往敬天法地、禮用祭祀的方向走,但秦毓章不會。」
「再者,陛下無論喜好什麽做了什麽,他最先最大的身份都是天子,是滿朝文武的君王,是天下百姓的共主。我仕途短暫,不諳為官之道,幾十年隻摸索出這一點,你們可以做個參考。」
他歇了片刻,接著伸出中指,「其二,科舉策製本義為『以災異風俗策製舉人』,又有秦毓章做主考,策製更有可能偏重時政經要,即所謂『時務策』。」
「時間以上一屆科舉結束為起點,至今次殿試止。」
「這三年發生過什麽,什麽才算大事?」幾個少年人麵麵相覷。
賀今行一時想起許多事,又一時不知該怎麽和殿試策問相聯繫。
「就說去年,江北幹旱,漢中洪澇,廣泉路颶風,鬆江路雪災。」張厭深一一細說:「首先,為何災害頻出,該怎麽救災,如何安撫災民,恢復民生經濟,又如何預防?」
「其次,重明湖貪腐案,地方虛報,朝官勾結,上欺朝廷,下損百姓,該怎麽抑製這股風氣,避免類似案情的出現?賑災銀該怎麽撥、怎麽用,又怎麽確保用到實處?」
「再者,朝廷每年出錢出力修堤壩、疏浚河道,但仍旱澇不保,為什麽?又該如何修治河工水利,惠及民生倉儲?」
「朝廷,會問怎麽處理貪腐?」晏塵水遲疑著問,滿臉都是「我不信」。
裴明憫也委婉地說:「吏治畢竟涉及考官自身,若真是問怎麽肅清吏治,這……」
張厭深說得有些熱,慢悠悠搖著蒲扇,和藹地笑道:「我說這些,不止是針對科考策製。科舉乃為國求賢之製,此時讓你們做文章,登科入第後便是讓你們為官做決策。但做官不是做文章,不能隻是紙上談兵,要躬行入世,要關注時政、重視民生,花架子隻能一時唬人,終究會被推倒。」
「天下大局包羅萬象,官府政事涉及方方麵麵,不論你們站得低還是高,是執行者還是決策者,都應該知道你們所麵對的是什麽、為什麽,再去思考該怎麽解決,才能一步接一步地走下去,從花架子變成真正的中流砥柱、國之棟樑。」
「不管吏治如何,科舉的本意不會變。難道朝堂之上有奸佞貪腐之徒,你們便不去參加殿試、不入仕途、不做這官了嗎?」
「當然不是!」
少年們紛紛起身,一齊作揖,「學生受教。」
「你們考慮的並非沒有道理,但今天我不多說。」張厭深收了笑,繼續前言:「最後,便是去歲末以來最大的問題,朝堂上吵了數迴的國庫虧空。朝廷可以一時缺少國用,但不能一直沒有經費,該怎麽填補虧空,豐裕國庫,這是迫在眉睫的需求。若規定以條陳辦法的方式做策對,不必涉及其他,相對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出題點。」
他沉吟片刻,「若是我參加這一科,便會押一個填補虧空,再加賑災防災的題眼。」
少年們或點頭,或若有所思。
太陽當空,攜香叫大家吃飯,正好長桌沒有收拾,便幹脆把飯菜擺在院子裏。
賀今行去攙張厭深起身,後者撐著他的手臂走了兩步,慢慢說道:「秦毓章選人,選的是能解決問題的人。我再次提醒你們,內容第一,形式在後。」
「我記著了,老師放心。」
此後幾日,少年們便都在為殿試做文章策對。不止張厭深所說的那幾條,他們還要往更深更廣處挖掘。
會試已過,正是交際的時候,不少同科來遞名帖敘交情,今日賞花明日會詩的邀請絡繹不絕,通通被婉言謝絕。
這日下午,賀今行在院子裏寫字,又聽敲門聲響起。
他無奈停筆去開門,站在門外的人卻出乎意料。
「大哥?」
賀長期一身星藍長袍,抱臂而立,上下打量他一番,「還成,元夕看得不仔細,現下看果然長高了不少。」
「肯定的呀。」賀今行跨下台階,抬手搭在自己額頂和對方比劃了一下,「可惜還是差大哥一點。」
他露出笑容:「張先生和明憫都在,大哥要不進去坐一坐?」
「要是不比小弟高,還做什麽大哥?」賀長期挑眉道:「不過我就不進去了,你快去換身衣服,我帶你去找大伯父。」
「誒?」
「算了,你小子估計沒幾件好衣裳。上街買新衣吧,走。」
「等等,我向他們說一聲!」
臨近傍晚,飯館客棧生意開始火熱,街上溜達的人不少。
賀長期大步流星,狀似隨意地問:「聽說你和張先生一起來的,有了新朋友,所以不給我寫信?」
這一句話轉了兩折,賀今行硬生生咽下到喉嚨口的「是」字,茫然道:「需要寫信嗎?大哥你不也沒給我寫嗎?」
賀長期看他一眼,「你沒告訴我地址啊。」
「?」賀今行腹誹,難道你就告訴我了嗎?但看著即將踏進的成衣鋪,說:「以後給大哥寫,隻要我知道地址。」
「這還差不多。」
掌櫃迎上來,賀長期指著自家倒黴兄弟說:「就我身上的顏色款式,給他來一套。」然後看著對方乖乖地跟掌櫃去量尺寸,莫名有些高興。
他曾經不止一次想,要是有個妹妹就好了,但現在覺得,弟弟也不錯。
「再者,陛下無論喜好什麽做了什麽,他最先最大的身份都是天子,是滿朝文武的君王,是天下百姓的共主。我仕途短暫,不諳為官之道,幾十年隻摸索出這一點,你們可以做個參考。」
他歇了片刻,接著伸出中指,「其二,科舉策製本義為『以災異風俗策製舉人』,又有秦毓章做主考,策製更有可能偏重時政經要,即所謂『時務策』。」
「時間以上一屆科舉結束為起點,至今次殿試止。」
「這三年發生過什麽,什麽才算大事?」幾個少年人麵麵相覷。
賀今行一時想起許多事,又一時不知該怎麽和殿試策問相聯繫。
「就說去年,江北幹旱,漢中洪澇,廣泉路颶風,鬆江路雪災。」張厭深一一細說:「首先,為何災害頻出,該怎麽救災,如何安撫災民,恢復民生經濟,又如何預防?」
「其次,重明湖貪腐案,地方虛報,朝官勾結,上欺朝廷,下損百姓,該怎麽抑製這股風氣,避免類似案情的出現?賑災銀該怎麽撥、怎麽用,又怎麽確保用到實處?」
「再者,朝廷每年出錢出力修堤壩、疏浚河道,但仍旱澇不保,為什麽?又該如何修治河工水利,惠及民生倉儲?」
「朝廷,會問怎麽處理貪腐?」晏塵水遲疑著問,滿臉都是「我不信」。
裴明憫也委婉地說:「吏治畢竟涉及考官自身,若真是問怎麽肅清吏治,這……」
張厭深說得有些熱,慢悠悠搖著蒲扇,和藹地笑道:「我說這些,不止是針對科考策製。科舉乃為國求賢之製,此時讓你們做文章,登科入第後便是讓你們為官做決策。但做官不是做文章,不能隻是紙上談兵,要躬行入世,要關注時政、重視民生,花架子隻能一時唬人,終究會被推倒。」
「天下大局包羅萬象,官府政事涉及方方麵麵,不論你們站得低還是高,是執行者還是決策者,都應該知道你們所麵對的是什麽、為什麽,再去思考該怎麽解決,才能一步接一步地走下去,從花架子變成真正的中流砥柱、國之棟樑。」
「不管吏治如何,科舉的本意不會變。難道朝堂之上有奸佞貪腐之徒,你們便不去參加殿試、不入仕途、不做這官了嗎?」
「當然不是!」
少年們紛紛起身,一齊作揖,「學生受教。」
「你們考慮的並非沒有道理,但今天我不多說。」張厭深收了笑,繼續前言:「最後,便是去歲末以來最大的問題,朝堂上吵了數迴的國庫虧空。朝廷可以一時缺少國用,但不能一直沒有經費,該怎麽填補虧空,豐裕國庫,這是迫在眉睫的需求。若規定以條陳辦法的方式做策對,不必涉及其他,相對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出題點。」
他沉吟片刻,「若是我參加這一科,便會押一個填補虧空,再加賑災防災的題眼。」
少年們或點頭,或若有所思。
太陽當空,攜香叫大家吃飯,正好長桌沒有收拾,便幹脆把飯菜擺在院子裏。
賀今行去攙張厭深起身,後者撐著他的手臂走了兩步,慢慢說道:「秦毓章選人,選的是能解決問題的人。我再次提醒你們,內容第一,形式在後。」
「我記著了,老師放心。」
此後幾日,少年們便都在為殿試做文章策對。不止張厭深所說的那幾條,他們還要往更深更廣處挖掘。
會試已過,正是交際的時候,不少同科來遞名帖敘交情,今日賞花明日會詩的邀請絡繹不絕,通通被婉言謝絕。
這日下午,賀今行在院子裏寫字,又聽敲門聲響起。
他無奈停筆去開門,站在門外的人卻出乎意料。
「大哥?」
賀長期一身星藍長袍,抱臂而立,上下打量他一番,「還成,元夕看得不仔細,現下看果然長高了不少。」
「肯定的呀。」賀今行跨下台階,抬手搭在自己額頂和對方比劃了一下,「可惜還是差大哥一點。」
他露出笑容:「張先生和明憫都在,大哥要不進去坐一坐?」
「要是不比小弟高,還做什麽大哥?」賀長期挑眉道:「不過我就不進去了,你快去換身衣服,我帶你去找大伯父。」
「誒?」
「算了,你小子估計沒幾件好衣裳。上街買新衣吧,走。」
「等等,我向他們說一聲!」
臨近傍晚,飯館客棧生意開始火熱,街上溜達的人不少。
賀長期大步流星,狀似隨意地問:「聽說你和張先生一起來的,有了新朋友,所以不給我寫信?」
這一句話轉了兩折,賀今行硬生生咽下到喉嚨口的「是」字,茫然道:「需要寫信嗎?大哥你不也沒給我寫嗎?」
賀長期看他一眼,「你沒告訴我地址啊。」
「?」賀今行腹誹,難道你就告訴我了嗎?但看著即將踏進的成衣鋪,說:「以後給大哥寫,隻要我知道地址。」
「這還差不多。」
掌櫃迎上來,賀長期指著自家倒黴兄弟說:「就我身上的顏色款式,給他來一套。」然後看著對方乖乖地跟掌櫃去量尺寸,莫名有些高興。
他曾經不止一次想,要是有個妹妹就好了,但現在覺得,弟弟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