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跟我玩兒。」
奶聲奶氣的童聲讓孟漁重展笑顏,他沒忘記此行,笑說:「等嘉彥有了妹妹或弟弟,我一手抱一個,誰都不偏心。」
二嫂眼若秋波,摸著腹部道:「文崢希望是個女兒,我覺著兒女都好,隻盼不要像嘉彥一樣鬧騰就行了。」
孟漁為嘉彥打抱不平,「就是要鬧才好呢。」他看向廳外,困惑道,「對了,方才我一路過來,二哥府裏的青竹怎麽都不見了?」
「如今我不喜歡青竹了。」
「為何?」
蔣文崢麵上有了淺淡的笑意,玩笑話般,「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話鋒一轉,詢問傅至景傷勢如何。
「大夫說再養幾日就該大好了。」
幾人說了會話,孟漁還要去禮部就職,起身道別。
蔣文崢送他到門口,誇他,「去了趟川西,你的性子沉穩了許多。」
孟漁難為情地笑了笑,「人總是要長大的,哪能天天像小孩子似的嘻嘻哈哈?」他忍了又忍憋不住話,「嫂嫂和秦側妃相處如何?」
蔣文崢微微一嘆,難得顯出些頭疼,「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他沒有把話說下去,「眼下我倒有些羨慕你和至景。」
他把人送上馬車,麵對孟漁擔憂的眼神,安撫笑說:「放心,我知道你在想什麽,我絕不會讓月容受委屈。」
月容是二嫂的閨名,二哥很少提及。
孟漁這才彎著眸重重頷首,「嗯,我等著喝新的滿月酒,到時還由我來操辦。」
他向二哥揮揮手,轉身進了馬車,遙遙一看,清風之中的蔣文崢如鬆如玉,仍是一派好風韻。
作者有話說
小傅(暗喜):老婆太愛我了怎麽辦?
第39章
傅至景臥床十日,還沒等他身體痊癒重返朝廷,不出意外又升了官。
雖隻是從從四品提拔到了正四品,但他今年才二十三歲,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鄉下商戶之子一步步成為朝中非同小可的官員之一,自身出類拔萃是一迴事,帝王與皇子對其的重用更是不容小覷。
他養病期間,傅宅的大門每日都有人上門拜訪。
傅至景得吏部尚書真傳,將「清廉」二字貫徹到底,可正如尚書曾給過的「方正卻不迂腐,圓滑而不諂媚」的評價一般,他並不像被冠為孤臣的尚書與同僚們涇渭分明,尋常的如同草藥、吃食等隨手禮倒也都收下了。
他的進退有度既不至於招致結黨營私的罪名,又能恰如其分地拉攏與同僚的交情,在朝中人緣是一等一的好。
傅至景宅中的兩個小廝會在日暮時分離開,白天人多眼雜,日日來找傅至景的孟漁通常都是夜半到訪。
他今日剛去過德怡王府,見了二哥一家子和樂融融,好不羨慕,不禁提起遠在宜縣的傅老爺和傅夫人。
傅至景高中至今因公務纏身,竟從未迴過宜縣,不知道是否也想念家中親人。
「不如等明年春天你向吏部告假,我與你一同迴去看望他們。」
他這樣提議,一雙眼睛亮澄澄地望著傅至景,裏頭的期待水一般地湧出來,擺明了是自個兒想迴宜縣——那裏有他最歡樂的年少時光,每每憶起都滿麵笑容。
傅至景不忍心澆滅他的熱情,將他散在額間的一縷發別到而後,摸著他的臉笑了笑道:「聽你的。」
未免太過好說話了,仿佛隻是隨意搪塞的一句,至於能不能做到另當別論。
在川西險些喪命讓傅至景意識到正有人虎視眈眈,敵在暗處他在明處,不知何時就會冷不丁地衝上來咬他一口,打得他個措手不及。
前幾日他見過張敬,對方得知川西一事,恐他性命有憂,已經按捺不住想修書送往劉震川手上推動大計,若非他竭力阻撓,現下孟漁應當已經因冒認皇子下獄被判處極刑。
「真的嗎?」孟漁眸光發亮,仿佛已經到了春天,迫不及待地規劃起行程,「那明年的春獵我不去了,跟你迴宜縣,父皇未必會同意,但我會求他的。」
他舒展著眉,喋喋不休,「或者等雪一停我們就出發,就是路可能會難走了些……」
傅至景麵帶笑意地聽了會,倏地勾著他的後頸親了他一口。
孟漁一頭的墨發散落在胸前,他怔住,嘟囔,「我在說正事。」
傅至景手指勾住他的發尾卷了卷,似笑非笑睨著他,「這不是正事嗎?」
孟漁羞紅了臉,無骨蛇似的軟趴趴躺著睡好,抿著唇輕輕喘著氣,眼睛轉一轉,「你的傷……」
「早好了。」
傅至景讓人坐直,將衣袍繞到身後結結實實地在孟漁雙手上打了個結,後者雙臂頓時無法動彈,隻能任由著為所欲為了。
他見到傅至景玩味的目光,害羞地垂下腦袋,墨發蓋住大半張臉,遮不住緋紅的耳尖。
好似孩童在坐搖椅,悠悠晃晃。
咯吱,咯吱——
響到後半夜,月兒被烏雲掩去,又在清風吹拂裏透出三寸清輝,順著窗縫照在落了帷帳的榻上。
雲消雨霽。
最後一場暴雨送走了夏日,迎來了蕭瑟的早秋。
孟漁前陣子的擔憂落了實,老蒙古王於六月病逝,七月新蒙古王繼任,方到八月邊境就小有動盪。
當年蔣文淩帶兵出征打得蒙古國潰不成軍,此事一直是蒙古國心中的奇恥大辱,如今八年過去,新蒙古王誓要一雪前恥,兩國戰事一觸即發。
奶聲奶氣的童聲讓孟漁重展笑顏,他沒忘記此行,笑說:「等嘉彥有了妹妹或弟弟,我一手抱一個,誰都不偏心。」
二嫂眼若秋波,摸著腹部道:「文崢希望是個女兒,我覺著兒女都好,隻盼不要像嘉彥一樣鬧騰就行了。」
孟漁為嘉彥打抱不平,「就是要鬧才好呢。」他看向廳外,困惑道,「對了,方才我一路過來,二哥府裏的青竹怎麽都不見了?」
「如今我不喜歡青竹了。」
「為何?」
蔣文崢麵上有了淺淡的笑意,玩笑話般,「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話鋒一轉,詢問傅至景傷勢如何。
「大夫說再養幾日就該大好了。」
幾人說了會話,孟漁還要去禮部就職,起身道別。
蔣文崢送他到門口,誇他,「去了趟川西,你的性子沉穩了許多。」
孟漁難為情地笑了笑,「人總是要長大的,哪能天天像小孩子似的嘻嘻哈哈?」他忍了又忍憋不住話,「嫂嫂和秦側妃相處如何?」
蔣文崢微微一嘆,難得顯出些頭疼,「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他沒有把話說下去,「眼下我倒有些羨慕你和至景。」
他把人送上馬車,麵對孟漁擔憂的眼神,安撫笑說:「放心,我知道你在想什麽,我絕不會讓月容受委屈。」
月容是二嫂的閨名,二哥很少提及。
孟漁這才彎著眸重重頷首,「嗯,我等著喝新的滿月酒,到時還由我來操辦。」
他向二哥揮揮手,轉身進了馬車,遙遙一看,清風之中的蔣文崢如鬆如玉,仍是一派好風韻。
作者有話說
小傅(暗喜):老婆太愛我了怎麽辦?
第39章
傅至景臥床十日,還沒等他身體痊癒重返朝廷,不出意外又升了官。
雖隻是從從四品提拔到了正四品,但他今年才二十三歲,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鄉下商戶之子一步步成為朝中非同小可的官員之一,自身出類拔萃是一迴事,帝王與皇子對其的重用更是不容小覷。
他養病期間,傅宅的大門每日都有人上門拜訪。
傅至景得吏部尚書真傳,將「清廉」二字貫徹到底,可正如尚書曾給過的「方正卻不迂腐,圓滑而不諂媚」的評價一般,他並不像被冠為孤臣的尚書與同僚們涇渭分明,尋常的如同草藥、吃食等隨手禮倒也都收下了。
他的進退有度既不至於招致結黨營私的罪名,又能恰如其分地拉攏與同僚的交情,在朝中人緣是一等一的好。
傅至景宅中的兩個小廝會在日暮時分離開,白天人多眼雜,日日來找傅至景的孟漁通常都是夜半到訪。
他今日剛去過德怡王府,見了二哥一家子和樂融融,好不羨慕,不禁提起遠在宜縣的傅老爺和傅夫人。
傅至景高中至今因公務纏身,竟從未迴過宜縣,不知道是否也想念家中親人。
「不如等明年春天你向吏部告假,我與你一同迴去看望他們。」
他這樣提議,一雙眼睛亮澄澄地望著傅至景,裏頭的期待水一般地湧出來,擺明了是自個兒想迴宜縣——那裏有他最歡樂的年少時光,每每憶起都滿麵笑容。
傅至景不忍心澆滅他的熱情,將他散在額間的一縷發別到而後,摸著他的臉笑了笑道:「聽你的。」
未免太過好說話了,仿佛隻是隨意搪塞的一句,至於能不能做到另當別論。
在川西險些喪命讓傅至景意識到正有人虎視眈眈,敵在暗處他在明處,不知何時就會冷不丁地衝上來咬他一口,打得他個措手不及。
前幾日他見過張敬,對方得知川西一事,恐他性命有憂,已經按捺不住想修書送往劉震川手上推動大計,若非他竭力阻撓,現下孟漁應當已經因冒認皇子下獄被判處極刑。
「真的嗎?」孟漁眸光發亮,仿佛已經到了春天,迫不及待地規劃起行程,「那明年的春獵我不去了,跟你迴宜縣,父皇未必會同意,但我會求他的。」
他舒展著眉,喋喋不休,「或者等雪一停我們就出發,就是路可能會難走了些……」
傅至景麵帶笑意地聽了會,倏地勾著他的後頸親了他一口。
孟漁一頭的墨發散落在胸前,他怔住,嘟囔,「我在說正事。」
傅至景手指勾住他的發尾卷了卷,似笑非笑睨著他,「這不是正事嗎?」
孟漁羞紅了臉,無骨蛇似的軟趴趴躺著睡好,抿著唇輕輕喘著氣,眼睛轉一轉,「你的傷……」
「早好了。」
傅至景讓人坐直,將衣袍繞到身後結結實實地在孟漁雙手上打了個結,後者雙臂頓時無法動彈,隻能任由著為所欲為了。
他見到傅至景玩味的目光,害羞地垂下腦袋,墨發蓋住大半張臉,遮不住緋紅的耳尖。
好似孩童在坐搖椅,悠悠晃晃。
咯吱,咯吱——
響到後半夜,月兒被烏雲掩去,又在清風吹拂裏透出三寸清輝,順著窗縫照在落了帷帳的榻上。
雲消雨霽。
最後一場暴雨送走了夏日,迎來了蕭瑟的早秋。
孟漁前陣子的擔憂落了實,老蒙古王於六月病逝,七月新蒙古王繼任,方到八月邊境就小有動盪。
當年蔣文淩帶兵出征打得蒙古國潰不成軍,此事一直是蒙古國心中的奇恥大辱,如今八年過去,新蒙古王誓要一雪前恥,兩國戰事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