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彎腰深深一揖。
「請先生靜候佳音。」
頑石齋的門鎖上貼著一小截封條,賀今行撕開來,拿鑰匙開了門。
屋裏空氣渾濁刺鼻,他趕緊把窗戶打開,閉著氣簡單收拾了下床鋪。
陽光跌進來,盪起書案上的浮灰。他憋不住了,就走出齋舍,站在屋簷下看庭院裏蔥蘢的樹木。
安寧舒適的環境,令他心中升起怪異的感覺。但他並未露出觸動的神色。
或許是因為讀書參加科舉這件事,於他本就稀奇。
他曬了一小會兒太陽,估摸著房裏氣味散了,便轉身進屋。
「你迴來得挺早。」一把沙啞的聲音叫住他。
廊上走過來一個少年,形容粗獷,滿身風塵。
幾乎與兩個月前判若兩人,但賀今行仍一眼認出,頷首喊道:「大哥。我也才迴來一會兒。」
賀長期獨自一人,肉眼可見地疲憊。他經過頑石齋,「那你先收拾著。」
他隻背著包袱,沒有帶那把腰刀。興許是在書院外處理掉了,又或者早在南疆就用廢了。
「大哥若是累極,不妨先在這裏睡會兒。」賀今行在他走過時突然開口,「嗯,我床是收拾好了的。」
賀長期看一眼自己貼著封條的齋舍,隻猶豫片刻便點頭,「行,那我占用一會兒。」
他進屋扔了包袱,倒向右室的床鋪。
賀今行跟在後麵把包袱撿起來的功夫,床上就響起了輕微的鼾聲。
他便輕手輕腳地繼續收拾屋裏,順便把舍友的書案與衣櫃也擦洗了一遍。
他知道顧橫之的籍貫在劍南路,要在劍南路參加鄉試,應當是不會再迴來了。但畢竟同一個齋舍,打掃也隻是舉手之勞。
先前他覺得自己與小西山的氛圍格格不入。然而有了和同窗們的聯繫,似乎就和諧許多。
他收拾完,便開始溫書,中途去了趟食舍。
待賀長期睡醒,屋裏已點上油燈。
「怎麽不早些叫我?」他起床灌下一壺茶,才抹了把臉。
賀今行不答話,隻指了指放在對麵書案上的食盒。
盒裏滿滿的食物,賀長期也不多說,開始狼吞虎咽。
賀今行默完一頁書,抬頭正好見人蓋上食盒。
他有心想問問對方和家裏的關係是否緩和了,但又沒有合適的立場開口,便問起對方秋闈過後的打算來。
大宣科考分文舉與武舉,分別為選拔文官與武官而設。但文武之分,隻在會試一級,過試者分別稱文進士與武進士。
也就是說,不管是為了參加文舉還是武舉,都必須先通過鄉試。
早年武舉是單獨成試,但因選拔出的武生多大字不識或胸無點墨,常遭內外恥笑。
當時的皇帝認為這些人擔任將領有失大朝風範,便將武舉與文舉並在了一起。因此武舉不止要考體能和身手,還要考些經義與兵書。當然,與文舉的難度是天壤之別。
然而武官地位與俸祿本就低,和平又難以出頭,考試難度再一提高,本就稀少的報考人數立刻銳減一半。某些年份甚至無人報考武舉。
導致現在的武會試,隻要考生過了合格線,就能被點為進士。
所以對於武生來說,秋闈比春闈更加重要。
但像他們這樣的人,秋闈是必定要過的。
賀今行有此一問,便是默認了這個前提。
「考完我還是去南疆。」賀長期顯然也並不擔憂秋闈結果,沉聲道:「我已過摧山營的考核,這次去了就入營報導,應當能上前線。」
稷州衛大營早已不能滿足他的需求。而北疆太過遙遠且搭不上人脈,西北主帥又與家族深陷齟齬。
他要歷練,隻能走顧橫之的路子,去南方邊防軍。
賀今行欣賞他這位大哥,但他爹與賀家的事,並非他能做主。他心下惋惜,卻仍真誠誇讚。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聽起來就很厲害,恭喜大哥。」
摧山營是南方軍精銳之一,入營最低標準便是徒手可搏猛獸、百步必能穿楊。據說營中戰士標配小型駑機和重型開/山刀,專為叢林作戰而打造,與西北重騎完全不同。
他很早就想見識見識,隻可惜尚未遇到良機。
「也多虧有橫之。雖然他們沒說,但我知道是看在橫之的麵上,才願意給我機會。」賀長期雙手台著後腦勺,仰頭慢慢說道。
其實他這一趟經歷了許多,然而在證明自己之前,他不想迴家。好在雖無親友可訴,但有同窗傾聽。
「那邊營帳都靠著樹紮,離地三尺高。營地並不都在一處,各自分散開,因此營地周圍經常會有野獸出沒,誰逮到的誰就能在加餐時多分一大勺。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野獸都能吃……」
他不自覺地漾起笑容。軍中生活是苦了些,但很簡單很純粹。
「據說年底軍中有大比,其他部屬都以旅為單位,隻有摧山營是單獨成編,還要被調侃占便宜。如果我能在營裏拿到優秀標兵,我就告訴我的戰友們,我姓賀,殷侯的那個賀。」
他語氣仿佛在調侃,笑著笑著眼睛就濕潤了,「罷了,我跟你說這些幹什麽。」
他狠狠眨了下眼,低頭就見賀今行端正地盯著自己,神情專注,還帶著一絲嚮往。
「但我很開心大哥能跟我分享這些。」賀今行綻開笑容,「預祝大哥如願以償。」
「請先生靜候佳音。」
頑石齋的門鎖上貼著一小截封條,賀今行撕開來,拿鑰匙開了門。
屋裏空氣渾濁刺鼻,他趕緊把窗戶打開,閉著氣簡單收拾了下床鋪。
陽光跌進來,盪起書案上的浮灰。他憋不住了,就走出齋舍,站在屋簷下看庭院裏蔥蘢的樹木。
安寧舒適的環境,令他心中升起怪異的感覺。但他並未露出觸動的神色。
或許是因為讀書參加科舉這件事,於他本就稀奇。
他曬了一小會兒太陽,估摸著房裏氣味散了,便轉身進屋。
「你迴來得挺早。」一把沙啞的聲音叫住他。
廊上走過來一個少年,形容粗獷,滿身風塵。
幾乎與兩個月前判若兩人,但賀今行仍一眼認出,頷首喊道:「大哥。我也才迴來一會兒。」
賀長期獨自一人,肉眼可見地疲憊。他經過頑石齋,「那你先收拾著。」
他隻背著包袱,沒有帶那把腰刀。興許是在書院外處理掉了,又或者早在南疆就用廢了。
「大哥若是累極,不妨先在這裏睡會兒。」賀今行在他走過時突然開口,「嗯,我床是收拾好了的。」
賀長期看一眼自己貼著封條的齋舍,隻猶豫片刻便點頭,「行,那我占用一會兒。」
他進屋扔了包袱,倒向右室的床鋪。
賀今行跟在後麵把包袱撿起來的功夫,床上就響起了輕微的鼾聲。
他便輕手輕腳地繼續收拾屋裏,順便把舍友的書案與衣櫃也擦洗了一遍。
他知道顧橫之的籍貫在劍南路,要在劍南路參加鄉試,應當是不會再迴來了。但畢竟同一個齋舍,打掃也隻是舉手之勞。
先前他覺得自己與小西山的氛圍格格不入。然而有了和同窗們的聯繫,似乎就和諧許多。
他收拾完,便開始溫書,中途去了趟食舍。
待賀長期睡醒,屋裏已點上油燈。
「怎麽不早些叫我?」他起床灌下一壺茶,才抹了把臉。
賀今行不答話,隻指了指放在對麵書案上的食盒。
盒裏滿滿的食物,賀長期也不多說,開始狼吞虎咽。
賀今行默完一頁書,抬頭正好見人蓋上食盒。
他有心想問問對方和家裏的關係是否緩和了,但又沒有合適的立場開口,便問起對方秋闈過後的打算來。
大宣科考分文舉與武舉,分別為選拔文官與武官而設。但文武之分,隻在會試一級,過試者分別稱文進士與武進士。
也就是說,不管是為了參加文舉還是武舉,都必須先通過鄉試。
早年武舉是單獨成試,但因選拔出的武生多大字不識或胸無點墨,常遭內外恥笑。
當時的皇帝認為這些人擔任將領有失大朝風範,便將武舉與文舉並在了一起。因此武舉不止要考體能和身手,還要考些經義與兵書。當然,與文舉的難度是天壤之別。
然而武官地位與俸祿本就低,和平又難以出頭,考試難度再一提高,本就稀少的報考人數立刻銳減一半。某些年份甚至無人報考武舉。
導致現在的武會試,隻要考生過了合格線,就能被點為進士。
所以對於武生來說,秋闈比春闈更加重要。
但像他們這樣的人,秋闈是必定要過的。
賀今行有此一問,便是默認了這個前提。
「考完我還是去南疆。」賀長期顯然也並不擔憂秋闈結果,沉聲道:「我已過摧山營的考核,這次去了就入營報導,應當能上前線。」
稷州衛大營早已不能滿足他的需求。而北疆太過遙遠且搭不上人脈,西北主帥又與家族深陷齟齬。
他要歷練,隻能走顧橫之的路子,去南方邊防軍。
賀今行欣賞他這位大哥,但他爹與賀家的事,並非他能做主。他心下惋惜,卻仍真誠誇讚。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聽起來就很厲害,恭喜大哥。」
摧山營是南方軍精銳之一,入營最低標準便是徒手可搏猛獸、百步必能穿楊。據說營中戰士標配小型駑機和重型開/山刀,專為叢林作戰而打造,與西北重騎完全不同。
他很早就想見識見識,隻可惜尚未遇到良機。
「也多虧有橫之。雖然他們沒說,但我知道是看在橫之的麵上,才願意給我機會。」賀長期雙手台著後腦勺,仰頭慢慢說道。
其實他這一趟經歷了許多,然而在證明自己之前,他不想迴家。好在雖無親友可訴,但有同窗傾聽。
「那邊營帳都靠著樹紮,離地三尺高。營地並不都在一處,各自分散開,因此營地周圍經常會有野獸出沒,誰逮到的誰就能在加餐時多分一大勺。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野獸都能吃……」
他不自覺地漾起笑容。軍中生活是苦了些,但很簡單很純粹。
「據說年底軍中有大比,其他部屬都以旅為單位,隻有摧山營是單獨成編,還要被調侃占便宜。如果我能在營裏拿到優秀標兵,我就告訴我的戰友們,我姓賀,殷侯的那個賀。」
他語氣仿佛在調侃,笑著笑著眼睛就濕潤了,「罷了,我跟你說這些幹什麽。」
他狠狠眨了下眼,低頭就見賀今行端正地盯著自己,神情專注,還帶著一絲嚮往。
「但我很開心大哥能跟我分享這些。」賀今行綻開笑容,「預祝大哥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