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沒見到蔣文慎的麵,先碰上了奉命在宮中修繕舊殿的蔣文崢。
一個是新帝的少君,一個是新帝昔日的對手,兩人身份特殊,本應該避嫌,可竟無視來往宮人的目光,一同坐到了涼亭裏。
孟漁一開口就紅了眼睛,「悠悠多年,我還未謝過二王爺舊年救我一命。」
清風明月般的蔣文崢現年三十有六,年已蹉跎,性子比從前還要更加的穩練,眼下有淡淡的細紋,仍是溫文爾雅的,「當年我收到下屬說你墜海的消息,心中久久難平,倘若我知曉你竟是如此決絕,我不會強留你。」
孟漁深知他這話真假參半,也不想費心思拆穿,想了想說:「前些時日我見著嘉彥在宮中教訓宮人。」
蔣文崢提起兒子很是痛心,「月容走後,我疏於管教,而後他又被送到宮中撫養,太妃對他很是溺愛,將他養得刁蠻無比,他如今這個樣子,是我教導無方。」
孟漁想起尚在繈褓中可愛伶俐的小嘉彥竟長成了棵歪脖子樹,亦是一陣嘆息,可眼下他尚且慄慄自危,哪輪得到他操心別人?
見孟漁不說話,蔣文崢話鋒一轉,壓低聲音道:「陛下如今獨斷專行,你不是自願留在宮中,凡事都要小心。」
孟漁一驚,快速地瞄了眼幾步外的宮人,心咚咚跳了兩下,不知道為什麽蔣文崢要說這些意味不明的話。
還未等他想明白,蔣文崢已悠然起身告退,他望著對方挺闊的背影,隻覺著這京都的暗流湧動自始至終從未停歇。
作者有話說
小魚:爛命一條就是幹。
第69章
在八月十五來臨前,孟漁兩次設法甩開跟著他的宮人,可惜他暫時沒有出宮的途徑,充其量是引起一時半刻的騷動罷了。
上迴他試圖出逃失敗後,傅至景便下令搜尋皇宮裏所有腐化的宮牆加以鞏固,徹底斷了他的後路。
孟漁為此很是憤憤不平,更加和傅至景對著幹,但他再怎麽蹦躂,也跳不出這座高聳的皇城。
十五月圓夜,中秋家宴設在殿內,這是冊封禮後孟漁再一迴露麵,望著一張張熟悉的麵孔,心境卻儼然不同。
他和傅至景坐在正中央的主位,目光在席位間環顧一圈,如願找到蔣文慎的身影,不安了多日的心才算安定些許。
蔣文慎如今被安置在京中一處僻靜的宅子,非詔不得入宮,時隔近半月,再次與孟漁相見,有些按捺不住想起身,繼而在孟漁安撫的眼神中定定地坐在原位。
他越遠離文慎,對方才越安全。
傅至景自然也察覺到兩人的舉動,不動聲色地飲下一杯薄酒,竟輕聲說:「朕隻給你一刻鍾的時辰,去吧。」
孟漁有些訝然地看了傅至景一眼,生怕對方改變主意,想了想悄聲地從偏門出去。
跟來的卻不是蔣文慎,而是劉翊陽。
「我和劉將軍有話要說,你們離得遠些。」孟漁站穩,轉過身來微微一笑,「表哥,我還能這麽叫你嗎?」
劉翊陽難掩激動,「可以,當然可以。」
他往前一步,又礙著不遠處有宮人,怕給孟漁招來非議,不敢離得太近,上上下下地打量孟漁,「你都想起來了?」
孟漁頷首,笑容淡了些。
「是我言而無信,沒能帶你出宮……」
「這不怪你,你不必自責。」孟漁打斷他的話,「我比誰都明白要離開這兒有多麽不容易。」
劉翊陽滿麵愧色,那點想要不管不顧帶孟漁走的想法又席捲而來,他咬了咬牙,正要開口,孟漁卻像是已經察覺到他要說什麽,截斷了他的話頭,「舅舅身子還好嗎?」
孟漁水潤的眼睛圓圓地睜著,無聲地阻攔了劉翊陽的想法,後者與之對視,半晌才勉力道:「一切都好。」
「舅舅是德高望重的大將軍,年輕時征戰沙場落下不少毛病,如今他已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紀,幸而有表哥常伴左右,不至於叫他孤零零的一個人留在府中。」孟漁意有所指道,「表哥有這樣好的父親,應當讓他安心才是。」
劉翊陽是聰明人,自然聽出孟漁的言下之意:局麵已定,不要為了他惹惱天子,讓劉震川在老年之際還得為其擔心受怕。
兩人說著話,不遠處傳來腳步聲,劉翊陽迴頭一看,是離席的傅至景,霎時收去臉上所有的神情。
傅至景緩步而來,先牽住了孟漁的手,再看向劉翊陽,語氣淡淡,「表哥,你們說完了,朕想和孟漁四下走走。」
劉翊陽瞄一眼平靜的孟漁,半垂著眼眸像水一樣的溫順。
他深吸一口氣,作勢告退,行至半道,見孟漁把自己的手從傅至景的掌心裏抽了出來,扭頭就走,很放肆,像是全然不把帝王當迴事——也許在天下人眼中,高位上的是衡國殺伐果斷的君主蔣文玄,可對於孟漁而言,真真假假,那始終有傅至景的影子。
宮道左右的琉璃盞將石子路照得光華璀璨,傅至景亦步亦趨地跟著孟漁,恍然想起從前總是孟漁眼巴巴追隨著他,如今倒也反過來了。
跟了一段路,孟漁不樂意地停下來問他,「宮宴的宗親都在等著你,你怎麽還不迴去?」
傅至景讓烏泱泱伺候的貼身內監都退後,從福廣手中接過照明的燈籠,自個兒上前道:「去太明湖放紙船,走。」
他不由分說地握住孟漁的手將人往湖邊帶,到了低矮的草地旁,果然放著十幾隻已經摺疊好的各色的船隻,旁邊堆滿了小蠟燭。
一個是新帝的少君,一個是新帝昔日的對手,兩人身份特殊,本應該避嫌,可竟無視來往宮人的目光,一同坐到了涼亭裏。
孟漁一開口就紅了眼睛,「悠悠多年,我還未謝過二王爺舊年救我一命。」
清風明月般的蔣文崢現年三十有六,年已蹉跎,性子比從前還要更加的穩練,眼下有淡淡的細紋,仍是溫文爾雅的,「當年我收到下屬說你墜海的消息,心中久久難平,倘若我知曉你竟是如此決絕,我不會強留你。」
孟漁深知他這話真假參半,也不想費心思拆穿,想了想說:「前些時日我見著嘉彥在宮中教訓宮人。」
蔣文崢提起兒子很是痛心,「月容走後,我疏於管教,而後他又被送到宮中撫養,太妃對他很是溺愛,將他養得刁蠻無比,他如今這個樣子,是我教導無方。」
孟漁想起尚在繈褓中可愛伶俐的小嘉彥竟長成了棵歪脖子樹,亦是一陣嘆息,可眼下他尚且慄慄自危,哪輪得到他操心別人?
見孟漁不說話,蔣文崢話鋒一轉,壓低聲音道:「陛下如今獨斷專行,你不是自願留在宮中,凡事都要小心。」
孟漁一驚,快速地瞄了眼幾步外的宮人,心咚咚跳了兩下,不知道為什麽蔣文崢要說這些意味不明的話。
還未等他想明白,蔣文崢已悠然起身告退,他望著對方挺闊的背影,隻覺著這京都的暗流湧動自始至終從未停歇。
作者有話說
小魚:爛命一條就是幹。
第69章
在八月十五來臨前,孟漁兩次設法甩開跟著他的宮人,可惜他暫時沒有出宮的途徑,充其量是引起一時半刻的騷動罷了。
上迴他試圖出逃失敗後,傅至景便下令搜尋皇宮裏所有腐化的宮牆加以鞏固,徹底斷了他的後路。
孟漁為此很是憤憤不平,更加和傅至景對著幹,但他再怎麽蹦躂,也跳不出這座高聳的皇城。
十五月圓夜,中秋家宴設在殿內,這是冊封禮後孟漁再一迴露麵,望著一張張熟悉的麵孔,心境卻儼然不同。
他和傅至景坐在正中央的主位,目光在席位間環顧一圈,如願找到蔣文慎的身影,不安了多日的心才算安定些許。
蔣文慎如今被安置在京中一處僻靜的宅子,非詔不得入宮,時隔近半月,再次與孟漁相見,有些按捺不住想起身,繼而在孟漁安撫的眼神中定定地坐在原位。
他越遠離文慎,對方才越安全。
傅至景自然也察覺到兩人的舉動,不動聲色地飲下一杯薄酒,竟輕聲說:「朕隻給你一刻鍾的時辰,去吧。」
孟漁有些訝然地看了傅至景一眼,生怕對方改變主意,想了想悄聲地從偏門出去。
跟來的卻不是蔣文慎,而是劉翊陽。
「我和劉將軍有話要說,你們離得遠些。」孟漁站穩,轉過身來微微一笑,「表哥,我還能這麽叫你嗎?」
劉翊陽難掩激動,「可以,當然可以。」
他往前一步,又礙著不遠處有宮人,怕給孟漁招來非議,不敢離得太近,上上下下地打量孟漁,「你都想起來了?」
孟漁頷首,笑容淡了些。
「是我言而無信,沒能帶你出宮……」
「這不怪你,你不必自責。」孟漁打斷他的話,「我比誰都明白要離開這兒有多麽不容易。」
劉翊陽滿麵愧色,那點想要不管不顧帶孟漁走的想法又席捲而來,他咬了咬牙,正要開口,孟漁卻像是已經察覺到他要說什麽,截斷了他的話頭,「舅舅身子還好嗎?」
孟漁水潤的眼睛圓圓地睜著,無聲地阻攔了劉翊陽的想法,後者與之對視,半晌才勉力道:「一切都好。」
「舅舅是德高望重的大將軍,年輕時征戰沙場落下不少毛病,如今他已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紀,幸而有表哥常伴左右,不至於叫他孤零零的一個人留在府中。」孟漁意有所指道,「表哥有這樣好的父親,應當讓他安心才是。」
劉翊陽是聰明人,自然聽出孟漁的言下之意:局麵已定,不要為了他惹惱天子,讓劉震川在老年之際還得為其擔心受怕。
兩人說著話,不遠處傳來腳步聲,劉翊陽迴頭一看,是離席的傅至景,霎時收去臉上所有的神情。
傅至景緩步而來,先牽住了孟漁的手,再看向劉翊陽,語氣淡淡,「表哥,你們說完了,朕想和孟漁四下走走。」
劉翊陽瞄一眼平靜的孟漁,半垂著眼眸像水一樣的溫順。
他深吸一口氣,作勢告退,行至半道,見孟漁把自己的手從傅至景的掌心裏抽了出來,扭頭就走,很放肆,像是全然不把帝王當迴事——也許在天下人眼中,高位上的是衡國殺伐果斷的君主蔣文玄,可對於孟漁而言,真真假假,那始終有傅至景的影子。
宮道左右的琉璃盞將石子路照得光華璀璨,傅至景亦步亦趨地跟著孟漁,恍然想起從前總是孟漁眼巴巴追隨著他,如今倒也反過來了。
跟了一段路,孟漁不樂意地停下來問他,「宮宴的宗親都在等著你,你怎麽還不迴去?」
傅至景讓烏泱泱伺候的貼身內監都退後,從福廣手中接過照明的燈籠,自個兒上前道:「去太明湖放紙船,走。」
他不由分說地握住孟漁的手將人往湖邊帶,到了低矮的草地旁,果然放著十幾隻已經摺疊好的各色的船隻,旁邊堆滿了小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