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鼓起掌來。
底下學生們也都笑起來,繼而跟著鼓掌。
掌聲匯成一片,驚得停在窗沿的雀兒唿啦啦飛起,其中一隻在屋簷下盤旋一周後又落迴原處,好奇地打量這些學生。
賀今行也打量這隻山雀。一人一鳥對視一會兒,他不由失笑。
「然鄉試隻是第一步,其後還有會試與殿試,難度更甚,挑戰愈艱。因此,諸位此時尚不能鬆這一口氣,可小小慶祝一番,不可因此而耽誤學業。」
笑談與掌聲已息,李蘭開略顯嚴厲的聲音傳遍整個講堂。
「業精於勤荒於嬉,學業努力在於自身,我不多談。我要說的是,我希望你們不論此次春闈結果如何,都不要因此而亂了心神,失了信念。須知識海無涯,學無止境,及第不可生驕矜,落榜不必感氣餒。須知古往今來,有鋒芒早露之人,亦有大器晚成之人,除了保持刻苦奮進,最重要地便是自尊、自信、自勉。」
「聖人言『學以成人』,諸位為什麽學習自己也心裏有數。但不論為了什麽目的,求名也好,求利也罷,都當規範自身行於正道。邪門歪道或可逞一時之便利,但終究無法長久。須謹記勤勉可以致知,勵行才能致遠。」
賀今行仔細聽著先生講話。那隻山雀見這人不再看它,似有不忿,從窗欞跳到他手背上啄了一下,他縮手低頭,山雀立刻撲棱翅膀跳到了旁邊的書案上。
那張座位空空,是賀長期的位置。
他凝視片刻,便又把注意力轉迴學監身上。
這個板正的中年男人看著自己的學生們,目光含著鼓舞,深處卻藏著憂慮。
「鄉試即中,諸位在外行走,便可受稱一句『舉人老爺』,享許多特權,被眾民敬羨,若將來高中兩榜進士,所得所獲隻會更多。我懇請諸位,若日後進了官場,不論何處何職,能記得爾之俸祿皆民之脂膏,萬事行止,能感念百姓一二。」
李蘭開一振袍袖,展臂疊掌,向著學生們深深一鞠躬。
「學生拜謝先生。」學生們齊齊起立,躬身作揖,天青色的波浪裏合聲朗朗。
「先生教誨吾等必銘記於心。」
「……今日一別,日後難再相見。諸生,錦繡河山、萬裏鵬程在前,盡管放手去掙,我且祝諸位鴻鵠之誌、不墜青雲!」
李蘭開說完,示意大家可以下學了,學生們卻湧了上去,把他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說起感激和不舍。
雖他向來嚴厲,但為書院為學生盡責盡力毫無半點私心,學生們都敬重他。
賀今行的位置在最末,搶跑不及,幹脆等同窗們都散了再上前。
他想起那隻山雀,轉頭一看,長了翅膀可自由來去的小東西已無影無蹤。
沒有雀兒可逗,他站起來,把離自己最近的那扇窗上吊著的竹簡給取了下來。
剛入學那天他就想看看寫的什麽,當時沒機會,其後進了講堂就讀書,下學又立刻去食舍,從二月到九月,竟一直沒能看成。
三尺長的泛黃竹簡沁著風涼,他舉在光下,仔細看去。
卻有人順著他的目光念了出來。
「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他看向一旁的少年,「不是在和李先生話別麽?」
「兩三句就夠了。」裴明憫笑道,畢竟人多,一個人不能一直占著先生。他指著竹簡,「昔時謝太傅問其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謝幼度便有此迴答。」
「此一問一答,後世釋義有不同。」賀今行把竹簡掛迴去,一邊說道:「一說養才之趣,一說為官之道。」
「為什麽不能都是?時局易變,興衰交替,進退二字,世家大族皆逃不過。但不論族運如何,人才是根本,也唯有養才於內,才能盛時長久,蹇時蓄勢待發,總不至於沒落消隕。」
秋日午後的陽光清澈且溫暖,裴明憫負手而立,涼風裏衣衫微動,身姿卻堅定而挺拔。
賀今行的目光從窗外那一頃綠竹移到他身上,頷首道:「你說得對。芝蘭玉樹,當如君耳。」
「莫要打趣我,我的修行還長著呢。」裴明憫來牽他的手臂,「走吧,先生身邊空下來了。」
與李蘭開道完別,兩人準備離開,半道上卻被人攔住。
身形微胖卻麵如圓盤的少年向他們作揖,然後對其中一人說:「賀今行,你什麽時候出發去宣京?」
「明日就走。」
裴明憫:「這麽急?」
賀今行點點頭,復又挑眉道:「蘇兄有什麽事但可言明。」
「嘿嘿。」蘇寶樂用帕子擦了擦額頭,帶著一點討好的笑:「我一人上路有些害怕,所以來問問你,能不能同去。」
見對方隻看著自己卻不說話,他又趕忙加了一句:「一路花費我都可以包了,隻要你讓我跟著就行!」
「你這樣說,我反倒要懷疑你用心了。」賀今行玩笑道:「旅費平攤就好。隻是我還有一位朋友同行,若你不介意,就勞煩你明早雇一輛馬車來。」
「當然沒問題!你帶幾個人都行。」
「那好,未來一月有賴蘇兄包涵,我先在此謝過。」
「不敢不敢,該我多謝今行才是。」蘇寶樂大鬆口氣,輕快離開。
另兩人在後,行至山門,裴明憫道:「家祖年事已高,我得陪他過了年,才能上京。你路上小心。」
底下學生們也都笑起來,繼而跟著鼓掌。
掌聲匯成一片,驚得停在窗沿的雀兒唿啦啦飛起,其中一隻在屋簷下盤旋一周後又落迴原處,好奇地打量這些學生。
賀今行也打量這隻山雀。一人一鳥對視一會兒,他不由失笑。
「然鄉試隻是第一步,其後還有會試與殿試,難度更甚,挑戰愈艱。因此,諸位此時尚不能鬆這一口氣,可小小慶祝一番,不可因此而耽誤學業。」
笑談與掌聲已息,李蘭開略顯嚴厲的聲音傳遍整個講堂。
「業精於勤荒於嬉,學業努力在於自身,我不多談。我要說的是,我希望你們不論此次春闈結果如何,都不要因此而亂了心神,失了信念。須知識海無涯,學無止境,及第不可生驕矜,落榜不必感氣餒。須知古往今來,有鋒芒早露之人,亦有大器晚成之人,除了保持刻苦奮進,最重要地便是自尊、自信、自勉。」
「聖人言『學以成人』,諸位為什麽學習自己也心裏有數。但不論為了什麽目的,求名也好,求利也罷,都當規範自身行於正道。邪門歪道或可逞一時之便利,但終究無法長久。須謹記勤勉可以致知,勵行才能致遠。」
賀今行仔細聽著先生講話。那隻山雀見這人不再看它,似有不忿,從窗欞跳到他手背上啄了一下,他縮手低頭,山雀立刻撲棱翅膀跳到了旁邊的書案上。
那張座位空空,是賀長期的位置。
他凝視片刻,便又把注意力轉迴學監身上。
這個板正的中年男人看著自己的學生們,目光含著鼓舞,深處卻藏著憂慮。
「鄉試即中,諸位在外行走,便可受稱一句『舉人老爺』,享許多特權,被眾民敬羨,若將來高中兩榜進士,所得所獲隻會更多。我懇請諸位,若日後進了官場,不論何處何職,能記得爾之俸祿皆民之脂膏,萬事行止,能感念百姓一二。」
李蘭開一振袍袖,展臂疊掌,向著學生們深深一鞠躬。
「學生拜謝先生。」學生們齊齊起立,躬身作揖,天青色的波浪裏合聲朗朗。
「先生教誨吾等必銘記於心。」
「……今日一別,日後難再相見。諸生,錦繡河山、萬裏鵬程在前,盡管放手去掙,我且祝諸位鴻鵠之誌、不墜青雲!」
李蘭開說完,示意大家可以下學了,學生們卻湧了上去,把他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說起感激和不舍。
雖他向來嚴厲,但為書院為學生盡責盡力毫無半點私心,學生們都敬重他。
賀今行的位置在最末,搶跑不及,幹脆等同窗們都散了再上前。
他想起那隻山雀,轉頭一看,長了翅膀可自由來去的小東西已無影無蹤。
沒有雀兒可逗,他站起來,把離自己最近的那扇窗上吊著的竹簡給取了下來。
剛入學那天他就想看看寫的什麽,當時沒機會,其後進了講堂就讀書,下學又立刻去食舍,從二月到九月,竟一直沒能看成。
三尺長的泛黃竹簡沁著風涼,他舉在光下,仔細看去。
卻有人順著他的目光念了出來。
「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他看向一旁的少年,「不是在和李先生話別麽?」
「兩三句就夠了。」裴明憫笑道,畢竟人多,一個人不能一直占著先生。他指著竹簡,「昔時謝太傅問其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謝幼度便有此迴答。」
「此一問一答,後世釋義有不同。」賀今行把竹簡掛迴去,一邊說道:「一說養才之趣,一說為官之道。」
「為什麽不能都是?時局易變,興衰交替,進退二字,世家大族皆逃不過。但不論族運如何,人才是根本,也唯有養才於內,才能盛時長久,蹇時蓄勢待發,總不至於沒落消隕。」
秋日午後的陽光清澈且溫暖,裴明憫負手而立,涼風裏衣衫微動,身姿卻堅定而挺拔。
賀今行的目光從窗外那一頃綠竹移到他身上,頷首道:「你說得對。芝蘭玉樹,當如君耳。」
「莫要打趣我,我的修行還長著呢。」裴明憫來牽他的手臂,「走吧,先生身邊空下來了。」
與李蘭開道完別,兩人準備離開,半道上卻被人攔住。
身形微胖卻麵如圓盤的少年向他們作揖,然後對其中一人說:「賀今行,你什麽時候出發去宣京?」
「明日就走。」
裴明憫:「這麽急?」
賀今行點點頭,復又挑眉道:「蘇兄有什麽事但可言明。」
「嘿嘿。」蘇寶樂用帕子擦了擦額頭,帶著一點討好的笑:「我一人上路有些害怕,所以來問問你,能不能同去。」
見對方隻看著自己卻不說話,他又趕忙加了一句:「一路花費我都可以包了,隻要你讓我跟著就行!」
「你這樣說,我反倒要懷疑你用心了。」賀今行玩笑道:「旅費平攤就好。隻是我還有一位朋友同行,若你不介意,就勞煩你明早雇一輛馬車來。」
「當然沒問題!你帶幾個人都行。」
「那好,未來一月有賴蘇兄包涵,我先在此謝過。」
「不敢不敢,該我多謝今行才是。」蘇寶樂大鬆口氣,輕快離開。
另兩人在後,行至山門,裴明憫道:「家祖年事已高,我得陪他過了年,才能上京。你路上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