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本以為世界要迴歸安靜了,不遠處的人力資源部又嚷嚷了起來。往日淡定的胡希薇在裏麵大聲嗬斥下邊的員工。
「做事情要拿出做事情的態度來,聽話要聽清楚,不要亂誤導我的意思。事實就是,這些話,我說過嗎?你有什麽證據,有證據,你拿出來。」
圓圓撕心裂肺的吶喊:「你明明說過的,你什麽意思,現在找我要證據,難道我每天上班要帶著錄音機嗎?」
「我說的你就做,難道你沒有分析能力嗎,你要搞清楚,是你自己沒耐心,還是我這麽說的。」
……
陳知夏感覺一天的好心情全給糟蹋了,隨即給胡希薇發消息:過來我辦公室一下。
胡希薇很快就過來了,手裏還拿著資料,臉上怒氣沖沖的。
這麽小的事情都辦不好,陳知夏大失所望:「今天上午,怎麽迴事?」
胡希薇情緒激動,一直在吐槽:「參加散會宴後,我就把你的想法傳達給了部門的員工,我讓他們去宣傳製度,督促大家把辦公桌和資料整理清晰,我反覆的提醒,在製度的執行過程,一定要讓員工清晰明了,不要造成誤解產生對抗情緒。結果,你知道她怎麽幹的?」
胡希薇越說越激動:「她讓部門把衛生做好,把資料整理好,人家有一點不到位的,她就在旁邊跟人家來硬的,說如果達不到公司製定的標準就要扣錢,工程部跟她吵起來,她直接給人家開了一張罰款單,你說,她一個小癟三,有什麽資格開罰單,是誰給她的權利和本事 ?」
陳知夏淡定的問:「那製度裏是不是寫了達不到標準就要處罰?」
胡希薇繼續吐槽:「製度裏是寫了達不到標準要處罰,但不到特別嚴峻的情形,就打算好好調解達到執行標準。是圓圓沒聽清楚我的話,下去瞎執行。她不是第一次這樣,很多次這樣了,每次講都不聽,工資表的數據也老是算錯,我很多次想辭退她了,想著她是新人,才沒辭退,現在實在是忍不了。」
胡希薇絕對不是會忍的人。
聽完成篇大論,聽著是圓圓的錯。經驗豐富的人大概能猜到,圓圓一個基層都是聽指令做事,哪有屢犯錯還被留下的道理。像工資表,再細心的人都會算錯,隻要金額不太大,基本可以忽略。
胡希薇是一個很穩的人。
為什麽突然如此情緒激動,說明有一定演的成分。
最關鍵的是,即使胡希薇犯了錯,還不能直接指責她。在職場,對錯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司要不要用這個中層,要用隻能選擇無條件支持,除非不用,才能為基層平反。
胡希薇是老員工,有老闆護著,不看僧麵看佛麵。
陳知夏把她砸的爛攤子全部還給她:「圓圓是你的下屬。」
一句話點明所有的問題,圓圓是胡希薇的下屬,管理不好就是胡希薇的責任,這些抱怨她沒有想聽的欲望。
胡希薇的所有的激動表演瞬間靜止。
陳知夏淡定的問:「你準備怎麽處理?」
胡希薇:「我準備辭退她。」
動不動就想逼退下屬,毫無同理心。
不過,有時候劇情加速,也利於真相的浮現,陳知夏淡定的問:「什麽時候辭退,確定不觸犯勞動法嗎?」
胡希薇:「我來處理。」
部門經理都在這麽說了,陳知夏也沒有拒絕的理由,如果拒絕了,難道她要親自下部門越級去指導圓圓嗎?明顯不行。
高管有時候看到優秀的基層被趕跑,也是很無能為力的,因為一個人不能管到公司的方方麵麵。
如果要管,也不能直接管。
等胡希薇一走,陳知夏找到小秋。
接觸了小秋一段時間,對她也有了一定的信任。陳知夏決定放一些隱私的事交給小秋去辦,順便試探忠誠度,決定接下來指派的任務重量。
陳知夏小聲吩咐小秋:「你想辦法給圓圓提個醒,讓她往上頭伸冤。」
小秋:「陳總,我沒這麽幹過也,怎麽提醒,萬一別人知道呢?」
陳知夏:「你就不能假裝打電話路過,說一句,有解決不了的事情找陳總,或者和別人在圓圓附近聊天,說誰的問題被陳總處理好了,自己好好琢磨,不要露餡了。」
小秋比了個ok:「我知道了,陳總,一定辦好。」
陳知夏溫柔的說:「去吧,看好你。」
小秋心思簡單,答應了就會去做。
很快就收到迴應:陳總,處理好了。
陳知夏開心的點讚。
圓圓今早和上司鬧矛盾,圓圓心思單純,估計吵完就想離職了,加上胡希薇的逼迫必然是非走不可,但以圓圓的烈性子,走也是憋著氣走的,收到暗示後,必然會魚死網破。
胡希薇逼迫圓圓離職不過十分鍾,一個人人影立馬衝進陳知夏的辦公室,臉紅脖子青的大吵:「陳總,我要找你投訴胡經理。」
陳知夏早都迫不及待了,還是淡定的喝了口咖啡說,半推半就:「投訴,你找我不太合適吧,這樣胡經理會有意見的。」
圓圓二話不說,直接把門關了,氣烘烘的說:「我要投訴胡希薇不人道。」
陳知夏:「怎麽說,我看胡經理平時工作匯報都很積極的呀。」
她不太了解圓圓的為人,要是表現得太過好奇,容易引起流言蜚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做事情要拿出做事情的態度來,聽話要聽清楚,不要亂誤導我的意思。事實就是,這些話,我說過嗎?你有什麽證據,有證據,你拿出來。」
圓圓撕心裂肺的吶喊:「你明明說過的,你什麽意思,現在找我要證據,難道我每天上班要帶著錄音機嗎?」
「我說的你就做,難道你沒有分析能力嗎,你要搞清楚,是你自己沒耐心,還是我這麽說的。」
……
陳知夏感覺一天的好心情全給糟蹋了,隨即給胡希薇發消息:過來我辦公室一下。
胡希薇很快就過來了,手裏還拿著資料,臉上怒氣沖沖的。
這麽小的事情都辦不好,陳知夏大失所望:「今天上午,怎麽迴事?」
胡希薇情緒激動,一直在吐槽:「參加散會宴後,我就把你的想法傳達給了部門的員工,我讓他們去宣傳製度,督促大家把辦公桌和資料整理清晰,我反覆的提醒,在製度的執行過程,一定要讓員工清晰明了,不要造成誤解產生對抗情緒。結果,你知道她怎麽幹的?」
胡希薇越說越激動:「她讓部門把衛生做好,把資料整理好,人家有一點不到位的,她就在旁邊跟人家來硬的,說如果達不到公司製定的標準就要扣錢,工程部跟她吵起來,她直接給人家開了一張罰款單,你說,她一個小癟三,有什麽資格開罰單,是誰給她的權利和本事 ?」
陳知夏淡定的問:「那製度裏是不是寫了達不到標準就要處罰?」
胡希薇繼續吐槽:「製度裏是寫了達不到標準要處罰,但不到特別嚴峻的情形,就打算好好調解達到執行標準。是圓圓沒聽清楚我的話,下去瞎執行。她不是第一次這樣,很多次這樣了,每次講都不聽,工資表的數據也老是算錯,我很多次想辭退她了,想著她是新人,才沒辭退,現在實在是忍不了。」
胡希薇絕對不是會忍的人。
聽完成篇大論,聽著是圓圓的錯。經驗豐富的人大概能猜到,圓圓一個基層都是聽指令做事,哪有屢犯錯還被留下的道理。像工資表,再細心的人都會算錯,隻要金額不太大,基本可以忽略。
胡希薇是一個很穩的人。
為什麽突然如此情緒激動,說明有一定演的成分。
最關鍵的是,即使胡希薇犯了錯,還不能直接指責她。在職場,對錯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司要不要用這個中層,要用隻能選擇無條件支持,除非不用,才能為基層平反。
胡希薇是老員工,有老闆護著,不看僧麵看佛麵。
陳知夏把她砸的爛攤子全部還給她:「圓圓是你的下屬。」
一句話點明所有的問題,圓圓是胡希薇的下屬,管理不好就是胡希薇的責任,這些抱怨她沒有想聽的欲望。
胡希薇的所有的激動表演瞬間靜止。
陳知夏淡定的問:「你準備怎麽處理?」
胡希薇:「我準備辭退她。」
動不動就想逼退下屬,毫無同理心。
不過,有時候劇情加速,也利於真相的浮現,陳知夏淡定的問:「什麽時候辭退,確定不觸犯勞動法嗎?」
胡希薇:「我來處理。」
部門經理都在這麽說了,陳知夏也沒有拒絕的理由,如果拒絕了,難道她要親自下部門越級去指導圓圓嗎?明顯不行。
高管有時候看到優秀的基層被趕跑,也是很無能為力的,因為一個人不能管到公司的方方麵麵。
如果要管,也不能直接管。
等胡希薇一走,陳知夏找到小秋。
接觸了小秋一段時間,對她也有了一定的信任。陳知夏決定放一些隱私的事交給小秋去辦,順便試探忠誠度,決定接下來指派的任務重量。
陳知夏小聲吩咐小秋:「你想辦法給圓圓提個醒,讓她往上頭伸冤。」
小秋:「陳總,我沒這麽幹過也,怎麽提醒,萬一別人知道呢?」
陳知夏:「你就不能假裝打電話路過,說一句,有解決不了的事情找陳總,或者和別人在圓圓附近聊天,說誰的問題被陳總處理好了,自己好好琢磨,不要露餡了。」
小秋比了個ok:「我知道了,陳總,一定辦好。」
陳知夏溫柔的說:「去吧,看好你。」
小秋心思簡單,答應了就會去做。
很快就收到迴應:陳總,處理好了。
陳知夏開心的點讚。
圓圓今早和上司鬧矛盾,圓圓心思單純,估計吵完就想離職了,加上胡希薇的逼迫必然是非走不可,但以圓圓的烈性子,走也是憋著氣走的,收到暗示後,必然會魚死網破。
胡希薇逼迫圓圓離職不過十分鍾,一個人人影立馬衝進陳知夏的辦公室,臉紅脖子青的大吵:「陳總,我要找你投訴胡經理。」
陳知夏早都迫不及待了,還是淡定的喝了口咖啡說,半推半就:「投訴,你找我不太合適吧,這樣胡經理會有意見的。」
圓圓二話不說,直接把門關了,氣烘烘的說:「我要投訴胡希薇不人道。」
陳知夏:「怎麽說,我看胡經理平時工作匯報都很積極的呀。」
她不太了解圓圓的為人,要是表現得太過好奇,容易引起流言蜚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