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經典的詩篇,不僅在於其文字所蘊含的深刻內涵和美妙意境能夠深深觸動人心,更在於當它被朗讀出來時,那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語調,以及那富有情感、飽含韻味的聲音能夠將其中的韻味毫無保留、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讓聆聽者全然沉浸其中,深深感受到詩歌那動人心魄的魅力。


    近水樓台的馮去疾和逍遙子兩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盯著李青蓮手中的筆,看著他在白布上筆走龍蛇、龍飛鳳舞,將這篇《將進酒》一揮而就、一氣嗬成。


    他們的目光隨著筆尖的移動而移動,嘴裏不停地喃喃自語:“好好好。”


    那神情,仿佛是看到了世間最珍貴、最稀有的寶物,激動得難以自已、無法自持。


    周圍的人看到他們如此這般如癡如醉、如癲如狂的反應,心裏就跟有無數隻貓在不停地撓一樣,癢得難受至極。


    由於這次他們站得離李青蓮更遠了一些,根本無法看清寫的究竟是什麽字。


    所以盡管心中好奇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卻也不明白這詩篇到底寫得如何。


    但想來必定是極好的,不然這兩個見多識廣、曆經世事滄桑的老者又怎會如此失態、如此忘形?


    “馮丞相,快讀出來讓大家聽聽,也好讓我們一同分享分享這佳作的妙處。”


    有一些跟馮去疾病關係比較近的官員忍不住開口催促,他們的臉上滿是急切與期待之色,恨不能立刻就知曉這詩篇的內容,那模樣仿佛是嗷嗷待哺的雛鳥,急切地等待著喂食。


    “對呀,道長,好東西要分享的,您不能光顧著自己陶醉呀,讓我們也聽聽,開開眼界。”


    諸子百家之中與逍遙子關係好的也跟著附和,聲音中充滿了渴望與急切,那語調仿佛是久旱逢甘霖的土地,急切地渴望著滋潤。


    馮去疾和逍遙子被眾人此起彼伏、接連不斷的催促聲驚醒過來,這才恍然意識到自己的失態。


    然而此刻,他們相互對望一眼,眼中都流露出一絲猶豫和為難之色。


    兩人都想讓對方來朗讀,畢竟這首詩意境深遠、氣勢豪邁奔放,一般人還真不好把握其中的豐富內涵。


    即使他們深知這首詩極為精妙絕倫、超凡脫俗,但若要自己親自朗讀,卻未必能夠讀出那種磅礴大氣的氣勢和深沉悠遠的韻味。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腦雖然明白了詩中的美妙所在,但嘴巴卻難以準確地表達出來。


    正當兩人騎虎難下、左右為難、進退維穀之時,李青蓮看出了他們的窘迫。


    “讓我來吧,沒有人比我更懂這首詩。”


    李青蓮微微一笑,聲音中充滿了自信與從容,那語調仿佛是山間清澈的溪流,自然而流暢。


    他緩緩站起身來,接過旁邊宦官遞過的一壇酒,清了清嗓子,環視了一圈周圍那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睛。


    眾人頓時安靜下來,屏住唿吸,仿佛時間都停滯了,整個世界都隻剩下李青蓮和他手中的那篇驚世詩篇。


    李青蓮一手拿著酒壇,有些踉踉蹌蹌的像喝醉酒一樣走了幾步,然後一手指著天,開始朗誦。


    “君不見,大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迴。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他朗讀者聲音雄渾激昂,仿佛攜著萬鈞之力,那如黃河決堤般的磅礴氣勢撲麵而來。


    “大河之水天上來”,語調上揚,重音落在“天上”二字,仿佛真能看見黃河水自天際洶湧奔騰而下,讓人感受到時光一去不返的壯闊與無奈。


    說到“高堂明鏡悲白發”時,語氣稍緩,卻又透著深深的悲歎,“悲”字拉長,其中蘊含著對歲月無情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仿佛眼前已然浮現出對著明鏡,驚覺青絲變白發之人的滄桑麵容。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這幾句,情緒從之前的悲歎轉為一種自信與豪邁。


    “人生得意須盡歡”說得灑脫暢快,像是在勸人及時行樂,抓住當下的美好時光。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字都擲地有聲,充滿了對自我價值的高度肯定,那種自信從李青蓮的聲音中噴薄而出,仿佛能驅散世間一切陰霾。


    “千金散盡還複來”則語調輕快,帶著一種對財富的豁達,似乎在向世人宣告,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不足掛懷?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逍遙子,馮去疾,將進酒,杯莫停。”


    此處情緒愈發高漲,進入宴飲的歡樂氛圍。


    李青蓮語速加快,聲音中滿是熱情與豪爽,“烹羊宰牛”說得豪情萬丈,仿佛已置身於熱鬧非凡的宴席之上,“會須一飲三百杯”更是將那種盡情暢飲的歡樂推向高潮。


    唿喊“逍遙子,馮去疾”時,充滿了對友人的熱絡與親近,“將進酒,杯莫停”節奏緊湊,像是在催促友人一同沉醉在這歡樂的氛圍中,莫要停下手中的酒杯。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


    李青蓮朗誦節奏稍緩,聲音變得深沉而懇切。


    “與君歌一曲”,仿佛是在熱鬧的宴飲中,朗讀者忽然安靜下來,要為友人傾訴心聲。


    “鍾鼓饌玉不足貴”,說得堅定有力,透著對榮華富貴的不屑,“但願長醉不複醒”則語調低沉,飽含著對現實的不滿與無奈,希望能在沉醉中逃避塵世的紛擾。


    “古來聖賢皆死盡,惟有飲者留其名。莊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這幾句,情緒又起波瀾。


    “古來聖賢皆死盡”,語氣沉重,流露出對古代聖賢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惟有飲者留其名”則稍顯激昂,似乎在借飲酒之人來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


    提到“莊王昔時宴平樂”,朗讀者仿佛穿越到了曹植設宴的場景,聲音中帶著對昔日繁華宴飲的向往,“鬥酒十千恣歡謔”,將那種宴會上盡情歡樂、放縱不羈的氛圍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受到古人的豪情與灑脫。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唿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最後這幾句,情緒達到了最高峰。


    麵對主人說錢少的情況,朗讀者大聲迴應“主人何為言少錢”,充滿了豪爽與不羈,“徑須沽取對君酌”更是毫不遲疑,催促主人快去買酒。


    “五花馬,千金裘,唿兒將出換美酒”,語速極快,語氣堅決,展現出一種不顧一切、隻求一醉方休的決絕。


    “與爾同銷萬古愁”,聲音拖長,仿佛要將這千古以來的愁緒都在這一杯酒中消散,那聲音中既有豪邁,又有深深的無奈與惆悵,讓周圍聽眾深深沉浸在李白複雜而又濃烈的情感世界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之馬甲狂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來垂釣碧溪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來垂釣碧溪上並收藏武俠之馬甲狂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