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齒用力地咬了咬下唇,咬出一個小印子,「誰要跟你在夢裏相見,如果哪天你不要我了,我絕對不會在夢裏見你……」
傅至景心口一緊,抓住他的手,「別說這種話。」
見孟漁還是啜泣著,他輕嘆後真心地道:「你才二十二歲,人世間還有很多未領略之事,若再有下次,不必貿貿然為我涉險。」
孟漁糾正他,「我二十三了。」
這顯然並非著重點,他定定地看著傅至景,毫不猶豫且無畏地說,「無論是哪兒,隻要有你在,我都不怕。」
傅至景要他權衡利弊,他卻把情看得比天都重,哪怕是死也欣然奔赴。
一個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大局,一個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小愛,分不出孰是孰非,卻註定他們不同。
傅至景沉默良久,將人重新扯著躺下來,不禁想,如果昨夜困在山中的是孟漁,他會不會不顧一切地去營救,也許會、也許不會,連他自己都無法在假定的情境裏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他可以觸摸到孟漁坦蕩的真心,那是不論刀山火海、懸崖峭壁我都陪你行的堅定。
他忽地恨孟漁的愛是那麽的熱烈純粹,像最皎潔的明月,把他的有所求、有所慮襯得卑劣無比。
孟漁翻了個身,察覺到身旁之人眼有陰霾,以為自己說錯了什麽,有點無所適從的茫然,無意間觸碰到了傅至景的腳踝,想了想說:「你腳底的疤很特別,我以前怎麽不知道?」
傅至景眼底霧霾盡散,垂眸看著好奇的孟漁,後者睜著濕潤的眼,瞳孔圓而黑,像隻不諳世事的狸貓,隨便拿把魚幹就能把他的疑問糊弄過去。
傅至景用手背蹭了蹭他軟熱的臉頰,漫不經心道:「小時候打赤腳去了灶房,不小心踩到了木炭。」
大抵是太累了,他驀地有點厭倦用一個又一個的謊言去填平自己的人生,等到孟漁發現所認知的傅至景與真實的大相逕庭,還會不會義無反顧地將他奉為神明?
孟漁見傅至景眉眼疲憊,不再追問這些小事,小心翼翼地靠在他的頸窩,依戀地說:「別丟掉我……」
傅至景在他眉心落下幹燥一吻。
晨起夜去,此時此刻不在需要以麵具示人的京都,脫下偽裝,他們隻是共枕而眠的傅至景與孟漁。
-
天君教一眾主謀十惡不赦,判處當街腰斬,傅至景並未痊癒不便行走,把這樁差事交給了劉翊陽。
行刑那日大街小巷人如潮湧,義憤填膺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足以將他們淹死。
長史已死,未能揪出當日進山獻計者,劉翊陽將天君教等人全口拔牙也隻問出前去的是個瘦削的男子,此事恐成懸案。
半個多月後,川西恢復生息,一行人啟程迴京述職。
傅至景的傷還未全好,迴程用的馬車,走走停停,比來時多耽擱了好些時日,幸而一路平安地抵達了京都。
去時是盛暑,迴時已是夏末,近兩個月的時光,恍如隔世。
蔣文崢知傅至景險些在川西喪命,又身受重傷,特命禦醫到傅宅為其治療,用的都是頂珍貴的藥材。
孟漁為此特地跑了趟德怡王府,一為道謝,二也親自提了禮恭賀嫂嫂有喜。
二皇嫂已經顯懷了,冬日嘉彥就能添一個妹妹或弟弟。
孟漁到的時候,嘉彥正纏著母親要抱,女人笑盈盈地讓人端來些糕點,「文崢有事在身,稍後就到。聽說你要來,我做了些蜂蜜雪梨菊花糕,你嚐嚐合不合胃口。」
「二嫂有心了。」孟漁拍拍手,「嘉彥,到九叔這兒來,九叔抱你。」
他不曾得到過母親的關懷,很是羨慕二嫂和嘉彥的舐犢情深,笑著把嘉彥抱到膝上逗小侄子玩兒,嘉彥喜歡溫善的九叔,摟著他在他臉上落了個黏糊糊的吻。
一大一小玩得不亦樂乎,等了兩刻鍾都沒見著蔣文崢,他探頭,「二哥怎麽還不到?」
二嫂正想差人去催,小婢女走了進來,一開口就是,「秦側妃也跟著殿下來了。」
孟漁一怔,這才想起他二哥娶了新人,心中五味雜陳。
會客的廳堂誰都來得,二嫂倒是麵色自如,「加一盞茶。」
沒一會兒蔣文崢和秦側妃就前後腳到了,孟漁打量不曾見過麵的女子。
她的家世比二嫂要好些,見了主母虛虛一禮,談不上太恭敬,但也並不算怠慢,轉過身來對孟漁一笑,「九叔。」
孟漁頷首,按理來說他也該迴一聲二嫂,可張了張嘴什麽都沒說,還逗嘉彥玩,看向蔣文崢,後者已扶住身懷六甲的女人,雖是苛責但話語裏全是溫柔,「說了不必行禮,坐下。」
秦側妃的貼身婢女呈上盒子,她說:「我和殿下成親時九叔在外未能到場,如今九叔迴京,我自要親自送上這份禮。」
禮數周全,孟漁放下嘉彥,雙手接過,「多謝。」
秦側妃比孟漁還小幾歲,還是個十八歲的小姑娘,大概是真喜歡蔣文崢,說話時滿懷喜悅,「殿下,皇後娘娘掛念您,讓你我明日進宮陪她用膳。」
蔣文崢沉聲,「知道了,我和九弟有話要談,你先迴去吧。」
秦側妃看一眼坐在蔣文崢身旁的女人,不問也不鬧,施施然行禮後乖巧地退下。
就算孟漁如此遲鈍之人也能看出蔣文崢對正妻的偏愛,他心裏有幾分高興,他二哥不似皇家子弟薄情,可轉念一想,皇後娘娘不是二哥的生母,為了親上加親,把自己的表侄女硬塞給二哥,秦姑娘何嚐不是被耽誤一生?
傅至景心口一緊,抓住他的手,「別說這種話。」
見孟漁還是啜泣著,他輕嘆後真心地道:「你才二十二歲,人世間還有很多未領略之事,若再有下次,不必貿貿然為我涉險。」
孟漁糾正他,「我二十三了。」
這顯然並非著重點,他定定地看著傅至景,毫不猶豫且無畏地說,「無論是哪兒,隻要有你在,我都不怕。」
傅至景要他權衡利弊,他卻把情看得比天都重,哪怕是死也欣然奔赴。
一個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大局,一個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小愛,分不出孰是孰非,卻註定他們不同。
傅至景沉默良久,將人重新扯著躺下來,不禁想,如果昨夜困在山中的是孟漁,他會不會不顧一切地去營救,也許會、也許不會,連他自己都無法在假定的情境裏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他可以觸摸到孟漁坦蕩的真心,那是不論刀山火海、懸崖峭壁我都陪你行的堅定。
他忽地恨孟漁的愛是那麽的熱烈純粹,像最皎潔的明月,把他的有所求、有所慮襯得卑劣無比。
孟漁翻了個身,察覺到身旁之人眼有陰霾,以為自己說錯了什麽,有點無所適從的茫然,無意間觸碰到了傅至景的腳踝,想了想說:「你腳底的疤很特別,我以前怎麽不知道?」
傅至景眼底霧霾盡散,垂眸看著好奇的孟漁,後者睜著濕潤的眼,瞳孔圓而黑,像隻不諳世事的狸貓,隨便拿把魚幹就能把他的疑問糊弄過去。
傅至景用手背蹭了蹭他軟熱的臉頰,漫不經心道:「小時候打赤腳去了灶房,不小心踩到了木炭。」
大抵是太累了,他驀地有點厭倦用一個又一個的謊言去填平自己的人生,等到孟漁發現所認知的傅至景與真實的大相逕庭,還會不會義無反顧地將他奉為神明?
孟漁見傅至景眉眼疲憊,不再追問這些小事,小心翼翼地靠在他的頸窩,依戀地說:「別丟掉我……」
傅至景在他眉心落下幹燥一吻。
晨起夜去,此時此刻不在需要以麵具示人的京都,脫下偽裝,他們隻是共枕而眠的傅至景與孟漁。
-
天君教一眾主謀十惡不赦,判處當街腰斬,傅至景並未痊癒不便行走,把這樁差事交給了劉翊陽。
行刑那日大街小巷人如潮湧,義憤填膺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足以將他們淹死。
長史已死,未能揪出當日進山獻計者,劉翊陽將天君教等人全口拔牙也隻問出前去的是個瘦削的男子,此事恐成懸案。
半個多月後,川西恢復生息,一行人啟程迴京述職。
傅至景的傷還未全好,迴程用的馬車,走走停停,比來時多耽擱了好些時日,幸而一路平安地抵達了京都。
去時是盛暑,迴時已是夏末,近兩個月的時光,恍如隔世。
蔣文崢知傅至景險些在川西喪命,又身受重傷,特命禦醫到傅宅為其治療,用的都是頂珍貴的藥材。
孟漁為此特地跑了趟德怡王府,一為道謝,二也親自提了禮恭賀嫂嫂有喜。
二皇嫂已經顯懷了,冬日嘉彥就能添一個妹妹或弟弟。
孟漁到的時候,嘉彥正纏著母親要抱,女人笑盈盈地讓人端來些糕點,「文崢有事在身,稍後就到。聽說你要來,我做了些蜂蜜雪梨菊花糕,你嚐嚐合不合胃口。」
「二嫂有心了。」孟漁拍拍手,「嘉彥,到九叔這兒來,九叔抱你。」
他不曾得到過母親的關懷,很是羨慕二嫂和嘉彥的舐犢情深,笑著把嘉彥抱到膝上逗小侄子玩兒,嘉彥喜歡溫善的九叔,摟著他在他臉上落了個黏糊糊的吻。
一大一小玩得不亦樂乎,等了兩刻鍾都沒見著蔣文崢,他探頭,「二哥怎麽還不到?」
二嫂正想差人去催,小婢女走了進來,一開口就是,「秦側妃也跟著殿下來了。」
孟漁一怔,這才想起他二哥娶了新人,心中五味雜陳。
會客的廳堂誰都來得,二嫂倒是麵色自如,「加一盞茶。」
沒一會兒蔣文崢和秦側妃就前後腳到了,孟漁打量不曾見過麵的女子。
她的家世比二嫂要好些,見了主母虛虛一禮,談不上太恭敬,但也並不算怠慢,轉過身來對孟漁一笑,「九叔。」
孟漁頷首,按理來說他也該迴一聲二嫂,可張了張嘴什麽都沒說,還逗嘉彥玩,看向蔣文崢,後者已扶住身懷六甲的女人,雖是苛責但話語裏全是溫柔,「說了不必行禮,坐下。」
秦側妃的貼身婢女呈上盒子,她說:「我和殿下成親時九叔在外未能到場,如今九叔迴京,我自要親自送上這份禮。」
禮數周全,孟漁放下嘉彥,雙手接過,「多謝。」
秦側妃比孟漁還小幾歲,還是個十八歲的小姑娘,大概是真喜歡蔣文崢,說話時滿懷喜悅,「殿下,皇後娘娘掛念您,讓你我明日進宮陪她用膳。」
蔣文崢沉聲,「知道了,我和九弟有話要談,你先迴去吧。」
秦側妃看一眼坐在蔣文崢身旁的女人,不問也不鬧,施施然行禮後乖巧地退下。
就算孟漁如此遲鈍之人也能看出蔣文崢對正妻的偏愛,他心裏有幾分高興,他二哥不似皇家子弟薄情,可轉念一想,皇後娘娘不是二哥的生母,為了親上加親,把自己的表侄女硬塞給二哥,秦姑娘何嚐不是被耽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