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全將柳士蒙和魏溢林連夜叫到自己的辦公室,那裏與幾個月前,又有很大不同,牆壁上,密密麻麻地掛滿了地圖,有仁安市的、小河門的、蕩蠻屯的、平梁鄉的、寧山的、建遠的等等大大小小有七八張,且每張旁,都貼了便簽紙,上麵密密麻麻地爬滿了小“蜘蛛”。
那張小沙發上,則堆著更多的東西什麽書籍、鋪蓋、食品盒、茶葉應有盡有,總之不留一點空位。賈忠全指著唯一空著的過道道:“做吧,這裏太亂了。”接著自己就先盤腿坐下,手一伸,從茶幾上抽出一張大一點的地圖,好像是梁河道全圖。
那兩人麵麵廝覷,無奈隻好一個向前半步,一個退後半步,側著身坐了下來,見他們坐定,賈忠全才攤平了地圖,手指點著地圖上的一個小點:“這是仁安,它就像一葉孤舟,落在偌大的梁河道上,隨時都可能被淹沒。”
“洪才俊昨天給了份物資表我,仁安的燃油,隻能支撐到五月份,我說的是隻供軍用的情況下。”賈忠全說著,右手在茶幾的紙堆上摸了好幾下,翻出一份大得多的全國地圖,另兩人連忙接過地圖的兩隻角,並一點點地將它們拉開,“剛剛,徐局長來了消息,本部及龍首原、終南山都已遷往東寧道。除了維龍、昆侖、幽遼外,其他十三個道劃分成九個兵團管轄區,郝山地理上屬於紀柱石兵團轄區。”
接著魏溢林又從茶幾上抓起一份檔案袋,取出裏麵的物什後,將這袋子往地圖中間一丟,魏溢林伸長脖頸一看,名字那欄寫著“紀柱石”,職務那欄寫著“第一零三集團軍中將司令員”。
“我不能說他是個庸才,但我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麽能耐能在兩三個月內恢複補給網絡。並在其他部隊中樹立自己的威望。”賈忠全將那遝厚厚的履曆放到兩人麵前,“找你們來,就是想跟你們說清楚,我們在未來可見的時間裏,究竟要做些什麽。”
給了兩人五秒鍾的緩衝時間後,賈忠全豎起第一隻手指:“首先,是思想,你們必須配合黃處長的工作,穩定大家的心。”
“第二,是安全問題。”賈忠全折起了全國地圖,以免擋住下麵的梁河道地圖,“這仁安,共有大大小小十二個聚居地點,它們之間相隔也有段距離,這段路遲早是個隱患,感染者也好、其他人也罷,很有可能會翻過這周圍的山嶺、阻斷仁安各聚居點之間的聯係。”
這是個好問題,地廣人稀是仁安的優點,但同樣的,地廣則意味著要防守的點更多,防守的點一多,兵力就不可避免地分散,從而容易被各個擊破。
“仁安的中隊長建議說,可以讓各個聚居地點結寨自保,但這隻能擋住一時,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
“老師,屬下認為,我們可以效法古人,用甬道來解決這一問題。”
“甬道?”賈忠全眉頭一皺,似乎一時之間,並沒有反應過來。
一旁的柳士蒙連忙解釋道:“甬,原指可以裝十鬥米的大桶,這甬道,就是在道路兩旁修有圍牆。巨鹿之戰時,秦軍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運輸糧食的,但這種道路,修建費時費力,而且也不好防守。”
“我們可以用集裝箱來代替圍牆。”魏溢林連忙替自己的觀點辯護,“這仁安有個貨場,上麵堆了好多集裝箱,這些集裝箱,首尾相連,上麵開鑿一個通風口,就能當簡易的甬道使用。當然,這些都是權宜之計,真正一勞永逸的,還是要養精蓄銳,直到我們能收複整個梁河。”
“哎哎哎,別太發散啊。”賈忠全拍拍手,“怎麽。還真把自己當征南將軍了?”
“屬下不敢。”盡管被賈忠全一語中的,但魏溢林還是笑著否認道。
“好了,下一個問題。解藥的研究。”賈忠全應該是采納了魏溢林關於甬道的建議的,因為他拿出了筆記本,並在上麵“沙沙沙”地留下幾行字。
“教授們一致認為,在解封後的那幾天裏,一定是有什麽因素,促進了病毒的滋長、並令它們的傳播速度比以前更快。但具體是什麽,他們爭論不休。”
魏溢林跟柳士蒙紛紛倒吸一口涼氣,因為教授們有分歧,就要去用實驗數據來證明孰是孰非,但仁安的感染者,除了那幾個當門神的,其餘的早被挫骨揚灰了。因此,要想繼續研究,就隻能出去外麵抓,但這究竟有多危險,兩人是心知肚明的。
“這些天裏,我們殺得涇南江的水都紅了,但這其中,有多少人是真正染了病的,誰都不知道。”賈忠全長歎一聲,臉上寫滿自責,“但鄭泌煌教授說,如果能研究出一種能分辨出感染者與健康人的儀器或試劑,這種殺戮,就是可以避免的。而要研究這種技術,就得不斷地解剖病屍。”
也就是說,他們又得帶著防疫處的那群人滿疫區跑,如果分到的,是防疫處的外勤那還好,最怕的是,分來的,是一個什麽都不會的書呆子。
“老師,如果我們受傷了,怎麽辦?”魏溢林抱著自己的雙膝,銀杏中學的事,至今還縈繞在他耳畔,作為一個多年的老特情人員,他知道,沒有人,能夠永遠幸運下去,“我們沒有勇氣,對自己的袍澤開槍。”
柳士蒙點點頭,臉色也慢慢變得濃重,因為上一次,他的團隊就發生過這種事,有一個組長,替自己的組員隱瞞傷情,將他帶了迴來,結果剛下直升機,那人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所幸那個時候,人在完全喪失理智之前,有五至十分鍾的昏迷期,但現在,這個昏迷期到底還在不在,大家心裏,都沒有答案。
“先生告訴我們,不應相信天意的存在。因為世間萬事,所遵從的隻是客觀規律。”賈忠全開始收拾地上的地圖,“但這世上,又有哪個人,能說得清楚,這客觀規律,究竟是什麽?它又有何德何能,值得萬物去遵守?”
難道,赤縣的未來,真的隻能靠天意來定奪?
“瀝江,一個風景宜人的旅遊都市,當然了,你們沒這個旅遊命。”賈忠全站了起身,從亂糟糟的辦公桌上抄起一條教鞭,“兩萬多平方千米的麵積,一百多萬人,怎麽樣?比環州友好多了。”
這一點也不幽默,因為隻要有百來個感染者抱團,對於隻有五六個人的調查小組來說,往往就是滅頂之災,更何況,誰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走著走著,就被暗角裏頭的感染者抓了下。
“我們除了去解剖病屍,還有一個任務,勘察瀝江的機場是否還有使用價值。”賈忠全用教鞭,在七子鎮上畫了個圈,然後又在城郊的鳴沙鎮上點了點,“這裏有個直升機場,如果我們能收複這兩個地方,往後我們跟外界,就又多了一條聯係通道。”
賈忠全不是個沒有野心的人,這一點魏溢林非常清楚,畢竟,沒有野心的人,是斷然不會在這般年紀,如此決絕地拋下至親的,但老師究竟想幹什麽?甩開紀柱石,自己單幹?取代紀柱石,成為梁河道亦或整個赤西南的一把手?前者他已是有實無名——紀柱石就是想管他,也沒有這個精力和能力。如果是後者,那也是天方夜譚,畢竟,無論是想控製梁河道還是整個赤西南,就算仁安那三十萬人,全是訓練有素的軍士,也還是遠遠不夠。
帶著這個疑問,魏溢林悄悄地問了秦天武和柏韻蓮,前者說,賈忠全或許是想出國,畢竟,世界上的大部分地方,還是安全的。後者說,他是想盡快跟維龍、幽遼和東寧恢複航空交通,以便得到物質援助或分享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
開始時,魏溢林覺得柏韻蓮的想法太單純,但夜裏,輾轉幾次後,又忽地覺得,或許老師這次,是真的隻想盡好自己的職責,為郝山基地,為仁安,做些實事,但向來做事一步三套的老師,這次真的就心無雜念?魏溢林想想也覺得不太可能:唉,不想了。揣摩人,太累了,要不是不揣摩不行,他也懶得去想。
賈忠全需要的東西,多得令他自己都發指,一來是赤縣人口與工業社會特性的雙重加持下的結果——任何一個像樣的城市,都遠無法自給自足。二來,是他尚未向任何人提起的狂妄計劃,而要將這個計劃變成現實,就要滿足許多條件。
首先,他要收複機場、要找到一架能飛的客機、找到能駕駛飛機的飛行員,甚至還要一幫能維修飛機的技工。飛行員,他有,因為在將那幾個教授“請”迴來的過程中,特情人員們就順帶“逮捕”了兩個飛行員迴來。
但技工就沒那麽容易找了,一來,修好一架飛機,需要的人太多,逐個逐個“請”,人手不夠,二來,能將一幫技工聚齊的地方,隻有機場,可一群人開著卡車、拿著槍去機場“綁”人的事,大片可以拍,現實中幾乎不可能,除非能抓住時間點,早了,駐守機場的軍警會將綁人的人全部打死,賈忠全自己也洗不幹淨,晚了,去“綁”人的人會不會被淹死在感染者的海洋裏都還是個問題。
第二、他需要更多的醫護人員,至起碼要將仁安中心醫院的編製人員給補齊。因為這醫院現在隻剩下三分之一的醫護在吊著,而甲等高級醫院的病人,又是出了名的多,就算患者都是文明人,不傷人,也不會突然變異,醫護們也禁不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十四小時的高強度工作。要是真鞠躬盡瘁了一兩個,那可真是虧大發了。
況且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要想補充一個醫護,難度絕對比補充一個特情人員大得多——特情人員的培訓周期是兩年,但在必要時,兩個月就夠了——體能可以練,隻要不是弱智殘疾,所有年輕人都可以擔任。至於醫生嘛……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現在物流網斷了,醫院庫存的中藥、中成藥、西藥不用多久便會用光,中藥或許還可以采,但見效快的西藥可不行,那麽沒了藥以後,患了病該怎麽治,還得靠這些人來想辦法。
那張小沙發上,則堆著更多的東西什麽書籍、鋪蓋、食品盒、茶葉應有盡有,總之不留一點空位。賈忠全指著唯一空著的過道道:“做吧,這裏太亂了。”接著自己就先盤腿坐下,手一伸,從茶幾上抽出一張大一點的地圖,好像是梁河道全圖。
那兩人麵麵廝覷,無奈隻好一個向前半步,一個退後半步,側著身坐了下來,見他們坐定,賈忠全才攤平了地圖,手指點著地圖上的一個小點:“這是仁安,它就像一葉孤舟,落在偌大的梁河道上,隨時都可能被淹沒。”
“洪才俊昨天給了份物資表我,仁安的燃油,隻能支撐到五月份,我說的是隻供軍用的情況下。”賈忠全說著,右手在茶幾的紙堆上摸了好幾下,翻出一份大得多的全國地圖,另兩人連忙接過地圖的兩隻角,並一點點地將它們拉開,“剛剛,徐局長來了消息,本部及龍首原、終南山都已遷往東寧道。除了維龍、昆侖、幽遼外,其他十三個道劃分成九個兵團管轄區,郝山地理上屬於紀柱石兵團轄區。”
接著魏溢林又從茶幾上抓起一份檔案袋,取出裏麵的物什後,將這袋子往地圖中間一丟,魏溢林伸長脖頸一看,名字那欄寫著“紀柱石”,職務那欄寫著“第一零三集團軍中將司令員”。
“我不能說他是個庸才,但我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麽能耐能在兩三個月內恢複補給網絡。並在其他部隊中樹立自己的威望。”賈忠全將那遝厚厚的履曆放到兩人麵前,“找你們來,就是想跟你們說清楚,我們在未來可見的時間裏,究竟要做些什麽。”
給了兩人五秒鍾的緩衝時間後,賈忠全豎起第一隻手指:“首先,是思想,你們必須配合黃處長的工作,穩定大家的心。”
“第二,是安全問題。”賈忠全折起了全國地圖,以免擋住下麵的梁河道地圖,“這仁安,共有大大小小十二個聚居地點,它們之間相隔也有段距離,這段路遲早是個隱患,感染者也好、其他人也罷,很有可能會翻過這周圍的山嶺、阻斷仁安各聚居點之間的聯係。”
這是個好問題,地廣人稀是仁安的優點,但同樣的,地廣則意味著要防守的點更多,防守的點一多,兵力就不可避免地分散,從而容易被各個擊破。
“仁安的中隊長建議說,可以讓各個聚居地點結寨自保,但這隻能擋住一時,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
“老師,屬下認為,我們可以效法古人,用甬道來解決這一問題。”
“甬道?”賈忠全眉頭一皺,似乎一時之間,並沒有反應過來。
一旁的柳士蒙連忙解釋道:“甬,原指可以裝十鬥米的大桶,這甬道,就是在道路兩旁修有圍牆。巨鹿之戰時,秦軍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運輸糧食的,但這種道路,修建費時費力,而且也不好防守。”
“我們可以用集裝箱來代替圍牆。”魏溢林連忙替自己的觀點辯護,“這仁安有個貨場,上麵堆了好多集裝箱,這些集裝箱,首尾相連,上麵開鑿一個通風口,就能當簡易的甬道使用。當然,這些都是權宜之計,真正一勞永逸的,還是要養精蓄銳,直到我們能收複整個梁河。”
“哎哎哎,別太發散啊。”賈忠全拍拍手,“怎麽。還真把自己當征南將軍了?”
“屬下不敢。”盡管被賈忠全一語中的,但魏溢林還是笑著否認道。
“好了,下一個問題。解藥的研究。”賈忠全應該是采納了魏溢林關於甬道的建議的,因為他拿出了筆記本,並在上麵“沙沙沙”地留下幾行字。
“教授們一致認為,在解封後的那幾天裏,一定是有什麽因素,促進了病毒的滋長、並令它們的傳播速度比以前更快。但具體是什麽,他們爭論不休。”
魏溢林跟柳士蒙紛紛倒吸一口涼氣,因為教授們有分歧,就要去用實驗數據來證明孰是孰非,但仁安的感染者,除了那幾個當門神的,其餘的早被挫骨揚灰了。因此,要想繼續研究,就隻能出去外麵抓,但這究竟有多危險,兩人是心知肚明的。
“這些天裏,我們殺得涇南江的水都紅了,但這其中,有多少人是真正染了病的,誰都不知道。”賈忠全長歎一聲,臉上寫滿自責,“但鄭泌煌教授說,如果能研究出一種能分辨出感染者與健康人的儀器或試劑,這種殺戮,就是可以避免的。而要研究這種技術,就得不斷地解剖病屍。”
也就是說,他們又得帶著防疫處的那群人滿疫區跑,如果分到的,是防疫處的外勤那還好,最怕的是,分來的,是一個什麽都不會的書呆子。
“老師,如果我們受傷了,怎麽辦?”魏溢林抱著自己的雙膝,銀杏中學的事,至今還縈繞在他耳畔,作為一個多年的老特情人員,他知道,沒有人,能夠永遠幸運下去,“我們沒有勇氣,對自己的袍澤開槍。”
柳士蒙點點頭,臉色也慢慢變得濃重,因為上一次,他的團隊就發生過這種事,有一個組長,替自己的組員隱瞞傷情,將他帶了迴來,結果剛下直升機,那人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所幸那個時候,人在完全喪失理智之前,有五至十分鍾的昏迷期,但現在,這個昏迷期到底還在不在,大家心裏,都沒有答案。
“先生告訴我們,不應相信天意的存在。因為世間萬事,所遵從的隻是客觀規律。”賈忠全開始收拾地上的地圖,“但這世上,又有哪個人,能說得清楚,這客觀規律,究竟是什麽?它又有何德何能,值得萬物去遵守?”
難道,赤縣的未來,真的隻能靠天意來定奪?
“瀝江,一個風景宜人的旅遊都市,當然了,你們沒這個旅遊命。”賈忠全站了起身,從亂糟糟的辦公桌上抄起一條教鞭,“兩萬多平方千米的麵積,一百多萬人,怎麽樣?比環州友好多了。”
這一點也不幽默,因為隻要有百來個感染者抱團,對於隻有五六個人的調查小組來說,往往就是滅頂之災,更何況,誰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走著走著,就被暗角裏頭的感染者抓了下。
“我們除了去解剖病屍,還有一個任務,勘察瀝江的機場是否還有使用價值。”賈忠全用教鞭,在七子鎮上畫了個圈,然後又在城郊的鳴沙鎮上點了點,“這裏有個直升機場,如果我們能收複這兩個地方,往後我們跟外界,就又多了一條聯係通道。”
賈忠全不是個沒有野心的人,這一點魏溢林非常清楚,畢竟,沒有野心的人,是斷然不會在這般年紀,如此決絕地拋下至親的,但老師究竟想幹什麽?甩開紀柱石,自己單幹?取代紀柱石,成為梁河道亦或整個赤西南的一把手?前者他已是有實無名——紀柱石就是想管他,也沒有這個精力和能力。如果是後者,那也是天方夜譚,畢竟,無論是想控製梁河道還是整個赤西南,就算仁安那三十萬人,全是訓練有素的軍士,也還是遠遠不夠。
帶著這個疑問,魏溢林悄悄地問了秦天武和柏韻蓮,前者說,賈忠全或許是想出國,畢竟,世界上的大部分地方,還是安全的。後者說,他是想盡快跟維龍、幽遼和東寧恢複航空交通,以便得到物質援助或分享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
開始時,魏溢林覺得柏韻蓮的想法太單純,但夜裏,輾轉幾次後,又忽地覺得,或許老師這次,是真的隻想盡好自己的職責,為郝山基地,為仁安,做些實事,但向來做事一步三套的老師,這次真的就心無雜念?魏溢林想想也覺得不太可能:唉,不想了。揣摩人,太累了,要不是不揣摩不行,他也懶得去想。
賈忠全需要的東西,多得令他自己都發指,一來是赤縣人口與工業社會特性的雙重加持下的結果——任何一個像樣的城市,都遠無法自給自足。二來,是他尚未向任何人提起的狂妄計劃,而要將這個計劃變成現實,就要滿足許多條件。
首先,他要收複機場、要找到一架能飛的客機、找到能駕駛飛機的飛行員,甚至還要一幫能維修飛機的技工。飛行員,他有,因為在將那幾個教授“請”迴來的過程中,特情人員們就順帶“逮捕”了兩個飛行員迴來。
但技工就沒那麽容易找了,一來,修好一架飛機,需要的人太多,逐個逐個“請”,人手不夠,二來,能將一幫技工聚齊的地方,隻有機場,可一群人開著卡車、拿著槍去機場“綁”人的事,大片可以拍,現實中幾乎不可能,除非能抓住時間點,早了,駐守機場的軍警會將綁人的人全部打死,賈忠全自己也洗不幹淨,晚了,去“綁”人的人會不會被淹死在感染者的海洋裏都還是個問題。
第二、他需要更多的醫護人員,至起碼要將仁安中心醫院的編製人員給補齊。因為這醫院現在隻剩下三分之一的醫護在吊著,而甲等高級醫院的病人,又是出了名的多,就算患者都是文明人,不傷人,也不會突然變異,醫護們也禁不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十四小時的高強度工作。要是真鞠躬盡瘁了一兩個,那可真是虧大發了。
況且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要想補充一個醫護,難度絕對比補充一個特情人員大得多——特情人員的培訓周期是兩年,但在必要時,兩個月就夠了——體能可以練,隻要不是弱智殘疾,所有年輕人都可以擔任。至於醫生嘛……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現在物流網斷了,醫院庫存的中藥、中成藥、西藥不用多久便會用光,中藥或許還可以采,但見效快的西藥可不行,那麽沒了藥以後,患了病該怎麽治,還得靠這些人來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