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辛辛苦苦求人來麵試有什麽用,最終還是被銷售部浪費了。
天天忙忙碌碌,結果一無所成,滿肚子的委屈。
她必須要突破這個狀態。
陳知夏向李瑩匯報了新員工入職訓練七天手冊的內容:
1)新員工入職第一天
主要在公司學習規章製度,和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以及銷售話術。
2)新員工入職第二天
分享老業務員成功銷售大單的案例,讓新員工知道的自己的目標。
3)新員工入職第三天
了解自己推銷的區域和路線,分析每個類型的客戶打交道方法,並且相互演練推銷話術,這樣一上場就不會感到開口很困難。
4)新員工入職第四天到第六天
到現場實操,先去各個地方派送銷售推廣單,這樣讓他們進一步了解工作的路線和適應一下銷售工作內容,這樣新員工上班時間會很充足,就不會因為閑著慌而離職。
5)新員工入職第七天
主要是在公司做工作分享,總結一下自己的成果,做出自己的工作規劃和工作目標,確定適合自己的銷售方式方法。有清晰的目標,讓他們對未來更有自信。
這個七天手冊是陳知夏研究專業大佬的方案,然後稍微調整成符合現實情況又容易落地的方案。
李瑩看到這個方案的時候差點驚掉下巴,畢竟她剛畢業的時候除了會列印點資料之外,考勤都玩得不太明白。
不由得對陳知夏刮目相看,感覺她很有悟性。
自己的手下能降低離職率,又不需要勞煩自己,李瑩自然是很樂意的,但她並沒有立馬答應這個事情,而是說:「你可以向李總提議看看,畢竟業務部現在也不歸我們部門管,跨部門的事還是要尊重大家的意見。」
這句話的意思,分明就是讓陳知夏自己去單獨應對各部門。
其實正常的流程就是,陳知夏匯報給李瑩,李瑩要帶著這個方案去找李總商量。
上級都是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有新的方案產生,肯定是想試試效果的,但是又害怕方案失敗讓自己背鍋。讓手下去匯報,這事成了還是她帶團隊的功勞,怎麽都掛個「培養有方」,要是不成呢,就說是新員工想法還不夠成熟,自己也落個幹淨。
功勞無她,苦勞有陳知夏。
這也不怪李瑩,畢竟她能在這個崗位這麽多年,一定是極少犯錯誤,更不可能隨意去挑戰一個新事情。
陳知夏想到這個事,就一直煩惱在心。
外賣小哥送來了午餐,雙目呆滯的接過,找了一個小角落,一口一口挖著手中的飯盒,不知其味。
劉明看著就是老狐狸,他怎麽會接手《新員工訓練手冊》這個鍋呢,他本來小日子就過得挺安逸的,現在來了一個新人,就給他安排一堆子事,要麽就各種理由委婉的拒絕。
要麽當著老總的麵讓陳知夏難堪,讓她進退兩難,都有可能。
這活聽著都塞牙縫。
要推進,意味著陳知夏要在李總的麵前和劉明相互辯論,誰贏了,誰獲得老闆的支持。
而她,隻是一個渺小的新人,和老狐狸對立,不亞於一次抗癌的過程。
如果她失敗了。
苦心經營建立起來的形象,一瞬間就被人推翻,任誰都很難接受這樣的結果。
而勝利,李瑩是領獎牌的那個人。
陳知夏看著窗外的陽光明媚嘆了一口氣。
職場,實在是太難了,新人更難。
時間仿佛又迴到了她第一次麵試的那一刻,麵試官對她愛理不理,潦草三句話就終結了她的求職,她感到心酸。
也就是在這一刻,陳知夏下定了決心,要獨自去麵對這件事情的風浪,不管輸贏她必須要跨出第一步。因為她淋過雨,希望給後來的求職者們遮風擋雨。
如果沒有跨出嚐試的第一步,她永遠也無法在招聘模塊有出色的成績,大家永遠無法獲得新的市場。
勇敢的人,一定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陳知夏將《新員工訓練手冊》列印了幾份,在深唿吸了幾口之後,敲響了李總辦公室的門。
「進來」
隨著一聲吆喝,陳知夏深唿吸了一口氣,然後走進了李總辦公室,映入了一片紅木的奢華,讓人感到卑廉。
李總剛接待完客戶,正在用鉗子夾著茶杯在熱水碗裏劈裏啪啦的燙洗,看到陳知夏熟練的將一隻陶瓷茶杯放到對麵的桌麵上:「今天找我是有什麽急事嗎?」
陳知夏看了看手中的資料,還是有點緊張:「我想找你,說說……」
李總看了一眼陳知夏懷裏的資料,熱絡的說:「不要緊,坐下說。」
李總的茶桌也是紅木的,看起來很氣派很精貴,陳知夏從小生活在農村,麵對的都是黃土滔天的街道,破舊的瓦屋,廉價的摺疊桌和紅塑料椅。
現在就猶如保姆的小孩不小心的闖入主人家的主桌,讓她感到不自在的緊張。
陳知夏小心翼翼的坐在紅木椅子的邊角上,甚至不敢像李總那樣大大方方的坐滿整個位置,整個人緊繃著,謹小慎微。
李總也是久經沙場的人,早看出了陳知夏的那點小動作,隨意用手夾起一根雪茄,向她遞過來一根:「要不要抽一下。」
陳知夏慌忙擺擺手:「謝謝,我不抽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天天忙忙碌碌,結果一無所成,滿肚子的委屈。
她必須要突破這個狀態。
陳知夏向李瑩匯報了新員工入職訓練七天手冊的內容:
1)新員工入職第一天
主要在公司學習規章製度,和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以及銷售話術。
2)新員工入職第二天
分享老業務員成功銷售大單的案例,讓新員工知道的自己的目標。
3)新員工入職第三天
了解自己推銷的區域和路線,分析每個類型的客戶打交道方法,並且相互演練推銷話術,這樣一上場就不會感到開口很困難。
4)新員工入職第四天到第六天
到現場實操,先去各個地方派送銷售推廣單,這樣讓他們進一步了解工作的路線和適應一下銷售工作內容,這樣新員工上班時間會很充足,就不會因為閑著慌而離職。
5)新員工入職第七天
主要是在公司做工作分享,總結一下自己的成果,做出自己的工作規劃和工作目標,確定適合自己的銷售方式方法。有清晰的目標,讓他們對未來更有自信。
這個七天手冊是陳知夏研究專業大佬的方案,然後稍微調整成符合現實情況又容易落地的方案。
李瑩看到這個方案的時候差點驚掉下巴,畢竟她剛畢業的時候除了會列印點資料之外,考勤都玩得不太明白。
不由得對陳知夏刮目相看,感覺她很有悟性。
自己的手下能降低離職率,又不需要勞煩自己,李瑩自然是很樂意的,但她並沒有立馬答應這個事情,而是說:「你可以向李總提議看看,畢竟業務部現在也不歸我們部門管,跨部門的事還是要尊重大家的意見。」
這句話的意思,分明就是讓陳知夏自己去單獨應對各部門。
其實正常的流程就是,陳知夏匯報給李瑩,李瑩要帶著這個方案去找李總商量。
上級都是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有新的方案產生,肯定是想試試效果的,但是又害怕方案失敗讓自己背鍋。讓手下去匯報,這事成了還是她帶團隊的功勞,怎麽都掛個「培養有方」,要是不成呢,就說是新員工想法還不夠成熟,自己也落個幹淨。
功勞無她,苦勞有陳知夏。
這也不怪李瑩,畢竟她能在這個崗位這麽多年,一定是極少犯錯誤,更不可能隨意去挑戰一個新事情。
陳知夏想到這個事,就一直煩惱在心。
外賣小哥送來了午餐,雙目呆滯的接過,找了一個小角落,一口一口挖著手中的飯盒,不知其味。
劉明看著就是老狐狸,他怎麽會接手《新員工訓練手冊》這個鍋呢,他本來小日子就過得挺安逸的,現在來了一個新人,就給他安排一堆子事,要麽就各種理由委婉的拒絕。
要麽當著老總的麵讓陳知夏難堪,讓她進退兩難,都有可能。
這活聽著都塞牙縫。
要推進,意味著陳知夏要在李總的麵前和劉明相互辯論,誰贏了,誰獲得老闆的支持。
而她,隻是一個渺小的新人,和老狐狸對立,不亞於一次抗癌的過程。
如果她失敗了。
苦心經營建立起來的形象,一瞬間就被人推翻,任誰都很難接受這樣的結果。
而勝利,李瑩是領獎牌的那個人。
陳知夏看著窗外的陽光明媚嘆了一口氣。
職場,實在是太難了,新人更難。
時間仿佛又迴到了她第一次麵試的那一刻,麵試官對她愛理不理,潦草三句話就終結了她的求職,她感到心酸。
也就是在這一刻,陳知夏下定了決心,要獨自去麵對這件事情的風浪,不管輸贏她必須要跨出第一步。因為她淋過雨,希望給後來的求職者們遮風擋雨。
如果沒有跨出嚐試的第一步,她永遠也無法在招聘模塊有出色的成績,大家永遠無法獲得新的市場。
勇敢的人,一定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陳知夏將《新員工訓練手冊》列印了幾份,在深唿吸了幾口之後,敲響了李總辦公室的門。
「進來」
隨著一聲吆喝,陳知夏深唿吸了一口氣,然後走進了李總辦公室,映入了一片紅木的奢華,讓人感到卑廉。
李總剛接待完客戶,正在用鉗子夾著茶杯在熱水碗裏劈裏啪啦的燙洗,看到陳知夏熟練的將一隻陶瓷茶杯放到對麵的桌麵上:「今天找我是有什麽急事嗎?」
陳知夏看了看手中的資料,還是有點緊張:「我想找你,說說……」
李總看了一眼陳知夏懷裏的資料,熱絡的說:「不要緊,坐下說。」
李總的茶桌也是紅木的,看起來很氣派很精貴,陳知夏從小生活在農村,麵對的都是黃土滔天的街道,破舊的瓦屋,廉價的摺疊桌和紅塑料椅。
現在就猶如保姆的小孩不小心的闖入主人家的主桌,讓她感到不自在的緊張。
陳知夏小心翼翼的坐在紅木椅子的邊角上,甚至不敢像李總那樣大大方方的坐滿整個位置,整個人緊繃著,謹小慎微。
李總也是久經沙場的人,早看出了陳知夏的那點小動作,隨意用手夾起一根雪茄,向她遞過來一根:「要不要抽一下。」
陳知夏慌忙擺擺手:「謝謝,我不抽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