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趙意一起前來,趙意擔心被誤傷,出發前也有吩咐護衛暗中隨行保護,所以當有人跟蹤,護衛立刻發現並告訴了趙意。


    趙意讓護衛不要聲張,想看看對方到底要做什麽,最後跟蹤者自己不跟了,趙意知道對方應該是發現他們發現了。


    趙意知道對方恐怕沒那麽快放棄,加快速度抵達山下時,傷兵的屍體看起來還在,但是包青青隻簡單一看,就看出了端倪:「屍體被掉包了,這不是原本那個被毒死的士兵。」


    她去檢查了一下新的屍體,衝著趙意搖搖頭:「死亡時間也對不上,這一具是剛剛被人毒死的,死亡時間不超過十二小時。也就是六個時辰。」


    而原本的傷兵在包青青眼皮子底下被射殺,死亡時間應該在48小時左右。


    兩人齊齊意識到問題:「原來的屍體被轉移了,而且又有人被殺人滅口!」】


    「可恨!」很重視軍隊的劉徹聽得正入迷,聽到這裏,激動地一拍麵前的案幾,「這官府定然與地方軍中的武將串通勾結,狼狽為奸!」


    說完,他又看向張湯:「死亡時間原來一眼就能看出來嗎?你能嗎?」


    張湯緊張的汗如雨下:「臣,臣做不到……」


    他雖然掌刑罰,編律令,但用刑主張以「以皇帝意旨治獄準繩」,真要論斷案手段,並不是那樣的明察秋毫。


    劉徹有些失望,但想想自己當初為什麽用人又理解的擺擺手。


    酷吏是一把好用的刀,他選用張湯,不就是因為對方忠心於他?


    不過若是能有後世那樣的厲害手段,劉徹當然更高興,他向來都喜歡大才。


    善於揣測聖意的張湯一看帝王神色,就知道了對方的期待,不由默默也開始期待:這次的獎勵若是有法醫或者軍醫相關的書籍,他一一定好好學!


    【丟失了原本的傷兵屍體,老軍醫也不知所蹤,包青青雖然有當票,但是一疊當票似乎都是生活物資,當得都是衣服鞋子等物品,看得出傷兵生前極為拮據,連母親做的千層底布鞋都當了。


    趙意感覺到背後有大人物想瞞過此事,頓時和包青青兵分兩路。


    她讓護衛保護包青青,去長生庫贖迴傷兵生前當掉的衣物尋找線索,而自己迴到養傷的官府,開始以帝王的身份,做另一件事——那就是開武舉,選人才。】


    「這武舉,聽起來很不錯。」劉徹越發蠢蠢欲動。


    民間多人才,這一點在漢初都很受帝王重視。


    從漢高祖起義時的沛縣老鄉們,發跡前許多都出身不高、多是殺豬屠狗之輩,到帝王身邊的心腹大臣和武將有來自市井也有來自商戶,並沒有東漢到魏晉隋唐時期世家把握朝政的情形。


    劉徹的朝堂同樣如此,桑弘羊是商人出身,主父偃出身貧寒,衛青和衛子夫出身同樣不高。


    劉徹渴望大才,更渴望厲害的武將,再來一個衛青他完全不嫌棄!


    「就是不知道是如何選拔。」衛青同樣很感興趣。


    他的心思忍不住飄迴家中,想起還年幼的霍去病。


    不知道開了武舉,去病能不能去參加?等去病大一點去參加,能不能一次中舉?


    .


    同樣對武舉感興趣的,自然還有武德昌盛的大秦。


    嬴政輕輕拍了拍自己腰間的劍柄,迴憶起六國時打過交道的武將們。


    雖然他現在最懷念的,是大秦的武安君白起,但也知道,讓白起重迴大秦不現實。


    王翦已老,年輕小將卻還不夠,大秦還麵臨著二世而亡的危機,正是需要厲害武將的時候。


    「認真聽聽,大秦或可學。」嬴政說罷,就有大臣緊張地提起荊軻之事。


    若是又有刺客借著武舉來行刺,這豈不是大開方便之門?


    要知道許多六國貴族本就有養遊俠養劍客的風氣!


    嬴政卻對此非常淡定:「六國貴族能給他們的,朕能給他們更多。」


    不是每個劍客都是荊軻,世人所求,無非功名利祿,而他,向來能信人。


    到時候人才落到他手上,還是誰的人就不一定了。


    嬴政眼神瞥向默不作聲的尉繚,嘴角微微一勾。


    尉繚:「…………」


    懂了,看上就跑不掉,跟他一樣。


    【說迴武舉,武舉和殿試是武皇的創舉,後世多有學習。


    宋太祖趙匡胤是武將出身,並且一直渴望收復幽雲十六州,因此在世時就開設了武舉,來提拔優秀的武官。


    宋朝的武舉,結合了武舉和殿試,有了武舉殿試,聽起來是不是更厲害更不錯了?


    但是沒有。


    宋太祖時期要求全國各地選拔武學人才來參加武舉,結果最後送上的三百人隻有一人符合要求,讓趙匡胤大怒。


    這並非是趙匡胤苛刻,而是因為這一時期的「推舉」不如科舉公正,「推舉」權力掌握在地方官吏和大員手上,類似九品中正製,地方會故意把持人才。


    哪怕趙匡胤創造一個寒門武學人才上升的途徑,地方上故意不配合也是徒勞。】


    天幕如此詳細的一番解釋,頓時讓民間許多自認是武學奇才的男子義憤填膺。


    「原來陛下也不是那麽不重視我們,是地方上的狗官故意不讓我們參加武舉!」


    「我說太祖皇帝也是武將,怎麽可能不重視武將,原來隻是地方官黑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羚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羚墨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最新章節