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夏靜靜聽完,沒有半點慌亂,反而大方的提醒:「除了這些,還有沒有其它問題,一併說出來,今天一起解決。」
他們來這裏的目的就是為了激怒她。
看到陳知夏一臉的淡定,這幫人徹底懵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硬是接不下半句。
餘總打斷他們幾個人的鬥智鬥勇,有點煩惱:「其它都不重要,現在是怎麽解決人員的問題?眼下沒人幹活。」
所有人都選擇沉默。
許久之後,胡希薇作聲:「我有個想法。」
陳知夏抬眼。
餘總也抬眼,視線遲疑了一會,才緩緩開口:「希薇,你說。」
胡希薇:「我在公司工作了五年,以我對公司員工的了解,基層工作好找,工資都差不多,基層員工都重講江湖道義的。他們到我們門店上班,要麽是看店長麵子,要麽是喜歡無拘無束的工作狀態,現在突然要增加製度管理,變得束縛,可能一時無法適應。我覺得可以先實施管理製度,但不嚴管,給點時間適應。」
意見看似中和,話裏全是套路。製度還在執行卻不去管理,和不推行有什麽區別。等他們適應了再去推行,還不是發生現在的情況。
看似是在建議,實則是藉助多人的力量,逼著陳知夏放棄改革。
店長、督導經理、人事經理都在一條戰線上,總監明顯寡不敵眾。
直接將陳知夏逼上了絕路。
現在隻有一條路可走,就是放棄改革。這等於讓她放棄總監的位置。
餘總看了一排人馬,又看了看落單的陳知夏,顯得為難,隨後凝重的說:「知夏,這事,你是怎麽想的?」
說這句話,說明餘總已經同意多數人的意見,問一下,不過是走個形式。
一幫人的視線都落在陳知夏身上,等著看她笑話。
一旦她同意了,以後在公司就成了廢物。
沒想到。
陳知夏沒有退縮,反而提意見:「餘總,不如把督導經理洪盛也叫進來,聽聽他的意見,說不定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一幫人懵了,不知道她為什麽要找洪盛,洪盛又不向著她。
五分鍾之後,洪盛到了。
有了一群人的支持,洪盛自信的說:「我和大家的意見一致,我建議服務流程先暫緩,先把要離職的員工先哄迴來再說。」
洪盛的加入,意味著幾乎全公司都在一條戰線上。意味著,陳知夏已經沒有退路了。
而且,發生了類似罷工的事件,能應急解決的隻有門店店長,也是需要洪盛的時刻。
餘總嘆了口氣,隻能向多數人妥協:「知夏,要不……」
就在大家以為陳知夏就要妥協了。
陳知夏將餘總沒說完的話全堵迴去:「餘總,我們是要保持現狀,還是決心突破?」
她背挺得很直,聲音鏗鏘。
一句話令餘總直接僵住。
人多又怎樣,就像打戰爭一樣,大多數都是少數打多數,少數能打贏才叫改革。
陳知夏把洪盛叫來,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要打戰爭,就要一窩端。
在危機場麵,不需要任何解釋和語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做給他們看。
陳知夏從小秋那裏拿來了一串申請離職員工的名單,開始打電話。
按下擴音鍵,讓大家一起聽。
陳知夏:「您好,某某營業員,請問你是什麽原因突然離職的。」
營業員:「最近公司頒布了管理流程,感覺太複雜太累了,不想幹了。」
陳知夏:「我理解你的想法,不好意思給大家增加負擔了。我解釋一下增加服務流程的原因,公司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一直在虧損,如果不提升管理,老闆隻能負債倒閉,都不容易。」
製度規範的是基本工作要求,從來就沒有增加工作量。員工對此產生嚴重的負麵情緒,原因在於管理層實施過程過於暴力,沒讓員工好好理解製度。
陳知夏繼續說:「按照正常離職流程,你提出離職一個月才能走,提前離職是會被扣一個月工資的,我覺得不劃算。我建議你再堅持做一個月,接下來公司改革會有很多福利,比如做滿一年的員工會有五天年假,還會增加工齡、工資、超額營業獎,包括服務獎,今年你已經工作了九個月,再工作三個月就可以享受五天年假,順便可以休息一下。而且,你現在直接走了,你的工作也沒人接手,請理解一下公司。」
營業員:「真的嗎?我們營業員也可以享受年假嗎?」
陳知夏:「是的。」
基層的選擇非常少,來來去去都是苦力活,隻要告訴他利害關係,給一點福利,多數都不會離職。
陳知夏從基層一路爬上來的,業務能力本就很強,打了五個電話,直接挽留了五個基層員工。
當場把店長、胡希薇、洪盛看傻眼了。
有了成績之後,陳知夏可以開始打臉了。
陳知夏看著她們一幫人的臉,指著撥出去的電話大聲的說:「你們都說解決不了,我一個電話就解決了,為什麽?為什麽我的製度一旦實施,到了下麵就是出問題?大家有沒有想過問題在哪?」
陳知夏大聲的告訴他們:「問題在我們的管理層,沒有用心去做,而是有很多的自我的想法,不停的想反抗。我想問,你們反抗的到底是我,還是公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們來這裏的目的就是為了激怒她。
看到陳知夏一臉的淡定,這幫人徹底懵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硬是接不下半句。
餘總打斷他們幾個人的鬥智鬥勇,有點煩惱:「其它都不重要,現在是怎麽解決人員的問題?眼下沒人幹活。」
所有人都選擇沉默。
許久之後,胡希薇作聲:「我有個想法。」
陳知夏抬眼。
餘總也抬眼,視線遲疑了一會,才緩緩開口:「希薇,你說。」
胡希薇:「我在公司工作了五年,以我對公司員工的了解,基層工作好找,工資都差不多,基層員工都重講江湖道義的。他們到我們門店上班,要麽是看店長麵子,要麽是喜歡無拘無束的工作狀態,現在突然要增加製度管理,變得束縛,可能一時無法適應。我覺得可以先實施管理製度,但不嚴管,給點時間適應。」
意見看似中和,話裏全是套路。製度還在執行卻不去管理,和不推行有什麽區別。等他們適應了再去推行,還不是發生現在的情況。
看似是在建議,實則是藉助多人的力量,逼著陳知夏放棄改革。
店長、督導經理、人事經理都在一條戰線上,總監明顯寡不敵眾。
直接將陳知夏逼上了絕路。
現在隻有一條路可走,就是放棄改革。這等於讓她放棄總監的位置。
餘總看了一排人馬,又看了看落單的陳知夏,顯得為難,隨後凝重的說:「知夏,這事,你是怎麽想的?」
說這句話,說明餘總已經同意多數人的意見,問一下,不過是走個形式。
一幫人的視線都落在陳知夏身上,等著看她笑話。
一旦她同意了,以後在公司就成了廢物。
沒想到。
陳知夏沒有退縮,反而提意見:「餘總,不如把督導經理洪盛也叫進來,聽聽他的意見,說不定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一幫人懵了,不知道她為什麽要找洪盛,洪盛又不向著她。
五分鍾之後,洪盛到了。
有了一群人的支持,洪盛自信的說:「我和大家的意見一致,我建議服務流程先暫緩,先把要離職的員工先哄迴來再說。」
洪盛的加入,意味著幾乎全公司都在一條戰線上。意味著,陳知夏已經沒有退路了。
而且,發生了類似罷工的事件,能應急解決的隻有門店店長,也是需要洪盛的時刻。
餘總嘆了口氣,隻能向多數人妥協:「知夏,要不……」
就在大家以為陳知夏就要妥協了。
陳知夏將餘總沒說完的話全堵迴去:「餘總,我們是要保持現狀,還是決心突破?」
她背挺得很直,聲音鏗鏘。
一句話令餘總直接僵住。
人多又怎樣,就像打戰爭一樣,大多數都是少數打多數,少數能打贏才叫改革。
陳知夏把洪盛叫來,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要打戰爭,就要一窩端。
在危機場麵,不需要任何解釋和語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做給他們看。
陳知夏從小秋那裏拿來了一串申請離職員工的名單,開始打電話。
按下擴音鍵,讓大家一起聽。
陳知夏:「您好,某某營業員,請問你是什麽原因突然離職的。」
營業員:「最近公司頒布了管理流程,感覺太複雜太累了,不想幹了。」
陳知夏:「我理解你的想法,不好意思給大家增加負擔了。我解釋一下增加服務流程的原因,公司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一直在虧損,如果不提升管理,老闆隻能負債倒閉,都不容易。」
製度規範的是基本工作要求,從來就沒有增加工作量。員工對此產生嚴重的負麵情緒,原因在於管理層實施過程過於暴力,沒讓員工好好理解製度。
陳知夏繼續說:「按照正常離職流程,你提出離職一個月才能走,提前離職是會被扣一個月工資的,我覺得不劃算。我建議你再堅持做一個月,接下來公司改革會有很多福利,比如做滿一年的員工會有五天年假,還會增加工齡、工資、超額營業獎,包括服務獎,今年你已經工作了九個月,再工作三個月就可以享受五天年假,順便可以休息一下。而且,你現在直接走了,你的工作也沒人接手,請理解一下公司。」
營業員:「真的嗎?我們營業員也可以享受年假嗎?」
陳知夏:「是的。」
基層的選擇非常少,來來去去都是苦力活,隻要告訴他利害關係,給一點福利,多數都不會離職。
陳知夏從基層一路爬上來的,業務能力本就很強,打了五個電話,直接挽留了五個基層員工。
當場把店長、胡希薇、洪盛看傻眼了。
有了成績之後,陳知夏可以開始打臉了。
陳知夏看著她們一幫人的臉,指著撥出去的電話大聲的說:「你們都說解決不了,我一個電話就解決了,為什麽?為什麽我的製度一旦實施,到了下麵就是出問題?大家有沒有想過問題在哪?」
陳知夏大聲的告訴他們:「問題在我們的管理層,沒有用心去做,而是有很多的自我的想法,不停的想反抗。我想問,你們反抗的到底是我,還是公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