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衣錦還鄉
三國:從涼州輔佐劉備 作者:科尼島的柏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鄴城事了,劉備與袁紹曹操告別,帶著傅幹一行人朝著幽州涿郡行去。
富貴不迴鄉,如錦衣夜行。此話雖是霸王所說,可也算的上是千古名言。
遊子在千裏之外建功立業,身旁無從小長大之人,總有那種孤單寂寞之感,此時也正是劉備心中的真實寫照。
幽州的一草一木讓劉備觸景生情,與傅幹郭嘉絮絮叨叨,話前所未有的多。
到了涿郡,更是處處勾起劉備的情緒起伏。
這裏是他獨自擺攤處,那邊是他與母親一起叫賣草鞋的地方。
還有第一次與翼德相遇之時,與雲長不打不相識。
迴到樓桑村,從馬上下來,來到他那間斑駁的房屋前,門口巨大的桑樹仍亭亭玉立,上前輕輕撫摸幾下。
身邊圍滿一群少年嘴裏問著客人是從何處來?
“阿備,是你嗎?”
一個老頭在人的攙扶下快走過來,叫著劉備。
輕輕擦拭眼角的淚水,劉備轉身見到來人,跪倒在地。
“叔父,備迴來看你了!”
“迴來就好,迴來就好!德然,迴去告訴你阿母,玄德迴來了,讓她做頓好吃的。”
劉德然喊來一個孩子:“桑兒,拜見你玄德伯父。迴去告訴奶奶,做頓好的,有貴客上門。”
劉元起把劉備扶起來,打量一遍,笑道:“備兒又壯實不少,此次迴來能多待一段時間嗎?”
“叔父倒是老不少,後天就走。”劉備扶著劉元起左邊,“此次迴來,是想問問叔父是否願意跟隨備到關中去?”
“關中?”劉元起嘟囔一句,“老夫年老體衰,恐無力遠行。小時候老夫便覺得玄德必是人中龍鳳。果然,玄德如今已是二千石。算是遠超你爺爺了。”
“要不是叔父在備小時候資助,備安有今日。叔父不願意遠行,可否讓德然隨我到關中?不滿叔父,陛下封我雍王,宜城亭侯的侯位允許備授予我族中子弟。備思來想去,唯有德然最為合適。”
劉德榮大吃一驚,自己這個耳朵大於常人的兄長真的是人中龍鳳,對父親眼光的獨到異常佩服。
“雍王?玄德封王了?”劉元起亦是驚訝抬起頭,身上的老態都沒了。
“祖宗有靈,祖宗有靈,我涿郡劉氏再次興旺了。德然,去通知族長,告訴他玄德封王的事,他知道怎麽做。”
“是,父親。兄長,不,大王,你扶著我父親,我去去就迴。”
意外得來一個侯位,劉德然發自內心的興奮。
“德然,你我兄弟,叫什麽大王。快去!”
不一會,劉備稱王的消息在樓桑村傳開。劉元起的妻子也從家裏跑出來,對著劉備恭恭敬敬行禮。
“嬸母何必如此,快快請起。”
“孩他媽,信不信老夫的眼光?”劉元起擼著胡子哈哈大笑,欣慰的望著劉備。
“嘿,老頭子眼光毒辣,我一個婦道人家怎能與你相比。你家都是龍子龍孫,定然是大富大貴。大王小時候,俺就說過,大王是富貴像。是不是,老頭子。”
見妻子對著自己眨眼,劉元起笑道:“大王,你嬸母從來沒有過壞心。”
劉備笑道:“嬸母愛我之心,我豈能不知。隻是我年少之時,太過調皮,惹得嬸母不開心而已。”
“那有那有,大王說笑,俺一直是喜歡大王的。”
嬸母搓著手不停的解釋。
“不用說了,玄德把宜城亭侯的爵位送給德然了。”
“啊,德然是君侯了?這咋使得……,嘿嘿!”笑的嘴都歪了,不一會就滑到一群婦人中間,把她夫君當年的事跡不動聲色宣傳一遍,她兒子封侯的事說一遍,眾人不停的誇讚她命好。
“子敬來了!”劉元起給劉備另一個叔父打招唿。
“備給叔父行禮。”劉子敬是劉備親叔父。
“使不得使不得!”
劉子敬連忙讓他的孩子把劉備扶起來。
劉備取笑道:“叔父,備說過的,當乘此羽葆蓋車,可算滅族禍事?”
“大王從小便是異於常人,是老夫肉眼凡胎,識不得真龍。”
“哈哈哈哈,叔父還是如以前一樣。叔父,願意隨我到關中嗎?”
“老了,戀舊,不去了。你走的時候,帶走一些族兄弟與小輩,讓他們出去見見世麵。”
劉備此次迴來一為思鄉,二便是想要從宗族裏帶些宗族子弟。
“叔父不說,備也會的。”
與眾人說一會話,劉備來到父母墓前,把自己封王的消息告訴父母,讓他們在地下安心。
在村子裏待兩天後,劉備帶上趙雲傅幹親自去拜見公孫瓚。
“大王怎麽有功夫來我府上?”
公孫瓚陰陽怪氣,斜暼著眼瞧劉備。
“兄長說那裏話,沒有兄長提攜,備豈能走到今天的地步。”
“不用說這些客套話,你來此想要幹什麽?”
“我聽聞兄長接受豫州的幽州牧,都督河北諸軍事的職位,想來勸說兄長不要這樣做。”
“你當大王,便不允許我更進一步?玄德,你什麽時候也如袁紹那種士人一般,認為我便要必須聽從他們的安排了?”
劉備急聲道:“兄長,你錯怪我了。我並非這個意思。你當幽州牧,都督河北諸軍事,沒有問題,可豫州的官職豈是那麽好拿到?這是讓你與伯安公和袁本初為敵啊!”
“為敵又如何?”公孫瓚瞪著大眼,怒視劉備,“我辛辛苦苦擊敗烏桓鮮卑。劉伯安倒好,到幽州後把我的功績抹除。對烏桓實行安撫的政策,他可知道我邊疆之人的苦難,烏桓鮮卑為何願意接受詔安,不就是打不過我,才無奈選擇詔安麽。可劉伯安倒好,處處對我掣肘,限製我的軍糧,引誘我的將士。你要還當我是兄長,不要再勸我了。”
劉備被懟的沒一絲脾氣。良言難勸該死的鬼,傅幹隻能暗中吐槽。
“公孫將軍,我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說吧,我不是不納人言的主。”
“如今天下局勢瞬息萬變,誰也不敢保證誰能笑到最後。不知公孫將軍可否讚同?”
公孫瓚點頭稱是。
“說的不錯,劉伯安別看天下聞名,在我手下走不了一迴合。”
不理會自戀的公孫瓚,傅幹繼續道:“為公孫家的延續考慮,還請將軍派一幼子隨大王到關中暫居,不知可否?”
富貴不迴鄉,如錦衣夜行。此話雖是霸王所說,可也算的上是千古名言。
遊子在千裏之外建功立業,身旁無從小長大之人,總有那種孤單寂寞之感,此時也正是劉備心中的真實寫照。
幽州的一草一木讓劉備觸景生情,與傅幹郭嘉絮絮叨叨,話前所未有的多。
到了涿郡,更是處處勾起劉備的情緒起伏。
這裏是他獨自擺攤處,那邊是他與母親一起叫賣草鞋的地方。
還有第一次與翼德相遇之時,與雲長不打不相識。
迴到樓桑村,從馬上下來,來到他那間斑駁的房屋前,門口巨大的桑樹仍亭亭玉立,上前輕輕撫摸幾下。
身邊圍滿一群少年嘴裏問著客人是從何處來?
“阿備,是你嗎?”
一個老頭在人的攙扶下快走過來,叫著劉備。
輕輕擦拭眼角的淚水,劉備轉身見到來人,跪倒在地。
“叔父,備迴來看你了!”
“迴來就好,迴來就好!德然,迴去告訴你阿母,玄德迴來了,讓她做頓好吃的。”
劉德然喊來一個孩子:“桑兒,拜見你玄德伯父。迴去告訴奶奶,做頓好的,有貴客上門。”
劉元起把劉備扶起來,打量一遍,笑道:“備兒又壯實不少,此次迴來能多待一段時間嗎?”
“叔父倒是老不少,後天就走。”劉備扶著劉元起左邊,“此次迴來,是想問問叔父是否願意跟隨備到關中去?”
“關中?”劉元起嘟囔一句,“老夫年老體衰,恐無力遠行。小時候老夫便覺得玄德必是人中龍鳳。果然,玄德如今已是二千石。算是遠超你爺爺了。”
“要不是叔父在備小時候資助,備安有今日。叔父不願意遠行,可否讓德然隨我到關中?不滿叔父,陛下封我雍王,宜城亭侯的侯位允許備授予我族中子弟。備思來想去,唯有德然最為合適。”
劉德榮大吃一驚,自己這個耳朵大於常人的兄長真的是人中龍鳳,對父親眼光的獨到異常佩服。
“雍王?玄德封王了?”劉元起亦是驚訝抬起頭,身上的老態都沒了。
“祖宗有靈,祖宗有靈,我涿郡劉氏再次興旺了。德然,去通知族長,告訴他玄德封王的事,他知道怎麽做。”
“是,父親。兄長,不,大王,你扶著我父親,我去去就迴。”
意外得來一個侯位,劉德然發自內心的興奮。
“德然,你我兄弟,叫什麽大王。快去!”
不一會,劉備稱王的消息在樓桑村傳開。劉元起的妻子也從家裏跑出來,對著劉備恭恭敬敬行禮。
“嬸母何必如此,快快請起。”
“孩他媽,信不信老夫的眼光?”劉元起擼著胡子哈哈大笑,欣慰的望著劉備。
“嘿,老頭子眼光毒辣,我一個婦道人家怎能與你相比。你家都是龍子龍孫,定然是大富大貴。大王小時候,俺就說過,大王是富貴像。是不是,老頭子。”
見妻子對著自己眨眼,劉元起笑道:“大王,你嬸母從來沒有過壞心。”
劉備笑道:“嬸母愛我之心,我豈能不知。隻是我年少之時,太過調皮,惹得嬸母不開心而已。”
“那有那有,大王說笑,俺一直是喜歡大王的。”
嬸母搓著手不停的解釋。
“不用說了,玄德把宜城亭侯的爵位送給德然了。”
“啊,德然是君侯了?這咋使得……,嘿嘿!”笑的嘴都歪了,不一會就滑到一群婦人中間,把她夫君當年的事跡不動聲色宣傳一遍,她兒子封侯的事說一遍,眾人不停的誇讚她命好。
“子敬來了!”劉元起給劉備另一個叔父打招唿。
“備給叔父行禮。”劉子敬是劉備親叔父。
“使不得使不得!”
劉子敬連忙讓他的孩子把劉備扶起來。
劉備取笑道:“叔父,備說過的,當乘此羽葆蓋車,可算滅族禍事?”
“大王從小便是異於常人,是老夫肉眼凡胎,識不得真龍。”
“哈哈哈哈,叔父還是如以前一樣。叔父,願意隨我到關中嗎?”
“老了,戀舊,不去了。你走的時候,帶走一些族兄弟與小輩,讓他們出去見見世麵。”
劉備此次迴來一為思鄉,二便是想要從宗族裏帶些宗族子弟。
“叔父不說,備也會的。”
與眾人說一會話,劉備來到父母墓前,把自己封王的消息告訴父母,讓他們在地下安心。
在村子裏待兩天後,劉備帶上趙雲傅幹親自去拜見公孫瓚。
“大王怎麽有功夫來我府上?”
公孫瓚陰陽怪氣,斜暼著眼瞧劉備。
“兄長說那裏話,沒有兄長提攜,備豈能走到今天的地步。”
“不用說這些客套話,你來此想要幹什麽?”
“我聽聞兄長接受豫州的幽州牧,都督河北諸軍事的職位,想來勸說兄長不要這樣做。”
“你當大王,便不允許我更進一步?玄德,你什麽時候也如袁紹那種士人一般,認為我便要必須聽從他們的安排了?”
劉備急聲道:“兄長,你錯怪我了。我並非這個意思。你當幽州牧,都督河北諸軍事,沒有問題,可豫州的官職豈是那麽好拿到?這是讓你與伯安公和袁本初為敵啊!”
“為敵又如何?”公孫瓚瞪著大眼,怒視劉備,“我辛辛苦苦擊敗烏桓鮮卑。劉伯安倒好,到幽州後把我的功績抹除。對烏桓實行安撫的政策,他可知道我邊疆之人的苦難,烏桓鮮卑為何願意接受詔安,不就是打不過我,才無奈選擇詔安麽。可劉伯安倒好,處處對我掣肘,限製我的軍糧,引誘我的將士。你要還當我是兄長,不要再勸我了。”
劉備被懟的沒一絲脾氣。良言難勸該死的鬼,傅幹隻能暗中吐槽。
“公孫將軍,我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說吧,我不是不納人言的主。”
“如今天下局勢瞬息萬變,誰也不敢保證誰能笑到最後。不知公孫將軍可否讚同?”
公孫瓚點頭稱是。
“說的不錯,劉伯安別看天下聞名,在我手下走不了一迴合。”
不理會自戀的公孫瓚,傅幹繼續道:“為公孫家的延續考慮,還請將軍派一幼子隨大王到關中暫居,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