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知道這些時日來少君總是故意和陛下對著幹,眼下卻乖巧地坐在陛下身旁,甚至堪稱小意溫柔地給陛下夾菜。
幾雙眼睛錯也不錯地盯著食桌上的一對璧影,心想,太陽打西邊出來了,莫不是又在憋什麽招吧?
孟漁確實意有所圖,既是有求於人,總不好在開口前再惹得傅至景不痛快。
他暫且地放下過往的嫌隙,小心翼翼地端詳著傅至景的麵色,看不出喜怒,也沒有吃他夾的菜,不禁有些惴惴地瞄了福廣一眼。
身為帝王的大內監,福廣是最樂得見傅至景開懷的,但新帝不發話,他也不敢貿貿然搭腔,隻好垂眼無視了孟漁的求助。
孟漁有些無措地抿住唇,如此,倒有幾分從前滿心滿壞記掛著傅至景的樣子。
傅至景這才慢條斯理地動筷,吃掉了碗裏鮮甜的魚肉,頷首道:「不錯。」緊接著夾了一小塊遞到孟漁唇邊,「你也嚐嚐。」
孟漁想了想,張開嘴含住傅至景送過來的筷子。
陛下和少君溫情蜜意地互相餵食,眾人喜聞樂見,提著的一顆心放迴胸口。
一頓飯吃得很是和洽,堪稱帝王和寵妻的典範,奇怪的是,本該因此開懷的新帝臉上的神情卻始終都淡淡的,看不出滿意與否。
就寢之前,宮人端來銅盆給二人寬衣梳洗,這等功夫按照禮製原該由孟漁動手,但平日孟漁對傅至景敬而遠之,向來都是福廣代勞。
傅至景剛脫下外袍就見孟漁磨磨蹭蹭地走了過來,從福廣手中接過擰幹的布帛,「我來吧。」
福廣誒的一聲,很是上道地帶著一眾宮人退到偏殿,還順手將正殿的門給關上了。
傅至景沒有阻止孟漁給他擦臉的舉動,長眸微垂,望著一點兒心思都藏不住的孟漁,故意逗道:「今日是怎麽了,這麽殷勤?」
孟漁欲言又止,還未開口,傅至景抽走他掌心的濕布,牽著他走到半人高的桌旁,用雙手托著他坐了上去。
「坐好,我給你擦身。」
孟漁兩掌撐在桌沿,飛快地掃一眼興致盎然的傅至景,拒絕的話湧到喉嚨又生生咽了下去。
傅至景卻似乎感知不到他的緊張,大掌握著已然冷卻的布帛順著衣擺往裏伸,一下一下仔細地擦拭著,已是九月中,夜晚微涼,他的皮肉像被碎冰觸碰過,泛起了一層又一層的小顆粒,肩膀緊緊地繃住。
布帛很快換成溫熱的掌心。
傅至景一點點把冰涼的孟漁揉熱了,捏軟了。
他的動作親昵至極,神情卻很淡漠,仿若在一步步地試探孟漁的底線,看孟漁究竟能忍耐到什麽地步。
孟漁的額頭抵在他的胸口,兩隻手不自覺地從桌沿抬起來攥住他寢衣的兩側,越收越緊,十指都絞得發白。
他有種自己要被傅至景吃掉了的恐慌。
終於,在傅至景的動作過火得可以稱得上過分時,他才忍無可忍地抬起頭,「疼……」
傅至景迅速抽離,仿佛方才陷入情潮的並不是他,退開兩步望著臉上紅白交加、眼裏已經有淚花的孟漁,輕聲說:「我還以為你不會喊停。」
孟漁在他麵前無所遁逃,兩隻手絞著放在膝蓋上,侷促得像犯錯的小孩,囁嚅道:「我有事要問你……」
傅至景眼神銳利,直白地挑破他今日的反常,「你要給劉翊陽求情。」
盡管孟漁的所作所為都在傅至景的意料之中,但孟漁的默認仍在他心中掀起驚濤駭浪,為了劉翊陽,孟漁竟然甘願「以身飼虎」。
傅至景可以肯定,倘若他隻要他肯鬆口,無論現下他提出多麽過分的要求,孟漁想必都不會拒絕。
這些年來他一直對孟漁給劉翊陽寄信一事耿耿於懷卻始終無法排解,直到近日蔣文淩迴京,他探查到對方身旁有個叫喬雲的知己,一番串連,才咂摸出幾分真相。
他急召劉翊陽入宮,費了些功夫,如願坐實了自己的猜想。
那封信裏的內容十有八九是求劉翊陽瞞天過海留諾布一命。
怪不得蔣文淩會請旨前去監修水壩,遲遲不肯迴京,原來是怕事情敗露。
比起這些,傅至景更難以接受在很早之前孟漁就已經對他有了戒心,縱然沒有往後的事情,他們看似堅不可摧的關係實則已然出現裂縫乃至岌岌可危。
孟漁望著兩步開外的傅至景,燭光水一樣披在對方身上,鍍了一層毛絨絨的光暈。
離得這樣近,傅至景的五官卻變得有些朦朧,他用力地眨去眼底的濕意,緩緩開口,「你都查到了,諾布的事,我才是主謀,你若真要降罪,我絕無怨言。」他跳下高桌,仰麵道,「事情已經過去許多年,蔣文淩和諾布不會對你造成任何威脅,你能不能不要追究?」
傅至景抓住他話中的漏洞,深深地看著他,「過去的事就可以不計較嗎?」
孟漁噎了一下,竟無法迴答。
傅至景近乎是逼問,「按你的意思來說,你跟我的事也可以既往不咎了?」
孟漁急道:「這是兩碼事,你不要混為一談。」
「既是兩碼事,你又何必因此對我低三下四、做小伏地?」傅至景麵有慍色,不自覺拔高了聲調,「你想要給他們求情,大可直爽地說出來,難不成你以為看著你故作開懷我會暢快嗎?」
孟漁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以往都是有什麽說什麽,但他確實也無法單純地隻將對方當作傅至景看待,這才拐著彎曲意逢迎。
幾雙眼睛錯也不錯地盯著食桌上的一對璧影,心想,太陽打西邊出來了,莫不是又在憋什麽招吧?
孟漁確實意有所圖,既是有求於人,總不好在開口前再惹得傅至景不痛快。
他暫且地放下過往的嫌隙,小心翼翼地端詳著傅至景的麵色,看不出喜怒,也沒有吃他夾的菜,不禁有些惴惴地瞄了福廣一眼。
身為帝王的大內監,福廣是最樂得見傅至景開懷的,但新帝不發話,他也不敢貿貿然搭腔,隻好垂眼無視了孟漁的求助。
孟漁有些無措地抿住唇,如此,倒有幾分從前滿心滿壞記掛著傅至景的樣子。
傅至景這才慢條斯理地動筷,吃掉了碗裏鮮甜的魚肉,頷首道:「不錯。」緊接著夾了一小塊遞到孟漁唇邊,「你也嚐嚐。」
孟漁想了想,張開嘴含住傅至景送過來的筷子。
陛下和少君溫情蜜意地互相餵食,眾人喜聞樂見,提著的一顆心放迴胸口。
一頓飯吃得很是和洽,堪稱帝王和寵妻的典範,奇怪的是,本該因此開懷的新帝臉上的神情卻始終都淡淡的,看不出滿意與否。
就寢之前,宮人端來銅盆給二人寬衣梳洗,這等功夫按照禮製原該由孟漁動手,但平日孟漁對傅至景敬而遠之,向來都是福廣代勞。
傅至景剛脫下外袍就見孟漁磨磨蹭蹭地走了過來,從福廣手中接過擰幹的布帛,「我來吧。」
福廣誒的一聲,很是上道地帶著一眾宮人退到偏殿,還順手將正殿的門給關上了。
傅至景沒有阻止孟漁給他擦臉的舉動,長眸微垂,望著一點兒心思都藏不住的孟漁,故意逗道:「今日是怎麽了,這麽殷勤?」
孟漁欲言又止,還未開口,傅至景抽走他掌心的濕布,牽著他走到半人高的桌旁,用雙手托著他坐了上去。
「坐好,我給你擦身。」
孟漁兩掌撐在桌沿,飛快地掃一眼興致盎然的傅至景,拒絕的話湧到喉嚨又生生咽了下去。
傅至景卻似乎感知不到他的緊張,大掌握著已然冷卻的布帛順著衣擺往裏伸,一下一下仔細地擦拭著,已是九月中,夜晚微涼,他的皮肉像被碎冰觸碰過,泛起了一層又一層的小顆粒,肩膀緊緊地繃住。
布帛很快換成溫熱的掌心。
傅至景一點點把冰涼的孟漁揉熱了,捏軟了。
他的動作親昵至極,神情卻很淡漠,仿若在一步步地試探孟漁的底線,看孟漁究竟能忍耐到什麽地步。
孟漁的額頭抵在他的胸口,兩隻手不自覺地從桌沿抬起來攥住他寢衣的兩側,越收越緊,十指都絞得發白。
他有種自己要被傅至景吃掉了的恐慌。
終於,在傅至景的動作過火得可以稱得上過分時,他才忍無可忍地抬起頭,「疼……」
傅至景迅速抽離,仿佛方才陷入情潮的並不是他,退開兩步望著臉上紅白交加、眼裏已經有淚花的孟漁,輕聲說:「我還以為你不會喊停。」
孟漁在他麵前無所遁逃,兩隻手絞著放在膝蓋上,侷促得像犯錯的小孩,囁嚅道:「我有事要問你……」
傅至景眼神銳利,直白地挑破他今日的反常,「你要給劉翊陽求情。」
盡管孟漁的所作所為都在傅至景的意料之中,但孟漁的默認仍在他心中掀起驚濤駭浪,為了劉翊陽,孟漁竟然甘願「以身飼虎」。
傅至景可以肯定,倘若他隻要他肯鬆口,無論現下他提出多麽過分的要求,孟漁想必都不會拒絕。
這些年來他一直對孟漁給劉翊陽寄信一事耿耿於懷卻始終無法排解,直到近日蔣文淩迴京,他探查到對方身旁有個叫喬雲的知己,一番串連,才咂摸出幾分真相。
他急召劉翊陽入宮,費了些功夫,如願坐實了自己的猜想。
那封信裏的內容十有八九是求劉翊陽瞞天過海留諾布一命。
怪不得蔣文淩會請旨前去監修水壩,遲遲不肯迴京,原來是怕事情敗露。
比起這些,傅至景更難以接受在很早之前孟漁就已經對他有了戒心,縱然沒有往後的事情,他們看似堅不可摧的關係實則已然出現裂縫乃至岌岌可危。
孟漁望著兩步開外的傅至景,燭光水一樣披在對方身上,鍍了一層毛絨絨的光暈。
離得這樣近,傅至景的五官卻變得有些朦朧,他用力地眨去眼底的濕意,緩緩開口,「你都查到了,諾布的事,我才是主謀,你若真要降罪,我絕無怨言。」他跳下高桌,仰麵道,「事情已經過去許多年,蔣文淩和諾布不會對你造成任何威脅,你能不能不要追究?」
傅至景抓住他話中的漏洞,深深地看著他,「過去的事就可以不計較嗎?」
孟漁噎了一下,竟無法迴答。
傅至景近乎是逼問,「按你的意思來說,你跟我的事也可以既往不咎了?」
孟漁急道:「這是兩碼事,你不要混為一談。」
「既是兩碼事,你又何必因此對我低三下四、做小伏地?」傅至景麵有慍色,不自覺拔高了聲調,「你想要給他們求情,大可直爽地說出來,難不成你以為看著你故作開懷我會暢快嗎?」
孟漁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以往都是有什麽說什麽,但他確實也無法單純地隻將對方當作傅至景看待,這才拐著彎曲意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