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頁
冥王和月老互換工作後 作者:術子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玉莊抬起頭,困惑地看著老人。
趙醒安繼續道:「老朽看你如今斡旋於朝堂,你想改變,又不願意沾染黑暗,你要保護,又不願意傷害。你要明白,為了更大的善,必須要做一些看似『惡』的選擇,這不是背叛,這是承擔。」
「若你留下,你要學會狠辣。若你做不到備受折磨,殿下,你該離開,去安靜修行。」
「你放不下你對家國黎民的責任,你害怕因為自己離開而沒能挽救更多苦難。」
「可是殿下,生之一事,苦自當頭。」
囚籠中,老人同張玉莊說了許多話,他的麵龐逐漸變成了記憶中的師父。
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談話。
張玉莊站起身,深深地向老人鞠了一躬。
當他離開時,聽到身後老人平靜地說:「告訴他們,我準備好了。」
「你是最適合的執刀人。」
殺戮止於六皇子呈上趙醒安的認罪書。
自監刑台下來,張玉莊仍壓不下心中的噁心,他覺得自己身上有什麽,也在今日一同被殺了。
六皇子除奸有功,成了史上第一位道袍親王。
金冠加身,詔詞繞耳,一切都變得諷刺。
他再也看不見那個要度化蒼生造福百姓的少年,反而他自己成了需要被度化的人。
秋日盡頭,寒雨姍姍來遲,水幕朦朧。
六殿下屏退左右,也不撐傘,自己走迴司天台,試圖用寒意驅散心中的不適。
一步步走得緩慢沉重,金冠壓得他喘不過氣。
他隻覺得自己化成漫天雨絲,找不到一個落腳點,他痛恨這樣的命運迷宮,又懼怕每一個拐角會帶來新的痛苦和絕望。
他被命運折磨得不成人樣。
身為修道之人,他自然曉得善惡從不分明,但卻再也瞧不清何為正邪兩立。
雨水模糊視線,也模糊了他曾經堅信不已的界限。
一個本該普度眾生的修道之人,卻親手將無辜之人推上斷頭台,這是惡嗎?
可若不如此,更多無辜姓名會葬送於這場動盪之中,這是善嗎?
他細想往日修煉種種,絕望地找不出一個答案。
如此落魄之際,司天台外卻聚集了許多人。
宮中今夜為張玉莊升親王而設宴,但他提前離席,許多朝臣也就附庸而來。
他們打著華麗的油紙傘,臉上掛著興奮笑容,爭先恐後地向他靠近。
「恭喜殿下榮升親王!」
「殺了那趙賊,大塊人心啊!」
「正是,殿下真乃國之棟樑!」
張玉莊聽得太陽穴突突直跳,某種聲音在體內叫囂,燒得他血脈沸騰起來。
麵前這些人興高采烈,仿佛不是經歷了一場血腥洗禮,而是一場盛大節日。
怒火燒斷每一根麻木的神經。
對真相無知,對正義褻瀆,讓張玉莊無比反胃。
體內靈力不受控製地本用起來,一股強烈的衝動在他心中升起。
殺意隱隱冒頭,迅速破土而出。
雨幕中出現一個身影,他們之間像是隔了千川萬海,可是隔岸遙遙而望,又能清晰不已地看清那雙眼裏的擔憂。
沒有算計,沒有猜忌,沒有權衡利弊,沒有地位考量。
隻有純粹的、不加掩飾的擔憂,赤誠一片,亮得晃眼。
快要失錨的風箏被拽了迴來。
何所為?
目的越來越清晰,慢慢縮小。
天大地大,凝成這一個寧恙。
隻要有這個人在,他就有地方可以汲取能量。
張玉莊還能找迴曾經的理想和信念。
隻要他還在。
就有人能原諒他靈魂上的裂隙,包容他的鋒芒,甚至平息他的殺意。
隻要他還在,劍鞘就能攏住一切崩塌。
*
秋夜的寒意無理入侵每一個角落,空氣潮濕,密布淒涼。
深思倦怠地淋了場秋末寒雨,張玉莊沒有為自己調動靈氣護體,就這麽沉沉地臥在塌上。
金冠被隨意丟棄一旁,他眉頭鎖著,唿吸急促。
窗戶被輕輕推開,寧恙悄無聲息地翻進來,快步走到床邊,伸出顫抖的手,輕輕觸碰張玉莊滾燙的額頭。
「師兄……」寧恙聲音哽咽,再也無法控製,他俯下身,將那個搖搖欲墜的人抱住,任由淚水無聲滑落。
壓抑的抽泣聲和窗外雨聲交織在一處,砸出斑斑淚痕。
「我們走吧,好不好。」寧恙低語,懇求道,「不跟他們玩了,我看不慣你這麽累。」
「你不該是這樣的……」
燭光搖曳,人影跳動,雨聲不知何時漸漸變小。
直到寧恙離開,張玉莊才緩緩睜開眼。
殿外有人叩門三聲,之後便沒了動靜,似是在等著傳喚。
張玉莊撐坐起來,一邊調整儀容,一邊調動靈氣祛熱症。
得到準許後,殿門開啟,一黑衣人跨了進來,攜帶幾絲秋雨寒氣。
「殿下,尋到了那雲遊道士的蹤跡。」
第136章 驚離
自從知道皇後她著手四處找尋雲遊道人的蹤跡,張玉莊就埋下大網四處搜羅那人蹤跡。
侍衛明暗裏走訪,終於捉到了一點線索。
「說是曾在他的茅廬借宿。」侍衛恭敬地稟報,「老人聲稱那人一身道袍,但病倒在他屋前,說話沙啞。」
趙醒安繼續道:「老朽看你如今斡旋於朝堂,你想改變,又不願意沾染黑暗,你要保護,又不願意傷害。你要明白,為了更大的善,必須要做一些看似『惡』的選擇,這不是背叛,這是承擔。」
「若你留下,你要學會狠辣。若你做不到備受折磨,殿下,你該離開,去安靜修行。」
「你放不下你對家國黎民的責任,你害怕因為自己離開而沒能挽救更多苦難。」
「可是殿下,生之一事,苦自當頭。」
囚籠中,老人同張玉莊說了許多話,他的麵龐逐漸變成了記憶中的師父。
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談話。
張玉莊站起身,深深地向老人鞠了一躬。
當他離開時,聽到身後老人平靜地說:「告訴他們,我準備好了。」
「你是最適合的執刀人。」
殺戮止於六皇子呈上趙醒安的認罪書。
自監刑台下來,張玉莊仍壓不下心中的噁心,他覺得自己身上有什麽,也在今日一同被殺了。
六皇子除奸有功,成了史上第一位道袍親王。
金冠加身,詔詞繞耳,一切都變得諷刺。
他再也看不見那個要度化蒼生造福百姓的少年,反而他自己成了需要被度化的人。
秋日盡頭,寒雨姍姍來遲,水幕朦朧。
六殿下屏退左右,也不撐傘,自己走迴司天台,試圖用寒意驅散心中的不適。
一步步走得緩慢沉重,金冠壓得他喘不過氣。
他隻覺得自己化成漫天雨絲,找不到一個落腳點,他痛恨這樣的命運迷宮,又懼怕每一個拐角會帶來新的痛苦和絕望。
他被命運折磨得不成人樣。
身為修道之人,他自然曉得善惡從不分明,但卻再也瞧不清何為正邪兩立。
雨水模糊視線,也模糊了他曾經堅信不已的界限。
一個本該普度眾生的修道之人,卻親手將無辜之人推上斷頭台,這是惡嗎?
可若不如此,更多無辜姓名會葬送於這場動盪之中,這是善嗎?
他細想往日修煉種種,絕望地找不出一個答案。
如此落魄之際,司天台外卻聚集了許多人。
宮中今夜為張玉莊升親王而設宴,但他提前離席,許多朝臣也就附庸而來。
他們打著華麗的油紙傘,臉上掛著興奮笑容,爭先恐後地向他靠近。
「恭喜殿下榮升親王!」
「殺了那趙賊,大塊人心啊!」
「正是,殿下真乃國之棟樑!」
張玉莊聽得太陽穴突突直跳,某種聲音在體內叫囂,燒得他血脈沸騰起來。
麵前這些人興高采烈,仿佛不是經歷了一場血腥洗禮,而是一場盛大節日。
怒火燒斷每一根麻木的神經。
對真相無知,對正義褻瀆,讓張玉莊無比反胃。
體內靈力不受控製地本用起來,一股強烈的衝動在他心中升起。
殺意隱隱冒頭,迅速破土而出。
雨幕中出現一個身影,他們之間像是隔了千川萬海,可是隔岸遙遙而望,又能清晰不已地看清那雙眼裏的擔憂。
沒有算計,沒有猜忌,沒有權衡利弊,沒有地位考量。
隻有純粹的、不加掩飾的擔憂,赤誠一片,亮得晃眼。
快要失錨的風箏被拽了迴來。
何所為?
目的越來越清晰,慢慢縮小。
天大地大,凝成這一個寧恙。
隻要有這個人在,他就有地方可以汲取能量。
張玉莊還能找迴曾經的理想和信念。
隻要他還在。
就有人能原諒他靈魂上的裂隙,包容他的鋒芒,甚至平息他的殺意。
隻要他還在,劍鞘就能攏住一切崩塌。
*
秋夜的寒意無理入侵每一個角落,空氣潮濕,密布淒涼。
深思倦怠地淋了場秋末寒雨,張玉莊沒有為自己調動靈氣護體,就這麽沉沉地臥在塌上。
金冠被隨意丟棄一旁,他眉頭鎖著,唿吸急促。
窗戶被輕輕推開,寧恙悄無聲息地翻進來,快步走到床邊,伸出顫抖的手,輕輕觸碰張玉莊滾燙的額頭。
「師兄……」寧恙聲音哽咽,再也無法控製,他俯下身,將那個搖搖欲墜的人抱住,任由淚水無聲滑落。
壓抑的抽泣聲和窗外雨聲交織在一處,砸出斑斑淚痕。
「我們走吧,好不好。」寧恙低語,懇求道,「不跟他們玩了,我看不慣你這麽累。」
「你不該是這樣的……」
燭光搖曳,人影跳動,雨聲不知何時漸漸變小。
直到寧恙離開,張玉莊才緩緩睜開眼。
殿外有人叩門三聲,之後便沒了動靜,似是在等著傳喚。
張玉莊撐坐起來,一邊調整儀容,一邊調動靈氣祛熱症。
得到準許後,殿門開啟,一黑衣人跨了進來,攜帶幾絲秋雨寒氣。
「殿下,尋到了那雲遊道士的蹤跡。」
第136章 驚離
自從知道皇後她著手四處找尋雲遊道人的蹤跡,張玉莊就埋下大網四處搜羅那人蹤跡。
侍衛明暗裏走訪,終於捉到了一點線索。
「說是曾在他的茅廬借宿。」侍衛恭敬地稟報,「老人聲稱那人一身道袍,但病倒在他屋前,說話沙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