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聞言大怒,拔劍在手,厲聲道:“你這是要咒我死嗎?”


    驚得劉備起身大唿:“伯圭兄,你我兄弟一場,連這點信任都沒有嗎?”


    傅幹坐在那裏,仍是不慌不忙:“世事難料,誰能保證自己武運長隆,遠的不說,近的涼州三明,戰場上幾乎無敗績。然下場有幾個好的。董卓何等兇殘,我亦不懼。將軍願與不願皆可,無須在我麵前發威風,我不懼你!願將軍三思!”


    公孫瓚哈哈大笑:“適才相戲爾。還望求實勿怪。我與玄德同窗數載,情比金堅。幽州位於敵後,我亦時常憂慮,家小無人照顧。今日即便求實不說,我也會把孩子托付給玄德。阿續來拜見雍王。”


    一個少年從坐席上起來,上前給劉備行禮。


    “續拜見大王。”


    “勿要多禮,我與你父親情同兄弟,不要聽你父親瞎說,你仍是稱唿我叔父即可!以後,你在我身旁,充當我親衛。”


    最終賓主盡歡,在第二日晨陽高照時,劉備告別公孫瓚。


    劉備先行迴涿郡家裏,傅幹則是前往漁陽雍奴。


    雍奴縣城不大,周長大約八公裏左右。


    縣裏大戶有田姓,跟左右縣人打聽,很快便知道田豫家所在。


    曆史上劉備涕泣,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的人。


    來到田豫家門口,房子兩進兩出,有傭人在門前打掃衛生。


    得知有客人到來,年歲不大的田豫親自到門口來迎接。


    “寒舍簡陋,還望貴客勿要嫌棄。”


    “斯是陋室,唯君德馨。”傅幹輕聲稱讚道。


    傅幹年齡雖不大,然氣場強大,田豫不敢怠慢。


    “先生謬讚。諸位請坐。不知諸位有何事,來找豫?”


    “我是關中來客,到漁陽後聽聞君之大名,故冒昧上門,還望君莫要見怪。”


    傅幹打量起屋內的裝飾,正堂掛著孔子的一日三省吾身,筆法蒼勁有力。


    看來田豫家衰敗前,也是一地豪強。


    “豫薄名浮於郡裏,愧不敢當。敢問君之大名?”


    “某北地傅幹傅求實,奉雍王之命來請君到關中出仕!”


    田豫不禁為之動容:“雍王安知世間有田豫乎?”


    “君何必自謙。以君之才能,必會名重於天下。還請君為天下計,到關中出仕。”


    田豫猶豫一刻鍾:“君之厚愛,豫心領,然家有老母,不能遠行。請君恕罪。”


    曆史上在徐州時,田豫便是以母老無人奉養為由,離開劉備。要是田豫在徐州的話,說不定下邳不會丟。


    張飛勇武有餘,智謀不足。田豫則不然,智勇雙全,行事縝密。思來讓人心中不免留有遺憾。


    “田兄,機會來之不易,勿要推辭。君之母,可一並帶去關中奉養。關中有著名郎中,比幽州名醫多。”


    “路有顛簸,怕老母承受不住。”田豫有一點動心,但仍是搖頭拒絕。


    “可否讓我拜見老夫人?”


    “這……”田豫略有疑慮。


    “見君家之情況,留在雍奴老夫人也不一定能照顧的好。君家祖上,必不希望子孫隱居鄉裏。還請讓我拜見老夫人!”


    劉備的大名名揚幽州,田豫聽過不少他的事跡。出仕劉備,他心向往之。可實在是路途遙遠。見傅幹非要見他的母親,恐怕是為了說服他的母親。


    他的母親也多次勸說他出仕,不要以她為念。要是讓母親知道今日之事,說不定還會訓斥他一頓。


    唉,讓母親訓斥一頓,也比讓母親顛簸一路強。打定主意後,田豫拒絕的話還沒有出口,便聽見母親的話。


    “阿豫,勿要與我為念。你還記得你父親在時,給你說的嗎?”


    滿頭白發的老婦人走入客廳,給傅幹行禮。傅幹急忙迴禮。


    “老夫人深明大義,非一般人能比。”


    “我家這孩兒,愚孝至極,讓郎君見笑。”


    “有家才有國。不愛父母者,安能忠於君上。田兄世之良才,老夫人教子有方。”


    傅幹嚴肅神情,誇讚道。


    “聽見沒,阿豫,該如何做,不需要我教你了吧!”田母用拐杖敲著地麵,嗬斥田豫。


    “母親,關中距離幽州,有千裏之遙,孩兒不放心留下你一人在家。你含辛茹苦把孩兒拉扯大,頭發已然斑白,白日勞累,夜間紡布,沒有一日安歇。如今孩兒長大,正是報答母親恩情之時,孩兒無論如何都不會遠離雍奴,把母親單獨留在家裏。”


    “癡兒!”田豫的話讓田母瞬間露出舐犢之情,臉上露出柔和的神情,“關中,並非你一人去,我會與你同去。你讀書不少,給阿母說說,幽州之地是不是馬上大戰了?”


    這老夫人不簡單,還能看出來幽州的局勢來。


    自幼父親去世,母親一人把田豫拉扯大,田豫的學識很多都是在她母親的熏陶下學成的。從這裏來看,田母的見識也不落於人。


    “這……”田豫支支吾吾,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孩兒,阿母不是傻子,你每日收集的信息,我也是知道的。要是留在幽州,萬一亂兵入城,你我母子豈能擋的了刀劍。我與你一起去關中。一切拜托郎君。”


    田母給傅幹行禮後,便走出客廳,自去安排家人收拾行囊。


    事已至此,田豫不再堅持:“傅君,以後多多指教。”


    “我還要田君多多指教呢。”


    傅幹心情大悅。


    眾人收拾好行囊,駕著馬車到了涿郡。


    劉備見到田豫,與之交談,稱讚道:“君之才識,可比古之博望侯。”


    田豫對邊疆之事多有涉獵,對鮮卑匈奴烏桓種落起源習俗很清楚。


    帶著一眾涿郡的親眷,劉備一行人仍沿著原路往關中行進。


    等到河東時,荒蕪的田地上已經滿是辛勞的人在努力的耕種。


    “杜伯侯果然是能臣幹將,有他在河東,孤安心矣。”


    劉備眼裏滿是讚賞,一個月的時間,能把河東民生恢複到這種地步,杜畿可謂社稷棟梁。


    穿著破舊農衣的杜畿來拜見劉備,劉備親自下馬扶起他,誇讚道:“孤不喜得河東,喜得伯侯也!子經,來,見過杜府君。”


    安排好河東的將相後,劉備一行人在六月二十迴到長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涼州輔佐劉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科尼島的柏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科尼島的柏樺並收藏三國:從涼州輔佐劉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