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要不是因為當事人秋東身份敏感,都不用過這一道手續,直接下大獄才是正常流程。
還是陛下堅持給保山伯一個自辯的機會,才走了這一遭。
秋東麵露不解,疑惑道:
「都知道我不管事的,再說了又不是本伯爺負責押送的,要想知道究竟是哪兒出了問題,讓具體負責之人上殿來,這麽多人群策群力,還怕追究不出真相?問我就能問出緣由來了?」
那人被氣的脖子都紅了,該是沒見過秋東這麽胡攪蠻纏不怕死的。心道:
滿朝上下誰不知道你是個吃幹飯不管事的?這會兒喚你來,是讓你痛快認罪,好順道兒處置下麵辦事不力之人的。在場哪個不是官場沉浮數十載的,用得著你教我們怎麽查案子嗎?
嘴上卻道:
「陛下將如此重要的差事交到你手裏,你竟然不思進取,玩忽職守,愧對天恩,還不知罪嗎?」
秋東露出「你到底在說什麽」的迷茫表情,先看看說話這位大人,再環視一圈兒周遭眾人,最後把眼神定在坐在上首的皇帝身上,前所未有的真情實感的語氣感嘆了一句:
「陛下,當初臣上摺子跟您說過,臣沒這份兒能耐,幹不了這個差事,請您收迴成命,您後來還專門打發福海公公給臣傳話,叫臣放開手腳做來著,您都忘了嗎?」
簡而言之,我說不幹,你非讓我幹,又不是我想幹的,出了事你卻要找我麻煩,我覺得你這做法很不地道。
皇帝再次感受到被人堵得胸口疼的感覺,上次有這種體驗,還是秋東進宮那迴。
他看向秋東的眼神十足危險,覺得這老傢夥難怪不招太子待見,如此不識時務,又臭又硬,若不是有老保山伯的功績在,早被人裝麻袋打死了吧!
許是沒想到秋東會如此實誠,他話音一落,滿朝無人出聲,好半晌換了個身量偏胖的大人站出來笑嗬嗬的打圓場:
「顧大人莫要顧左右而言他,今早丘城那邊已經來人,此事千真萬確,沒有作假的可能,您就是說破了天去,也得為您的玩忽職守負責。
人證物證具在,不容您狡辯,趁早認罪,別耽擱大傢夥兒時間,還有很多事等著陛下決策呢。」
一個伯爺,還是有恩於先帝的伯爺子孫,自己不認罪的話,他們又不能真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兒屈打成招,陛下也很為難的啊。
看來還是沒吃過苦頭,不知道刑部大牢的厲害。要是關進去三五日,讓人給點特別照顧,相信顧伯爺這種細皮嫩肉的就受不了,什麽罪都痛快認了。
陛下就是太仁慈。
不過這些事能做不能說,也不急於一時,有的是時間,這事大家都能想通。
此時與秋東一道兒來的太子便主動出聲:
「兒臣作為總協理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顧大人不願認罪便暫時押下去等塵埃落定再定罪不遲,還請父皇先下令,著三司共同審理此案。
眼下首要的還是該商議從哪裏抽調一批糧草運往丘城,以解丘城的燃眉之急。」
這話正合了皇帝的意,擺擺手:
「可。」
便是蹲大牢,秋東麵上也不見慌張,走的很坦然,倒是一時讓那些等著他倒黴看笑話的心裏納悶兒,搞不明白他到底怎麽想的。
莫非是破罐子破摔了?
隻有前些日子聚在秋東身邊,試圖拉起一張大旗壯大勢力,和皇帝對抗之人,看向秋東的離去的眼神,滿是焦急。
幾番欲言又止,麵色慘白,藏在袖中的手都開始哆嗦了,想著一定要找機會盡早將這個消息傳出去。
陛下已經對保山伯動手了,他們的死期還會遠嗎?
再不想辦法可真要像那些「前輩」一樣死的不明不白了!
皇帝將一切看在眼裏,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
秋東沒理會身後的暗潮洶湧,第一迴蹲大牢嘛,多少還是有點好奇心的。
加上他伯爺的身份,以及至今沒有被定罪,刑部也不敢麵上對他太過分,安排的牢房是單間就不說了,甚至一天之中還能曬到兩個時辰的太陽,床板上有硬邦邦的褥子可以取暖。
也是頂級待遇了。
秋東東張西望的瞧了一陣,滿足了好奇心,盤腿坐在梆硬的床板上歇歇腿兒,還有心情和看守的獄卒嘮嗑兒。
他跟人家說他是因為什麽進來的,在朝上是怎麽和人爭辯的,當時朝上諸人都是什麽反應等等。
話還沒說完,獄卒就嚇的屁滾尿流,捂住耳朵跟長官匯報去了。
聽聽那些話,是他能聽的嗎?
今兒關進來一個瘋子!他自個兒被陛下砍腦袋不算,可別連累他這個小卒子也跟著掉腦袋,他上有老下有下,還想多活兩年呢!這差事他沒法兒幹了。
長官一聽也覺得腦殼兒疼,認定這是遇上真不怕死的了,這種人極少,但不是沒有,以往他還真見過兩位。
再想想上麵的吩咐,叫暗地裏給這位一點苦頭吃。可這種死都不怕,當麵指責陛下的硬骨頭,還怕吃苦頭嗎?
可真是會給他出難題。
於是這位大手一揮:
「將這位周遭牢房的犯人都挪走,打今兒起誰都不準和他說一個字,飯食減半,每日隻提供一碗白水,期間探望的全部擋迴去,一一記錄在冊,上頭問什麽就迴什麽,誰都不要多嘴,也算是對上頭有個交代了。
還是陛下堅持給保山伯一個自辯的機會,才走了這一遭。
秋東麵露不解,疑惑道:
「都知道我不管事的,再說了又不是本伯爺負責押送的,要想知道究竟是哪兒出了問題,讓具體負責之人上殿來,這麽多人群策群力,還怕追究不出真相?問我就能問出緣由來了?」
那人被氣的脖子都紅了,該是沒見過秋東這麽胡攪蠻纏不怕死的。心道:
滿朝上下誰不知道你是個吃幹飯不管事的?這會兒喚你來,是讓你痛快認罪,好順道兒處置下麵辦事不力之人的。在場哪個不是官場沉浮數十載的,用得著你教我們怎麽查案子嗎?
嘴上卻道:
「陛下將如此重要的差事交到你手裏,你竟然不思進取,玩忽職守,愧對天恩,還不知罪嗎?」
秋東露出「你到底在說什麽」的迷茫表情,先看看說話這位大人,再環視一圈兒周遭眾人,最後把眼神定在坐在上首的皇帝身上,前所未有的真情實感的語氣感嘆了一句:
「陛下,當初臣上摺子跟您說過,臣沒這份兒能耐,幹不了這個差事,請您收迴成命,您後來還專門打發福海公公給臣傳話,叫臣放開手腳做來著,您都忘了嗎?」
簡而言之,我說不幹,你非讓我幹,又不是我想幹的,出了事你卻要找我麻煩,我覺得你這做法很不地道。
皇帝再次感受到被人堵得胸口疼的感覺,上次有這種體驗,還是秋東進宮那迴。
他看向秋東的眼神十足危險,覺得這老傢夥難怪不招太子待見,如此不識時務,又臭又硬,若不是有老保山伯的功績在,早被人裝麻袋打死了吧!
許是沒想到秋東會如此實誠,他話音一落,滿朝無人出聲,好半晌換了個身量偏胖的大人站出來笑嗬嗬的打圓場:
「顧大人莫要顧左右而言他,今早丘城那邊已經來人,此事千真萬確,沒有作假的可能,您就是說破了天去,也得為您的玩忽職守負責。
人證物證具在,不容您狡辯,趁早認罪,別耽擱大傢夥兒時間,還有很多事等著陛下決策呢。」
一個伯爺,還是有恩於先帝的伯爺子孫,自己不認罪的話,他們又不能真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兒屈打成招,陛下也很為難的啊。
看來還是沒吃過苦頭,不知道刑部大牢的厲害。要是關進去三五日,讓人給點特別照顧,相信顧伯爺這種細皮嫩肉的就受不了,什麽罪都痛快認了。
陛下就是太仁慈。
不過這些事能做不能說,也不急於一時,有的是時間,這事大家都能想通。
此時與秋東一道兒來的太子便主動出聲:
「兒臣作為總協理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顧大人不願認罪便暫時押下去等塵埃落定再定罪不遲,還請父皇先下令,著三司共同審理此案。
眼下首要的還是該商議從哪裏抽調一批糧草運往丘城,以解丘城的燃眉之急。」
這話正合了皇帝的意,擺擺手:
「可。」
便是蹲大牢,秋東麵上也不見慌張,走的很坦然,倒是一時讓那些等著他倒黴看笑話的心裏納悶兒,搞不明白他到底怎麽想的。
莫非是破罐子破摔了?
隻有前些日子聚在秋東身邊,試圖拉起一張大旗壯大勢力,和皇帝對抗之人,看向秋東的離去的眼神,滿是焦急。
幾番欲言又止,麵色慘白,藏在袖中的手都開始哆嗦了,想著一定要找機會盡早將這個消息傳出去。
陛下已經對保山伯動手了,他們的死期還會遠嗎?
再不想辦法可真要像那些「前輩」一樣死的不明不白了!
皇帝將一切看在眼裏,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
秋東沒理會身後的暗潮洶湧,第一迴蹲大牢嘛,多少還是有點好奇心的。
加上他伯爺的身份,以及至今沒有被定罪,刑部也不敢麵上對他太過分,安排的牢房是單間就不說了,甚至一天之中還能曬到兩個時辰的太陽,床板上有硬邦邦的褥子可以取暖。
也是頂級待遇了。
秋東東張西望的瞧了一陣,滿足了好奇心,盤腿坐在梆硬的床板上歇歇腿兒,還有心情和看守的獄卒嘮嗑兒。
他跟人家說他是因為什麽進來的,在朝上是怎麽和人爭辯的,當時朝上諸人都是什麽反應等等。
話還沒說完,獄卒就嚇的屁滾尿流,捂住耳朵跟長官匯報去了。
聽聽那些話,是他能聽的嗎?
今兒關進來一個瘋子!他自個兒被陛下砍腦袋不算,可別連累他這個小卒子也跟著掉腦袋,他上有老下有下,還想多活兩年呢!這差事他沒法兒幹了。
長官一聽也覺得腦殼兒疼,認定這是遇上真不怕死的了,這種人極少,但不是沒有,以往他還真見過兩位。
再想想上麵的吩咐,叫暗地裏給這位一點苦頭吃。可這種死都不怕,當麵指責陛下的硬骨頭,還怕吃苦頭嗎?
可真是會給他出難題。
於是這位大手一揮:
「將這位周遭牢房的犯人都挪走,打今兒起誰都不準和他說一個字,飯食減半,每日隻提供一碗白水,期間探望的全部擋迴去,一一記錄在冊,上頭問什麽就迴什麽,誰都不要多嘴,也算是對上頭有個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