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梅花被體溫烘熱,蕊上殘雪融化,潤濕掌心,仿佛先前抹下的眼淚未幹。


    傅景書牽著尚未緩過來的少女迴到自己的院子。


    天光熠熠,滿院寒梅飄香。


    「從今天起,你每日都要來找我。我有很多東西要教給你。」


    第053章 五十


    冬至大節,宮裏要祭天,民間要祭祖。


    夠不到祠堂的,就一炷香一碗餃子一片赤誠心了事。


    百官按律可以休沐,但禦史台近日事務繁多,晏大人身為二品大員,仍勤勤懇懇地天一亮就去了官衙。


    張厭深不止給攜香放了假,也給自己和兩個學生放了半天假,午間吃過飯就要出門。


    院子裏就剩兩個少年人,晏塵水眼珠子一轉:「你不出去?」


    「啊?」賀今行茫然。


    「這種時候,像你這樣的人,不應該有很多事情嗎?」晏塵水炯炯有神地看著他,壓低聲音:「借著節日熱鬧,傳個信探個密什麽的,」


    「……」他這才反應過來,哭笑不得:「你想什麽呢,我是來讀書的。」


    他知道自己未說明身份,晏塵水雖不問,但腦子裏肯定會延伸出多種猜測,卻沒想到他會這樣問。


    陸雙樓先前說他「思維奇特」,確是真言。


    賀今行拉著對方迴房間,「還是趕緊把今日的課業做了吧。」


    「啊,這跟我想像中的不一樣。」晏塵水瞬間情緒下降,嘟囔道:「話本裏可刺激了。」


    「你也說了是話本,就此打住。我且問你,《孟子》離婁上章開篇之言,做何解?」


    「孟子曰:離婁之明……」


    上午擺開的筆墨紙硯未收,兩人邊說邊提筆,各自寫起文章來。


    待停筆合卷,已到申時。


    晏塵水伸了個懶腰:「我得去找我爹了,你晚上怎麽辦?要不幹脆一起得了,咱倆就坐後麵。」


    皇帝白日祭天,晚上大宴群臣,晏家父子自然得去。


    賀今行搖頭,想了想:「我去找一位朋友。」


    晏塵水露出個果然如此的表情,眼裏閃著好奇的光,但什麽都沒有問。


    兩人遂一起出門。


    冬日白晝短,未至酉時,便是天色陰陰。


    他們路過戶部官衙,見一大批衙屬官吏湧出來,皆是衣衫皺亂,神情疲憊。


    「謝大人也是說一不二,要不是今兒是冬至,我覺著他們這會兒都下不了衙。」晏塵水搖頭,「年度決算是個大工程,哪能兩天就算完?」


    昨夜戶部掛了一晚上的燈。今早攜香說給他們聽時,就連晏大人都皺了眉,道是壓迫太過。


    賀今行耳力過人,此刻聽著官吏們三兩埋怨,隻能無奈地說道:「謝大人身在其位,不得不如此為之。」


    謝尚書致仕前就是戶部堂官,時隔多年官復原職,不至於這點當差能力都沒有,更不是不懂馭下之道。


    壓著整個戶部,隻因應對的是長公主和殷侯。


    兩人在應天門前分開。晏塵水去禦史台,賀今行向右到三市口,北轉吉祥街,鑽進了一條無人的巷子裏。


    他走到深處,四下看看,攀上了蓋著灰瓦的白牆。


    樂陽長公主府。


    嬴淳懿在殿中看書,忽聽一側窗外簷鈴響動,便抬手示意婢女退下。


    待婢女們全部退出殿外,闔上大門,掛在屋簷下的人才從專門開著的窗口躍進來。


    他翻過書頁,頭也不抬地說:「再晚些,你就不用來了。」


    靴底悄無聲響地踏過地毯,賀今行走到火爐旁伸手烤火,「今天老師布置的題目有些難,所以多花了一點時間。」


    「一天一夜,」嬴淳懿語帶嘲諷:「也不過將各路呈報的帳冊做了核算歸整。漢中路今年賦稅收了三百萬,然而撥去的款項就超過兩百萬。至於其他的,都在謝延卿的值房裏。」


    他說罷指了指一旁的矮凳。


    凳上蓋著幾張紙,賀今行拿過來,前兩張潦草地寫著漢中路的賦稅收入以及從戶部撥過去的各款項數額。


    項目不甚詳細,但筆墨猶新,應當是才送到的消息。


    他抬眼看向倚在榻上的人,姿勢隨性,衣衫不端,是慣常的不羈模樣。


    但不過幾年時間,就在戶部插了人。哪怕是個隻負責核算一路帳冊,尚無權察看其他的衙吏,也足以說明對方並非如表現出來的輕狂。


    最後一張紙則是一份簡略的地圖,特別標註出了現任戶部尚書的值房在官衙中的位置。


    他看了片刻,就把一疊紙都放進了火爐裏。


    嬴淳懿這才站起來,一身黑色寬袍落直,放蕩立去,顯出幾分肅殺的意味來。


    「我要知道結果。」


    賀今行點頭:「可以。」


    殿外忽然響起一把清脆的聲音:「這個時間,閉門幹嘛?」


    顧蓮子推開門,見嬴淳懿獨自立在殿中,垂眼看爐中火舌翻卷。


    少年人挑起眉,「什麽時候走?」


    「時間差不多了,明憫,收拾好了沒?」


    婢女掀起綢簾,身著繁複誥命服飾的婦人走進內室,見少年人靜靜坐著。


    她走過去拉起少年的手,輕柔地問:「我兒為何愁眉不展?」


    「母親。」裴明憫迴過神,起身恭敬地迴答:「兒在愁六妹妹的事。」


    他嘆道:「恨我非女子,不能以身代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