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就不是甚麽值錢東西。」
小吏心說東西不值錢,但到了伯爺這個份兒上,還能因為偶然聽他們念叨哪家兄弟的老娘傷了身子怕是要不成了,便特意請了相熟的太醫悄悄上門幫著看診,還幫著家裏其他人找個掙錢的夥計,卻不叫人伸張,就已經比堂上坐的那些大老爺們好太多了。
伯爺甚至知道他們當差是沒有早食補助,很多人為了省錢早上都是餓著幹活兒的後,還特地每天專門給他們帶早食。
偏伯爺還表現出一副完全不在意「老爺有的是錢,賞給你你就收著」的模樣,更是讓人心裏熨帖的不知說什麽好。
是不是真的把他們當人看,他們心裏能沒有一桿秤嗎!
外頭很多人都笑伯爺當的是「吃幹飯」的糊塗官兒,萬事不管,隻等著領俸祿。
可在他們看來,伯爺這官兒當的,一沒有禍害百姓,二來既不貪功還願意把活兒放心交給下麵人去辦,三對身邊的所有人和和氣氣,從來也不和誰紅臉。
是再好沒有的官兒了。
想著這些,小吏在鬆開伯爺胳膊退迴去前,低聲說了一句:
「似是運往丘城的糧草出了問題,太子殿下一早就發了好大脾氣,大人萬萬小心。」
秋東應了一聲,麵上看不出擔憂,慢悠悠又咬了一口肉夾饃往內堂走去。
老遠就聽見太子在裏麵發脾氣:
「現在誰來給本殿下一個說法?好好的糧草從京城運出去,結果到了那邊變成一堆堆沙土,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麽?知道前線戰況有多危急嗎?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嗎?萬一耽擱了軍情爾等萬死難贖期罪!
三皇弟若因此出了問題,本殿下要你們的腦袋!負責丘城糧草的是誰?」
秋東點點頭,三皇子確實在丘城,這話也沒錯。在周遭人看死人的眼神中繼續不緊不慢往前走,咽下最後一口肉夾饃。
隨後秋東聽見裏麵有人小聲嘀咕了一句:
「可不正是保山伯顧大人。」
太子在場中環視一圈兒,沒見著保山伯的人影,更氣憤了,拍著桌子怒吼:
「他人呢?平日不著調就算了,發生了這麽大的事,他還怎麽心安理得遲到的?當這衙門是他家開的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視朝廷法度如無物,他眼裏還有陛下,還有本殿下這個太子嗎?」
這指責已經很重了,當場就唿啦啦跪了一地的人,嘴裏全是「請太子息怒」的聲音。
秋東一腳踏進大堂,與太子四目相對,就聽對方很是大義凜然的來了一句:
「顧大人來的正好,想來發生了甚麽你也已知曉,此事關係重大,斷沒有隱瞞的可能,本殿這就給父皇上摺子告知此事,如何處置全看父皇決斷!」
說罷不看秋東,聲音沉沉的對所有人道:
「都起來吧,為今之計,咱們還是想想如何將功補過,給丘城再送一批糧草過去。」
所有人嘩啦啦起身,繞過秋東,圍在太子身邊,好不熱鬧。
一時間秋東好似成了病毒,周身三尺之內成了無人區。
第46章 養肥了吃
丘城那邊正和魏國打的你死我活, 何況那裏還有陛下的三皇子,出了這種事誰能不緊張?便是平日和秋東關係不錯的此時也不敢往他跟前湊,免得被一併遷怒。
總體而言, 但凡明白此事重要性的人都知道,秋東此次不死也得脫層皮。
陛下那邊的反應也很迅速, 早朝沒下便讓人宣秋東過去自辯。
說是自辯,其實就是問話, 身後還跟著兩個手持武器的禁衛軍押送, 一副生怕秋東跑了的樣子。
小吏們見秋東被氣勢洶洶的押走, 有人反應快, 悄悄上顧家去報信,希望顧家能盡早想辦法,別讓伯爺那般的好人遭難。
顧家如今是老管家管事, 顧長安被關在書房讀書,顧長念每天除了要完成固定的功課外, 還得幫她哥種地, 要沒人特意提醒, 這兩人都無法知曉外界究竟發生了什麽。
今兒也是一樣,老管家客客氣氣送走了好心報信的小吏, 讓人關上大門, 該幹嘛幹嘛, 甚至還吩咐心腹之人:
「讓人守著少爺和小姐那邊, 若是誰敢在小主子跟前多嘴胡說,哼……」
因此顧家安寧的不像樣, 完全不似是知道他家老爺要大禍臨頭的樣子。
事實上他家老爺即便麵對皇帝, 麵對滿朝大臣,也沒大禍臨頭的自覺。
皇帝高坐明堂, 冕珠之下看不清喜怒,大殿內一片肅穆,隻聽他威嚴的聲音從上而下:
「保山伯,你可知罪?」
秋東頂著沒有一絲皺紋卻滿頭銀髮的臉,很是真誠道:
「臣不知。」
大太監立馬上前一步,用拂塵指著秋東,尖利的聲音道:
「放肆!」
秋東隻好用充滿了無奈的語氣道:
「既然陛下聽不得實話,那,臣知?」
見他跟個滾刀肉似的,皇帝有一瞬間覺得他是得有多想不開,才將如此不識時務之人拉出來站在那群老臣前頭,他都有多少年沒被人堵的說不出話來了?
當然了今兒他除了惱火糧草上出了這樣的大紕漏外,還有一絲「沒想到能這麽快就找到機會藉機除掉這群人」的愉悅。
見陛下不開口,當下就有一戶部官員站出來訓斥:
「關於運往丘城的糧草半路上被人換成沙土一事,丘城八百裏加急連夜送來的消息,千真萬確,你作為主要的糧草督運官,還有何想說的?」
小吏心說東西不值錢,但到了伯爺這個份兒上,還能因為偶然聽他們念叨哪家兄弟的老娘傷了身子怕是要不成了,便特意請了相熟的太醫悄悄上門幫著看診,還幫著家裏其他人找個掙錢的夥計,卻不叫人伸張,就已經比堂上坐的那些大老爺們好太多了。
伯爺甚至知道他們當差是沒有早食補助,很多人為了省錢早上都是餓著幹活兒的後,還特地每天專門給他們帶早食。
偏伯爺還表現出一副完全不在意「老爺有的是錢,賞給你你就收著」的模樣,更是讓人心裏熨帖的不知說什麽好。
是不是真的把他們當人看,他們心裏能沒有一桿秤嗎!
外頭很多人都笑伯爺當的是「吃幹飯」的糊塗官兒,萬事不管,隻等著領俸祿。
可在他們看來,伯爺這官兒當的,一沒有禍害百姓,二來既不貪功還願意把活兒放心交給下麵人去辦,三對身邊的所有人和和氣氣,從來也不和誰紅臉。
是再好沒有的官兒了。
想著這些,小吏在鬆開伯爺胳膊退迴去前,低聲說了一句:
「似是運往丘城的糧草出了問題,太子殿下一早就發了好大脾氣,大人萬萬小心。」
秋東應了一聲,麵上看不出擔憂,慢悠悠又咬了一口肉夾饃往內堂走去。
老遠就聽見太子在裏麵發脾氣:
「現在誰來給本殿下一個說法?好好的糧草從京城運出去,結果到了那邊變成一堆堆沙土,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麽?知道前線戰況有多危急嗎?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嗎?萬一耽擱了軍情爾等萬死難贖期罪!
三皇弟若因此出了問題,本殿下要你們的腦袋!負責丘城糧草的是誰?」
秋東點點頭,三皇子確實在丘城,這話也沒錯。在周遭人看死人的眼神中繼續不緊不慢往前走,咽下最後一口肉夾饃。
隨後秋東聽見裏麵有人小聲嘀咕了一句:
「可不正是保山伯顧大人。」
太子在場中環視一圈兒,沒見著保山伯的人影,更氣憤了,拍著桌子怒吼:
「他人呢?平日不著調就算了,發生了這麽大的事,他還怎麽心安理得遲到的?當這衙門是他家開的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視朝廷法度如無物,他眼裏還有陛下,還有本殿下這個太子嗎?」
這指責已經很重了,當場就唿啦啦跪了一地的人,嘴裏全是「請太子息怒」的聲音。
秋東一腳踏進大堂,與太子四目相對,就聽對方很是大義凜然的來了一句:
「顧大人來的正好,想來發生了甚麽你也已知曉,此事關係重大,斷沒有隱瞞的可能,本殿這就給父皇上摺子告知此事,如何處置全看父皇決斷!」
說罷不看秋東,聲音沉沉的對所有人道:
「都起來吧,為今之計,咱們還是想想如何將功補過,給丘城再送一批糧草過去。」
所有人嘩啦啦起身,繞過秋東,圍在太子身邊,好不熱鬧。
一時間秋東好似成了病毒,周身三尺之內成了無人區。
第46章 養肥了吃
丘城那邊正和魏國打的你死我活, 何況那裏還有陛下的三皇子,出了這種事誰能不緊張?便是平日和秋東關係不錯的此時也不敢往他跟前湊,免得被一併遷怒。
總體而言, 但凡明白此事重要性的人都知道,秋東此次不死也得脫層皮。
陛下那邊的反應也很迅速, 早朝沒下便讓人宣秋東過去自辯。
說是自辯,其實就是問話, 身後還跟著兩個手持武器的禁衛軍押送, 一副生怕秋東跑了的樣子。
小吏們見秋東被氣勢洶洶的押走, 有人反應快, 悄悄上顧家去報信,希望顧家能盡早想辦法,別讓伯爺那般的好人遭難。
顧家如今是老管家管事, 顧長安被關在書房讀書,顧長念每天除了要完成固定的功課外, 還得幫她哥種地, 要沒人特意提醒, 這兩人都無法知曉外界究竟發生了什麽。
今兒也是一樣,老管家客客氣氣送走了好心報信的小吏, 讓人關上大門, 該幹嘛幹嘛, 甚至還吩咐心腹之人:
「讓人守著少爺和小姐那邊, 若是誰敢在小主子跟前多嘴胡說,哼……」
因此顧家安寧的不像樣, 完全不似是知道他家老爺要大禍臨頭的樣子。
事實上他家老爺即便麵對皇帝, 麵對滿朝大臣,也沒大禍臨頭的自覺。
皇帝高坐明堂, 冕珠之下看不清喜怒,大殿內一片肅穆,隻聽他威嚴的聲音從上而下:
「保山伯,你可知罪?」
秋東頂著沒有一絲皺紋卻滿頭銀髮的臉,很是真誠道:
「臣不知。」
大太監立馬上前一步,用拂塵指著秋東,尖利的聲音道:
「放肆!」
秋東隻好用充滿了無奈的語氣道:
「既然陛下聽不得實話,那,臣知?」
見他跟個滾刀肉似的,皇帝有一瞬間覺得他是得有多想不開,才將如此不識時務之人拉出來站在那群老臣前頭,他都有多少年沒被人堵的說不出話來了?
當然了今兒他除了惱火糧草上出了這樣的大紕漏外,還有一絲「沒想到能這麽快就找到機會藉機除掉這群人」的愉悅。
見陛下不開口,當下就有一戶部官員站出來訓斥:
「關於運往丘城的糧草半路上被人換成沙土一事,丘城八百裏加急連夜送來的消息,千真萬確,你作為主要的糧草督運官,還有何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