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方才還一臉威嚴的劉震川竟然難掩情緒單膝跪下來握住他的雙肩,激動得熱淚盈眶,「對上了,都對上了。」


    孟漁不知所措,緊接著,劉震川所說的每一個字都如同巨石砸進湖麵,在他心中震起驚濤駭浪。


    眾所周知,衡國有一丟失在外且至今生死未卜的皇嫡子。


    十九年前,多年無所出的孝肅先皇後為衡帝誕下一子,排行第九。


    先皇後出身武將之家,其父戰死沙場,入太廟享高香,虎父無犬子,其弟劉震川十五歲上陣殺敵,東征西討多年,是為建威大將軍——劉家滿門忠烈,一心為主,直至今日,劉震川的獨子也仍駐紮在邊境。


    孝肅先皇後高齡產子,損了根基,而後多日纏綿病榻,似有油盡燈枯之象,遠在西北的劉震川聽聞長姐危在旦夕心急如焚,卻恰逢匈奴來犯,戰事在即不得迴京。


    九殿下六月齡時,衡帝前往太陵祭祖,離宮第二夜,東宮無故起火。


    秋季天幹物燥,火大而不滅,孝肅先皇後不幸葬身火海,而原該在宮內的九殿下竟無影無蹤。


    衡帝震怒,下旨徹查此事。


    源頭起於宮內火燭,該是宮人不慎打翻油燈,又巧當夜吹的是不得勢的南風,火勢一路蔓延難以控製,幾乎整個寢宮都被大火吞沒,宮人死傷無數,經排查後發現宮內少了一名侍衛。


    多年來,衡帝四海找尋侍衛的下落,而這個侍衛正是劉震川給孟漁看的畫像所畫之人,是孟漁喊了十九年的師父張敬。


    孟漁六神無主,覺得許是弄錯了,他一個小鄉鎮出身的,怎可能是衡國的皇子?


    可不僅有劉震川贈予長姐的信物玉環為證,年歲亦對得上,連侍衛也重現於世,更重要的是,孟漁手腕上有幼時被火灼燒過的疤痕,種種跡象都指向孟漁便是丟失的九殿下。


    傅至景與孟漁被留在將軍府。


    翌日天一亮,劉震川馬不停蹄地進宮向衡帝匯報此事。


    衡帝治理有方,光慶殿密不透風,議事從未被宮內耳目傳出,可這次劉震川前腳剛出大殿,後腳找迴下落不明的九殿下一事就如風般蔓延,傳進了每一個高官大臣的耳朵裏。


    皇脈不容混淆,衡帝親派心腹日夜兼程趕往宜縣調查,但張敬已不知所蹤。


    宜縣偏僻閉塞,人口不到一千,一番查問,人人認識張敬的畫像,都說他性格孤僻,多年未娶,撿了個小娃娃——娃娃秀氣靈動,嘴甜可愛,長大成了孟漁。


    孟漁陪好友傅至景上京趕考,路遇山賊,典當玉環,恰巧當鋪隸屬劉震川名下,舅甥這才得以相認。


    皇天不負有心人,不到十日,整個京都都知曉衡帝找迴流落民間的九殿下。


    孟漁被趕鴨子上架,從宜縣的破落戶攀了門天大的貴親,搖身一變成了衡國的九殿下。


    認親一事並不順暢。


    先是河東布政使上書,河東一帶秋雨連綿突發降溫,造成的霜凍導致雞鴨鵝等千百牲畜死亡,百姓損失慘重,請奏天子賑災以寬慰名心。


    再是欽天監夜觀天象,稱有一異變星宿突起於京都西南方向,此乃不祥之兆,恐惹天災。


    而後在恭賀孟漁入譜的宮宴上,年僅十五歲的十二殿下不慎落水,險些溺亡……


    一時之間,「災星論」甚囂塵上,人人皆道九殿下不利於大衡,衡帝雖下旨禁止民間談議,架不住人言可畏。


    那會兒孟漁還未弱冠,衡帝讓他到國子監就讀,親派了大學士給他授課。


    衡帝共十二子,除去早夭的幾位,在孟漁之上有六位皇兄,個個才學出眾,一表人才,到了孟漁這兒,門門功課拿末等,簡直貽笑大方,朝野上下流言蜚語無止無休,孟漁飽受爭議,苦不堪言。


    若不是當時有傅至景無懼風塵之語陪伴左右,他不知要如何才能挨過去?


    燈芯燒到了底,倏地滅了,窗外明月高懸,燥動的屋內也靜了下來。


    孟漁累極,倦怠地趴在臥榻上,黏黏糊糊地被重新抱到浴桶裏清洗,再躺下來時,不畏熱的狸貓撒嬌般將腦袋埋進了傅至景的頸窩裏,嘟囔著睡了過去。


    作者有話說


    交代一下背景。


    孟漁不是真的皇九子,所以文中還是用這個名字來稱唿他哈。


    第3章


    暮色四起,京都的夜繁盛奢華,燈籠遍地,紅燈糖葫蘆似的一個個串起來,將路道照得亮如白晝。


    和豐樓門庭若市,人頭攢動,世家子弟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在一聲聲熱情的「客官往裏請」說笑著進樓覓食。


    孟漁輕車熟路上了三樓的雅房,拐過平緩的台階,在雕花木門前停了下來,敲了敲門得到迴應後推門進入。


    入眼是一扇迎客的水墨山水畫屏風,半透明的絹布後影影綽綽依稀可見一道修長的身影,孟漁繞過去,他的二哥蔣文崢穿一身穩重的青雀色錦袍,頭戴青玉雲紋冠,正靜站在窗邊欣賞夜色月下湖景。


    二殿下德怡親王蔣文崢玉質金相,懷才抱德,衡國子民稱其「君子之氣,散為青鬆栽」。


    他的母妃原是衡帝宮中一個不得寵的妃嬪,在其不到十歲時就撒手人寰,是以交由繼後馬氏撫養。


    馬皇後母家尊貴,祖父是三朝元老,先皇老師,滿城桃李,在朝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惜馬皇後多年來未能為衡帝孕育子嗣,因而這些年隻有蔣文崢侍奉其左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魚目混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道並收藏魚目混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