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熹定睛一看,原來是四周牆壁上的火把唰然亮了起來,他們麵前是一節節向遠處伸展的台階。
此處離地麵十分遙遠,與世隔絕,月光透不進來,唿嘯的風聲也消失了,安靜宛若死寂。
兩人拾級而上,來到了一扇巨大的金色石門前。
石門牢牢緊閉,兩側的火把劈裏啪啦地燃燒著,火光映照出石門上精緻又神秘的花紋。花紋由三條曲線組成,像水流的形狀,也很像一個「川」字。
太華宗人人都認識這個圖案,賀蘭熹和宋玄機自然不例外。
賀蘭熹伸手撫摸過石門上的圖案,內心驚訝到都忘了自己在鬧脾氣,主動開口和宋玄機說:「是太善道院的院徽。」
太善道院,太華宗十二道院之一,實力隻排在無情道院和合歡道院後。修太善道者,溫柔敦厚,博施濟眾,各個都是品行高潔的淑人君子。
不得不說,太善道院的院徽真是好看——上善若水,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相比之下,他們無情道的院徽真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啊。
賀蘭熹記得太善道院的道訓是「日行一善」。去年剛入學時,他奉江院長之命去太善道院送一些古籍,才踏入太善道院的院門就被幾個太善道的弟子團團圍住。
大家爭先恐後地幫他搬書,請他喝茶,追問他無情道院最近有沒有什麽棘手的事情,他們可以幫忙處理雲雲,賀蘭熹被他們搞得懵懵的。後來他才知道,太善道院的弟子每日有一項固定的功課,就是「日行一善」。
自己道院無善可行時,他們就去別的道院找;別的道院也沒有,他們就下山去找。合歡道院的美人們利用這一點,沒少哄騙太善道院弟子幫他們跑腿幹活。
宋玄機望著院徽思忖片刻,道:「此地應當是浮緒仙君的陵寢。」
賀蘭熹的《九洲史》雖然學得很一般,但也不至於不認識浮緒仙君。
浮緒仙君是太華宗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太善道院第一任院長。兩千年前,浮緒仙君和闖入人間興風作浪的鬼王有過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兩人纏鬥了五天五夜,無數城池山川被夷為平地。最終,浮緒仙君重創鬼王後不幸戰敗,靈力散盡,奄然而逝。
浮緒仙君陵寢所在之地一直是太華宗的絕密,恐怕隻有四大道院的院長知曉這個秘密。
祝如霜為何會發現這裏,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
賀蘭熹:「沒想到浮緒仙君的陵寢會埋藏在沙海深處。」他還以為會在河流川海裏呢。
宋玄機:「陵寢不僅是浮緒仙君的埋骨之地,更是一處隱秘的封印。」
賀蘭熹:「封印何物。」
宋玄機:「兩千年前,浮緒仙君曾斷鬼王一『腳』。」
「嗯。」賀蘭熹鄭重點頭,「此事我也略有耳聞,鬼王是……」他原想說「瘸子」,又覺得這兩個字不符合無情道的調性,話到嘴邊硬生生改成了:「一名跛者。」
宋玄機神色微妙地一頓,轉向賀蘭熹:「角的『角』。」
賀蘭熹:「……」
宋玄機:「鬼王有上古燭龍的血脈,故而頭頂有一雙龍角。」
賀蘭熹羞恥地「哦」了一聲,這個他還真不知道。
「賀蘭時雨,」宋玄機看著他,緩聲道:「你在《九州史》的課上,究竟都學了些什麽。」
賀蘭熹:「……」
無情道中人講究一個無欲無求寵辱不驚,無情道的天選之人居然能這麽記仇?
賀蘭熹假裝沒聽見,若無其事地推了推石門,石門紋絲不動:「如何進去?」這可是浮緒仙君的陵寢,他不覺得就憑自己和宋玄機目前的實力能蠻力出奇蹟。
宋玄機沒有在賀蘭熹糟糕的《九州史》上浪費過多的時間:「日行一善。」
賀蘭熹很快明白過來。浮緒仙君乃太善道院初任院長,想要進入他的陵寢,哪怕不是太善道院的弟子,也不能和他背道而馳。
若說守護陵寢的沙蟒是對來者實力的考驗,那這層石門便是對來者道心的試探。他和宋玄機兩個修無情道的後輩,如何才能獲得浮緒仙君暫時的認可呢?
賀蘭熹想了想,從靈囊內拿出一朵淺藍色的小花,畢恭畢敬地放在了石門前的台階上。
下一刻,石門上的花紋散發出柔和的微光,明明滅滅,忽明忽暗。小藍花沐浴在微光中,花影幻化成一把鑰匙的形狀,漸漸上升,沒入太上道的院徽。
伴隨著一陣古老而莊重的響動,石門緩緩開啟。
宋玄機率先進入陵寢,卻遲遲不見賀蘭熹跟上。他停步迴望,隻見賀蘭熹彎下腰撿起了那朵小藍花,輕輕吹去花瓣上沾染的灰塵,放迴了靈囊之中。
第7章 第7章
賀蘭熹踏入陵寢的瞬間,一道耀眼刺目的光芒猝不及防地從頭頂照了下來,他本能地抬手擋在眼前,眯起雙眼透過指縫抬頭看去,竟看見了一片蔚藍的天空。
難道他們從地下裏出來了?
不可能,他們不是才進入浮緒仙君的陵寢嗎,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樣的世外桃源中?
可無論是腳底的觸感,還是鼻尖縈繞著的泥土的氣味,亦或是遠方時不時嚶嚶成韻的鳥鳴聲,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實。
一時之間,賀蘭熹有一種他和宋玄機從來沒去過沙漠,過去幾日發生的事不過是他的臆想,此處才是現世的念頭,好在宋玄機的聲音及時將他從恍惚中拉了出來:「浮生若夢之術。」
此處離地麵十分遙遠,與世隔絕,月光透不進來,唿嘯的風聲也消失了,安靜宛若死寂。
兩人拾級而上,來到了一扇巨大的金色石門前。
石門牢牢緊閉,兩側的火把劈裏啪啦地燃燒著,火光映照出石門上精緻又神秘的花紋。花紋由三條曲線組成,像水流的形狀,也很像一個「川」字。
太華宗人人都認識這個圖案,賀蘭熹和宋玄機自然不例外。
賀蘭熹伸手撫摸過石門上的圖案,內心驚訝到都忘了自己在鬧脾氣,主動開口和宋玄機說:「是太善道院的院徽。」
太善道院,太華宗十二道院之一,實力隻排在無情道院和合歡道院後。修太善道者,溫柔敦厚,博施濟眾,各個都是品行高潔的淑人君子。
不得不說,太善道院的院徽真是好看——上善若水,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相比之下,他們無情道的院徽真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啊。
賀蘭熹記得太善道院的道訓是「日行一善」。去年剛入學時,他奉江院長之命去太善道院送一些古籍,才踏入太善道院的院門就被幾個太善道的弟子團團圍住。
大家爭先恐後地幫他搬書,請他喝茶,追問他無情道院最近有沒有什麽棘手的事情,他們可以幫忙處理雲雲,賀蘭熹被他們搞得懵懵的。後來他才知道,太善道院的弟子每日有一項固定的功課,就是「日行一善」。
自己道院無善可行時,他們就去別的道院找;別的道院也沒有,他們就下山去找。合歡道院的美人們利用這一點,沒少哄騙太善道院弟子幫他們跑腿幹活。
宋玄機望著院徽思忖片刻,道:「此地應當是浮緒仙君的陵寢。」
賀蘭熹的《九洲史》雖然學得很一般,但也不至於不認識浮緒仙君。
浮緒仙君是太華宗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太善道院第一任院長。兩千年前,浮緒仙君和闖入人間興風作浪的鬼王有過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兩人纏鬥了五天五夜,無數城池山川被夷為平地。最終,浮緒仙君重創鬼王後不幸戰敗,靈力散盡,奄然而逝。
浮緒仙君陵寢所在之地一直是太華宗的絕密,恐怕隻有四大道院的院長知曉這個秘密。
祝如霜為何會發現這裏,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
賀蘭熹:「沒想到浮緒仙君的陵寢會埋藏在沙海深處。」他還以為會在河流川海裏呢。
宋玄機:「陵寢不僅是浮緒仙君的埋骨之地,更是一處隱秘的封印。」
賀蘭熹:「封印何物。」
宋玄機:「兩千年前,浮緒仙君曾斷鬼王一『腳』。」
「嗯。」賀蘭熹鄭重點頭,「此事我也略有耳聞,鬼王是……」他原想說「瘸子」,又覺得這兩個字不符合無情道的調性,話到嘴邊硬生生改成了:「一名跛者。」
宋玄機神色微妙地一頓,轉向賀蘭熹:「角的『角』。」
賀蘭熹:「……」
宋玄機:「鬼王有上古燭龍的血脈,故而頭頂有一雙龍角。」
賀蘭熹羞恥地「哦」了一聲,這個他還真不知道。
「賀蘭時雨,」宋玄機看著他,緩聲道:「你在《九州史》的課上,究竟都學了些什麽。」
賀蘭熹:「……」
無情道中人講究一個無欲無求寵辱不驚,無情道的天選之人居然能這麽記仇?
賀蘭熹假裝沒聽見,若無其事地推了推石門,石門紋絲不動:「如何進去?」這可是浮緒仙君的陵寢,他不覺得就憑自己和宋玄機目前的實力能蠻力出奇蹟。
宋玄機沒有在賀蘭熹糟糕的《九州史》上浪費過多的時間:「日行一善。」
賀蘭熹很快明白過來。浮緒仙君乃太善道院初任院長,想要進入他的陵寢,哪怕不是太善道院的弟子,也不能和他背道而馳。
若說守護陵寢的沙蟒是對來者實力的考驗,那這層石門便是對來者道心的試探。他和宋玄機兩個修無情道的後輩,如何才能獲得浮緒仙君暫時的認可呢?
賀蘭熹想了想,從靈囊內拿出一朵淺藍色的小花,畢恭畢敬地放在了石門前的台階上。
下一刻,石門上的花紋散發出柔和的微光,明明滅滅,忽明忽暗。小藍花沐浴在微光中,花影幻化成一把鑰匙的形狀,漸漸上升,沒入太上道的院徽。
伴隨著一陣古老而莊重的響動,石門緩緩開啟。
宋玄機率先進入陵寢,卻遲遲不見賀蘭熹跟上。他停步迴望,隻見賀蘭熹彎下腰撿起了那朵小藍花,輕輕吹去花瓣上沾染的灰塵,放迴了靈囊之中。
第7章 第7章
賀蘭熹踏入陵寢的瞬間,一道耀眼刺目的光芒猝不及防地從頭頂照了下來,他本能地抬手擋在眼前,眯起雙眼透過指縫抬頭看去,竟看見了一片蔚藍的天空。
難道他們從地下裏出來了?
不可能,他們不是才進入浮緒仙君的陵寢嗎,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樣的世外桃源中?
可無論是腳底的觸感,還是鼻尖縈繞著的泥土的氣味,亦或是遠方時不時嚶嚶成韻的鳥鳴聲,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實。
一時之間,賀蘭熹有一種他和宋玄機從來沒去過沙漠,過去幾日發生的事不過是他的臆想,此處才是現世的念頭,好在宋玄機的聲音及時將他從恍惚中拉了出來:「浮生若夢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