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先斬後奏了,秋東對著皇帝離去的方向冷笑一聲:
「那他且等著去吧!」
他可沒打算做個聽話的好兒子,皇帝那種人,孝順兒子有太子一個已經是他八輩子修來的福分了,再多一個他且沒那好命呢!
皇帝根本不給群臣反對的機會,幹脆利落離開,打了群臣一個措手不及。
這會兒一個個唉聲嘆氣,臊眉耷眼的圍著太子討主意,可說來說去無非就是「想法子多勸勸陛下」亦或者「妖道著實可惡,罪該萬死」。
這套說辭來迴念了十多年,他們說的不煩,秋東都聽煩了,難為太子還得好聲好氣一個個安撫他們。
秋東可沒那麽好的耐心,大聲道:
「諸位大人,眼下朝中事務繁雜,樁樁件件都比眼前更要緊,南邊兒旱了,北邊兒澇了,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流民已經進入豐都城,影響諸位正常上朝的路了!
還是先緊著諸位手中要緊的差事去辦吧,勿要在此蹉跎時光了!」
朝臣自然聽出秋東是在諷刺他們,他們可不把這點嘲諷放在眼裏。
若是陛下如此說,他們會瑟瑟發抖。若是太子如此說,他們會激動的辯解他們的不容易。可秋東如此說,他們隻會來一句「殿下年幼,不知所謂」。
還得太子出麵打圓場,替秋東給他們致歉:
「舍弟年幼,言語過激,還請諸位大人海涵。今日宮中事務繁忙,便不留諸位了,諸位請!」
朝堂之事無力的地方就在於,明知道眼前是一群能力平平的庸人,甚至是酒囊飯袋,可朝堂運轉卻離不得他們,因為從下麵提拔上來的還真不一定有他們好使。
這幫人能在暴戾的皇帝手底下生存十幾年,哪個敢說是真沒能耐?
秋東和太子迴長信宮的路上,宮人遠遠地跟在身後,長的仿似看不到盡頭的迴廊上隻剩下兄弟二人,秋東才不滿道:
「我看他們就是蹬鼻子上臉,逮著脾氣好的欺負,您幹嘛對他們那般溫和?」
太子麵上疲憊之色一閃而過,麵對弟弟的質問,耐心教他:
「舉凡是個人,承受壓力的能力都是有上限的。父皇那般行事已經叫朝野內外人心惶惶,動盪不安了,若我跟著一再對他們施壓,他們看不到未來,很容易崩潰。
你知道他們崩潰後會做出什麽可怕的事嗎?秩序崩塌,屆時於朝堂,於整個薑國又有何益?若我的溫和能叫他們內心的惶恐有個發泄的口子,讓他們發泄之後,繼續對千瘡百孔的薑國縫縫補補。
至少對薑國百姓而言,是一件幸事。」
秋東瞭然,太子真是個好太子,一心為百姓考慮。
但如今的薑國,隻靠縫縫補補真的有用嗎?
若隻是皇帝昏聵倒也罷了,歷代先祖們積攢下來的家底,夠他霍霍幾十年的,隻要堅持到太子登基,朝堂勢必會煥然一新。
但如今外麵可是連著好幾年天災不斷,今年大旱,前年大澇,再前年地龍翻身,就沒一個好年景,地主家都沒有餘糧,人心動盪,還不知道明年會遇到什麽呢!
太子好不容易想辦法給國庫添點進去,還沒商議好如何精打細算,具體用在哪個刀刃上才好,就被皇帝大手一揮挪去求仙問道去了。
皇帝為了長生,可算是臉都不要了,自打發現太子能給他擦屁股後,行事更是肆意張狂。
滿朝上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朝臣的俸祿好幾個月沒發了,秋東和姐姐薑霜穿的常服袖口都磨出毛邊兒了,節省下來的錢還不夠皇帝大手一揮,讓人從南邊兒採購一趟上等的硃砂費用。
太子氣的整夜整夜睡不著,秋東就陪在他身邊,好幾次秋東都想說:
「這樣的父皇,這樣的國家,還有救嗎?」
然而此時此刻,太子望著才六月天就曬得枯黃的葉子蔫噠噠掛在樹梢,空氣悶熱,偶有一絲風吹在臉上都是熱乎乎的,厚厚的禮服穿在身上讓人喘不過氣,他還是堅定的對弟弟說:
「天下是我們薑家的天下,百姓是我們薑家的百姓,身為薑家子孫,生來就該負起這份責任,阿弟,任何人都可以放棄這個天下,唯有我們不能!」
秋東把手裏的樹枝甩出了破空聲,煩躁的抹一把臉上的汗,全身都濕透了,感覺他像是從水裏撈出來的一樣,又累又餓:
「就因為我們姓薑嗎?」
「對,就因為我們姓薑 ,這是我們的榮耀,也是我們的枷鎖,我們得與這個王朝共存亡。」
如此沉重的話題,太子說的理所當然。
他說,薑家子弟,得與王朝共存亡。
「阿弟,兄長知道你心裏沒有那許多家國天下的大道理,也不把朝臣和百姓的存亡太擱在心裏。
可如果薑國沒了,我們是最不能苟且偷生,最沒有辦法苟且偷生之人。所以,即便是為了自己,也得拚命改變現狀。」
秋東張張嘴,想說他並不怕死,如今這世道,與其窩窩囊囊的活著,不如幹一票大的死了幹脆。
但看著太子充滿期待的眼神,最終還是沒說出口。
第107章 亡國皇子
秋東成為國師弟子一事, 著實讓王後心驚膽戰。
她很擔心陛下今天能讓秋東代他拜師,明天就能讓秋東代他出家,可這些隱憂她無法對身邊人講, 坐在織布機前思來想去,最終道:
「去喚二殿下來一趟。」
「那他且等著去吧!」
他可沒打算做個聽話的好兒子,皇帝那種人,孝順兒子有太子一個已經是他八輩子修來的福分了,再多一個他且沒那好命呢!
皇帝根本不給群臣反對的機會,幹脆利落離開,打了群臣一個措手不及。
這會兒一個個唉聲嘆氣,臊眉耷眼的圍著太子討主意,可說來說去無非就是「想法子多勸勸陛下」亦或者「妖道著實可惡,罪該萬死」。
這套說辭來迴念了十多年,他們說的不煩,秋東都聽煩了,難為太子還得好聲好氣一個個安撫他們。
秋東可沒那麽好的耐心,大聲道:
「諸位大人,眼下朝中事務繁雜,樁樁件件都比眼前更要緊,南邊兒旱了,北邊兒澇了,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流民已經進入豐都城,影響諸位正常上朝的路了!
還是先緊著諸位手中要緊的差事去辦吧,勿要在此蹉跎時光了!」
朝臣自然聽出秋東是在諷刺他們,他們可不把這點嘲諷放在眼裏。
若是陛下如此說,他們會瑟瑟發抖。若是太子如此說,他們會激動的辯解他們的不容易。可秋東如此說,他們隻會來一句「殿下年幼,不知所謂」。
還得太子出麵打圓場,替秋東給他們致歉:
「舍弟年幼,言語過激,還請諸位大人海涵。今日宮中事務繁忙,便不留諸位了,諸位請!」
朝堂之事無力的地方就在於,明知道眼前是一群能力平平的庸人,甚至是酒囊飯袋,可朝堂運轉卻離不得他們,因為從下麵提拔上來的還真不一定有他們好使。
這幫人能在暴戾的皇帝手底下生存十幾年,哪個敢說是真沒能耐?
秋東和太子迴長信宮的路上,宮人遠遠地跟在身後,長的仿似看不到盡頭的迴廊上隻剩下兄弟二人,秋東才不滿道:
「我看他們就是蹬鼻子上臉,逮著脾氣好的欺負,您幹嘛對他們那般溫和?」
太子麵上疲憊之色一閃而過,麵對弟弟的質問,耐心教他:
「舉凡是個人,承受壓力的能力都是有上限的。父皇那般行事已經叫朝野內外人心惶惶,動盪不安了,若我跟著一再對他們施壓,他們看不到未來,很容易崩潰。
你知道他們崩潰後會做出什麽可怕的事嗎?秩序崩塌,屆時於朝堂,於整個薑國又有何益?若我的溫和能叫他們內心的惶恐有個發泄的口子,讓他們發泄之後,繼續對千瘡百孔的薑國縫縫補補。
至少對薑國百姓而言,是一件幸事。」
秋東瞭然,太子真是個好太子,一心為百姓考慮。
但如今的薑國,隻靠縫縫補補真的有用嗎?
若隻是皇帝昏聵倒也罷了,歷代先祖們積攢下來的家底,夠他霍霍幾十年的,隻要堅持到太子登基,朝堂勢必會煥然一新。
但如今外麵可是連著好幾年天災不斷,今年大旱,前年大澇,再前年地龍翻身,就沒一個好年景,地主家都沒有餘糧,人心動盪,還不知道明年會遇到什麽呢!
太子好不容易想辦法給國庫添點進去,還沒商議好如何精打細算,具體用在哪個刀刃上才好,就被皇帝大手一揮挪去求仙問道去了。
皇帝為了長生,可算是臉都不要了,自打發現太子能給他擦屁股後,行事更是肆意張狂。
滿朝上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朝臣的俸祿好幾個月沒發了,秋東和姐姐薑霜穿的常服袖口都磨出毛邊兒了,節省下來的錢還不夠皇帝大手一揮,讓人從南邊兒採購一趟上等的硃砂費用。
太子氣的整夜整夜睡不著,秋東就陪在他身邊,好幾次秋東都想說:
「這樣的父皇,這樣的國家,還有救嗎?」
然而此時此刻,太子望著才六月天就曬得枯黃的葉子蔫噠噠掛在樹梢,空氣悶熱,偶有一絲風吹在臉上都是熱乎乎的,厚厚的禮服穿在身上讓人喘不過氣,他還是堅定的對弟弟說:
「天下是我們薑家的天下,百姓是我們薑家的百姓,身為薑家子孫,生來就該負起這份責任,阿弟,任何人都可以放棄這個天下,唯有我們不能!」
秋東把手裏的樹枝甩出了破空聲,煩躁的抹一把臉上的汗,全身都濕透了,感覺他像是從水裏撈出來的一樣,又累又餓:
「就因為我們姓薑嗎?」
「對,就因為我們姓薑 ,這是我們的榮耀,也是我們的枷鎖,我們得與這個王朝共存亡。」
如此沉重的話題,太子說的理所當然。
他說,薑家子弟,得與王朝共存亡。
「阿弟,兄長知道你心裏沒有那許多家國天下的大道理,也不把朝臣和百姓的存亡太擱在心裏。
可如果薑國沒了,我們是最不能苟且偷生,最沒有辦法苟且偷生之人。所以,即便是為了自己,也得拚命改變現狀。」
秋東張張嘴,想說他並不怕死,如今這世道,與其窩窩囊囊的活著,不如幹一票大的死了幹脆。
但看著太子充滿期待的眼神,最終還是沒說出口。
第107章 亡國皇子
秋東成為國師弟子一事, 著實讓王後心驚膽戰。
她很擔心陛下今天能讓秋東代他拜師,明天就能讓秋東代他出家,可這些隱憂她無法對身邊人講, 坐在織布機前思來想去,最終道:
「去喚二殿下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